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宋潮影视剧”折射的俗世雅韵
——以宋人的生活瓷器为例*

2022-09-17 07:10王乐耕
陶瓷 2022年9期
关键词:茶盏宋人清平乐

谷 琼 王乐耕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102400)

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此处描绘宋代文人雅致生活的“四艺”,即插花、焚香、挂画、点茶,而瓷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插花之花瓶,焚香之香炉,绘画之文具,品茶之茶盏,都依托于瓷器的发展。此时瓷器在文人的审美引领下,首次呈现出高超的制作技艺和极致的审美追求的融合。影视剧《知否》中的瓷器之美,贯穿全剧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剧中的美学色彩就主要运用了天青色,无论是杯、碗、碟、盘还是文房用具都少不了宋徽宗那一抹“雨过天晴”的颜色。比如主要角色的衣裳,其部分颜色点缀泛有青釉的色彩。搭配的还有宋朝其他瓷器颜色粉和青,这种配色出现在瓷器上能使瓷器整体通透,出现在服饰中不仅能让画面整体色调和谐,也能体现宋朝时代的特色,《知否》整部剧可以窥伺东京繁华时期大宋官宦的用瓷选择。《清平乐》中虽也出现了许多釉色泛青的瓷器,酒楼里士大夫举杯、帝后小酌都使用青瓷,但这并非欧阳修笔下“指弹声嘠玉,须插好花枝”的汝瓷,属于汝瓷的天青色。在《清平乐》北宋仁宗年间尚未横空出世,汝瓷始于宋徽宗时期。《梦华录》中出现最多的画面是斗茶,在整部剧情里有整整两集在描绘斗茶,这不乏与女主赵盼儿开的茶楼相关,从“钱塘赵氏茶铺”到“东京赵氏茶坊”,再到“半遮面茶楼”,由女主推出的“九九归元茶”所作茶器,其精妙之处不亚于其“点茶”的手艺。

1 茶器

宋人全民喝茶,更尚斗茶,从宫中到酒肆,都会有茶器的出现,茶盏、茶托是这个时期必不可少的器物。盏托是置茶盏的托盘,其多呈圆形,中间有作为承托的凸起的托圈,又称为托口。瓷盏托始见于东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唐以后随着饮茶之风而盛行,宋辽以后盏托几乎成了茶盏的固定附件。盏托的质地多样,有瓷制、陶制、紫砂、漆制、竹制、木制,也有金、银、铜、锡等贵金属。宋代茶盏盏托的设计倾向于雅致、内敛,没有太多装饰,呈现一种简洁的美感。装饰上讲究构图和格式,尤其是盏托的装饰,只有托盘的边缘会做一些简单的花瓣状的修饰茶盏。在材质上也会选择不同材质的结合,瓷盏漆托这种异质搭配在这个时期就常出现,这也体现出宋代文人特有的冷静、沉稳的气质。

宋人对“茶艺”尤其讲究,《知否》中无论是盛家主事大娘子,还是府里小姐,都精通茶艺,特别是点茶,极为讲究,程序复杂,不仅追求结果,更注重泡茶时的美感。剧中盛家老太太让宫里的孙嬷嬷教导几个姑娘礼仪,其中就有点茶,点茶技艺的好坏在宋代可以作为判断女子是否大家闺秀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大宋官宦之家,女子的“茶艺”是必备技能之一。这时期的茶器数量不可量化,剧中大量的出现建盏可以作为佐证(见图1)。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宋仁宗经常和曹皇后经常使用一种黑色茶碗斗茶,即建盏,建盏是宋代的建州水吉建窑所烧制,遗址位于现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的水吉镇。这种黑色茶碗不同于宋代常见的淡雅色瓷器,是用黑釉烧制,瓷器最终呈现的颜色非常厚重,质感简朴大气,和同时期青瓷、白瓷呈现的典雅风格有明显不同。建盏和茶在宋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尤其是文人的生活之中,在许多的诗词作品中都有关于建盏的描述。蔡襄在《茶录》里记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这充分肯定了建盏在宋代茶器中的独特地位。《梦华录》中女主赵盼儿的点茶技艺以及所收藏的茶器具让人拍案叫绝。“一作秘色,一作粉青,一作梅子青,一作红窑变,一作黑色,一作白色,一作米黄冰裂,一作天青,一作兔毫。明越唐、邓耀柴,饶、龙泉、定,至唐以来到国朝(宋朝),宫中所爱之九色名瓷”,宋朝高级的饮茶器都在此荟萃。在茶馆推出特色“九九归元茶”后,其服务对象主要为文人墨客。所以茶盏的选择上同样是重中之重。如秘色越窑,剧里的秘色瓷器是晚唐以来,越州瓷窑烧制出来的“秘色窑”。秘色即釉色保密,秘色瓷即专供皇族烧制的瓷器;米黄冰裂哥窑,米黄是哥窑的主要釉色之一。冰裂即哥窑瓷器身上的冰裂纹理,哥窑铁足,釉面莹润多断纹。

图1 建盏 电视剧《知否》剧照

宋朝的风情和民俗百态在剧中以一种鲜活的样貌展现出来。剧中随处可见的还有精致的果盘搭配花式精巧的果子,人们交谈、娱乐时也可以随时随地饮一盏茶。宋朝其璀璨的文化和雅致的审美也值得人驻足,无论是花、香、茶、瓷,虽都不是宋人所创造出的,但却在这个时代被宋人赋予了雅的品质。陈寅恪先生更是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2 酒器与食用器皿

《清平乐》、《知否》中多出现一种温酒器——莲花温碗(见图2、图3)。像剧中莲花温碗的作用便是温酒,一般与酒壶尤其是执壶配套使用。这时期酒器的装饰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多以莲花、莲瓣作为纹饰,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寓意。在剧中还出现了另一种温酒器:注壶、注碗。宋代喝酒的酒具,在以实用功能为第一的基础上,还提升了它们的艺术性,出现了像梅瓶、玉壶春、注子和注碗等典型的盛酒器。各类酒具中,数量最多的是执壶,执壶样式丰富,造型多样,满足文人们的雅趣。《知否》中官卷贵人们还常用青釉色的高足杯饮酒,称为“马上杯”,因杯下承以高足而得名,又称“高足杯”。其形制出现较早,与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的蛋壳高柄杯造型有相似之处,在六朝、隋、唐、五代、宋、金、元代均有烧制。

图2 温碗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

图3 温碗 电视剧《知否》剧照

宋代的食用器皿善用简洁的线条勾勒整个外部轮廓,线条曲直变化,刚柔相济,组合成一种造型优美的器物。《清平乐》剧中出现的食用器很丰富,碗、盘、碟等均有出现。且出现的器物装饰都较“素”,符合这一时代的整体色彩基调。《知否》中也有很多宴会的描写,其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顾氏侯府的“曲水流觞席”。宴席开始宾客们坐在“席水”的两侧,各色食物、果子盛在瓷器里顺着水流,流动到每个宾客的面前,类似于与现代的“旋转寿司”和“旋转火锅”,但其动能不一样,宋代主要是水流,在席的起始端与末端分别设置了加水点与回水槽,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流水循环系统,而当代主要是依赖于电能。宋代时水流速度更缓慢,富有生活雅趣,整个过程十分自然优雅。此场景主要根据王羲之《兰亭序》的描述来改编的。

3 香炉与花器

宋代熏香不再囿于宫墙朱门,已经普及到寻常百姓家。文人与香是传统熏香文化的重要部分。宋代熏炉较为简洁雅致,由于瓷器的发展,陶瓷香炉大为流行,各类形制的香炉出现在当时东京集市上。不论宫廷还是民间,香料用于多种场合,民间对香文化十分推崇,特别是士大夫家庭小姐们从小就必须掌握关于香的知识。《知否》中明兰在府里学规矩时,就有熏香这一课,宋代的香文化已经有了时代体系。文人雅士们平时的聚会活动之一,就是点起沉香一同读书作画。晚年的苏东坡就终日与沉香为伴,终日焚香作赋。熏香离不开香炉,这时期的香炉大致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敞式,剧中的属于前者(因为有盖),我们现在一般称封闭式的为熏炉,而称开敞式为香炉。上有镂孔圆球状炉体,用于盛放香料。带镂孔盖,焚香时烟气从镂孔中散出。下有圆盘形底座,中有柱与炉体相连,达到了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并具的极高水平。

梅瓶和玉壶春不仅仅是酒器,也常摆放在家里当作花瓶使用。宋词写道:“可是近来疎酒盏,酒瓶今已作花瓶”。在《知否》中贯耳瓶多次出现,贯耳瓶也称“贯耳尊”、“穿带瓶”,是仿新石器时期陶壶的一种式样,汉代开始流行,瓷质贯耳瓶定形于北宋,有圆体、方体、六方、八方和扁体等,颈两侧有圆形或方形贯耳,有的足两侧有穿孔,方便穿绳提携。可见,宋代主要流行“瓶花”,用瓶插花代表了一种高昂的姿态,有高雅、飘逸之风格。且“瓶”代表平安、吉祥,简单的插花就也表达了对于家人、朋友的祝福。“瓶花”的应用范围很广,可摆放于卧室,也可放置在厅堂、书房等。宋代受理学的影响,插花艺术也进入了极盛时期,此时的插花不仅是追求文人雅趣,还要注重理性、意念,宋人可以用插花的形似表达自己的人生理念和品德节操。从此时开始,插花艺术也代表了花品,是上升到了一种对待社会、自然的态度,体现人的操守,反映人们祈求平和、自由的愿望。

4 结语

从“宋潮影视剧”的各类用瓷中,可以看出大宋那个文风极盛的时代,所表现出来的独具特色的时代气息和魅力。虽然宋代的瓷器整体缺乏大唐的豪迈奔放,这点从影视剧中的生活用瓷中就能够体现出来,但这独有的清新淡雅,却为当代的影视剧和瓷器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观众提供了独特的视觉体验。虽然宋代的瓷器经过了时间的洗礼,焕发出了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当代生活瓷器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瓷器艺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茶盏宋人清平乐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微雨茶馆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黑釉茶盏烧制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清平乐
再现宋人的服饰与饮食 从《清平乐》一窥宋朝之美
宋人對三蘇文章的選編與刊刻
清平乐·评世
鼓式乳钉纹黑釉茶盏炉赏析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