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述评

2022-09-22 04:14广东理工学院肖良元
外文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跨学科英语课堂话语

广东理工学院 万 般 肖良元

1. 引言

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是课堂上教师用来和学习者交流互动的一种特殊语言,“是在一定语境中、具有特定目的的语言使用”(张莉 2016:9)。一般来说,教师话语与课堂环境有关,包括重复,为了表达清晰而进行的改述,以及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如提问、回答、反馈和评价等。国外教师课堂话语研究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以Michael H. Long、Rod Ellis、Dick Allwright、Kathleen M. Bailey、Marta Anton、Jeremy Harmer等为代表。他们从多个角度出发,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教师课堂话语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取得了许多成果。其中,Long(1983)首次提出了教师话语对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Nunan(1991)指出,教师话语对于课堂组织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课堂教学的成败甚至有决定性作用。在国内,英语是一门外语而非第二种语言,课堂在大多数地方是语言学习的主要来源,在有些地方甚至是唯一来源,教师话语则是语言学习者主要的目标语输入。鉴于此,我国众多学者和研究者对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做了大量研究,成果颇丰,涉及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不同学科层次。然而,2016年以来,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热度有所下降,核心期刊相关论文发表量逐年下滑。可见,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在进一步研究时出现了滞缓态势。因此,有必要一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另一方面结合已有数据探讨该领域研究热度下降的原因并寻求突破口。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搜索2010年以来我国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相关核心期刊论文,从研究时间、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方面进行综合述评,分析我国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并提出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本研究拟解决问题如下:

1)我国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如何?

2)我国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2.2 研究对象

笔者以“教师话语”和“课堂话语”为关键词,出版时间设置为2010年至2021年,在中国知网搜索出来源为北大核心、CSSCI、CSCD期刊的相关论文数量为327篇,其中与英语课堂教师话语高度相关的论文有104篇。这些文章的来源均为教育类或外语类核心期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学术性,最终将这104篇文章确定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基于核心期刊述评类文章常用的分类方法,笔者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基础数据统计法将选取的104篇论文按照研究时间、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5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类标准如下:

1)根据文章发表年份分类,以发现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纵向发展的趋势。

2)按照研究对象分类,以发现该话题研究对象选取的整体倾向。研究对象主要包括5类,分别为小学、中学、高职院校、本科院校以及研究生院师生群体。

3)根据理论基础分类,以确定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及主要理论框架。本文的学科分类和语言学理论区分主要参照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2021)2009年公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 以及胡壮麟(2015)主编的《语言学教程》(第五版)。

4)根据研究方法分类,以归纳总结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鉴于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分类没有统一标准,参照桂诗春、宁春岩(1997)以及林正军等(2009)关于研究方法的分类,本文将研究方法分为描述性、实验性、思辨性、介绍性。描述性研究主要通过观察、问卷调查、案例分析、访谈、口述、日记、录像与录音等方法收集数据资料,真实客观描述语言现象和问题,并进行分析和归纳,笔者将运用以上描述性研究方法对英语课堂教师话语进行描述、分析、归纳的研究归为此类。实验性研究主要是选择适当的研究对象,基于相关理论提出研究问题或假设,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然后按照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探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此来回答研究问题或验证研究假设。笔者将围绕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展开教学实验的研究归为此类。思辨性研究主要是指针对某些语言现象或问题,结合某项理论或随意列举例证或凭直观经验,不依赖数据进行探讨。笔者将围绕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设想,无数据支撑的研究归为此类。介绍性研究主要是研究者针对相关问题,根据教学经验、工作实践、研究成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并总结规律。笔者将总结实践经验和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论文归为此类。

5)根据研究内容分类,以把握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话题范围。笔者将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课堂话语的特征及效用,主要包括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特点、有效性、作用、功能及评价等相关研究;教师课堂话语分析,主要包括诸如元话语、多模态话语、互动话语(如:提问、反馈及评价等)等各类教师话语的分析与探讨;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教师课堂话语研究范式、理论视角等相关研究;教师课堂话语的构建,包括教师课堂话语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教师话语行为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教师课堂话语语料库的构建,主要涉及教师话语语料库生成的步骤与方法介绍;教师话语研究述评,主要是有关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综合梳理与评介。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接下来,笔者将从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纵向发展趋势、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5个方面展示研究结果,以明晰我国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纵向发展趋势

下页图1为2010—2021年间我国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年度分布情况图,体现了该领域研究的纵向发展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2010年至2015年,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热度很高,论文数量虽然有一定波动,但年度发表量都在10篇以上,2011年出现小高峰,达到了14篇。但是,2015年以后,该领域相关研究发展明显变缓,论文数量逐年下降,2016年9篇,2017年7篇,2018年6篇,2019年5篇,到了2020年减少至2篇,2021年只有1篇。因此,总体来看,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发展变缓,呈下降趋势,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几年也不会出现明显增长。

图1 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年度分布情况

笔者认为,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纵向发展出现整体下降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原因:

1)国内课堂话语研究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学生话语。在新课改背景下,随着民主、平等、权利等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影响不断加深,面对课程与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学者们逐渐将视角由教师转向学生,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话语的主体,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几乎处于“失语”状态。而事实上,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两大行为主体,都是课堂话语行为的实施者。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师生话语交往,学生话语有同样的教学效用和研究价值。因此,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热度下降与学生话语受到重视有重要联系。

2)跨学科研究意识薄弱,理论方法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局限性,从而难以寻找新的突破口。长期以来,中国外语界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意识相对薄弱(王初明2020)。虽然语言学研究相关理论种类繁多,但是仅仅依赖语言学理论进行应用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外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借助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意识薄弱会阻碍外语研究的发展,相应地,学术产出和学术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3)该发展趋势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依据唯物辩证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换句话说,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都是前进的,但都会经历“发展缓慢——快速发展——发展受阻——快速发展……”这样的渐变过程。在学术领域,一个新兴话题从出现到被大家广泛关注、研究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发展到顶峰之后自然会进入衰落阶段(罗永胜2012)。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自2000年以来发展迅速,到2011年出现研究小高峰,到现阶段进入发展迟滞期也是必然。

3.2 研究对象

图2 是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研究对象分布情况,体现了该话题研究对象选取的整体倾向。

图2 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研究对象分布情况 注:该项统计包含有明确学科层次区分的60篇论文,另外44篇论文因没有明确指出研究对象的学科层次没有计入图中。

依图2所示,近58.3%(35篇)的相关研究以本科院校的师生作为研究对象,中学25%(15篇),小学11.7%(7篇),而选取高职院校和研究生院师生作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很少,分别为3.3%(2篇)和1.7%(1篇)。由此可见,我国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主阵地在本科院校,其次为中学和小学,而针对高职院校和研究生院的教师话语研究比较缺乏。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结果主要与从事外语教育研究的教师群体比例有关。笔者选取的104篇文章的作者大部分是本科院校的教师。根据研究对象选取原则,研究者应尽量地选择容易随访的人群进行研究(文秋芳2004)。所以,本科院校教师研究者们更倾向于选择本校教师或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而非中小学或高职院校。另一方面,中小学英语教育是我国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外语研究者们关心的话题,因此,相较于高职院校,中小学教师话语研究占比较大是情理之中。至于研究生群体,他们的学科层次与本科有很大差别,学习更注重学术与研究,多以讨论课、自讲课的形式展开,教师课堂话语的影响相对不明显,针对研究生英语课堂开展的教师话语研究自然较少。

3.3 理论基础

如图3所示,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语用学(17篇)、社会语言学(13篇)、系统功能语言学(10篇)、二语习得(9篇)、语料库语言学(8篇)、哲学(5篇)、社会心理学(4篇)、教育学(3篇)、社会学(3篇)、文学(2篇)、认知心理学(1篇)。另有29篇论文,属于评述性、部分依靠例证和直观经验的思辨性研究,没有明显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虽然涉及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文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但主要还是基于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二语习得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相关理论的语言学学科内部研究,跨学科研究相对缺乏。

图3 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布情况注:图中“其他”表示文章没有明确具体理论基础。

对于以上结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因为跨学科知识之间本身存在转移障碍、管理障碍(赵文平等2006)。与俗语“隔行如隔山”同理,外语学科与文科其他学科、理科、工科、农科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在性质、形式、复杂度等各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要真正地重新习得一门学科知识,需要长期积累和反复实践。其二,研究者的跨学科意识有待加强、跨学科研究能力有待提升。跨学科研究需要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之间有强烈的知识输出与输入意愿,这是开展此类研究的前提(赵文平等2006)。但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语界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意识比较薄弱,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交流(王初明2020)。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延续传统的单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者对跨学科知识和理论理解不够,无法合理应用和实践,自然更倾向于开展语言学科内部的研究,而不是有“专业壁垒”的跨学科研究。

3.4 研究方法

图4是国内近十年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方法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该领域的研究以描述性研究(53篇,约占51%)和思辨性研究(42篇,约占40.4%)为主,总占比超过90%,而介绍性研究(8篇)、实验性研究(1篇)共只有9篇,约占论文总数的8.6%。可见,我国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主要是教师话语现象的描述性分析和凭直观经验或套用理论的思辨性分析,而运用科学方法设计实验以及综合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图4 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方法分布情况

出现以上结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1)话语是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开展的沟通活动(童庆炳2015)。该定义体现了话语的文本特性,也间接解释了话语分析定性研究的主体走向,所以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主要是以描述性研究为主的定性研究。2)国内语言学研究本身思辨性成分较重,问题的探讨和分析往往基于个人经验和感悟,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一贯重义理思辨,鄙视实证分析”(徐辉、季诚钧 2004)分不开。3)“我国外语工作者和研究者缺乏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必要训练”(刘润清1999), 研究方法单一,基于科学设计的研究方法理解不透彻,应用不熟练或不规范,以至于更加客观严谨的实验性研究相对少见。4)综合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述评类文章较少,一方面是因为很多综述性文章层次低,另一方面很多期刊不接受低质量综述性文章(刘忠丽等2019)。

3.5 研究内容

图5展示了国内近十年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内容的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类别的教师话语分析研究占比最大,约占46.1%(48篇),其次是教师话语建构占比25%(26篇),教师话语特征及效用约为17.3%(18篇),剩下三类教师话语研究述评(6篇,5.8%)、教师话语研究理论与方法(3篇,2.9%)、教师话语语料库建构(3篇,2.9%)共12篇,相对较少。

图5 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内容的分布情况

其中,占比最大的教师话语分析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教师元话语功能研究(6篇);2)多模态教师话语研究(5篇),主要涉及英语课堂话语多模态协同与配合(4篇)、多模态课堂话语效应(1篇);3)师生互动话语研究(24篇),主要涉及教师提问(5篇)、反馈及评价(6篇)、互动模式及特点(11篇)、互动效果(2篇);4)教师语码转换研究(3篇);5)其他相关研究(10篇),主要有教师话语语用失误分析(1篇)、模糊限制语(1篇)、规约话语(1篇)、叙事性话语(2篇)、风趣言谈(1篇)、话语标记语(1篇)、教师主导话语(1篇)、语法复杂度(1篇)、语域分析(1篇)。

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建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1)教师话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12篇),如王雨(2012)、刘春月、钟勇为(2015)、郭利(2019)等人以中小学师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梁进(2012)则围绕高职院校教师研究了类似问题。 另有董艳焱、陈宏(2010)、张庆(2014)等聚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权的缺失与滥用问题,从制度、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提出了优化教师课堂话语的策略。2)基于不同理论的教师话语建构设想(12篇),如牛海彬、曲铁华(2010)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指出理想的教师话语建构,首先要创设师生交往的理想话语情境,其次要建立师生交往的主体关系,最后创建师生平等交往的空间及规则。胡启海(2014)在关联理论指导下,提出师生课堂交际本质是寻求最佳关联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徐敏、陈新仁(2015)探讨了顺应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建构中的语用身份建构。其他指导教师话语建构的理论包括场域理论、言语意向性理论、言据性策略、互动假说、会话分析理论、费尔克拉夫的批判话语分析理论、语义波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支架理论。3)影响教师课堂话语行为的因素(2篇)。

有关教师话语特征及效用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1)教师话语有效性的探讨(7篇),如赵晓军、马海容(2013)、李晔、赵冬梅(2015)分别从互动模式、语速和句法复杂度等不同方面对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效用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前者认为,教师话语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促进作用,但后者发现过度简化的教师话语对学生交际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反而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信息的浪费。另有研究者对影响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基于功能语言学理论,彭静(2015)从教师课堂话语语类意识、话语人际意识以及人际意义实现策略等方面分析了教师课堂话语意识的重要影响。还有研究者对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表现、评价维度以及提高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2)教师话语的功能及作用研究(6篇),如康艳、程晓堂(2011)在相关语料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包含4大类、25小类的课堂话语功能框架。曾勉(2011)、蔡敏(2015)分别采用思辨性方法和描述性方法,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教师话语的情感作用和人际功能。另有研究者探讨了教师话语在翻转课堂中的作用和其对外语教师学习的促进作用。3)教师话语的特征研究(5篇),包含教师话语的真实性、对话性、学科特性及要求、总体特征与分类。

关于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教师话语语料库建构的研究比较少。刘家嘉(2014)、谭芳(2014)结合哲学思维,为课堂话语分析开辟了新视角。前者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引入生活形式、家族相似性、私人语言等概念,为教师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宏观分析基础。后者在分析了系列外语课堂与对话的经典研究之后,基于对话本体论,提出了重构对话运用于课堂话语研究的建议。戚亚军、庄智象(2017)在回顾课堂话语分析的3种主要学术范式后,提出了从“会话”走向“对话”的课堂话语学术研究范式。至于教师话语语料库的建构研究,李佳等(2011)以思辨方法探讨了建构课堂话语语料库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而刘红艳(2013)、谭芳(2015)则结合自身语料库建构的实践经历,归纳总结了英语课堂话语语料库的建构方法与要点。

最后,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相关研究的综述包括对国内、国外研究的分别评介和综合评介。综述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章有1篇,专注国内研究的有2篇,综合国内外研究的有3篇。

总体来说,内容上,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已形成一定规模,涵盖教师话语的方方面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对相关研究者、学者、教师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但目前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话语分析理论的应用与实践,教师话语现象、问题的描述与设想,教师话语特性、功能的分析与总结,而涉及更深层教师话语研究的“本土化”理论建设、研究框架搭建以及跨学科实践有待进一步加强。究其原因,一方面,“本土化”理论建构与研究框架搭建十分困难。此处的“本土化”理论是指立足中国外语教学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第一手教学经验,旨在解决中国外语教学实际问题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外语教学研究理论(杨敏 2010)。建构外语研究本土化理论,需要学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宽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学术感知力、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母语和目标语的本质和表征都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都有丰厚的积淀。另一方面,研究者的理论研究意识与学术理论研究自信均有待提升。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相关研究最典型的两个特征是:套用国外教学理论和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王文斌2016)。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是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建适合中国英语课堂话语研究的理论体系及研究范式,对促进教师课堂话语研究以及提高教师课堂话语的有效性有重大意义。同时,如前所述,跨学科研究难度大、跨学科研究意识不强和跨学科研究能力不足,是目前英语课堂教师话语跨学科研究的最大阻碍。

4. 对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未来发展的建议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与分析,笔者对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未来发展建议如下:

4.1 加强研究对象多元化

如上所述,目前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主要聚焦于本科院校教师话语,而针对中小学教师话语的研究相对较少,面向高职院校和研究生院教师群体的研究更是匮乏。“中小学英语教育在中国是外语教育,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必修课程”(韩宝成2010)。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英语是这些人才未来工作所需要的重要交流工具。因此,无论哪一学科层次,英语教育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而课堂是学习者开展英语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话语是目标语输入的主要来源。未来教师话语研究重心可以适当向中小学和高职院校英语课堂转移,结合各层次教育实际开展相关研究,发现教师话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是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4.2 丰富跨学科研究与实践

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语言学学科内部相关理论,而运用跨学科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研究相对较少。跨学科研究是新文科背景下语言学研究的新方向和必然趋势,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新兴学科,开阔研究视野,捕捉学术灵感,创新研究视角与方法,突破研究瓶颈,从而提高学术产出与质量(王初明2020)。如前所述,近年来,我国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出现了滞缓态势,核心期刊相关论文数量逐年下滑,丰富跨学科研究与实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进一步挖掘语言学内部融合的基础上,教师话语研究还要探索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目前大数据、智慧教育等领域蓬勃发展,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领域发展面临新挑战与要求,研究者可以基于问题导向,采用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突出跨学科特色,运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

4.3 加大科学实验设计

从研究方法上看,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以描述性研究和思辨性研究为主,科学实验设计严重不足。虽然,描述性研究有助于发现问题、总结特征,思辨性研究便于探求事物的本质及本原,但在因果关系检验方面实验性研究更有说服力。实验性研究通过严格控制变量,随机抽样,设计实验验证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假设,通过这种方法收集数据,再结合理论探讨,得出的结论会更加科学、准确。所以,在描述性研究与思辨性研究的基础之上,未来相关研究可以加大科学实验设计,要求研究者充分理解与掌握科学研究设计的原理与步骤,在不违背教学伦理与道德的前提下,将实验有机地融入教学实践,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严格控制变量,然后收集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此类综合性研究,一方面有利于丰富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4.4 构建本土化研究理论与框架

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虽然达到了一定广度,包括教师话语现象和问题的描述,套用国外理论进行原因与对策的分析,教师话语研究理论与范式的探讨等,但在深度上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如本土化研究理论的创建与研究框架的搭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语教学实践主要以西方语言学理论和教育理论为导向,忽视了外来理论于中国外语教育的适用性,基于理论指导的外语教学研究也深受其影响(杨敏2010)。因此,打破外来理论的主导地位,创建本土化研究理论体系,摸索出一套符合我国英语教育实际的方法和模式很有必要。具体而言,研究者首先需要提升理论研究意识以及理论自信,这是构建本土化研究理论的前提。其次,在借鉴西方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之上,要更加关注本土学者及研究者提出的理论思想与方法。最后,需要结合本土教学实际,以批判性思维看待已有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以充分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总结新规律、新方法,以此提出本土化研究路径。教师话语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元素,其研究理论与研究模式的本土化构建对于促进教师话语研究的发展,进而提升教师话语有效性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义重大。

5. 结语

文章从纵向发展趋势、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5个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相关研究,发现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近年来发展出现了滞缓态势。结合论文数据分析结果,笔者建议未来研究要加强研究对象多元化,丰富跨学科研究实践,加大科学实验设计,努力构建本土化研究理论框架。

虽然本综述研究发现了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笔者选择的研究对象囿于北大核心、CSSCI、CSCD等核心期刊的论文,虽然有权威性和很强的代表性,但遵循大样本原则,所选的104篇核心期刊论文数量仍然有限,并不能完全说明我国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现状。而且,本文用于检索文章的关键词为“教师话语”和“课堂话语”,在此基础上筛选与英语课堂教师话语高度相关的文章,也不能确保所有相关文章都被选中,也可能有些文章关联度没有那么高。最后,在文章的分类上,诸如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等在外语界并没有完全统一的分类标准,笔者只能参照某些知名学者的观点并结合自身理解,确定了本文运用的分类标准,难免会存在不准确性和主观性,因此,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完全准确。

猜你喜欢
跨学科英语课堂话语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