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负荷STEMI患者对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的影响

2022-09-18 10:25郭雪峰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7期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血流

郭雪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心血管内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于冠心病患者较为严重的疾病类型之一,早期患者多表现出胸前压榨感、胸痛以及胸闷现象,同时伴随放射性疼痛和出汗等症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与其他心梗的症状相同,主要表现为心电图不同,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该病由于透壁性的心梗受累的心肌比较多,心肌缺血的范围比较广泛,容易出现很严重的并发症。负荷STEMI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重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的态势。有研究指出,负荷STEMI的发病机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突发性斑块破裂或血管内皮侵蚀和闭塞性血栓可导致冠状动脉血流中断,使得患者出现持续性心肌坏死和急性心肌坏死等症状。负荷STEMI患者的病灶区域比较特殊,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易增加患者病死率。PIC是当前临床上治疗负荷STEMI患者的有效手段,能够明显增加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再通情况。因此本研究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且本研究已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溶栓适应证,无溶栓绝对禁忌证;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存在1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且管腔直径大于2.5 mm;发病时间小于12 h。

排除标准:参与其他临床研究的患者;有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史的患者;对于临床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没有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患者;已经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在溶栓治疗之前,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药物、β受体阻滞药物以及硝酸盐类药物等进行相关治疗。之后使用阿司匹林(生产企业: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139,规格:300 mg/片),首次剂量300 mg/次,随后应用100 mg/次,1次/d。静脉注射肝素(生产企业: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505,规格:2 mL∶1.25 IU/支),首次剂量是4 000 U,之后2 d维持700~1 000 U/h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具体方法:150万 U尿激酶(生产企业: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3290,规格:10万 U/支)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进行静脉滴注,确保在20 min之内静脉滴注完毕。

观察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生产企业: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10003,规格:5 mg(50万IU)/支]进行溶栓治疗,具体方法:将2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 mL中,进行静脉注射,确保在3 min内完成。另外应用3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加入0.9%氯化钠溶液90 mL中,进行静脉滴注,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表达水平。在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0 d应用心脏多普勒超声来评估患者心功能。

在治疗前与治疗30 d后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ST段回落率、心肌染色分级(MBG)3级、校正TIMI计帧数(CTFC)和无复流(NR)发生率。

TIMI血流分级:0级,血管闭塞远端未出现前向血流;1级,造影剂可部分通过闭塞区域,但无法充盈远端血管;2级,造影剂可使冠脉远端完全充盈,但造影剂充盈和清除的速度缓慢;3级,造影剂可完全而迅速地充盈远端血管,且清除迅速。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房颤、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发生率=(房颤+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LVEF心功能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2.2 两组冠状动脉血流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0~1级、2级、3级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0~1级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2级动脉血流人数低于对照组,3级动脉血流人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2.3 两组心肌灌注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ST段回落率、MBG 3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CTFC和NR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2.4 两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5。

3 讨论

当前临床上针对STEMI患者多采取再灌注治疗,通过手术、介入治疗或者溶栓药物,开通闭塞血管,从而对缺血组织进行再灌注。研究发现,对STEMI患者尽早采取再灌注治疗措施,能够及时恢复患者心肌血供,减少心肌缺血坏死,进而降低STEMI患者的病死率。

重组人尿激酶原是一种新的溶栓药物,是尿激酶的前体,进入人体后被激肽释放酶激活,转化为活性尿激酶,作用于局部血栓,发挥其溶栓作用,具有很强的纤溶能力和良好的血栓定位特异性。研究发现,重组人尿激酶原与以往常用的尿激酶相比,重组人尿激酶原可提高冠状动脉的再通率,促进ST回落。耿宏旭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对于不能及时采取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选择普友克静脉溶栓治疗可以保证冠脉再通率和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LVESD、LVEDD、LVEF心功能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由此证明,两种治疗方案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分析原因:①尿激酶原存在一定局部特异性溶栓效果,能够作用在血栓部位的纤维蛋白处,从而促使血栓逐渐溶解,另外尿激酶在作用之后产生的溶解产物,能够放大级联效应,进一步增强尿激酶活性,继而产生强大的溶栓效果;②本研究在基础治疗中增加了冠状动脉内推药物治疗,能够通过微导管进到血栓体部位之后,确保溶栓药物能够有效通过血流,和血栓形成直接接触,避免血流阻断之后,溶栓药物没有办法更好地达到远端。另外,还能够使药物对小的血栓产生持续高压刺激,增加溶栓作用,有效解除血管痉挛状态,改善心肌循环,进一步提升心功能。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这可能是因为患者血栓负荷比较大,无论是尿激酶和重组人尿激酶都有着一定溶栓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前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有研究显示,TMPFC计数法应用于心脏核磁对于冠脉微循环出现障碍的结果评价比较一致,且对于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ST段回落率、MBG 3级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CTFC和NR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由此证明,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机体冠脉内血栓负荷,并且在减少无复流和血流的同时,提升患者心肌灌注情况。研究显示,心肌酶和早期心电图表现的ST段回落水平能够及时反映出患者的心肌再灌注情况,从而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冠脉内给予小剂量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不会增加出血风险,也不会增加MACE事件,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可提高患者血管再通情况,改善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效果确切,安全性好。

猜你喜欢
尿激酶溶栓血流
微血流成像能准确鉴别和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不同浓度的肝素联合尿激酶封管对带cuff深静脉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用于检测牙髓血流的比较研究
改良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牙髓活力的应用研究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