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罗 顺
近年来,语用能力研究成为语言学界探讨的重要议题。目前学界关于语用能力的界定尚未形成共识。一般来说,语用能力可以被理解为“听话人对语境的认识能力和在对语境的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别人的意思和意图、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意图的能力”(刘绍忠 1997: 26)。随着语用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兴交叉学科,如认知语用学、伦理语用学、修辞语用学等。同时,一些新的研究议题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如语义-语用界面研究(冯光武 2004;伍思静、刘龙根 2012;姜玲 2020)、新视角下言语行为探究(黄立鹤 2017;裴晓宇等2020)、修辞学与语用学交叉界面研究(黄立鹤 2018)等。不难发现,上述研究都离不开对语用学学科属性及内涵的探讨,即都重视对语用能力的挖掘。
以往对国内语用能力研究的述评,多以文献梳理为主,往往聚焦于某一具体的领域,如语用能力研究方法述评(张涛等 2019),以质性研究为主(姜占好等 2017;章凤花 2021),缺少量化分析。文献计量分析法综合运用统计学、数学和文献学知识,注重基于量化的综合知识体系分析方法。杨连瑞(1988)在“外语教学应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一文中提出了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国内有关语用能力较早的研究。本研究在使用CNKI数据库时,将文献筛选的起始时间设定为1988年,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我国语用能力研究领域30年来(1988—2020)的核心学术期刊(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进行计量分析,以期探索语用能力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语用能力研究进行展望。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 3.8.R1 (64-bit) W进行分析。具体操作如下:以CNKI数据库为检索平台,以“TI=语用能力 or KY=语用能力”为检索式,时间跨度为:1988—2020,来源类别选择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检索时间为2021年7月16日,经人工剔除与本研究不相关的文章(如会议宣传、报道等),最终获得文献250篇。从年度发文量、核心期刊分布、作者共现网络、机构共现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研究热点分布等6个维度对250篇核心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期探讨近30年来国内语用能力研究整体发展脉络。
1988—1991年间国内学界有关语用能力的核心发文仅1篇,因此本研究的数据分析聚焦于1992—2020年。图1为1992—2020年国内核心期刊语用能力研究历年发文量。在此时间段内,较早论述语用能力的核心文章为1992年高一虹在《现代外语》上发表的“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的联系——中国、拉美学生在英语字谜游戏中的交际策略对比”。此文中,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中的后3种能力,即“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语境中的适宜性”“在现实中的实施状况”(Hymes 1972: 281)被视为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一虹 1992)。该项研究为此后国内有关语用能力的研究开启了新征程。
图1 1992—2020年国内核心期刊语用能力发文量统计
从论文的年度分布来看,从1992年出现语用能力相关研究后,发文数量不断增加,到2012年出现峰值。1992—2003年发文量平缓增加,且本阶段研究聚焦于语用能力概念、内涵及本质特征,可将其定义为萌芽期。例如,叶绍宁、滕巧云(2003)从宏观层面探讨了英语教学与语用能力的培养,从什么是语用能力、为什么要培养语用能力、如何培养语用能力三个层面阐释了语用能力的价值和内涵。2004—2012年发文量整体呈快速增加趋势,主要探讨语用能力的培养路径(刘筱媛 2012;陶源、姜占好 2012)及影响语用能力发展的要素等核心议题(朱炼红 2008;孙德华 2011),可将其定义为发展期。2013—2020年发文量趋于稳定且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国内语用能力研究趋近成熟,可将其定义为成熟期。该阶段以应用研究为主,开展了如《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的语用能力表述与界定(韩宝成、黄永亮 2018)、商务英语语用能力(李清华、李迪 2018)等应用研究。
本研究筛选文献的时间范围为1988-2020年。在此时间段内,部分期刊陆续收录至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表1展示了该时间范围内两类核心期刊高发文量分布情况(前8位),即发表数量大于等于7的期刊。从表中可以看出,发文量较高的期刊主要以外国语言文学类期刊为主,这表明国内学界对语用能力的研究更多聚焦于外语语用能力。下页表2为国内语用能力核心期刊学科领域分布。由表2可知,语用能力涉及的学科不仅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还包括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医学等学科门类。在新文科的背景下,近年来伦理语用学(陈新仁 2017)的兴起为跨学科研究增加了新的分支,这也证实了从其他学科领域研究语用能力的可行性。
表1 国内语用能力高发文量期刊(前8位)
表2 国内语用能力核心期刊学科领域分布(1) 本文文献计量分析样本为250篇,但由于部分核心期刊隶属多个学科门类,故该表格在统计时发文量超过了250篇。
在作者知识图谱中,各参数设置如下:时间段设为每5年一个时间段;节点类型设为作者;阈值设为每时段的前30%,最终获得104个高产作者(包括非第一作者),并得到合作关系18对。结果如图2所示。图谱中节点表示出现的作者,节点越大说明作者的发文量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作者与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本文根据所生成的图谱,列出了在“语用能力”领域发文量较高的前13位作者(见表3)。
图2 国内语用能力研究作者知识图谱
表3 国内语用能力研究高产作者(前13位)
根据作者知识图谱和高产作者表,排位最高作者较多发文量为7和6,分别为刘建达、姜占好和陈新仁,其余作者发文量均小于5。
刘建达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其在语用能力方面的研究可分为两方面,前期为语用能力测试方法的构建,通过采用书面话语填充等方法测试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刘建达 2006);后期将语用能力测试方法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进行对接开展实证研究,并结合中国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刘建达 2019)。与刘建达合作关系较为密切的为黄玮莹。刘建达、黄玮莹(2012)探讨了中国学生英语水平与语用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受其英语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影响。黄玮莹为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两人属于跨校合作,但两人研究方向较为相近,均为语言测试和外语教学等。
姜占好为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图2显示与其合作较为紧密的有刘萍、康佳萍,他们3人为师生关系。其在语用能力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语用理论和语用实践两方面研究。在理论方面,姜占好、周保国(2012)、姜占好等(2017)从宏观层面探讨了语用能力的培养路径、学习者语用能力评估、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等核心议题;在实践方面,姜占好(2009)、李燕、姜占好(2014)分别开展了多媒体外语教学语境下学习者语用能力及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调查研究。
陈新仁为南京大学教授,李民、卢加伟与其合作关系较为紧密,两人均为其他院校外国语学院教授。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语用能力这一领域开展合作研究的必要性。陈新仁、李民(2015)对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失误进行了梳理,为语用教学提出了相应建议。卢加伟、陈新仁(2019)开展了中国学习者二语会话语用非流利及其习得研究,指出中国学习者语用知识相对匮乏,避免提及现象较多。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不少学者关注到“语用能力”这一概念,但同一作者连续发文量较少,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延续性还有所欠缺。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作者间连线较少,大多为独立研究,相关话题研究团队尚缺。
生成后的机构知识图谱各参数设置如下:时间段设为每5年一个时间段;节点类型选为机构;阈值设为每时段的前30%,最终获得60个高产机构,并得到合作关系13对。结果如图3所示,根据生成图谱列出发文量较高的机构(前11位)(见表4)。
图3 国内语用能力研究机构知识图谱
表4 国内语用能力研究高产机构(前11位)
机构发文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机构在语用能力领域的影响力与科研实力。图3显示机构间合作较少,大多为机构的独立研究。主要的合作关系有南京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在新文科背景下,未来的外语研究将呈现跨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但合作关系较少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语用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校际间的合作与优势互补。图3和表4显示语用能力研究高产机构多为外语类院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其他高校在该领域研究较少。
发文量最多的3个机构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8篇)、南京大学(9篇)和上海外国语大学(9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语用能力方面的研究理论与应用并重。在理论方面,主要对国外前沿学术专著进行评介并对语用能力测试进行相应模型构建。如冉永平(2000)评介了《临床语用学:揭示交际失误的复杂性》,刘建达(2007)开展了语用能力测试评卷对比研究,刘建达(2010)评述了《二语习得中缓和语的语用语言发展研究》,刘平、冉永平(2019)探究了商务英语通用语(BELF),集中探索了文化语用能力的内涵及其在商务英语通用语中的应用价值。该机构虽然能够兼顾理论与应用,但核心发文量还需进一步提升。
南京大学在语用能力方面的研究聚焦于语用能力内涵阐释及研究述评,应用研究较少。杨文秀(2002)对语用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了辨析,陈新仁(2014)借助心理学的社会建构理论,探讨了语用能力的内涵与特征,指出了新旧范式赋予语用能力的不同解读。在今后的研究中,该机构可从语用能力应用入手,开展相关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语用能力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文提及的语用能力研究发展期(2004—2012),关注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但该机构在语用能力进入成熟期(2013—2020)以来,发文量明显不足,仅有3篇,缺乏对语用能力的长期持续研究。
总体而言,3个机构一定程度上在语用能力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发文量位居前3,但也存在相应问题,如应用研究尚缺、文献更新速度不足等。
关键词知识图片的各参数设置如下:时间段设为每5年一个时间段;节点类型选为关键词;Threshold值调整为(2,2,20)、(1,2,15)、(1,2,15),将与搜索式相同字眼隐藏,最终获得558个关键词,连线数为505。结果如图4所示,根据生成图谱列出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前14位)(见下页表5)。
就关键词频次分布总体而言,根据表5关键词统计,国内语用能力研究关键词除搜索式:语用能力(已隐藏)外,频次最高的前4个关键词依次为“语用失误”“外语教学”“交际能力”“语境”,频次依次为23、17、14、10,关键词数量较多,但频次低,说明国内“语用能力”这一领域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但集中程度不高,国内学者关注的侧重点存在差异。
就研究范围而言,根据图4和表5,排名前4位的关键词“语用失误”“外语教学”“交际能力”“语境”可知,语用能力作为培养语言能力的途径之一,在其培养过程中将受到语境等因素的影响,且与交际能力息息相关;同时,国内语用能力的研究多集中于外语语用能力,尤其是英语语用能力,关注学习者在语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语用失误”。
图4 国内语用能力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
表5 国内语用能力研究高频关键词(前14位)
就研究视角而言,根据图4和表5排名前14位的关键词,可以归纳出国内语用能力研究的两大研究视角:首先,是对语用能力内涵、概念及价值等的理论研究;其次,是对培养语用能力的方法及路径探讨的应用研究,且存在跨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集中于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
共现关系的强弱可通过余弦指数体现,取值范围通常在0—1之间,值越大表明知识单元之间的共现关系强度越大。为了对“语用能力”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沿及趋势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本文将基于CiteSpace所得关键词共现558*558矩阵,对该研究领域进行共词聚类及战略坐标分析。
根据Callonetal.(1991)所提共词聚类原则,本文将CiteSpace 3.8.R1所得共词聚类(558*558)(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8位)进行划分得到表6。根据所得聚类,以关注度为横轴、新颖度为纵轴建立战略坐标得到下页图5:
表6 国内语用能力研究关键词聚类表
图5 国内语用能力研究战略坐标分析图
战略坐标图共分为4个象限,横轴为关注度,纵轴为新颖度。根据“语用能力”研究所得关键词聚类所在象限进行分析可以透视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及未来研究趋势。如图5所示,从聚类总体分布来看,在上述所得42个聚类中,有8个聚类位于第一象限,15个聚类位于第二象限,7个聚类位于第三象限,12个聚类位于第四象限。大部分聚类位于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聚类较少,说明国内语用能力研究关注度较低,新颖度较高,总体上潜在研究动力较足。
从各分布聚类来看,聚类6、18、21、25、27、30、32、33位于第一象限。由此可见,当下对于“语用策略”“语境”“语用能力培养”“语用规范”“社会语用能力”“语用能力中的文化因素”“语用素养”“抱怨言语行为”等关注度较高,且新颖度也较高,属于近年来该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是该领域的研究核心内容。
第二象限的聚类有2、3、4、10、11、12、15、17、20、31、36、37、39、40、41。由于该象限新颖度高,但受关注程度低,因而“儿童语用能力”“语言能力量表”“认知语用”“语用意识”“语用身份”“词汇语用能力”“中介语语用学”“汉语语用能力”“教师语用能力”“语用流利”“语用推导”“语用论证”“交际功能”“语用选择”“语用能力培养机制”等话题成为该领域近年来产生的潜在研究领域。若是提高其关注度,这些话题将成为国内语用能力研究核心内容。
第三象限的聚类有5、14、19、22、24、34、38。这一象限关注度低,新颖度低,说明在国内语用能力这一领域的研究过程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跨文化语用意识”“中学生语用能力培养”“语用模因”“语用评价”等话题未得到充分关注,属于该领域研究过程中的“边缘话题”。
第四象限的聚类有1、7、8、9、13、16、23、26、28、29、35、42。在该象限中,受关注度较高,但新颖度低,虽然“语言环境”“言语行为”“语用知识”“语际语用学”“语用失误”“语言能力”“社交语用能力”“语用评估”“语用测试”“跨文化语用能力”“语用功能”“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等聚类出现时间较早,但关注度不减,说明这一研究内容是该领域的基础内容,一直以来都受到较大关注。
如上所述,位于第一象限的聚类特点为关注度高且新颖度高,因此在该象限的聚类为国内语用能力这一领域研究的核心、热点问题。根据该象限的关键词聚类特征,可归纳出如下特点:
第一,语用能力本体研究热度不减,且主要集中于语用策略、语境、语用规范等一系列有关语用能力内涵、价值的理论研究,如冉永平、杨青(2016)基于ELF交际的语境变化,综述了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的具体表征,并讨论了建构新语用能力思想的必要性。李清华(2019)从语用能力研究范式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学界对二语语用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二,语用能力实证研究热度较高,备受学者青睐。如李茨婷、任伟(2018)在构建“第三空间理论”模型基础上,跟踪调查了两位博士生语用能力的发展。戴沅芳、张绍杰(2018)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用能力和母语语用迁移的关系。李秀红(2018)选取英日双语专业大学生开展了日语语用能力实证研究。贺莉(2018)运用语块语用能力调查问卷结合结构性访谈,开展了俄语语用能力相关研究。
以上研究均属于语用能力本体实质研究,聚焦于构建语用能力的组成要素,以期发现语用能力的内在属性,因而对语用能力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总的来说,目前关于语用能力的实证研究受试以外语专业学生为主,研究对象较为单一。我们不仅需要探索外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路径,也需要对其他专业如中文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进行一定探索。再者,研究对象还可以扩大至除大学生以外的群体,如成年人、老年人、中学生等。
第二象限“语用能力”相关研究关注度略低于第一象限,但新颖度较高,随着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第二象限的聚类就会移动到第一象限,成为今后较成熟的研究热点,属于“潜在型”研究。该象限共有15个聚类,占比高达三分之一,说明国内语用能力研究领域内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热点较多。其中新颖度较高的有2(儿童语用能力)、41(语用能力培养机制)、39(交际功能)、40(语用选择)等。杨昆、毛延生(2016)探讨了高中生英语语用能力,针对“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语语用能力”提出了相应建议。李茨婷、任伟 (2018)在第三空间理论下开展了二语语用能力和语用选择研究。韩戈玲(2020)通过对家庭、幼儿园等不同环境的对比,总结发现了汉语儿童的请求言语行为习得顺序。
儿童语用能力、语用能力培养机制、交际功能、语用选择目前是国内语用能力界研究较为新颖的话题。以往研究多聚焦外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因而忽视了儿童语用能力方面的相关研究。交际功能和语用选择也是语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语用能力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使培养对象能够在特定语境下做出合理的语用选择,因而更好地实现交际功能。
第三象限“语用能力”相关研究新颖度、关注度都较低,属于被边缘化的主题,处于“边缘型”领域。其中关注度较高的是14(语用教学)。如李海英(2017)主要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第四象限“语用能力”相关研究关注度较高,但新颖度低,属于一直备受关注的主题,处于基础型领域。虽然近几年的研究较少,但“语用能力”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必要以这些聚类为基础,尤其是关注度较高的一些聚类。其中关注度较高的有13(语用失误)、26(语用评估)。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较为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分数而忽略了其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导致其语用失误,因此开展“语用失误”相关研究势在必行。但开展“语用失误”的相关研究前提是对学生语用能力有较为准确的评估,因此做好“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语用能力”的对接十分关键。
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使用CiteSpace软件,从时间分布、核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关键词分布及研究热点分布等6个方面对国内近30年来语用能力研究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语用能力发文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近几年稍微有所下降,且发文集中于外语类期刊;2)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优势互补发挥的作用;3)当下研究热点、有发展潜力的研究主题较多,研究前景较为广阔。同时,该领域的研究呈现了实证与理论并重、研究视角不断多样化的特点,但也存在研究数量不足等一些问题。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1)未来的学者可以开展中国内地学生语用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让“语用能力”走进语文课堂,而不只是英语课堂;2)应多开展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泰语等小语种语用能力研究,扩大研究语种,以期更好地丰富和完善当前的语用能力相关理论;3)研究对象应扩大至除留学生、大学生之外的其他语言学习群体,如中小学生、成人等;4)非实证研究也可以走向数据化、实证化;5)在书评、评介方面,应及时关注各大国际网站,关注国外有关语用能力专著的发表情况,跟上语用能力学术发展前沿。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数据收集过程中,为确保文献的精确性和代表性,将刊物限于CSSCI 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检索式为“TI=语用能力or KY=语用能力”。但这种严苛的提取方式可能会将部分应纳入语用能力但因主题或关键词中并未含有“语用能力”的研究排除在外。这一数据收集过程的缺陷有待在未来研究中克服。另外,有关语用能力的研究不仅局限于期刊,部分专著、课题、项目等也能系统全面地阐释语用能力的研究成果,在未来研究中应考虑将其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