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飞
“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这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试院煎茶》诗中的记载,“石铫”就是后来紫砂石瓢壶的原型。石瓢壶已经成为今天广受壶友欢迎的重要的紫砂器型之一,也是在紫砂造型艺术之中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器型之一,被称为“跌不破的形”。石瓢壶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之中,保留了经典的三角形骨架,通过在其他元素上面的不断微调和改良,以及在紫砂陶刻艺术形式上的延续和创新,成为了许多文人雅士非常喜欢的陶刻载体,成就了辉煌的紫砂陶刻文化艺术,也让我们广大的壶友能够把真挚的情感寄托其中,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石瓢壶》采用了景舟石瓢的形制,相较于传统的曼生石瓢、子冶石瓢,更加的饱满大气,这也是这位紫砂巨匠、布衣壶宗最为重要的艺术创作,特别是与著名书画家的合作,使其成为了人文艺术文化精品的代表。此壶壶身依然延续了传统的三角形形态,但是线条更加的柔软,壶的腹部能够容纳更多的茶水,壶口也更加的宽阔,便于投茶和清理,实用性显著提高。壶嘴还是炮管直流,出水非常的爽利,与之相呼应的壶把则是三角形态,组合起来形成平行四边形,营造出良好的空间氛围,壶盖压合壶口,气密性相当的良好,上面的桥型壶钮更加的粗犷,但是弧度更低,和壶身遥相呼应,完美地融为一体。此壶壶身的陶刻装饰为苏东坡大学士的千古名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字体在苍劲有力之中又蕴含着清秀隽永,老辣的刀法在紫砂的肌理之上游刃有余,形成了完美的印记。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石瓢壶》,我们能够看到作者对紫砂传统艺术形式的延续,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所作的努力和创新,紫砂石瓢器型是已经经过了许多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所以我们在欣赏其器型美观的同时,上面的陶刻内容也非常值得认真关注,也正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我们也能够更为深刻地了解到紫砂陶刻艺术的无穷魅力和深刻影响。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苏轼在朝廷的倾轧和打压之后,被贬外出,在旅途之中有感而发的一首词,在其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作者对生活的抱怨和现实的无奈,而是充满了春天朝气蓬勃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顽强活力,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乐观主义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其实苏东坡和紫砂艺术的渊源颇深,以至于在紫砂的故里宜兴,坡公已经成为了城市的名片和代言人。“东坡提梁”紫砂壶就是根据坡公的传说和后来的紫砂艺人为了纪念他精心制作而成。紫砂文化之中所包含的许多理念与东坡先生的人生哲学不谋而合,特别是“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简单的阐释,却能够在“人间真正的味道,还是清淡的欢愉”之中得到最为浓烈的升华,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明白坡公精神和紫砂文化的同气连枝和一脉相承。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石瓢壶》通过陶刻的形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典型的艺术理念和人生况味抽象于简短的七个字之中,喝茶作为今天最为普遍的欢愉时刻,也恰恰是我们能够感受到最有味道的时刻,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之中,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坡公的感悟,从而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紫砂造型艺术之中,石瓢占据着举重轻重的地位,为何许多的外地艺术家在进行陶刻创作的时候,一般都会选用石瓢作为载体,是有一定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在其中的,一方面从曼生、子冶、梅调鼎等等陶刻大家开始就留下许多经典之作,另一方面,在石瓢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人的精气神韵,从而能够更好地延续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