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波波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吉安 343006)
会展经济的强大带动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会展经济、研究会展经济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政府、高校的主要课题。会展经济不仅能直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还能带动餐饮、旅游、住宿、贸易多产业的消费升级。在国内很多城市,会展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高达十倍以上,投入产出的比例巨大,可以有效增加就业机会、加强经贸往来。由此可以看出,会展经济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作用,应该成为发展本地经济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吉安市会展经济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市会展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吉安市常住人口为446.9176万。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为361022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为55982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1638447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为1426274人(以上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5023人上升为807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307人上升为1252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9497人下降为36661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1122人上升为31914人。
2021年,吉安地区生产总值为2525.65亿元,同比增长9.0%,位列全省第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5%。
“十三五”期间,吉安市综合交通运输实现大发展,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约775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2倍,井冈山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如期完成,昌吉赣高铁顺利穿境而过,赣江梯级电站(航电枢纽)相继建成,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镇)和4A级旅游景点通三级及以上公路、25户以上自然村公路100%通畅、建制村100%通客车,航空通达国内24个大中型城市、26个通航点,铁路步入高铁时代,水运建设快速推进。全市综合交通体系架构基本布局初步形成,市域内外交通便捷。
新建成吉安国际会展中心,作为吉安市发展高铁经济的工程之一,吉安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位于高铁新区,距离井冈山机场约40km、吉安高铁西站约2.5km。项目东起东塘大道、西至前进大道、南起广场南路、北至阳明西路,占地面积约为62.16亩,总建筑面积约为70415㎡,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为24639㎡,地上建筑面积约为45776㎡,规划配建停车位549个。吉安国际会展中心是吉安市现代综合性会展中心,也是吉安提高城市功能品质的工程之一。
2.1.1 旅游资源
吉安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还有大量的红色革命旅游教育景点,“红、绿、古”三色资源交相辉映,完美结合,是一个红色的摇篮、绿色的宝库、文化的家园。红色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地区:如吉水县黄公略苏维埃旧址、毛泽东祖籍苑,永丰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第一次反围剿指挥所、泷冈阡表,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井冈山市的茅坪黄洋界、八角楼、笔架山等,万安县“万安暴动”行动委员会旧址,永新境内现存红色旧址主要有:三湾改编、七溪岭战斗指挥所、中共湘赣省委机关等。吉安市现有革命旧遗址数百处,不仅有省级红色文物保护单位十多处,还有国家级红色文物保护单位几十处。
吉安市绿色旅游资源丰富,境内丘陵、山地遍布,有闻名于世的红色旅游胜地井冈山,有风景秀丽、以佛教文化见长的青原山,有国家4A级景区,道教名山玉笥山,还有安福武功山、万安国家级森林公园、永新县三湾、永丰和泰和5处等。吉安古称庐陵,拥有源远流长的庐陵文化,境内有数个历史文化名村,钓源古村、渼陂古村和燕坊古村更具特色,还有著名的井冈山红色革命遗址(里面红色遗址群众多)、距今1200多年的吉州窑旧址,境内还有108处古寺庙和石刻,684处古建筑。
2.1.2 自然资源
吉安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吉安境内河湖众多、雨量充沛,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是全国平均水资源量的两倍多,水能蕴藏量丰富,在万安拥有全省最大的水力发电厂。吉安境内有非常丰富的植物资源,野生植物种类占全国种类总数的十分之一还要多,有55种野生植物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吉安境内野生动物资源异常丰富,野生动物种类占全国总数的近六分之一,比较著名的有江西大鲵、云豹等。吉安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55种,占全国矿产资源总数的31.79%,储量较多的有陶瓷土、铁矿等28种,还有一些重金属矿藏、地下温泉、天然矿泉水,其中在吉水县邱陂乡坝背村发现了含有高达20余种微量元素的优质地下水资源。
吉安市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北接长江经济带、南接粤港澳大湾区,东与闽浙沪毗邻。环视吉安市周边临近中国五大城市群中的三个,分别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内有一个GDP近两万亿元的武汉市和一个GDP1.3万亿元的长沙市),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内有两个GDP3万亿元左右的超级城市广州和深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有一个GDP4万多亿元的超级城市上海,两个GDP2万亿元左右的城市苏州和杭州,4个GDP一万多亿元的城市无锡、宁波、合肥、南通),东南方向还有GDP过1万亿元的城市福州和泉州,吉安市地处核心地带。近年来,随着赣深高铁的顺利开通,吉安革命老区进入了高铁时代,极大地拉近了与发达经济区的时空距离。吉安境内还有井冈山机场,已开通航线20多条,通往我国各主要城市。长江重要支流赣江贯通吉安南北,成为重要的漕运通道。吉安境内高速公路遍布,已经实现县县通高速,大广高速穿境而过,未来赣中交通城已经初具雏形。
对吉安市来说,要发展会展产业、壮大会展经济,展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是首先要建立健全的。《2021年度中国展览统计数据报告》中2021年中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排序表中显示,吉安市内展览面积约6万平方米,无政府、社团研究机构,无Top100项目,无线上展会,吉安市的综合指数只有13.2,远远低于排在首位的上海的综合指数393.4。吉安高铁新区目前只有一座集会议、展览、演艺、赛事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性会展中心——吉安国际会展中心(见图1),其地上建筑面积为4.5万平方米,近期规划配套停车位500余个。吉安市会展经济已经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由此带来的宾馆住宿、人员运送、物流、停车场地、门票出售、金融等场馆的服务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也没有明确未来的建设计划。
本地经济发展水平比周边省份差,尤其是面临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富裕地区的虹吸,本地经济很难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家乡工业不发达、就业岗位少、待遇明显没有沿海城市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优先选择大城市,不仅因为大城市的收入远高于中小城市,还因为大城市是科技、贸易、文化等前沿领域,充满机遇,对年轻人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自我发展都大有裨益,导致中小城市人才的外流。会展行业几乎涉及全产业链,因此会展行业需要掌握多项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此类人才严重匮乏,成为吉安市会展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并且吉安市的本地会展人才培养力度不足,人才环境不够优越,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更无法留住行业领军型人才。
与国内其他会展业发展较好的城市相比,吉安市的会展业管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吉安市没有建立专门开展会展工作的管理机构,没有建立会展相关的行业协会,没有针对举办方建立明确的法律规定,管理制度混乱,展览业信息不对称。在会展展馆、创意策划、组织运营、服务接待等会展产业链上存在短板,导致吉安会展业发展受阻,不能构建吉安会展业优秀的品牌形象,难以使其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
江西省出台了《江西省加快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和《江西省会展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力争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提升”。一年打基础:加快建设专业场馆,完善配套设施,使专业场馆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展会,培育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会展市场规模;两年上台阶:到2022年,展览总面积全国排位前移,增速居中部省份前列,办展办会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省基本形成“月月有博览、天天有展销”的会展格局;三年大提升:全省会展业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到2023年,举办规模以上展会超300场,展出总面积突破500万平方米,展览活动直接收入达到300亿元,拉动相关行业收入超3000亿元。
图1 吉安国际会展中心
吉安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22~2024年)指出,打造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会展经济等3~4个在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百亿级产业,发挥市高铁新区会展中心平台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发展“产业+会展”模式的专业展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会展配套服务业建设,采取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全国性与地方性相结合、商业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的方式,引进和举办一批商业类会展活动,承办旅游和产业类展会,提高会展接待能力,激发会展活力,全力打造赣中会展经济中心城市。鼓励市(县、区)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创办和提高特色展览会和节事活动,实现“市县联动”。
《吉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优化吉安市中心城区教育医疗商业布局三个实施细则的通知》指出,发挥会展业在扩大开放、带动产业、促进消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会展业发展专门管理部门,出台支持会展经济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推进高铁新区会展中心全面投入运营。2022年起,每年举办规模以上展会超15场,其中1~2场全国性展会、5场以上行业性或省级展会、5场以上市级展会。
对于省内地区而言,南昌市、赣州市、九江市等城市对吉安市地区会展行业冲击较大。根据《江西省会展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着力培育和打造以“大南昌都市圈”为核心,打造江西省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强化南昌会展“头雁”地位,唱响业界“南昌品牌”,建设“中部会展名城”,将南昌市打造成国内外展览品牌聚集地、会议及奖励旅游目的地和休闲节庆首选地。
《关于进一步促进赣州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把赣州建设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会展名城”的目标,建设以会展为龙头、产业为支撑、商务为特色的城市功能复合型会展集聚区,力争到2025年,全市会展场馆室内净展示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打造会展全产业链。
《江西省会展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支持九江新建5万~10万平方米的中型展馆设施。九江市也明确提出做大会展经济,将九江市打造成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会展城市,推进“一城一展”“一产一会”,积极引进全国性品牌展览和会议论坛,举办名茶名泉展、羽绒服装展等地方产业展会,以及汽车展、家装展、食品展等大众消费展会,培育一批组展、设计、搭建服务企业,做大做强九江市会展经济,更加重视和发挥会展业在促进本地消费,带动各产业发展和带动九江经济扩大开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吉安市要完善有关会展业的法律法规,使行政管理行为有法可依;尽快制定完善的会展相关行业标准,建立完善的会展程序,使参展方有规可循,从而实现对会展业各项服务的有效管理。对吉安市众多企业来说,要借鉴会展业发展情况较好的城市的做法,成立专门服务吉安市会展业发展的行业协会,使其能够支持帮助本地会展业向着专业化、标准化、高效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行业协会能帮助吉安会展相关企业标准化运作,构建吉安会展业发展良好的经济面貌。
以庐陵文化、绿色农产品、根石艺术等吉安优势产业为基础,积极打造吉安市龙头展会。一是提质升级赣品进京启动仪式,暨井冈山品牌农产品对接会,由赴外地参展转变为本地承办,注重井冈山品牌整合与打造,发布高价值的农业投资项目,组织召开产销对接会、洽谈会、项目推介会等;二是孵化吉安特色新兴展会。推进“旅游+会展”,举办高规格的庐陵文化旅游节和中国红色文化产业博览会,全力打造新型现代农业展会,推出根石艺术交流巡展、“互联网+”农业商讨会、“中国驰名商标”或“江西省著名商标”龙头企业展览等,吹响吉安农业兴盛、艺术繁盛的号角;三是培育县域特色展会。开展吉安市横江葡萄节、吉水荷虾节、万安鱼头节一系列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活动,提升县域特色展会水平。
现代各行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一流人才、铸就一流企业。优秀的企业更能吸引优秀的人才,互相吸引、相互成就,既使人才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又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目前吉安市有两所高等院校: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和井冈山大学,这两所学校均未开设会展相关专业。两所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各具特色,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培养服务于本地区发展的优秀技能型人才,为吉安市13个区市县工农商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学校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在政校行企合作中已经迈出了坚实的脚步,该校很多专业都与吉安市诸多企业有校企合作。例如,与本地的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航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国光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并且该校开创性地发展了把学校办到企业的木林森学院。井冈山大学培养人才主要面向产业高端或高端产业,培养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吉安市政府应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与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井冈山大学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开设会展相关专业,培养专业化人才。并且,要与全国优秀的会展中心加强联系,探索发展与展馆的校企合作方式,为会展专业的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认识行业需求及为学生的课程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机会,实现产教融合、学以致用、人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