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冰,强建康,罗建强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以心排血量和组织供血不足为主要特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较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近[1-2]。心房颤动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升高。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常同时存在,心房颤动发生时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导致心力衰竭[3-4]。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可调节基因活动各个方面,参与早期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凋亡等一系列分化进程。相关研究表明,miRNA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等多种心脏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对心力衰竭病理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涉及心肌肥大、心肌凋亡、心肌纤维化、心肌离子通道改变和心脏能量代谢异常等多方面,可能作为疾病诊断的新一代生物标志物;miR-31-5p是miRNA中一员,miR-31-5p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有关[5-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 7,IGFBP7)属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IGFBP)的家族成员。相关研究显示,IGFBP7是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生物标记物[7-8]。目前关于miR-31-5p、IGFBP7在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中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血清miR-31-5p、IGFBP7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以期为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106例作为合并组,心力衰竭未合并心房颤动病人106例作为未合并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6名作为对照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其中合并组心功能Ⅱ级25例,Ⅲ级52例,Ⅳ级29例;未合并组心功能Ⅱ级29例,Ⅲ级46例,Ⅳ级31例。病人纳入标准:符合心力衰竭[9]、心房颤动[10]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病人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病人;患有代谢性疾病病人;患有恶性肿瘤病人。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1.2 方法
1.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RNA提取试剂盒(货号15596-026)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反转录试剂盒(货号ALH266-PTO)购自北京百奥莱博科技有限公司;miScript SYBR®Green qPCR Mix(货号218073)购自德国QIAGEN公司;NanoDrop微量分光光度计、Applied Biosystems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RT-qPCR)仪购自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Allegra X-15R低温高速离心机购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卡盒式SpectraMax Paradigm多功能酶标仪购自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所有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1.2.2 样品采集 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抽取空腹静脉血3~5 mL,常温下静置,以2 500 r/min离心15 min,离心后分离上层血清,置于-80 ℃储存待用。
1.2.3 血清miR-31-5p表达水平检测 RT-qPCR检测血清miR-31-5p表达水平。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总RNA,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定RNA纯度和完整性,逆转录合成cDNA。RT-qPCR反应体系20 μL:miScript SYBR®Green Mix 10 μL,cDNA 4.0 μL,正向、反向引物(10 μmol/L)各1 μL,ddH2O 4.0 μL。miR-31-5p正向引物为5′-GGAGGCAAGATGCTGGC-3′,反向引物为5′-GTGCGTGTCGTGGAGTC-3′。内参U6正向引物为5′-GCTTCGGCAGCACATATACTAAAAT-3′,反向引物为5′-CGCTTCACGAATTTGCGTGTCAT-3′。RT-qPCR循环参数为92 ℃ 60 s;95 ℃ 30 s,56 ℃ 30 s,72 ℃ 30 s,40个循环。以2-△△CT法计算血清miR-31-5p相对表达量。
1.2.4 血清IGFBP7表达水平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IGFBP7表达水平,严格按照IGFBP7 ELISA试剂盒(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ml022791)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
2.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合并组、未合并组及对照组年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BMI)及吸烟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3组血清miR-31-5p、IGFBP7表达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合并组及未合并组血清miR-31-5p表达水平均降低,且合并组低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及未合并组血清IGFBP7表达水平均升高,且合并组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3组血清miR-31-5p、IGFBP7表达水平比较(±s)
2.3 不同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血清miR-31-5p、IGFBP7水平比较 与Ⅱ级比较,Ⅲ级及Ⅳ级病人血清miR-31-5p表达水平均降低,且Ⅳ级低于Ⅲ级病人(P<0.05);Ⅲ级及Ⅳ级病人血清IGFBP7表达水平均升高,且Ⅳ级病人高于Ⅲ级病人(P<0.05)。详见表3。
表3 不同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血清miR-31-5p、IGFBP7水平比较(±s)
2.4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心力衰竭血清miR-31-5p、IGFBP7水平分为miR-31-5p高表达(>0.78)和低表达(≤0.78),IGFBP7高表达(>56.07 ng/mL)和低表达(≤56.07 ng/mL)。将上述指标纳入自变量,以心力衰竭是否发生心房颤动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1-5p低表达、血清IGFBP7高表达均为心力衰竭病人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4。
表4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2.5 血清miR-31-5p、IGFBP7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1-5p诊断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95%CI[0.775,0.892],截断值为0.890,灵敏度为91.5%,特异度为70.8%;血清IGFBP7诊断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AUC为0.902,95%CI[0.861,0.943],截断值为54.384 ng/mL,灵敏度为76.4%,特异度为91.5%;血清miR-31-5p联合IGFBP7诊断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AUC为0.941,95%CI[0.912,0.971],灵敏度为83.0%,特异度为90.6%。详见图1。
图1 血清miR-31-5p、IGFBP7诊断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ROC曲线图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病理特征为心排血量降低,心肌收缩能力下降和肺循环、体循环淤血等,多发生在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11-12]。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快速、无序的心房颤动波,患病率为0.4%~1.0%。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常同时存在,心房颤动发生率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心房颤动发生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长期心率加快,导致或加重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房内血液淤积,心房增大、纤维化,传导性和兴奋性不均一,促使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心力衰竭导致离子通道重构,引起心房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改变,从而诱发心房颤动发生。心房颤动导致快速、不规则心室率,同时引起心肌缺血、基质重构等,进一步降低心肌功能[13-14]。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病死率高于单一疾病病人,但二者相互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应用血清标志物诊断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是近年来研究热点。
miRNA是一种由22~25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miRNA表达具有高度的细胞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NA可稳定地存在于血清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因此,血清miRNA检测与分析被认为是一种特异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技术,在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iRNA在心房颤动及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调控机制[15-16]。miR-31-5p是miRNA中一员,李璐等[6]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miR-31-5p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有关。关于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miR-31-5p水平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分析miR-31-5p是否成为评估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一项新型生物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合并组及未合并组血清miR-31-5p表达水平均降低,且合并组低于未合并组;与Ⅱ级病人比较,Ⅲ级及Ⅳ级病人血清miR-31-5p表达水平均降低,且Ⅳ级病人低于Ⅲ级病人,表明miR-31-5p可能在心房颤动及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参与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发生发展,且与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本研究中血清miR-31-5p低表达是影响心力衰竭病人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说明血清miR-31-5p可能与心力衰竭病人心房颤动发生密切相关,miR-31-5p水平降低提示心力衰竭病人心房颤动发生风险较高。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血清miR-31-5p诊断心力衰竭病人心房颤动的AUC为0.833,截断值为0.890,灵敏度为91.5%,特异度为70.8%,表明血清miR-31-5p对心力衰竭病人发生心房颤动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血清miR-31-5p水平<0.890时,提示心力衰竭病人发生心房颤动的可能大,应及早监测和评估。
血清IGFBP7是G1期细胞周期阻滞的相关标志物,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可高亲和力地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结合,拮抗IGF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参与细胞增殖、凋亡、衰老和血管生成等多种生理过程[8,17]。IGFBP7在正常人中表达极低,有研究显示,高水平IGFBP7通过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活性氧,造成炎症级联反应,加速心肌细胞衰老,并可能参与心室重构、心肌僵硬等病理生理过程,导致心肌舒张功能下降,甚至心力衰竭[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未合并组及合并组血清IGFBP7表达水平依次升高,且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血清IGFBP7表达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提示IGFBP7参与心肌细胞的衰老进程,引起心肌舒张功能下降,进而可能与心力衰竭病人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与心功能分级关系密切。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血清IGFBP7高表达是影响心力衰竭病人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且血清IGFBP7诊断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AUC为0.902,截断值为54.384 ng/mL,灵敏度为76.4%,特异度为91.5%,表明血清IGFBP7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血清IGFBP7>54.384 ng/mL时,提示发生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可能大,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本研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1-5p联合IGFBP7诊断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AUC为0.941,灵敏度为83.0%,特异度为90.6%,由此表明miR-31-5p联合IGFBP7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血清miR-31-5p表达水平较低,血清IGFBP7表达水平较高,miR-31-5p、IGFBP7均为心力衰竭病人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因素,两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miR-31-5p联合IGFBP7诊断价值更高。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且miR-31-5p、IGFBP7参与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机制复杂,今后应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血清miR-31-5p、IGFBP7表达及具体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