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淦 曹钰尉 唐炯 胥雪莲
(1.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重庆 400000; 2.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云南 昆明 650000; 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 400000)
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是一种慢性的心血管事件,可对心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并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对此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心脏起搏。右心室起搏(right ventricular pacing,RVP)最先被用来纠正心脏传导系统紊乱,但其本身能引起心脏退行性改变,增加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左心室功能异常、复发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发生风险[1]。双心室起搏(biventricular pacing,BVP)能有效改善左心室重塑和心脏功能并提高生存率,但它的临床疗效波动性较大[2]。此后,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HBP)成为了一种可缩短QRS波群时限(QRS complex duration,QRSd),恢复左心室功能并减少心脏起搏并发症的高成功率起搏方式[3]。但HBP同样存在起搏阈值不稳定、起搏位置过小、R波波幅过低以及手术时间较长等缺点[4]。
为解决上述的缺陷并获得更好的左心室电活动同步,Huang等[5]首先尝试了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LBBP的定义是在左室间隔的心肌层通过低电流输出(<1 V,脉宽0.5 ms)直接捕获左束支(left bundle branch,LBB)或其某一分支的起搏方式[6]。现总结最近的临床研究,讨论其优缺点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房室传导轴由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组成。LBB通常位于右主动脉瓣与非冠状主动脉瓣之间的膜部下方。LBB是一种带状结构,走行于左心室心内膜下,通常形成室间隔、前、后三支。LBB及其分支在大小、数量及分配区域有较大差异。Qian等[7]证实了LBBP能实现快而同步的电传导,这与自主节律和HBP相似。
希氏束及LBB的解剖和组织学特征对起搏效果影响很大。技术上来讲,由于HBP的目标位置更小,解剖变异更大,纤维分布更密集,所以其操作难度更大,起搏阈值较高,延迟起搏更明显。相比之下,LBB区域起搏的目标位置更大,有丰富的心肌纤维围绕在LBB周围,因此其操作难度较小,阈值更低且稳定。
已有文献[8]详细阐述了LBBP的具体方法,现总结如下。
电极通过静脉到达LBBP具体位置。将电极送达右心室,旋入室间隔直至到达希氏束区域,旋入适宜深度并检测LBB捕获电流,最后取下保护鞘,为电极余留适当长度并对起搏器程控。当电极固定后,将鞘向后拉回右心房,并稍微推进电极以保留适当的松弛度。电极过紧可造成移位,而过松可能引起迟发性移位。
多参数的实时测量非常重要,否则容易引起室间隔穿孔。若发生穿孔,则需旋出电极并寻找新的位置旋入。左心室激动时间(left ventricular activation time,LVAT)应在不同起搏输出中保持短且恒定(<80 ms),在V1导联中保持qR或rSR。LVAT可用来代表V5或V6单极胸导联下心室心肌的局部去极化情况,以此评价左心室活化。
LBB电位受多种因素影响,若无电活动逆行激动LBB,在患者中将难以检测LBB电位,或检测到非LBB产生的逸搏心率[6]。
一些研究中还出现了矛盾的数据。在Hou等[9]的研究中,未检测到LBB电位的LBBP患者的Stim-LVAT(起搏-左心室激动时间)更长,左心室机械同步性活动更差。但在Cai等[10]的研究中,LBBP组的所有患者的Stim-LVAT均<75 ms,而LBB电位的出现与Stim-LVAT、QRSd和左心室机械性同步活动无关。
Jiang等[11]提出九分法,该方法主要通过X射线引导LBBP进行。心尖与心室之间的部分被划分为九个区域,LBBP的电极主要位于第二区与第五区交界处,而HBP的电极主要在第二区。该方法使LBBP的引导更加精确,将成功率从58.3%提升至83.3%。
程控中涉及的参数包括单极和双极捕获阈值、阳极捕获、房室结传导和起搏的潜在指征。
尽管LBBP会导致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branch block,RBBB),被感应到的房室传导延迟可抵消右心室激活的延迟。如果PR间期过长甚至完全阻滞,心脏将不能实现再同步化。此外,可通过编程起搏输出使其高于阳极阈值,或优化房室延迟,使右束支(right bundle branch,RBB)产生电波融合来纠正RBBB[12]。左心室间隔部起搏(left ventricular septum pacing,LVSP)也可通过平衡左心室和右心室的去极化来克服心室失同步化问题。LVSP刺激的是心肌而非希氏束区域,因而可在特定位置实现左心室和右心室的再同步化。
由于LBB的范围较广泛,LBBP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2.4.1 选择性和非选择性LBBP
选择性LBBP(selective-LBBP,s-LBBP)与非选择性LBBP(nonselective-LBBP,ns-LBBP)的具体参数有所不同,可用来追踪具体的起搏部位。s-LBBP仅夺获LBB而不累及其他组织,而ns-LBBP则会累及。Wu等[13]发现在目标深度下,s-LBBP和ns-LBBP的Stim-PHIS(起搏-希氏束电位出现时间)和Stim-PLCS(起搏-LBB顺行电位出现时间)相同。PLCS仅出现在最终夺获深度而非初始夺获深度,可由此区分这两个区域。笔者绘制了几个希浦系统起搏点的示意图,见图1。
注:RV,右心室;LV,左心室;RVSP,右心室间隔部起搏。HBP的起搏点位于希氏束上,LVSP起搏点位于左右束支之间,RVSP起搏点位于RBB靠右心室侧,s-LBBP起搏点仅累及LBB,而ns-LBBP起搏点累及LBB及其附近区域。图1 希浦系统起搏点示意图
在LBBP中,RBBB被认为是其典型心电图表现。当LBBP中右心室的延迟被其预激补偿时,可出现无RBBB的心电图表现。然而,与完全性RBBB相比,LBBP诱导的RBBB的QRSd更短,提示LBBP激动了一部分RBB纤维。Wu等[13]认为起搏诱导的RBBB是LBBP捕获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因为RBBB同样在部分未LBB捕获的LVSP患者中出现。
2.4.2 完全性LBBP、不完全性LBBP和深间隔起搏
Zhang等[14]通过比较po-LVAT(LBB电位-左心室激动时间)和Stim-LVAT,将LBBP分为完全性LBBP(complete-LBBP,c-LBBP)、不完全性LBBP(incomplete-LBBP,ic-LBBP)和深间隔起搏(deep septal pacing,DSP),见表1。c-LBBP和ic-LBBP起搏QRSd相似,均比DSP短,而三者的Stim-LVAT均有所不同。然而,心电波的波前、传导速度,电极大小以及插入方向,束支间距以及不同区域电信号的干扰均可影响LBB电位的出现及其波幅[9-10]。综上,LBB电位存在较大变异性,Stim-LVAT的检测在确定电极具体位置时显得更为重要。
表1 c-LBBP、ic-LBBP和DSP的差异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通过临床试验对LBBP和其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方式进行比较。
RVP包括了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流出道起搏。RVP通过心内膜传导冲动,传导的速度比LBBP更慢[15]。长期的临床试验中,RVP的植入副作用被大量报道,如起搏诱发的心肌病,心室活动不同步,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住院率、Af患病率和死亡率也会增高[9]。目前为止,LBBP相较于RVP有以下优点:(1)QRSd更短,起搏阈值更小[10];(2)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更稳定;(3)HF住院和Af的发生率显著降低[16];(4)左心室同步化效果更优[9];(5)长期观察中参数更稳定。但如果电极插入的位置过深,LBBP可能会显现与RVP相近的参数指标[17]。
BVP的临床疗效已在临床应用中得到证明,但BVP仍存在局限性,如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le branch block,LBBB)纠正阈值高、R波振幅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等级欠佳、脑钠肽水平高、QRSd缩短较少以及不能解决心电不同步等问题。
HBP可快速激活双心室,并且快速达到同步化,从而更好地模拟心脏固有节律。同时,HBP可能无法使潜在束支阻滞患者的QRSd正常化,还存在稳定性差、远端传导阻滞和需早期电极校正等问题。LBBP可跨越阻滞区域,直接激活正常区域,捕捉希氏束浦肯野系统远端分支,因此阈值更低、更稳定、更易探查[6]。
关于LBBP、HBP和BVP的临床研究证明LBBP有以下优点[18-19]:(1)心电图参数更理想、更稳定:LBBP的校正阈值较HBP、BVP均低。Hou等[9]的研究证实,LBBP的R波振幅更大,QRSd更长,因此可减少起搏器电位变化以及重新干预的需要。(2)植入成功率高:LBBP的成功率可达97.8%[19]。与需复杂植入程序和狭窄定植区域的HBP相比,LBBP更易实现[9]。(3)心脏机械机制:Hou等[9]和Chan等[20]的研究发现LBBP可实现与HBP类似的左心室机械同步化,但LBBP的参数指标更理想。LBBP较BVP能更好地提升左室射血分数,并且获得更佳的NYHA心功能等级[21]。(4)LBBP无需植入反馈电极。
LBBP也存在以下不足:(1)经典起搏QRS波群形态以不完全RBBB为特点,导致起搏QRSd比固有QRSd长,提示室间隔激活延迟[22]。(2)存在室间隔穿孔及冠状动脉受损(尤其是室间隔穿支)等其他并发症。(3)电轴左偏发生率高[17]:LBBP通常因捕获LBB主干或左前、后分支而造成电轴偏移,而既往关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研究表明,异常的QRS波群电轴偏移可能是左心室功能不全的预测指标[23]。(4)QRSd与形态:选择性HBP的QRSd和形态与固有节律一致,若将基础束支阻滞问题纠正,QRSd可缩短。
LBBP是LBBB、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不完全传导阻滞、HF、窦房结功能紊乱、心动过缓、起搏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以及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存在因其他心脏手术引起的疑难疾病,合并有其他疾病,或很难用其他新技术治疗的情况,LBBP可成为一个理想的选择,且多于HBP手术失败后进行[24]。
由于LBBP可跨越束支阻滞部位,因此LBBB是植入LBBP的最佳适应证。LBBP的捕获阈值低,可形成正常的QRS波群,并且最大程度缩短QRSd,从而实现心脏再同步化。通过纠正LBBB,可显著改善HF,并改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YHA心功能等级和心胸比值[25]。
房室结消融联合HBP或LBBP对治疗Af和HF非常有效,可提高心脏机械功能,更好地控制心室率,减少药物用量,降低休克的发生率[26]。在房室结消融术前,LBB传导系统被直接激活,逆向激活RBB,由此产生异常的QRS波群形态。房室结消融术损伤RBB后,将出现RBBB的QRS波群形态。一些研究提出了LBBP可能是克服RBBB的方法[27]。
由于LBBP的电极插入位置较深,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术中和术后的室间隔穿孔和移位。除去植入深度的因素,心脏收缩和轴向扭转运动也可能引起术后穿孔和移位;对比剂注射引起的高压也可能造成术中穿孔[28]。当电极放置于室间隔近端较深时,容易造成冠状动脉损伤,所以要密切关注可能的损伤和梗死。
LBBP的植入失败主要是由于基础心脏病和手术过程操作不当[18]:(1)电极插入深度不够,未达到LBB;(2)高血压和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继发性肥厚型心肌病;(3)扩张型心肌病和严重间隔心肌纤维化;(4)严重的右心房扩大导致鞘支撑力不足;(5)鞘的位置不正确导致电极不能垂直于室间隔推进;(6)反复操作。
事实上,LBBP的植入过程仍存在不确定因素,LBBP的应用也存在争议。例如,LBBP的定位模糊,参数多变,使LBBP的失败率较高。Jastrzębski等[29]的研究表明,ns-LBBP的有效不应期短于s-LBBP,而在LBBB患者中,有效不应期更长。在一些临床试验[14]中,s-LBBP并未展现出比ns-LBBP更好的临床疗效。在未患LBBB的患者中,QRSd可能并不会缩短,但对于非LBBB患者,LBBP可能并不能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在LBBP的临床研究中已观察到并发症的出现,因此临床也迫切需要更先进的LBBP植入方法和技术。
LBBP已被认为是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法,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作为HBP失败后的替代手术疗法。短期和中期研究证实,LBBP可显著提高心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但其长期疗效仍未知,仍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LBBP是否优于HBP或其他CRT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