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才,董文魁,王俊有,宣雅妮,赵世成
(1.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市多相结构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2.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甘肃 庆阳 745000)
聚丙烯酰胺微球有着尺度小、耐盐性好、吸水能力高等优点[1-2],而常用于石油开采作业中。纳米级聚丙烯酰胺微球通常通过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得,但该方法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因反应初期热效应显著,易产生爆聚现象[3-4]。光引发剂有着用量少、产生自由基的速度可控的优点,已经在絮凝除污、造纸和水处理等用途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合成中使用[5]。本文将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亚膦酸锂(LAP)作为光引发剂,使用光引发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纳米级聚丙烯酰胺,并对产物的结构、耐温耐盐性能以及调剖堵水效果进行了测试表征。
丙烯酰胺(AM)、2-丁酮、溴化锂、过硫酸铵(APS)、亚硫酸氢钠(SHS)、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ween-8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Span-80)、正丁醇、2,4,6-三甲基苯甲酰氯、二甲基苯基膦酸盐、氢氧化钠、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等均为分析纯;7#白油,工业级。
EMS型磁力搅拌器;FA25型高速剪切乳化机;3 kW紫外固化灯;Nova Nano SEM 450型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JEM-14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icolet iS10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ZEN3700型马尔文Zetasizer纳米粒度电位仪;YB-FD-1多歧管真空冷冻干燥机;DHG-9030A鼓风干燥烘箱。
1.2.1 LAP的制备[6]室温和氮气氛围下,将 2,4,6-三甲基苯甲酰氯(4.8 g)滴加到二甲基苯基膦酸盐(4.5 g)中,搅拌反应18 h。加入2-丁酮溶液(150 mL,溶有9.2 g溴化锂),50 ℃加热反应1 h,形成悬浮液,冷却至室温,静置4 h。过滤,用2-丁酮洗涤,真空干燥,得到LAP白色粉末。
1.2.2 PAM微球的制备 将聚合单体(丙烯酰胺AM、功能性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交联剂MBA共9 g以29.7∶3.3∶1的质量比溶于3.3 g水,并用NaOH溶液调节pH值至7左右,作为水相。将7#白油、乳化剂Tween-80、Span-80,助乳化剂正丁醇共33.5 g以58∶5∶15∶1的质量比配制,作为油相。将油水两相混合,用高速剪切乳化机以 12 800 r/min 的转速乳化3 min,形成稳定的反相微乳液,外观为淡黄色澄清透明。将0.5 g光引发剂LAP全程避光条件下溶于2 g的水中,搅拌30 min,直至完全溶解。然后在全程避光条件下,将LAP溶液加入至反相微乳液中,搅拌30 min,使LAP溶液完全分散至反相微乳液中。用365 nm波长的紫外灯照射反相微乳液,LAP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在室温,1 500 r/min磁力搅拌条件下,反应120 min,得到黄色澄清透明的乳液。
图1 光引发剂LAP在紫外条件下分解产生自由基Fig.1 LAP decomposes to generate free radical under UV
1.3.1 粒径表征 将反相微乳液用无水乙醇破乳,多次抽滤洗涤,在60 ℃鼓风干燥烘箱中干燥24 h,得到白色粉末状聚丙烯酰胺微球。将少量聚丙烯酰胺粉末溶于超纯水中,搅拌30 min,分散均匀。转移至微量比色皿中,用纳米粒度电位仪测量粒径。
1.3.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将少量的固体粉末样品,用溴化钾稀释后,研磨均匀,使用压片磨具和压片机制得样品薄片,将薄片置于红外光谱仪中测试,扫描范围取4 000~600 cm-1。
1.3.3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测试 将少量固体粉末均匀洒在导电胶带上,粘贴于样品台上,喷Pt处理,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拍摄,得到SEM图像。
1.3.4 生物透射电镜(TEM)测试 将产物乳液滴在TEM专用铜网上,真空干燥处理,应用透射电镜拍摄,得到TEM图像。
将产物乳液分散于水中,配制10%的溶液,分散均匀后,以不同注入量注入模拟地层石英砂填砂管(尺寸长25.0 cm,直径5.0 cm,总孔隙体积为 1 PV,将胶结物质填砂压制预期的渗透率范围内制备而成)中,封闭填砂管两端,放置于60 ℃烘箱中老化7 d。后二次注水,测定突破压力,测得出口处流量变化及压力变化,并继续注水,测得填砂管的渗透率变化。
2.1.1 引发剂及用量 考察了光引发剂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并与传统的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APS/SHS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引发剂及用量的影响Table 1 Reaction products with different initiators and dosages
由表1可知,LAP在0.5%的浓度下,聚合不完全,产物固含量比较低,浓度超过1.0%,聚合完全;浓度为1.5%时,体系也没有因其爆聚。而APS/SHS引发体系,在1.5%的用量下爆聚,这是因为在反应初期,氧化还原体系产生自由基较快,聚合反应剧烈,产生的热量难以及时移走,进一步促进反应更快进行,最终形成大分子凝胶产物,即爆聚。所以相比较而言,LAP的用量少、效率高、有效防止爆聚发生,能够产生高固含的产物。
2.1.2 引发剂加入方式 为了让引发剂更均匀地分散至反相微乳液中,能更好的引发反应,加入方式分别采用:①LAP溶解于一定量水后,在反相微乳液乳化完成后加入,并搅拌30 min,至充分混合均匀,紫外灯照射引发反应;②LAP于配制水相单体时加入,溶解形成水相溶液,加入到油相中,使用高速剪切乳化机乳化3 min,形成稳定的反相微乳液,紫外灯照射引发反应。结果见图2。
图2 不同加入方式产物的SEM图Fig.2 SEM images of products with different addition methods a.LAP水溶液分散于反相微乳液中;b.LAP固体溶于水相中
由图2可知,高速乳化分散效果好,但是在此过程中,无法保持绝对避光条件,并且高剪切乳化机在运行过程中转速可达10 000~20 000 r/min,同时放出较大热量,使得反相微乳液温度会上升。LAP储存条件为2~8 ℃避光,在参与乳化过程中,温度上升和间隙的自然光照射,会使得光引发剂自分解,提前损失部分活性,导致相同时间内引发反应不够完全,产物形貌未能生长至规则较为圆润的球形形貌;搅拌分散的光引发剂则可以更好地做到避光和适宜温度保存,产物形貌更加规则。
2.1.3 反应时间 考虑到LAP在365 nm波长照射下,在30 min左右分解度即可达到95%以上[7],因此设置了不同的反应时间组:30,45,60,120 min,并对产物稳定性进行了观察,在室温下放置24 h后,取产物粉末进行SEM表征,结果见图3和图4。
图3 产物随反应时间的外观图Fig.3 Products images appearance with reaction time a.30 min;b.45 min;c.60 min;d.120 min
由图3可知,30 min和45 min实验组产物,在室温24 h后,产生了凝胶现象。原因推测为,虽然LAP光引发剂释放自由基的过程在30 min内即可完成,但聚丙烯酰胺的反相微乳液聚合是一个由慢转快、平缓的过程[8],在LAP释放自由基开始引发聚合以后,若短时间时停止反应搅拌,后续聚合过程并不会停止,由于没有搅拌分散作用,导致聚合团聚,形成了堆积状聚丙烯酰胺凝胶交联产物;而在45 min时聚合速度较快,多段聚合物长链同时聚合增长[9],此时停止搅拌,导致产物呈现完全凝胶状;60 min以后的产物基本无凝胶形成,产物基本澄清透明,在120 min时,呈现完全的澄清透明状反相微乳液。
图4 不同反应时间产物的SEM图Fig.4 SEM images of products with different reaction time a.60 min;b.120 min
由图4可知,在反应60 min时,产物仍有部分团聚现象产生,说明此时停止反应搅拌后仍有少量链聚合进行,产物颗粒缠结程度较高,形貌不均;反应120 min时,产物链聚合已进行完全,产物形貌已生长至规整球形。因此,反应时间选择为120 min最佳。
2.2.1 FTIR表征 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见图5。
图5 产物(固体粉末)的红外光谱Fig.5 FTIR spectra of solid products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 相较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有效地防止颗粒的堆积,且放大倍数较大,有利于观察球形形貌程度等微观特点。图6为聚丙烯酰胺微球乳液的透射电镜图。
图6 产物乳液TEM图Fig.6 TEM images of products emulsion
由图6可知,乳液状态下产物为规整的球形,粒径较为均匀,分散程度良好。
2.3.1 粒径测试及溶胀性能 质量分数5%的微球溶液在25 ℃下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应用Zetasizer纳米粒度电位仪测试产物粒径,结果见图7。
图7 产物粒径分布图Fig.7 Products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diagram
由图7可知,平均粒径在50.2 nm左右,且分布集中。将微球随时间的粒径作成溶胀曲线,见图8。
图8 25 ℃下微球随时间的溶胀曲线Fig.8 The time swelling curve of products at 25 ℃
由图8可知,微球初始粒径为50.2 nm;随着时间的延长,微球的粒径逐渐变大,且增长趋势逐渐变缓。在溶胀初期,微球内部的聚合物长链分子由于表面的亲水基团,快速吸水,并松弛膨胀,微球粒径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溶胀后期,随着聚合物长链伸展达到一定程度,彼此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达到平衡距离,吸水速度降低,微球粒径增长趋于平缓[10]。6 d后,溶胀倍率为4.15倍,说明微球有着良好的吸水溶胀性。
2.3.2 耐温耐盐性能 现阶段油田开采区域逐渐向深部地层扩展,经常有高温地层或高盐含量地层水,这就对聚丙烯酰胺微球的耐温耐盐性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故考察了所制备的微球的耐温耐盐性能,将微球溶液配制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以Na+∶Ca2+∶Mg2+=20∶2∶1的质量比,分别配制0~70 000 mg/L不同盐浓度组);放置于不同温度的烘箱中溶胀,结果见图9和图10。
图9 产物在不同盐浓度下144 h溶胀曲线Fig.9 The swelling curve of the products swelled at different salt concentrations for 144 h
图10 产物在不同温度下溶胀144 h溶胀曲线Fig.10 The swelling curve of the products swell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144 h
由图9可知,微球的溶胀整体呈现出随着盐浓度的提高而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盐离子的加入及浓度提高,聚合物长链的链伸展伸张作用被抑制,空间位阻增大[11],微球的尺寸也相应的减小;耐盐性单体AMPS引入了磺酸基团,相应地改善了聚合物长链对盐粒子的浓度排斥现象[12],使得链在高盐浓度的情况下能改善伸展,保持一定的吸水膨胀倍率,70 000 mg/L矿化度下能保持3.2倍的膨胀倍率,微球耐盐性能较好。
由图10可知,微球在不同温度下,整体也呈现出溶胀倍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温度升高,聚合物链间的分子互斥运动受到抑制,长链蜷缩,吸水速率和膨胀后粒径减少。6 d后,60 ℃时溶胀倍率为3.4倍,而80 ℃时微球吸水性能下降明显,溶胀倍率为2.7倍。一般油田地层温度在 40~70 ℃ 内,所以制备的微球耐温性能较好。
2.3.3 封堵性能测试 在填砂管中的封堵性能测试结果见图11和表2。
图11 不同注入量下产物封堵前后水驱压力梯度变化Fig.11 Variation of water flooding pressure gradient before and after products plugging at different injection rate
由图11可知,注入不同量(0.1,0.2,0.3,0.4,0.5 PV)的产物(浓度为10%)后,第一次水驱压力梯度变化很小,注水后压力上升至0.2 MPa左右。对填砂管进行封堵,60 ℃下老化7 d后,进行第二次水驱,压力明显上升,二次水驱初期可以达到 0.85 MPa 左右,后期稳定在0.72 MPa。封堵过程中微球吸水膨胀,同时颗粒与颗粒之间堆叠在孔吼进口处,对调驱用水产生阻力作用,产生架桥封堵,注水压力升高;后续注水过程中,微球聚结堆叠后,持续对孔吼进行封堵,一定注入量下压力能维持较高水平,使得后续注水开辟新波及通道[13]。
由表2可知,且随着产物的注入量(0.1~0.5 PV)增加,注入后的渗透率明显降低,封堵效果明显。封堵率随着注入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注入量为0.3 PV时,封堵率可达到95.9%。类似测试条件下,吕晓温等制备的微球封堵率为88.3%[14],本产物封堵性能良好。
表2 不同注入量下产物的封堵率Table 2 Products plugging rate under different injection volume
随着注入量的继续增加,封堵率增加放缓,孔道中纳米微球颗粒之间堆叠,并维持一定的结构稳定性,持续对渗透孔吼进行封堵,因此在后续水驱过程中维持较高水准。通过渗透率下降系数(即残余阻力系数,RRF)变化趋势,可知随着产物注入PV数的增加,RRF显著上升,证明产物的综合封堵性能良好。
(1)利用光引发剂LAP,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中,由光引发丙烯酰胺的聚合,制备纳米级聚丙烯酰胺微球调剖剂的最优条件为:光引发剂用量为1%,引发剂于乳化后加入,反应时间为120 min。微球初始平均粒径在50.2 nm左右。
(2)微球的耐盐耐温溶胀性能良好。微球在 70 000 mg/L 矿化度下溶胀6 d膨胀倍率为3.2倍,在60 ℃温度下溶胀6 d膨胀倍率为3.4倍。
(3)微球在模拟地层填砂管中,60 ℃封存老化7 d后,封堵率最高可达97.2%;理论注入量0.3 PV时即可达到95.9%,表明微球有较为良好的封堵效果。
(4)实验证明LAP在引发丙烯酰胺聚合制备纳米调剖微球的有效性,该引发体系在常温下即可进行,解决了反相微乳液聚合中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易爆聚的问题,合成的产物微球形貌规整、溶胀及封堵性能良好,在纳米级孔吼油田的开采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