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43 例临床疗效

2022-09-02 13:52于男朱忠陶阳
药品评价 2022年11期
关键词:风团荨麻血虚

于男,朱忠,陶阳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江西省针灸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南昌市长蛇灸效应机制和督脉特异性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00

慢性荨麻疹(CU)是常见、多发的皮肤疾病,以头痛、发热、瘙痒等为主要症状,病程长,反复发作,给患者生活、学习及工作带来困扰[1]。西医针对该病多采用免疫调节、抗组胺药物等药物治疗,可较好地控制临床症状,但停药后易发作,且长期用药所致的副作用不容小觑[2]。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该病病程长,易复发,疾病多虚,临床以血虚风燥型多见,治疗应施以祛风止痒、养血润燥之法[3]。刺络放血指通过针刺体表小静脉或穴位放出少量血液以促进疾病恢复的方法,对改善CU 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中医药以辨证施治为原则,根据临床经验合理化裁,对CU 治疗具有显著成效。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血虚风燥型CU 患者应用荨麻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收治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86 例CU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 例。CU 西医诊断符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 版)》[4]:皮肤起风团,时少时多,形态不一,伴不同程度瘙痒;病程持续6 周以上,每周发作2 次以上;突然发作,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CU 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中血虚风燥型:风团发作日久,瘙痒,午后或夜间加剧,伴口干,心烦易怒,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沉细。对照组24 例男,19例女;年龄(45.03±4.12)岁,年龄范围22~70 岁;病程(2.13±0.40)年,病程范围1~6 年。观察组26 例男,17 例女;年龄(44.97±4.08)岁,年龄范围24~67 岁;病程(2.06±0.38)年,病程范围1~5 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20~70 岁;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知情同意;语言、认知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近4 周使用过激素类药物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者;不能耐受针刺治疗者。

1.3 样本量估算

本研究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样本量相等,选择两样本均数估算公式,其样本量的计算公式为:n=(Uα+Uβ)2σ2δ2,α 取0.05,β 取0.1,查U值表得Uα=1.644 9,Uβ=1.281 6,根据预实验所得n=34.16 ≈34,加上各种因素造成的脱落率20%,最终确定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4/(100%-20%)=42.5 ≈43 人,即两组所需样本量43 例,最终确定人数为86 人。

1.4 方法

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738,规格:10 mg)治疗,10 mg/次,1 次/d。观察组增加荨麻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1)荨麻汤组成:黄芪30 g,白芍、白术、白鲜皮各20 g,浮萍、荆芥、熟地、防风、当归、党参、鸡血藤各15 g,蝉蜕、甘草各10 g。水煎取汁400 mL,200 mL/次,早晚温服,1 剂/d。(2)刺络放血疗法:取血海、曲池、内关、三阴交、膈俞、肺俞,常规消毒,采用0.30 mm×40 mm 毫针针刺血海、曲池、内关、三阴交,施以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30 min,然后采用三棱针点刺膈俞、肺俞,拔火罐3~5 min,将瘀血吸出,碘伏消毒,隔日1 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 周。

1.5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评估,按照中医症状积分减分率≥85%、中医症状积分减分率为60%~84%、中医症状积分减分率为30%-59%、中医症状积分减分率<30%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2)主要症状积分。对瘙痒程度、风团大小、风团数目、风团发作频率及风团持续时间进行评估,瘙痒程度按照无、轻度且不影响睡眠,中度且影响睡眠和生活、重度且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分别计0、1、2、3 分;风团大小按照无、<1 cm、1~2.5 cm、>2.5 cm 分别计0、1、2、3 分;风团数目按照无、<10 个、10~20 个、>20 个分别计0、1、2、3 分;风团发作频率按照无、<1 次/d、2~3 次/d、>3 次/d 分别计0、1、2、3 分;风团持续时间按照无、<4 h、4~12 h、>12 h 分别计0、1、2、3 分。评估时间取治疗前、治疗4 周后。(3)炎症因子指标。抽取患者3 mL 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置于-20 ℃保存待测。检测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 水平(TNF-α)水平,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检测时间取治疗前、治疗4 周后。(4)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乏力等。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主要症状积分

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3 炎症因子指标

治疗后两组IL-4、TNF-α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ng/L,)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ng/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CU 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多认为是由各种触发因素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引起组胺及炎性物质所致。其发病过程中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真皮浅层水肿,重者可伴咽喉黏膜血管性水肿,危及生命[7]。盐酸西替利嗪为H1 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组胺药物,其可抑制组胺介导的早期变态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疾病恢复。但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多,甚至会加重疾病,影响治疗效果[8]。

中医将CU 归为“瘾疹”的范畴,认为其多因禀赋不足,卫表不固,风邪乘虚侵袭所致,或因表虚不固,风寒外邪,客于肌表,营卫失调而发;或因情志内伤,肝肾不足,血虚生风化燥而发[9]。CU 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久病必入血分,风邪过极,蕴久成毒,久病入络,耗伤阴血,日久化燥生风而成血虚风燥之势,故以血虚风燥证常见,治疗应以祛风止痒、益气养阴、养血润燥为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瘙痒程度、风团大小、风团数目、风团发作频率、风团持续时间积分及IL-4、TNF-α 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血虚风燥型CU 患者应用荨麻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荨麻汤源自《临证医案医方》,主治荨麻疹,中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防风祛风解表,乃“风药之润剂”,浮萍祛风解毒,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息风解痉,共为君药,合用外可透皮里膜外,内可通达血脉;鸡血藤,疏通脉络、活血散瘀,当归补血活血,共为臣药,可避免风药耗血伤阴,使祛邪而不伤正;白芍养阴补血,熟地养血补虚,党参生津润燥,白术调和营卫、健脾补气,白鲜皮祛风止痒,黄芪益气固表,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共奏祛风止痒、益气养阴、养血润燥之效。全方补泻兼施,散收得当,标本兼治,具有显著疗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白鲜皮具有抗炎的作用,能减少皮肤炎性渗出,促进皮肤愈合;防风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并能够对2,4-二硝基氯苯所致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进行抑制;当归具有促进造血、抑制炎性反应、免疫调节等作用[10-11]。刺络放血疗法是常用的中医外治手段,在多种疾病中取得较好的成效。本研究中取血海、曲池、内关、三阴交针刺治疗,针刺血海可调节全身气血,针刺曲池可调和营卫、祛风止痒,针刺内关可止痒、安神;针刺三阴交可调达冲任气血,诸穴共用可调节气血,疏通经络。选膈俞、肺俞放血,肺主皮毛,血会膈俞,刺络放血可内通气血、外疏皮毛,恢复机体平衡,改善气血流通[12]。从安全性角度分析,荨麻汤、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方案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血虚风燥型CU 患者应用荨麻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风团荨麻血虚
箕的琴弦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惹“祸害”上身
小荨麻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血虚≠贫血
血虚≠贫血
突然来的风
正交设计法优化当归苦参的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