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对行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09-27 08:53代婷夏小芬唐志娜
关键词:膀胱医师出院

代婷, 夏小芬, 唐志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泌尿生殖妇科,湖北 武汉,430000)

子宫全切术是子宫肌瘤、宫颈癌等女性恶性疾病常用的治疗术式之一,但该手术操作范围广,且术中对泌尿道平滑肌组织、周围神经等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进展,并影响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1]。传统的护理措施已不能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主要指由多个疾病相关科室的专家以协作和交流的方式,综合患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的过程,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旨在比较在常规护理与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下,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98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且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 在腹腔镜下接受手术;② 已婚已育;③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3]分级Ⅰ~Ⅱ级;④ 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② 合并宫颈肿瘤疾病;③ 严重盆腔疾病或炎症疾病;④ 伴有严重自身免疫疾病;⑤ 合并心、肝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1例)。比较2组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情况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干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至出院,出院后随访1个月。① 术前,告诉患者手术须知及注意事项,并在术前做好肠道准备、备皮及阴道准备工作,在术前1 d的22∶00后禁食和禁饮;② 术中,做好保温工作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须立即告知医师处理;③ 术后,结合患者的主观疼痛感受及医嘱给予镇痛泵和阿片类药物镇痛;④ 术后,指导患者待肠鸣音恢复后进食,并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⑤ 拔除尿管前3 d,协助患者行夹管和间隔放尿,以及膀胱功能恢复训练,拔除尿管后根据残余尿量测定结果判断是否重新留置导尿管,每天擦洗会阴2次,直至出院。

1.2.2 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 观察组给予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护理至出院,出院后随访1个月。

1.2.2.1 多学科协作团队 ① 由妇科主任和护士长担任主要负责人,团队还包括4名妇科护士,以及康复医师、泌尿外科医师、中医科医师、保健师、神经内科医师和心理咨询师各1名。② 建立团队微信交流群,方便团队内成员交流。

1.2.2.2 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方法 ① 心理干预:术后,由心理咨询师与专责护士共同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对应的心理支持,如讲解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自我情绪调整方法,发放术后功能康复册等。② 妇科干预:导尿管留置期,每天擦洗会阴3次,并嘱患者保持个人卫生,预防术后感染。③ 泌尿外科干预:术后由泌尿外科医师与专责护士定期评估患者的个体情况后调整护理方案,帮助其补充水分,直到出院。④ 康复科干预:术后由康复医师指导专责护士引导患者进行缩肛训练及排尿中断训练。缩肛运动即主动进行耻骨和尾骨周围肌肉收缩,每次维持6 s,共30次,然后进行快速收缩200次,每天3次。排尿中断训练即每次排尿时进行刻意中断以锻炼膀胱内外括约肌和逼尿肌。⑤ 中医科干预:术后第1天,由中医科医师指导专责护士开始实施穴位刺激、艾灸及按摩,直至出院。穴位刺激即启动生物刺激反馈仪在患者耻骨联合上缘膀胱区及骶S2~S4处以20 mA~40 mA的强度进行刺激,20 min/次,2次/d,以患者接受为适。艾灸即取关元(单)、会阳(单)、足三里(双)、百会(单)等穴位施温和灸,燃烧器与穴位距离以1~2 cm为宜,直至穴位温热为止,每穴20 min,每天施灸1次。穴位按摩即采取点按的方法对双侧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进行穴位按摩,每穴按摩3 min,每天按摩2次。

1.3 观察指标

① 临床指标:于术后开始记录2组的尿管留置时间、首次自主排尿时间、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② 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于出院1个月时,采用超声检测2组患者的膀胱剩余尿量,判定膀胱功能,并记录尿潴留发生情况。膀胱功能评估标准为,Ⅰ级即膀胱功能良好,排尿无异常;Ⅱ级即膀胱功能良好,残余尿量<100 mL;Ⅲ级即膀胱功能一般,残余尿量>100 mL;Ⅳ级即膀胱功能差,尿管拔除后排尿困难[4]。③ 尿动力学指标:于出院1个月时,采用尿动力学分析仪测定2组的最大膀胱容量、膀胱逼尿肌收缩压和膀胱顺应性。④ 焦虑、抑郁情况:于术前、出院时,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SDS)对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上述量表满分均为100分,分值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5]。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术后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后的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首次自主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观察组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4.26%(2/47),对照组为17.65%(9/5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4.402,P=0.036)。

表2 2组术后临床指标比较

2.2 2组出院1个月时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出院1个月时的膀胱功能恢复水平、尿潴留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观察组的残余尿量为(69.32±15.28)mL,低于对照组的(76.56±17.74)mL(t=2.156,P=0.034)。

表3 2组出院1个月时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3 2组出院1个月时尿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出院1个月时的尿动力学指标(最大膀胱容量、膀胱逼尿肌收缩压和膀胱顺应性)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出院1个月时尿动力学指标比较

2.4 2组出院时的心理状态比较

2组出院时的SAS、SD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5。

表5 2组出院时SAS、SD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子宫全切术是目前临床对于子宫肌瘤、盆腔炎症肿块等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临床效果显著,但在术中会对患者造成应激与损伤,且术后并发疾病的发生和生殖脏器的缺失也使患者身心受到影响,影响其膀胱功能康复[6]。故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术后心理状态,促进其术后膀胱功能。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多学科协作模式在不少学科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秦娜等[7]的研究结果显示,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的护理中价值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效果,缩短其住院时间,对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蔡立柏等[8]发现,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减轻疼痛与功能康复。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的尿管留置时间、首次自主排尿时间、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分析其主要原因为,一方面,通过妇科与泌尿科的协作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尿道刺激因素、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风险;另一方面,通过中医科协作护理干预,以术后电刺激、按摩等措施从多方面刺激盆腔器官及周围神经纤维,增强了膀胱逼尿肌的收缩能力,也使患者的自主排尿功能逐渐恢复正常[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出院1个月时的膀胱功能恢复水平、残余尿量、尿潴留发生率及尿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这是因为在康复科的协作护理干预下,指导患者进行缩肛训练、排尿中断训练等,能更有效地帮助其锻炼盆底肌和尿道括约肌,有助于改善膀胱功能;联合中医科的协作护理干预措施通过采取体表穴位电刺激、艾灸及穴位按摩等保健措施,又可调节其支配膀胱、尿道的神经兴奋性,可进一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1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在出院1个月时的心理状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在心理咨询师的协作护理干预下,可有效改善行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这可能得益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和尿动力学指标的改善。

综上所述,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应用在行子宫全切术后患者,有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和不良情绪的发生,促进其膀胱功能恢复,改善尿动力学指标。

猜你喜欢
膀胱医师出院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医师节》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