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成 吴娜妹 刘力(通讯作者)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空港经济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 510545;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型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会展创新问题日趋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严重阻碍了全球人员和物资的流动,但这也使得线上会展异军突起,更强化了人们对会展创新的关注。与业界的创新实践和热切期待相比,学界对会展创新的研究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不尽如人意。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力图构建一个用于会展产业创新功能分析的新框架,即会展产业创新的“流的空间转换与循环过程”流模型(简称“流模型”)。“流模型”以会展的创新属性为起点,以循环型、模块化会展产业链为核心,将区域创新机理引入会展产业中,构建一个认识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的整体框架。基于“流模型”,我们可以对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的表现形式、实现机理和推动策略等有一个全面且系统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流模型”的构建主要基于对展览和展览业的认识,未来将“流模型”改造成包含会议、节事等在内的会展产业整体模型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会展产业功能研究中,会展业的经济功能被充分挖掘,而对会展业创新功能的研究尚不全面,相关论述散见于会展教材中,其中大多停留在会展自身创新层面的阐述上,对会展产业的创新溢出效应缺乏深入理解。现代创新理论将创新看作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经济活动紧密交织的复杂网络,是一个复杂性的密集学习过程。创新具有区域性,区域创新主体主要通过相互学习来实现创新,而相互学习产生于知识流动和地方产业集群中。本文认为,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成果为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养料,是其主要理论来源,应将此引入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研究之中。
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众多参与者与众多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本质上是非线性的,是大量组织与个人“链状联系”的产物,反映了市场反馈与用户的知识投入同供应方的知识创造和创业冲动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创新的源泉,学习同样是多种形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多层复杂体系,不仅包括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等不同的模式,还涉及个人学习、组织学习、交易学习、网络学习、空间学习和学习的基础设施等不同的层次。在创新过程中,学习活动一般具有累计性、外溢性、动态性、交叉性或跨学科性、团队性、密集性、环境依赖性、反思性和异质性等特点。
创新主体之间不仅包括市场关系,还包括权力、信任和忠诚等非市场关系,因此,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根植于一个国家、区域、组织特殊的制度和文化之中。现代创新理论倡导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体系、学习型组织等概念,认为创新活动是大量个人和组织在特定的制度安排和文化背景下相互学习的过程。从演化经济学视角来看,创新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既受社会经济结构、传统和公司惯例的制约,又受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创新有许多触发源,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是植根于区域的集体创新。由此,在国家创新体系基础上,便产生了区域创新体系(RIS)的概念,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该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
创新是嵌入特定制度和社会文化结构(情景)中的交互学习的过程,对蕴藏在人们意识和经验当中意会知识的理解是认识创新发生机制的关键。一方面,意会知识是显性知识不可或缺的补充,是显性知识获取与传递的重要支持。另一方面,意会知识只能在特定制度和社会文化结构(情景)中,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获得。围绕意会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过程,形成对创新发生机制的不同解释。
(1)地理接近:面对面交流机制。创新不仅依赖可贸易的物质与信息联系,对不可贸易的意会知识更为依赖。而意会知识的分享基于信任与合作,长距离的交换难以实现。因此,意会知识的生产、获取与占有、分享与扩散对集聚与面对面交流具有强烈的依赖性。面对面的交流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技术、克服不确定环境下协调与激励问题的有效手段、社会成员进行筛选与结网的有效途径,通过“现场表演”进行信息生产和激发模仿与竞争心理动机的有效方式,构成了技术学习和创新的核心过程。有学者将面对面交流的综合效应称为“传言”,认为传言能为卷入其中的人们带来递增收益。
(2)关系接近:实践社团机制。学习是在一起工作实践的产物,通过日常相互作用和开会,社团成员能在解决实践问题、战略与商务发展、最优实践扩散过程中消除其在理论和实践知识上的隔阂,从而促进已有知识的交换、新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据此,一些学者认为组织接近或关系接近在支撑意会知识的生产,辨识、占有、分享方面要比地理接近更为重要。显然,地理接近与面对面交流仍是实践社团形成与维持的一个重要机制,关系接近并不能否定地理接近。
(3)制度接近:嵌入与路径依赖机制。区域创新能力与地方环境及该环境下的学习过程密不可分,其中社会文化传统和各种有利于创新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体系显得较各种物质基础设施更为重要。地理接近强调意会知识难以跨越制度和文化的鸿沟实现长距离交流,那些有利于学习和创新的地方性与区域特性制度会以地方嵌入的形式促进地理接近。关系接近强调意会知识可通过实践社团和个人流动实现跨界交流,那些有利于学习和创新的具有区域相似性甚至全球普遍性的制度则以关系嵌入的形式促进关系接近。因此,是地理接近还是关系接近,取决于制度接近。制度接近的时间和空间过程都存在嵌入与路径依赖,并由此对技术学习和创新产生不同效果。
由于网络性、泛在性和体验性等根本特性的存在,使会展具有创新功能,具体包括平台创新功能、融合创新功能和文化创新功能,并表现在从会展活动到会展产业的微观和中观的各个层面。从创新效应的视角看,会展是具有极强穿透性、广泛联结能力和显著杠杆性的平台创新实体,是一个能够与任一产业进行交叉融合的创新平台,是一个具有地域文化传播功能的文化创新平台。
会展具有多元属性,而且会展所有目标几乎都需要依靠创新才能实现并保证其可持续。因此,创新性应该是会展的核心属性,而网络性、泛在性和体验性等特性则构成了会展创新属性的主要来源,并决定了会展创新的发生机制和实现方式(见图1)。
(1)会展的网络性是指会展作为一个泛在化、综合性平台,可以对产业和区域产生杠杆性、全域性影响的联接状态。会展的网络性源于会展作为一种平台产品(包括实体平台和虚拟平台)的特质,使其成为地理接近的平台,从而以地理接近的方式实现平台创新。
图1 会展创新特性与创新机制、创新方式之间的关系
(2)会展的泛在性是指会展作为生产性服务活动(特别是贸易展览会、专业展览会和会议等),服务范围可以触及所有产业部门,可以服务于任一产业全产业链的无边界化存在状态。会展的泛在性源于会展的生产服务活动性质,使其成为去边界化的平台,从而以去边界化的方式实现融合创新。
(3)会展的体验性是指会展作为一个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临时性集群,在特定场景下,基于彼此信任产生心里认同和社交依赖的共同体状态。会展的体验性源于会展促进人类精神交流的属性,使其成为制度接近的平台,从而以制度接近的方式实现文化创新(平台创新、融合创新和文化创新并不是基于同一维度的严谨创新类型划分,它是对会展创新效应的一种外在描述,意在反映会展创新的多向性)。
会展的创新功能是指基于会展的平台属性、融合特性和文化底色对展会主题产业和相关区域产生的创新效应,具体包括平台创新功能、融合创新功能和文化创新功能。
3.2.1 平台创新功能
会展的平台创新功能是指基于会展的平台属性对展会主题产业和相关区域产生的创新效应,因而会展被认为是具有极强穿透性、广泛联结能力和显著杠杆性的平台创新实体。会展活动几乎不受产业性质、产业边界、地域性质及地域边界的限制,可以联通各层次的产业和区域,为全社会带来收益。会展通过在全社会范围内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导致地理接近,从而推动技术学习与创新,因此会展是一个重要的创新平台。与其他产业不同,会展产业以循环型、模块化产业链的方式提供平台服务。循环型、模块化会展产业链具有纵向链条较短但多模块并联的横向关联突出,具有典型的双核心网络型组织结构特征,产业链末端具有广域性、循环型产业链等特征,是会展网络性特征的主要体现方式。
3.2.2 融合创新功能
会展的融合创新功能是指基于会展的融合特性对展会主题产业和相关区域所产生的创新效应,因而会展被认为是一个能与任一产业进行交叉融合的创新平台。作为生产性服务活动,会展几乎可以服务于所有的生产业和服务业(见图2),几乎所有行业都有相对应的会展。泛在性的存在使会展能够扮演产业链整合者的角色,成为推动产业加速融合的主要力量。通过技术边界、业务边界、市场边界和运作边界的融合,会展可与任一产业进行融合发展。一方面,使会展产业的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另一方面,通过有效连接产业链所有环节,推动产业链价值重构,促进产业创新。
3.2.3 文化创新功能
会展的文化创新功能是指基于会展的文化底色对展会主题产业和相关区域产生的创新效应,因此会展被认为是一个具有地域文化传播功能的文化创新平台。作为一种体验性活动,会展具有明显的文化效应:一是地域文化是会展的嵌入底色;二是会展是地域文化的传播载体;三是会展形成特有的产业文化。通过创设各种场景,会展既提高了对信息时效性和可靠性的保障度,又满足了人们对情感价值和关系构建的追求,从而形成独特的面对面交流文化,营造文化氛围、塑造文化经历、创设文化体验已成为当代会展的共同选择。基于会展对文化的依赖性,一方面,制度的地域嵌入能够以会展为载体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来自全球不同地域的人们参与到会展活动中,必然会带来不同文明和文化的交融,推动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图2 Riddle的交互经济模型及会展活动在其中的作用
会展产业创新功能是会展创新功能在会展产业层面的体现,有平台创新、融合创新和文化创新三种方式。与微观层面的会展活动不同,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在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创新溢出效应,即产业创新效应和区域创新效应,这是由产业关联和区域关联的经济特征决定的。
会展产业是以会展企业和场馆为核心,以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为支撑,以举办各种形式的会展活动为载体,以聚集大规模的人流为手段,以带动交通、住宿、商业、餐饮等城市服务业发展和推动展会涉及产业的创新发展为结果的复合型产业,是会展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会展特征的多元化,决定了会展产业属性的复合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从属性上看,会展产业是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为主要投入要素,而且文化属性突出的生产性服务业,也是能够双向拉动供给侧和需求侧、作用于产业和区域、周期性汇流特征显著的“无边界、多场景”形态平台型产业。从功能上看,会展产业具有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动科技文化广泛交流、促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速城市形象全球传播及催生新型消费业态多种功能。其中,创新功能是保障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功能,使会展产业具有战略工具价值。
在现代会展产业形成的100多年中,创新已内化为会展的基因,特别是周期性的要素汇聚和扩散过程,使会展的创新传播力和溢出效应得以持久。因此,在贸易方式多元化和电子化的网络时代,会展创新性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交易性。与会展创新性表现相对应,会展产业的创新功能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会展产业通过日常性的创新经营活动,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科技含量,推动其高质量发展;二是会展产业作为创新要素的载体,创新活动的平台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辐射源,具有创新溢出效应,能够对其他产业和区域产生促进作用。综上,本文将会展产业的创新功能界定为:通过会展运作表现出来的对会展产业自身,以及对其他产业和区域在产出效率方面带来革命性提高的能力,具体包括推动会展产业自身创新的能力及促进其他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的能力,其内涵包括三种实现方式和两种溢出效应。
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的三种实现方式具体是指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会展产业具有平台创新功能和融合创新功能;作为文化产业,会展产业具有文化创新功能。首先,会展产业中的展览业、会议业等可被视为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为主要投入要素的生产性服务业,甚至是由创意推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倾向,是融合创新功能产生的基础;其次,与其他生产性服务业相比,会展产业中的展览业、会议业等具有“周期性汇流的无边界、多场景”平台产业特质,是平台创新功能产生的基础;最后,会展产业的文化基底突出,是文化创新功能产生的基础。
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的两种溢出效应具体是指会展产业创新功能在产业和区域层面的投射状态,包括产业创新效应(虽然会展产业是众多产业部门之一,但是这里的产业创新效应不包括会展产业,而是特指由于会展产业创新功能导致的对其他产业在创新方面的影响)和区域创新效应两部分,体现了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的核心功效。与其他产业相比,会展产业的创新功能除表现在促使自身产出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推动会展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外,还表现在促进产业创新和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创新溢出效应。因此,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的发挥,更多应侧重于提高溢出效应上。
从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现有的发挥程度来看,平台创新是会展产业主要的创新实现方式,融合创新是潜力有待挖掘的创新实现方式,文化创新是特色和隐性的创新实现方式。
4.2.1 平台创新
会展产业平台创新功能实现的核心机制在于面对面交流驱动下,周期性的要素跨区域流动与关系高密度建立的协同推进。大量创新要素在会展平台中汇聚和重组、建立关系网络,形成创新场,在推动会展产业创新的同时,通过在区域间扩散,产生溢出效应,促进产业创新和区域创新,从而使会展产业成为产业创新和区域创新的综合支撑平台。
首先,会展往往是许多行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第一发布推广平台。会展的专业性及借此形成的高度权威性和广泛影响力,使许多产业将会展作为新产品、新技术的第一发布推广平台;其次,会展是企业新产品测试和商业模式创新试错的理想平台。企业在新产品开发的测试环节,往往会遇到一些普遍问题,如无法接触到决策者和使用者、接受测试的人群不够多元或数量不足或地域分散、测试场地或市场规模受限、开发者与受试者缺乏有效沟通,同行之间缺乏深度交流等,都能依托会展平台找到解决方案。此外,商业模式的改变,意味着较高的经营风险和试错成本。从费效比的角度来看,会展是低成本的新商业模式试错平台。相对创新者自己组织客户进行新商业模式测试,将会展作为新商业模式的测试场,具有客户组织成本低、客户专业性强和客户来源多元化等明显优势;最后,会展自身就是一个新技术集成应用平台。作为一个交互平台,会展对交互手段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现代会展不仅要不断对展示陈列技术进行升级,还要应用当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和优化交流场景,以适应交流方式变革的大趋势,满足人们对获得感和愉悦感等方面的精神需求。确保会展成为当代最新技术集成应用的展示场,已经成为会展产业历久弥新、生命力旺盛的驱动力。
4.2.2 融合创新
会展产业融合创新功能实现的核心机制在于,会展和几乎所有产业的共生倾向与建立在产业价值链整合基础上的全产业链渗透能力综合作用。会展产业融合创新功能奠定了会展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展示了会展产业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
得益于产业链内各个企业的价值活动能够以产业价值链的方式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运作,产业价值链具有创造产业价值的功能,即通过产业价值链整合,可以不断地发现和创造新的价值。由于展会具有服务全产业链的能力,通过邀请核心企业参展,就能吸引其供应商和客户及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一同参展,因此会展成为全产业链整合服务平台(见图3)。在这一平台上,企业间通过交流,可以对产业价值链进行再设计,从而创新和提高产业链价值,会展产业也因提供这一创新服务而开辟了新的增值空间(笔者认为,从会展产业中的展览业发展趋势来看,会展的专业化、细分化与聚焦某一产业上中下游的全产业链会展并存,会展的专业化、细分化与基于某一产业的全产业链会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细分”与“融合”是可以并存的两种不同的方向和方式。从全产业链会展的角度来看,专业会展可以成为全产业链整合服务平台,会展产业是可以形成融合创新效应的)。由于会展几乎可与任一产业进行融合及协同发展,因而可以形成强大的会展融合创新效应。
图3 会展产业作为产业价值链整合平台示意图
4.2.3 会展产业的文化创新功能
会展产业文化创新功能实现的核心机制,在于基于文化地域嵌入性的会展呈现与基于会展全球辐射的文化传播相互促进。一方面,会展产业能够以文化的地域嵌入性为基底,
在会展与文化的关系上,表现为文化对会展的嵌入性和会展对文化的高依赖性、强黏合性。一方面,会展是以人与人的交流、人与物的交互为核心的场景创设,人的社会性和地域差异性决定了会展活动场景必然具有显著的文化特质。不同的地域文化基底在会展设计、运营方式上有着不同的表达特色,使会展产业表现出深深的文化嵌入性;另一方面,以人为运作核心和终极价值的会展产业,对文化具有更强的反弹张力,表现出对文化的高依赖性和强黏合性,如许多会展企业纷纷挖掘当地文化题材,开展相关活动。会展与文化的互动关系,直接导致会展产业文化创新效应的出现:一是每场展会都有独特的文化气质,都是对地域文化的集中表达,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内涵;二是会展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促使会展产业从地域文化中汲取养分,塑造差异化品牌形象,同时使地域文化借助会展平台进行传播,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会展产业创新的溢出效应是创新要素在会展平台汇聚和重组后,在产业和区域两个维度扩散产生的结果,是会展产业创新功能在时空上的延伸,体现在产业创新效应和区域创新效应两个方面。
4.3.1 产业创新效应
会展产业创新效应主要体现为会展能够成为熊彼特创新的综合载体。会展平台不仅可以承载要素的流动,还能为思想交流提供空间。会展能够在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新市场开拓、新材料发现和新生产方式变革五个方面同时发挥促进作用,成为推动新生产函数形成的通用因子,是熊彼特创新的综合载体:(1)会展是重要的新产品推出平台。许多行业的生产厂商历来重视在会展上推出新产品,并将其视为行业惯例,因此会展得到持续发展的动能。(2)会展是高效的新技术推广平台。许多生产厂商利用会展专业观众汇聚的时机发布新技术,以更快地推广新技术,并获得更专业的信息反馈。同时,专业观众可在会展中更有效地寻找新技术来源,并通过相互交流使新技术获得推广。(3)会展是传统的新市场开拓平台。现代会展在欧洲形成之初就肩负开拓国际市场的使命,在后来的演变中,展会始终作为一种贸易方式被广泛利用,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这一面对面的交易功能至今仍然适用。(4)会展是直观的新材料应用展示平台。通过展台的搭建,可以将新材料直观地展示在观众面前,有效推动新材料的应用。(5)会展是低成本的商业模式创新试错平台。商业模式变革需要付出试错成本,会展以其专业性成为一个高效的市场反馈场所和低成本的商业模式试错平台。
4.3.2 区域创新效应
会展区域创新效应主要体现为会展能够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学习平台。作为学习平台,会展能在一定区域内体现学习效应,这一机制与主要由知识流动和地方产业集群驱动的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有关。知识流动是实现创新最重要、最基本的形式,创新是知识流动的结果,知识流动是创新主体交互学习的过程,知识流动的规模和效率直接影响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和效率。知识流动的主要形式包括:(1)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及其相互之间的正式、非正式联系。(2)客户、大学、科研机构、创新服务机构、政府与企业的合作。(3)知识和技术扩散。(4)人才流动。(5)区际和国际知识流动。作为一种社会集体努力和合作的进程,地方产业集群是实现区域创新的重要条件。联系紧密的企业和机构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集聚形成稳定的联系网络,有利于新企业的诞生,并能够促进区域内企业的集体学习和企业家的竞争与模仿。此外,同行之间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可以使企业信息、知识与最佳实践在区域内快速传播,有利于提高企业和机构的创新能力。创新场效应和传播效应,使会展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平台,能够推动知识流动和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从而促进区域创新。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会展产业能够为基本经济活动提供战略服务,对提高创新及生产效率意义重大。
会展产业的创新功能,通过平台创新、融合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实现方式和产业创新效应、区域创新效应得以完整体现。因此,本文构建了“流模型”,力图为会展产业创新功能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阐述其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5.1.1 “流模型”的构成要素
“流模型”以知识流为核心,纳入了三种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的实现方式和两种会展产业创新的溢出效应,包含了不同属性、要素和方式之间复杂的耦合关系,以此作为会展产业创新功能实现机理的分析框架(见图4)。
从实现过程看,会展产业创新功能是要素流通过集聚、交流转化为知识流并进行区域扩散的周期性循环过程的产物,是循环型、模块化会展产业链运作的结果。首先,来自全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因为会展而周期性地向会展举办城市汇聚,形成会展商务流的输入。会展商务流是会展产业创新的源泉,是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生成的起点,其密度决定了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的强度;其次,会展商务流以面对面的方式为主。在会展平台中进行交互和重组,形成知识的横向传播。作为临时性产业集群,会展具有知识重组与扩散功能,通过会展现场的比较、调研和互动等学习方式,使市场战略知识和技术知识等在行为者之间横向传播。会展平台将构建多种场景,为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人与物的交互和信息的加工重组创造条件,从而产生大量新知识,形成创新场效应,而创新场效应体现了会展平台的创新方式;再次,新知识以当地扩散和区际扩散的方式,通过产业链间互动式学习和观察式学习等方式形成纵向传播的知识流,推动会展产业创新的同时,形成创新溢出效应,促进产业创新和区域创新。在当地扩散层面,知识流向会展产业扩散,直接推动会展产业创新;向会展所在产业部门扩散,则促进产业创新;向城市空间扩散,则促进区域创新。在区际层面,知识流以域外城市为平台,分别向产业部门和城市扩散,同样促进产业创新和区域创新。产业创新以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原料和新模式的方式出现,体现熊彼特创新性质。区域创新则体现在完善区域创新环境、增加创新制度厚度等区域创新体系方面;最后,知识流经过当地和区际扩散后,促进了产业创新,产生的直接效果是使得企业有了更强的参与会展的动力,最终转化为新一轮的会展商务流,从而形成正反馈效应,完成一个循环周期。
这一闭环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循环型、模块化会展产业链运作过程的一种体现。循环型、模块化会展产业链由项目筹备模块(前期)、城市服务模块(中期)和产业扩散模块(后期)三个环节构成,与“流模型”中的展前要素汇聚阶段、展中信息重组阶段和展后知识扩散阶段相对应。循环型、模块化会展产业链是“流模型”闭环形成的基础,“流模型”闭环是循环型、模块化会展产业链运作在实现创新功能方面的具体体现。
在“流模型”中,任何一个产业部门都可以举办专业会展,会展产业可与任一产业部门协同发展,这一过程体现了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的融合创新实现方式。此外,文化始终作为基底嵌入城市和会展产业中,发挥着奠基性作用,文化与会展的互动发展,体现了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的文化创新实现方式。
图4 会展产业创新功能实现的“流模型”示意图
5.1.2 “流模型”的运行机理
从内在机理来看,“流模型”存在不同产业属性、不同产业要素、不同作用方式的复杂耦合关系。
首先,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的创新功能是会展产业创新功能存在的普适前提。在知识经济中,生产服务公司在任何创新系统中都起着关键作用,如知识传播、知识整合、现有知识的适应化和新知识的生产等。作为生产服务业,会展产业推动信息在会展平台中的汇聚、交流、整合及扩散,使新知识得以生成和传播,从而为所在行业赋能,推动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其次,商务流与知识流在空间中周期性地相互转换是会展产业创新功能实现的基本形态。会展商务流中包含的信息流中隐含着大量新知识,随着面对面交流的展开,这些隐含的新知识被挖掘出来,并被转化为显性的新知识在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纵向和横向扩散。从流的视角来看,会展产业创新功能就是商务流与知识流在空间中周期性地相互转换的过程。这一过程周期性地往复进行,形成完美的闭环,在持续推动会展产业创新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产业创新和区域创新。
再次,在会展平台上以面对面交流为主产生新知识并进行扩散的创新场效应,是商务流与知识流转换的核心机制。商务流的输入,使会展成为一个以提高交流效率为导向的临时性集群和超级整合平台,以创新为导向的会展实质上是搭建了一个临时的行业创新场,会展所在的实体空间就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通过在有限时间和特定空间内面对面的交流,创新场成为信息汇聚、重组、再生的反应釜、新知识产生和转化的策源地。由此可见,创造场效应是会展产业创新功能形成的关键环节。
最后,在新知识的持续区际扩散过程中产生的创新触媒效应是实现会展产业创新溢出效应并形成商务流再循环的驱动力量。在会展创新场中形成的新知识,通过区际扩散形成知识流,知识流将促进产业升级和区域创新环境改善,甚至通过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的重组催生新业态。因此,新知识扩散的过程,既是知识不断发酵、加速和放大的过程,又是为产业和区域赋能的过程。会展产业由此成为创新活动的反应釜和引爆器,形成创新触媒效应,推动产业创新和区域创新。上述过程在展后周期性地进行,体现了会展作为创新平台“持续性发酵、周期性赋能、循环性累进”的特点。
“流模型”的构建,在当下深化对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的理解具有理论价值。基于“流模型”视角,重新审视会展产业创新功能,可以得到以下几点新认识:
(1)会展产业的创新功能是商务流在会展平台上转化为新知识并进行区际传播,而后知识流经城市平台二次放大后又转化为商务流的循环增益过程,是商务流和知识流在空间上相互连接、交替再生过程的结果,也是循环型、模块化会展产业链运作的功能化表现。
(2)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的平台创新、融合创新和文化创新三种实现方式,是商务流与知识流在周期性交替转换过程中,在会展、产业和城市三个层面遗留下来的痕迹。会展产业创新溢出效应则是新知识在区际间流动的结果,是会展创新功能在产业和区域层面的投射,表现为产业创新效应和区域创新效应两种形态。
(3)无论是产业创新还是区域创新,都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会展平台上汇聚、重组和扩散过程的产物,其结果是熊彼特创新,即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材料和新生产方式的首次出现。会展的熊彼特创新是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的直接结果,而其他产业的熊彼特创新则是会展产业创新功能溢出效应的体现。
“流模型”的实践应用价值,可以基于“流模型”,找到在新发展格局下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使其创新功能发挥最大价值的路径。应以创新驱动战略为根本;以提新会展平台高知识产出和转化效率为核心;以创新场持续升级为动力;以新技术集成应用、运营模式迭代和服务水平提升为抓手;以推动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强化产业创新效应和区域创新效应为导向,制定强化会展产业创新功能的实现路径。
(1)以会展产业的融合创新,促进双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会展融合创新战略的实施,包含多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实施“产业+会展”策略,提高融合创新的广度。通过在每一个区域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中举办有影响力的会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实施“会展+产业”策略,提高融合创新的深度。通过将会展深度融入产业链产业上、中、下游各环节促进产业协同,为稳定和优化供应链和产业链、提高产业价值链做出贡献;三是实施“会展+文旅”策略,提高融合创新的协同度。通过增加文化和旅游产业对会展产业的支撑力度,促进会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四是实施“会展+服务”策略,提高融合创新的强度。通过会展产业链内部服务链条的相互对接和拓展,提高会展产业的服务质量。在新发展格局下,会展产业可发挥同时服务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独特优势和“双向助力、内通外联”的综合效应,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意义更为重大。一方面,通过举办贸易展、消费展等会展活动,打造连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交流平台,促进国内大循环;另一方面,通过举办面向全球的产业会展,努力为各个产业打造全球价值链(GVC)整合的专业平台,从而提高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2)以会展产业的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会展产业的技术创新是创新场效应形成的核心动力,而创新场效应外溢,将激发会展创新触媒效应,产生产业创新效应和区域创新效应,从而为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赋能。会展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为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赋能,除举办以ICT为代表的高科技相关行业展会,强化当代最新技术成果的展示、推广力度,在会展活动中突出技术交流功能外,还可以提高会展平台新知识产出和转化效率为核心,加强当代最新技术在会展中的应用,提高会展产业自身的科技含量,将会展打造成新技术集成应用的展示场,昭示会展作为创新创意产业的形象。通过在会展行业内部全过程、全方位、集成化地应用最新科技成果,不断提高平台高新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和集成度,不仅可以提高会展产业的品质,还能营造友好的新技术应用氛围,助力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发挥会展产业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中的作用与价值。因此,会展产业应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5G、AR/VR、二维码、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智能机器人、数字媒体等最新技术,加快推动包括智慧场馆、智慧营销、智慧服务等在内的智慧会展发展进程。
(3)以会展产业的模式创新,重塑会展经济形态与结构。后疫情时代,会展产业面临着拓展行业边界和生存空间、重构业务逻辑和盈利模式、构建新的竞争优势和产业生态的历史性机遇。在技术进步、消费升级和新冠疫情持续的共同作用下,会展产业以面对面交流为底层逻辑构建的发展模式正在经受考验。目前,会展产业已开启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转型升级探索,“线下+线上混合式一体化”可能会成为未来会展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作为会展经济的基础,会展产业发展模式的重构必将引起会展经济结构的变化。在现有的实体会展模式下,会展产业的强大带动效应对城市经济和建设影响巨大。在向线上会展转型过程中,原有的会展产业运行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他产业为会展产业配套的方式也将发生较大变化。会展产业如何在“线下+线上混合式一体化”模式下继续发挥经济带动作用,将对未来会展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会展产业应通过模式创新,提高会展产业链价值创造能力,推动参展商转型升级,并通过旁侧波及效应推动相关会展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从而引领会展经济走向一个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