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分类的地方综合性大学院系研究路径

2022-09-14 08:10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院系本科生维度

黄 羽

(南充开放大学, 四川 南充 637000)

目前日趋激烈的大学竞争让地方高校发展陷入瓶颈,如何在办学过程中找准自身特色和定位,迫切需要通过开展院校研究建立院校决策支持系统,帮助学校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本文从院校研究中的院系分类研究着手,利用高校绩效评估中的相关数据建立一种三维院系分类方法,并针对院系办学优势和短板开展对比分析。

一、国内院系研究现状

(一)院校研究

院校研究起源于美国,是指对本校管理问题开展系统和科学的研究以提高本校管理、决策水平[1]。中国的院校研究从学习和借鉴美国院校研究开始,目前已从“初步形成”阶段进入“规范发展”阶段。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学者提出的各种定义来分析,院校研究基本特征是:自我研究、管理研究、咨询研究、应用研究[2]。结合我国高等学校的现状和需求,有关院校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与报告是当前开展院校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院系分类研究

目前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及办学自主权的落实使得院系研究成为院校研究的重要分支。院系是从学科专业层面上实现大学发展目标的基本组织单位,有关院系分类的相关研究正逐渐走入学者们的视野,该研究为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现阶段我国暂没形成院系分类标准,现存的方式问题也不尽相同。如“按‘学科门类’标准的院(系)分类”,是目前应用比较广的形式。但该分类强调学科规训要素,不能完全体现院系所有种类,不具备普遍适用性;且有的学院按学科门类命名,有的又按照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命名,不符合院系分类的统一性原则。又如刘恩允教授在论文提出的“使命——功能——结构”的分类方式,根据学科发展定位和学生培养方式将院系划分为学科型、综合型、专业型[3]。该分类从院系社会职能和互动机制着眼,体现了“以人为本”“学术为本”的理念,突破了“结构——功能”的定位模式,可将所有类型涵盖在内,有利于促进院系自身逻辑发展。但该划分标准是模糊式的指标,可操作性较低,不利于院系进行具体的自身定位[4]。

二、三维院系分类方式探析

(一)三维院系分类维度及顺序的选取

1. 分类对象选取

目前绝大多数地方综合性高校中的学科性学院在学生人数、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研究方向等多方面是不同的,可设计一种从不同维度将众多学院进行多次分类的方案,以保障同质学院归为相同的类别。本文以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为例进行研究,该高校下设18个学科性学院,学科专业类型多、分布广。

2.分类维度选取

该高校近年来一直在学院中实施绩效考评工作,通过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国际化办学等多个指标体系对学院进行评估打分,通过对比分析,考评分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办学规模”“博士点设立情况”以及“学科类别”对其影响较大,因此拟将这三个因素作为对学院分类的三个维度(简称“规模+博点+学科”)。

3.分类顺序选取

通过统计对比三个维度对学院绩效考评成绩的影响度,可发现“规模”强于“博点”强于“学科”,本文依据影响强度顺次对学院进行划分。“规模”作为第一次分类维度(目前该校硕、博士生占全校学生比值尚不足25%,暂以“本科生规模”为参照),“博点”作为第二次分类维度、“学科”作为第三次分类维度。

(二)三维院系分类模型建立

1.第一次按“规模”划分。以 “全校本科生平均数”作参照,计算各学院本科生人数与其“差值”(图1)。根据“差值”大小建立3个模块:“差值”≧0,划为大型(L型);-300≦“差值”≦O,划为中型(M型);“差值”≧-300,划为小型(S型)。

图1 各学院本科生人数情况一览表

2.第二次按“博点”划分,分别在L、M、S型中建立2个模块:“设有博士点”划为研究型(R型),“不设博士点”划为教学研究型(TR型)。

表1 三维院系分类模型

3.第三次按“学科”划分,分别在R、TR型中根据广义文科、理科概念在建立2个模块:文科学院(文)、理科学院(理)。

18个学院进行三维分类后最终模型(见表1)。

三、建立在三维分类模型上的院系研究分析

(一)结合2017年绩效评估排名验证分析

三维分类模型将该校18个学院分成了5个大类,例如“L-R”型、“M-TR”型等,10个小类,例如“L-TR-理”型、“S-R-文”型等。该校2017年针对学院制定了 “基础性成果”和“高端成果”两个板块进行绩效考评,分别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等多个指标项目进行评分、排序,将排序结果带入三维分类模型中(表2),可发现:

表2 三维分类模型下绩效考评排序情况表

1.L型学院绩效表现优异,S型学院明显处于劣势。

2.R型学院整体表现优于TR型。

3.同类学院评估成绩基本相当,不同类学院评估成绩相差甚远。

因此该模型可作为院系研究的参考依据,下面进一步以“生师比”“硕博士生占比”以及“本科生就业率”为例开展对比分析,得出关于院系治理的相关结论。

(二)结合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 结合“生师比”分析

(1)L-R-S2、M -R-W2和S-R-M三个学院“生师比”较低(比值均低于全校整体值,其中L-R-S2比值已达18左右),教师有较多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因此它们能在各自“规模”模块内表现突出(尤其是高端成果)。

(2)L-R-S1学院“生师比”过高、教学任务繁重,因此高端成果得分偏低,与所属“L-R”模块办学性质较为不符。

2. 结合“硕博士生占比”(表3)分析

表3 三维分类模式下不同类型学院占比值

1.L型较低,S型较合理;全校整体水平不高,对科学研究造成一定影响。

2.L-TR型低于全校平均水平,影响该类学院学科水平整体提升。

3.S-TR型偏高,有转向S-R类型倾向。

(三)结合“本科就业率”(表4)分析

表4 三维分类模式下本科就业率情况表

1.全校“升学+出国”率偏低,科研水平还需提升。

2.L-R-S2 学院“升学+出国”率较高,S-TR-J1学院 “正式签约率”较高,两所学院办学定位准确,对标建设效果良好。

3.L-R-S1学院“升学+出国”率低于“正式签约率”,人才培养表现出较强的应用性;S-TR-J2学院“正式签约率”低于“升学出国率”,人才培养表现出较强的研究性。两所学院与办学定位不太符合,办学绩效不理想。

四、三维院系分类方案关于院系治理的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该高校可从以下方面对院系进行调整,发挥优势、弥补短板,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

1.适当控制本科生规模,提高M型学院比重,使办学结构更加稳定;大力开展硕、博士生培养,提升科学研究实力;S型学院开展精英教育,可全部作为R型学院办学。

2.绩效评估可按大、中、小三类分别评价,保障学院办学积极性;资源配置可根据办学规模进行区分,保障资源的合理配置。

3.文科学院整体占比较高(11:18),部分学院可发展应用型文科,提升办学实力。

4.积极开展师资队伍建设,R型学院“生师比”要降到“18”以下,以保障科研质量。

5.根据绩效分析,部分学院需进一步理顺办学机制,明确办学定位,适时考虑转型。通过建立以上三维分类模型,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可帮助地方综合性高校准确定位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准办学特色,为学校管理层提供更为精准的决策支持,提升整体办学效益和办学实力。

猜你喜欢
院系本科生维度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