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玖]》用字特点

2022-09-14 07:49李岚玲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异体字嘉禾用字

李岚玲

(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

经过统计长沙走马楼整理组考释的简牍释文,得出《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玖]》[1](以下简称“《竹简[玖]》”)全文共计72534字(不包括因图版模糊或竹简残缺而未释出的字),整理后一共得到1252个字样。通过对比《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发现1252个字样中有1154例字样见于《说文》,占总字样数量的92.17%,它们分别是(1)见于《说文》的1152个字样按照《说文》540部的次序排列,部分字样后所附括号中的字是《说文》所录小篆字头的隶定字样。:

另有未见于《说文》的98例,占总字样数量的7.82%,它们分别是(3)未见于《说文》的115例字样前92例按照读音排列,最后23例字样是《竹简[玖]》中的新见字,按照在《竹简[玖]》中出现的顺序排列。:

我们将在此统计基础上对吴简玖进行用字特点的探究,主要从《竹简[玖]》所用字的字体特点,各字的使用频率,文字之间的通(混)用和保留小篆特色的异体字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竹简[玖]》的字体特点

吴简作为三国时期孙吴时期的一批县级文书档案,记录了长沙郡治临湘县关于赋税、户籍等方面的事宜,年号从最早的东汉献帝建安25年(220年)到最晚的孙吴嘉禾六年(237年)。就其时代来说,吴简基本成于简牍发展史末期,这段时间也就是纸张取代简牍作为普遍书写载体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汉字上承走向完全成熟的汉隶,下启隶书在发展蜕变中形成楷书行书草书字体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吴简文字既继承了前代的汉隶写法,又糅合有行书、楷书及少量草书的写法,甚至在某些字体的书写中,还残留有篆书的特点。

“所谓字体,即是指文字的形状,它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指文字的组织构造以及它所属的大类型、总风格。例如说某字是象什么形、指什么事,某字是什么形什么声;或者看它属于‘篆’‘隶’‘草’‘真’‘行’的哪一种。其二是指某一书法家、某一流派的艺术风格。例如说‘欧体’‘颜体’。”[2]1我们可以将启功先生所讲的其一方面理解为字的“形”,其二方面理解为字之“神”。

由于吴简是当时的文书类文件,基本是由不同的基层官吏手书记录的,属于个人日常书写,因此对于吴简的字体特点的讨论将不会涉及到上述其二方面。关于《竹简[玖]》的字体特点,我们将从上述其一方面,亦即对《竹简[玖]》中字的“形”进行讨论。

“某字是象什么形、指什么事,某字是什么形什么声”[2]1其实就是指文字的构形特征,即造字法。我们按照《说文》的“六书”体例对《竹简[玖]》中的1229个字(不包括23个新见字)进行了六书分类,由于“转注”属于不甚可取的用字法,故不作为六书分类的依据,我们主要按四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一种用字法(即假借)得出了如下的数据(5)有些字兼属两种类型,我们把该字所属的两种类型分别计算了数据,因此数据总和是大于100%的。:象形字有150个,占比12.20%;指事字有33个,占比2.69%;会意字有220个,占比17.90%;形声字800个,占比65.09%;假借字有31个,占比2.52%;另有暂无法用六书分析的18个字,占比1.46%。

通过上述的统计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在《竹简[玖]》中占比最多的是形声字,其次是会意字,二者的占比一共达到了83.07%,比例如此之高,说明了在《竹简[玖]》中绝大部分字是由成字构件构形而成的。其中,形声字占比最高,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讲到“关于《说文》所收的九千三百多(9353)个小篆里的形声字的数量,有几种统计数字。据清代朱骏声的《六书爻列》,形声字约占百分之八十二强。如果把所谓‘兼形声’的象形、指事和会意字也算作形声字,比重便可以提高到百分之八十六强。”[3]39-40《说文》所收小篆中形声字的占大多数,而在处于隶、楷阶段的吴简文字中,形声字亦占据绝大多数。汉字作为记录单音节语素占优势的意音体系的文字,形声字无疑最适用于构造汉字,因而形声字比重的上升是汉字发展的主要标志,也十分符合汉字的发展规律,《竹简[玖]》中形声占比最高且超过半数,符合汉字的发展规律。

关于《竹简[玖]》文字之“形”的另一方面就是“看它属于‘篆’‘隶’‘草’‘真’‘行’的哪一种”[2]1。吴简的书写属于日常书写,杂有多种书体:

1.篆书吴简所处的时代已经基本完成了文字的隶变,因而篆书特色集中体现为篆体意味的遗留,如“女”(以及包含“女”作为构件的字)的上半部分绝大多数是封口的:

又如“矦”和“隹”,都保留了小篆的写法:

2.隶书汉隶发展到后汉时期已经基本成熟,其特色主要表现在吴简文字横画和捺画的书写之中,横画体现为起笔到收笔粗细变化不大,捺画体现为波磔明显,字整体偏扁宽。我们以横画和捺画最明显的几个字为例:

横画粗细均匀,起止差别不大;捺画顿笔波磔明显,不难看出这些字的隶书意味。

4.行书行书特征常见于《竹简[玖]》的书写中,因为吴简作为日常公文,行书既能满足其书写速度,又可以保证文书内容的可辨识度。行书介于楷草书之间,体现为笔画的简写或连写,如:(玖·398)(玖·701)(玖·5048)。

二、《竹简[玖]》的用字频率

我们将《竹简[玖]》中的字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进行了统计,将出现100次以上的字认定为高频字,1000频以上的字为超高频字,得到了如下的结果:

超高频(1000频以上)凡15字,分别为:年、二、一、禾、十、嘉、斛、米、三、五、斗、入、月、吏、四

高频(100-1000频)凡93字,分别为:其 百 日 六 七 錢 鄉 千 八 付 廿 邸 關 九 限 閣 升 黄 畢 元 丘 倉 受 男 萬 税 租 龍 女 右 卅 董 胄 食 基 人 子 貸 大 歲 筭 鄭 黑 口 州 出 卌 餘 李 平 士 妻 弟 合 張 掾 承 賈 小 庫 民 乘 公 户 史 領 新 客 主 帥 行 武 用 簿 所 潘 自 事 中 里 從 首 廣 生 成 陳 買 訾 陵 田 蒭 儁 夷

上述大部分高频字所记录的词大致可以分属于以下几类:

数词类,如:二、一、十、三、五、四、百、六、七、千、八、廿、九、萬、卅、卌;

量词类,如:年、月、斛、斗、日、錢(6)作为量词的“錢”一般在数字之后表示货币的数量有多少,例如:“一萬□千三百七十五錢”(玖·51)。、升、元、人、歲、口、合、户、領;

地名类,如:鄉、關、丘、州、里、陵;

人名类,如:董基、鄭黑;

专有名词类(7)大多数是构成年号、官职头衔、处所、称谓以及赋税等类型的词语,年号如:嘉禾、黃龍;官职头衔如:吏、掾、公乘;称谓如:女、子、妻、弟、夷民、帥客;处所如:邸閣、倉、庫;赋税词如:米、税、簿、租米/租錢、行錢、蒭錢,等等。,如:嘉禾、黃龍、邸閣、帥客、租税、公乘;

动词类,如:胄畢、受、貸、筭、出、餘、承、用、買;

形容词类,如:右、大、小。

100频以上的字合计出现频率为57529次,占总字数72534的79.31%。因此,通过对高频字的统计分析,我们已经可以大致了解到《竹简[玖]》的用字偏重,从中可以总结出《竹简[玖]》作为公文文书的用字及行文特点。首先,高频字中出现了大量的数词和量词,是因为需要用于记录日期、赋税和人物的数量等;同时,作为地方文书,统计户籍赋税等又需要明细具体的乡里地点,因此地名类也是高频词;又由于赋税户籍等的统计需要记录者、审核者和管理者等等,因而作为这些角色的官职以及对应的人名也成为了高频词;另外,赋税、户籍、特定处所又有各自不同的类别,从而对应了许多专有名词,产生了归属于专业名词类的高频字。我们在此举例说明:

入黃龍二年鹽賈吴平斛米十九斛(玖·548)

出黃龍元年……吴平斛米五十七斛五斗(玖·553)

自首士黃非年卅六 自首士廬張年卌五 自首士龔廷年 卌一(玖·4498)

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竹简[玖]》作为公文文书的行文特点:每一则都标明了当时所处理的事件(例如出米/入米明细,户籍、自首者信息统计等)及其相应的日期、乡里、人物、数量等等。

综上所述,高频词的使用产生了相应的高频字,高频字又反映出《竹简[玖]》中的高频词的分布类型,通过分析《竹简[玖]》的用字频率,我们可以发现《竹简[玖]》的用词特点,从而了解到当时这类文书的惯用术语和用字及行文特点。

三、《竹简[玖]》的用字属性

《竹简[玖]》作为地方官吏的日常书写,与官方文书或规范的字书相比,用字存在不甚规范的现象,因此存在着许多文字通(混)用或使用异体字的情况。

(一)文字的通(混)用

在《竹简[玖]》中,字的用法多样,相对于《说文》的释义,吴简的字义既有与《说文》相同的本义,也有本义的引申或假借,还有音近造成的通用等等。由于本文探究的是吴简的用字特点,偏重于文字本身的分析,所以在这里我们主要举例说明由音近形近造成的几个通用现象。

1.“減”和“咸”

其一百一十七斛七斗一升四合船師梅朋等建安廿□年折咸米(玖·4331)

其一百一十七斛九斗九升四合船師梅朋等建安廿六年折減米(玖·4528)

其一百一十七斛九斗九升四合船師梅朋等建廿六年折減米(玖·4660)

其一百一十七斛九斗九升四合船師拇朋等建安廿六年折減米(玖·4884)

对比可以发现“折咸米”就是“折減米”。“咸”,《说文·口部》释义“皆也,悉也。从口从戍,戍,悉也。胡监切。”;“減”,《说文·水部》释义“损也,从水咸声。古斩切。”。在《说文》的释义中,二者意义并不相同,但“減”以“咸”为声符,二者谐声,因此“咸”在《竹简[玖]》中偶尔代替“減”;且二字写法相近,因此“咸”可能为“減”之俗字,表示损耗。

2.“僦”和“胄”

入□鄉嘉禾二年租米卅一斛二斗四升僦畢嘉禾二年十一月十七日露丘縣吏烝□(玖·1678)

入平鄉嘉禾二年税米九斛六斗僦畢嘉禾二年十一月一日寇丘潘調關邸閣(玖·1679)

入平鄉嘉禾二年火種租米二斛四斗胄畢嘉禾二年十一月廿四日上(玖·1863)

入小武陵鄉嘉禾二年税米二斛胄畢嘉禾二年十一月廿六日藎丘大男(玖·1864)

入桑鄉嘉禾二年租米十斛僦畢嘉禾二年……(玖·1865)

对比可以发现“僦畢”与“胄畢”应为同义,“僦”《说文·人部》释义“赁也,从人,就亦声。即就切。”;“胄”《说文·肉部》释义“胤也,从肉由声。直又切。”。“僦”上古音属精纽幽部,中古音属精母宥部;“胄”上古音属定纽幽部,中古音属澄母宥部。二者虽然本义不同,但音近可通,表示运送,“僦畢/胄畢”就是运送完毕。此处“胄”不表示本义,而是音近借用为“僦”。

(二)异体字的使用

对于“异体字”的界定,各家说法纷纭,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解释了“异体字就是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严格地说,只有用法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一字的异体,才能称为异体字。但是一般所说的异体字往往包括只有部分用法相同的字。严格意义的异体字可以称为狭义异体字,部分用法相同的字可以称为部分异体字,二者合在一起就是广义的异体字。”[3]198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异体字,是《竹简[玖]》中残留小篆形体意味的这一类字。从范围上来说,这一类字属于狭义的异体字,即二者用法完全相同但形体不甚相同的字。

前文已经说过,《竹简[玖]》中的文字是隶楷阶段的文字,属于今文字。“现在从简帛提供的材料来看,楷书产生的时间应当在三国,最晚不过西晋初年。因为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除草书、行书以外的字,其字体已是‘准楷书’,除带有波折的横笔还残留有一点隶书的风味外,其他笔丽,特别是竖、竖钩、横折、点等,已是标准的楷书了。”[4]313吴简文字体系作为“准楷书”[4]313,其中那些残留小篆意味甚至保留小篆写法的文字,属于相对于吴简文字体系而言的异体字——“异体字,从广义方面说,是指今字体对古字体说的,如小篆对金甲文,隶书真书对小篆、行书草书对楷书,都是异体字,因为虽是一个同音同义的字,它们的形体却不一样。”[5]

文字的演变属于渐变的过程,因此在《竹简[玖]》中我们依然能找到许多保留了篆书特点的字体,这些字相对于《竹简[玖]》整体的字体特点和《竹简[玖]》所处时代的文字来说就属于所谓的异体字。我们将《竹简[玖]》中出现的这类字整理如下(8)对于含有所举的字作为构件或与所举字有相同构件的,比如含有“女”的“威”“始”“姑”“嫂”“妻”“妾”等字,又如含有“隹”的“准”字,我们不再列出。:

这些字的笔画虽然相较于小篆的圆转已经变得平直且带有棱角笔锋,更具“方块字”的意味,但在字的突出特征或构造模式上依旧保留了明显的小篆特点。我们便可以将它们称为保留篆意的异体字。从这样的异体字中,我们可以窥见汉字渐变式的演化过程,字体的变化不是突然的,而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中产生进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出《竹简[玖]》的用字特点有:

《竹简[玖]》的绝大部分用字是历史传承字,且形声字占比最高,符合汉字的发展规律;

书体杂糅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特点,但以楷书特色最为明显,可以将《竹简[玖]》的字体看作“准楷书”;

作为三国孙吴时期的地方文书,《竹简[玖]》中的文字书写呈现出一定的不规范性,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异体字,表现出用字的时代性和丰富性;也表现出汉字演变的渐进性。

BambooSlipsIXoftheThreeKingdomsPeriodUnearthedfromZoumalouinChangsha: Character Characteristics

LI Lan-ling

(Institut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Helped by Shuo Wen Jie Zi, we carried on a statistic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s inBambooSlipsIXoftheThreeKingdomsPeriodUnearthedfromZoumalouinChangsha. It is found that (1)most of characters in these bamboo slips were inherited, in which the proportion of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is the highest; (2)characters are characterized by seal character, clerical script, regular script, running script and cursive script, in which the character of regular script is the most obvious. Meanwhile, the characters used inBambooSlipsIXoftheThreeKingdomsPeriodUnearthedfromZoumalouinChangshawere of non-normative and there were many variant, showing the epochal character, richness and gradualness of Chinese characters.

Key words:BambooSlipsIXoftheThreeKingdomsPeriodUnearthedfromZoumalouinChangsha; bamboo slips of Wu State; the Three Kingdoms

猜你喜欢
异体字嘉禾用字
一只白蝴蝶
一只白蝴蝶
容易混淆的词语
故事停留在过去的时光里
东巴文字典异体字的整理与编纂规范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未收的古文隶定字分析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科技论文表格的编排要求(五):用线和用字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