认知行为护理对行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疾病知识水平的影响

2022-09-27 08:53邢颖娟万海燕
关键词:肾衰竭肾功能负面

邢颖娟, 万海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肾内科,山东 济南,250012)

慢性肾衰竭是常见的肾脏疾病,指肾实质损害后,逐渐出现以肾功能减退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若未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和科学管理,则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目前,临床一般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作用[2]。但受透析时间较长、医疗费用较高及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等影响,不仅会使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会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认知行为护理为现代化、个体化的护理模式,通过对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能够帮助其形成正确认知,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使其获得良好预后[3]。本研究对慢性肾衰竭且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施以认知行为护理,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血液透析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且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 符合慢性肾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4];② 具备血液透析治疗适应证。排除标准:① 有肾移植手术史;② 心、肝等脏器严重功能不全;③ 合并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④ 伴有先天或后天智力障碍。基于护理方法的不同对研究对象做分组处理,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4例)。2组间病程、原发疾病等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至其出院。透析治疗前,常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原发病和血液透析涉及的知识,叮嘱患者避免过度劳累。透析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穿刺部位、生命体征及面色神志等的变化。若发现异常,须告知并配合医师尽快实施有效干预或抢救。透析结束后,主动询问患者有无头痛、烦躁不安等不适情况,并向其及家属交代生活起居、日常饮食及病情监护等方面的相关注意事项。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向其交代出院后2个月内每周复诊。

观察组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护理至其出院。① 认知干预:护理人员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其了解情况、理解能力等,采取集中讲座及视频观看等措施开展个体化健康宣教,使患者客观全面地了解原发病知识、血液透析的作用等。② 心理重建:护理人员以热情态度主动与患者沟通,全面评估其心理特点、心理健康状况等。同时引导家属、朋友共同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给予其足够的关心和照护,并指导其进行肌肉放松、心理脱敏训练等,使其焦虑、抑郁情绪及其他不良情绪获得改善,提升整体希望水平。此外,组织开展病友经验交流会,病友间互相探讨,分享心得体会,给予彼此治疗信心。③ 饮食指导:综合体格检查、营养状况评估表等,全面准确评估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基于评估结果、饮食喜好,对患者开展个体化的饮食指导,嘱其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物质。所选食物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牛奶、瘦肉等,并严格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不能过多,以防引起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同时,适当增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摄入量,但需限制钙、磷摄入量,维持比例在1∶1或2∶1为宜。④ 行为指导:在日常生活方面,叮嘱患者保证睡眠时间充足,切勿过度劳累,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待病情稳定后,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慢走、打太极等活动,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在血管通路维护方面,护理人员以耐心的态度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动静脉瘘相关的保护方法,如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导管处皮肤干燥、避免意外拔管或管路扭曲、打折。⑤ 组织讨论:每周举办1次病友座谈会,邀请康复效果良好的患者分享心得体会,促进患者间的沟通,提高其自我成就感,以促进其尽早回归正常家庭、社会生活。同时引导并鼓励患者说出困惑,借助集体讨论的方式,帮助其找出合理的应对方式,使其对处理事件的态度逐渐向积极、乐观方向转变。⑥ 出院指导:出院时责任护士向患者交待出院后2个月内每周复诊。

1.3 观察指标

① 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采用自制的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包括疾病知识、心理健康、透析治疗及生活管理4个方面(满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越好。② 负面情绪: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负面情绪。2个量表均包含20个项目,各项目评分范围均为1~4分,评分越高说明负面情绪越严重[5]。③ 肾功能:采集患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离心取上层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氮素、血尿酸及血清肌酐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干预1个月及2个月后,2组的疾病知识、心理健康、透析治疗和生活管理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表4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分)

2.2 2组负面情绪比较

干预1个月及干预2个月后,2组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见表3。

表3 2组SAS、SDS评分比较分)

2.3 2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1个月及2个月后,2组的血尿氮素、血尿酸及血清肌酐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见表4。

表4 2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较多,常见的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及原发性肾小球病等。近年来,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出现明显增加,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6]。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方式,能够替代肾脏的部分功能。但随着透析次数的增多,极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及营养不良等,进而影响治疗实施[7]。既往对于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以常规护理为主,虽然也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对于提升其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缓解负面情绪和改善肾功能等方面尚缺乏有效性[8]。

本研究观察了认知行为护理在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及2个月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表4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提示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提升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分析原因为,认知行为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在认知干预环节,通过灵活应用多种宣教方式,可使患者充分认识并了解疾病、透析等相关知识,进而提高其疾病知识水平[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及2个月后,观察组的负面情绪(SAS、SDS)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分析原因为,在心理重建、组织讨论环节,通过借助各种社会资源,如护士、家属等,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关心、帮助,能够明显缓解其负面情绪,树立和增强其恢复信心。郭颖超[10]认为,认知行为护理在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及2个月后,观察组的肾功能指标(血尿氮素、血尿酸及血清肌酐)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提示认知行为护理可延缓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减退。分析原因为,个体化的饮食指导、行为指导等一系列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健康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规避不良饮食和行为等对肾功能的刺激,从而维持和改善肾功能。

综上,对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施以认知行为护理,有助于提高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水平,且能够更好地缓解其负面情绪和改善其肾功能。

猜你喜欢
肾衰竭肾功能负面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肾衰宁胶囊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ate分析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降浊颗粒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α-SMA的影响
涉及商业伦理的负面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