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丽珍 艾 丹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妇科 生殖健康科,江西省南昌市 33000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以肥胖、排卵障碍、月经紊乱、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症状的女性内分泌疾病,是引发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1-2]。目前,临床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予以克罗米芬(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及来曲唑(LE)进行促排卵治疗,CC作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线药物其促排卵率可达57%~91%,但相关研究表明,有15%~20%的患者在利用CC治疗过程中当其剂量达150mg时会出现CC抵抗,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加之,其在诱导排卵过程中会由于子宫内膜过薄而对着床造成影响[3-4]。LE联合HMG应用促排卵效果显著,LE相比于CC而言,具有较高的排卵率、妊娠率,同时具有半衰期短等优势,在促排卵过程中具有较高安全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以5mg干预效果明显高于2.5mg效果,但理论研究显示,以2.5mg为初始剂量治疗,待停药后4d观察无反应再进行剂量递增治疗可进一步促进卵泡成熟,同时,有学者指出HMG的应用是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的常见因素[5-6]。鉴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改良LE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5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基于不同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27例)及递增组(29例)。递增组年龄20~39岁,不孕时间0.5~6年,体质量指数22.35~27.95;对照组年龄21~40岁,不孕时间0.6~6.5年,体质量指数23.01~28.17。两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标准: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患者知情并同意实验;均存在排卵障碍;均有生育需求;造影检查确定存在≥1侧输卵管通畅。排除标准:合并子宫肌瘤疾病;男方身体因素导致的不育;宫腔粘连;合并内分泌功能异常者;伴随子宫息肉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2.5mg/d剂量于经期第5天开展LE(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01,规格:2.5mg/片)口服治疗,连续治疗5d,并利用B超于停药第2天实施排卵监测。于监测第10天,若尚未出现>10mm卵泡,对照组则以37.5~75.0IU/d剂量予以HMG(生产厂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40097,规格:75单位/瓶)干预,递增组则以5mg/d剂量予以LE序贯干预,连续治疗5d后,利用B超于停药第2天实施排卵监测,了解卵泡生长情况,以37.5~75.0IU/d剂量予以HMG酌情添加。待卵泡生长至平均直径达13~14mm,子宫内膜厚度<6mm时,以1~3mg/d剂量依据卵泡生长情况酌情予以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片,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38,规格:1mg/片)治疗,直达优势卵泡至成熟卵泡,综合血常规或尿常规水平以5 000~10 000IU剂量予以注射用绒促性素(HCG)肌注治疗,诱导排卵,并叮嘱患者用药次日同房。治疗期间,关注达16mm的优势卵泡个数,若超过3个,则不进行HCG肌注治疗,取消周期。于HCG肌注后2~3d予以排卵监测,若其于72h后未破裂形成黄素囊肿,则认定为不排卵周期,排卵后以10mg/次,2~3次/d的剂量及频率予以地屈孕酮口服治疗(生产厂家:荷兰,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70221,规格:10mg/片),连续治疗14d,于2周后采用阴道B超对尿HCG阳性者予以检查,临床妊娠可见宫内孕囊。
1.3 观察指标 (1)促排卵相关指标:主要包括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个数(优势卵泡正常大小:10~12mm)、HCG日雌激素用量(从采用雌激素治疗开始至HCG日用量)、HMG用量(从采用HMG治疗开始至HCG日用量)、添加雌激素天数(从采用雌激素治疗开始至HCG日)、卵泡生长天数(对照组从开始采用HMG至HCG日天数,递增组从序贯递增开始至HCG日天数);(2)促排卵结局:排卵率(排卵例数/治疗总例数×100%)、多胎妊娠率(多胎妊娠例数/临床妊娠例数×100%)、临床妊娠率(临床妊娠例数/治疗总例数×100%)、流产率(流产例数/临床妊娠例数×100%)、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符合正态性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予以独立样本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促排卵相关指标比较 递增组患者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优势卵泡个数、HCG日雌激素用量、HMG用量、添加雌激素天数、卵泡生长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促排卵相关指标比较
2.2 促排卵结局比较 递增组排卵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多胎妊娠率、流产率、OHS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促排卵结局比较[n(%)]
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机制多与女性机体内雄性激素过高导致卵泡在生长过程中难以发育、成熟,闭锁卵泡的基础上使卵巢逐渐向多囊性病变,是诱发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糖尿病等疾病的常见诱导因素,对机体健康影响较大[7-8]。据相关研究表明,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均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会进一步诱发性激素系统紊乱而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使其进入分化状态,抑制细胞生长,造成排卵障碍[9-10]。现阶段,临床基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方案的改进,通过小剂量初始用药,序贯剂量递增方式诱导排卵,能够进一步降低HMG及相关激素的用药量及治疗天数,降低多卵泡发育风险性的基础上提升排卵率及妊娠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本文结果显示,递增组患者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优势卵泡个数、HCG日雌激素用量、HMG用量、添加雌激素天数、卵泡生长天数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与唐亭亭等[11]相关研究结果类似。说明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中予以改良LE治疗可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促进卵泡成熟,降低药物用量及治疗天数。分析原因在于:在改良LE方案治疗过程中,采用单纯LE治疗,其促排卵率可达60%~80%,仅有少部分患者在促排卵过程中失败,因此在初始剂量无反应后通过序贯方式予以剂量递增既可提升排卵率,又可降低用药量、OHSS及多胎妊娠发生率,而相对于无反应直接予以HCG干预,干预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超声、血激素等指标,来曲唑序贯可降低用药时间,更方便、省时,针对子宫内膜增厚效果佳,促进优势卵泡个数的提升[12-13]。本文结果显示,递增组排卵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多胎妊娠率、流产率、OHS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与吴亚琴等[6]类似。说明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中予以改良LE治疗可促进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的提升,降低多胎妊娠、流产率、OHSS发生率。分析原因在于:LE是临床常见的芳香化酶类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多与对芳香化酶的抑制作用可解除雌激素诱发的负反馈,进而抑制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释放,促进排卵,提升妊娠率,当卵泡逐渐生长发育成熟,可进一步降低多卵泡排卵,同时以2.5mg小剂量初始治疗加以递增序贯疗法能进一步降低HMG用量,协同降低OHSS发生率及流产率[14-15]。
综上所述,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中予以改良LE方案干预可有效改善排卵相关指标及促排卵结局,临床应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