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外贸代工企业现状及转型路径

2022-09-01 08:55龚梦雪
商展经济 2022年16期
关键词:代工外贸服装

龚梦雪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20世纪末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使得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参与到了全球价值链体系的分工中,中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以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成为西方国家的代工厂,赢得了诸如“中国制造”的美誉。服装加工业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业,生产规模和产业链毫无疑问是全球最大的。在当前的国际产业链分工模式中,中国服装业长期处于产业链底端,意味着在产品的市场调研、品牌创意、技术研发、组装加工、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中,中国的服装产品只能赚取体力劳动所得的回报。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低、缺乏品牌意识、创新乏力,加上新冠疫情以来,国内外需求放缓、贸易环境复杂、综合成本持续攀升及劳动力成本升高,使得服装外贸代工企业不断承压,盈利受限,制造业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被替代。在此背景下,服装外贸代工企业从工艺、产品、功能、企业运营方式等方面,不断探索转型升级的路径。

1 服装外贸代工企业的发展现状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服装外贸需求锐减,对我国服装外贸代工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出口惨淡,不少工厂歇业甚至倒闭。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对拉美、俄罗斯、北美出口同比下降30%左右,对欧盟、非洲、中东和东盟出口同比下降20%左右,作为主要出口方的欧美客商把订单安排到了东南亚地区,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政府管控疫情有力,东南亚国家新冠疫情爆发,我国出口逐步恢复,导致欧美客商的订单又从东南亚辗转到中国。而众多服装外贸加工企业由于前期停滞,对于大订单往往猝不及防,复工复产的响应真正到2021年第三季度前后,才开始逐步恢复。从大趋势来看,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从2014年的1982.85亿美元,到2020年的1373.8亿美元,下降了26%,2021年11月出口额为154.14美元,同比增长22.82%,环比下降6.22%,如图1所示。

图1 2014—2021年6月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亿美元)

新冠疫情的持续,使得国内服装外贸加工企业经历了倒闭潮,服装加工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代工厂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至少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1 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美国由于制造业占比越来越低,其高端服务业又无法进入中国,导致产品市场不断被中国制造占据,因此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试图回归制造业,挑起了中美贸易摩擦。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的所有纺织品加征关税,使得中国对美国的成衣出口受限。2020年美国纺织服装进口总额45.41亿美元,比2019年减少了5.31亿美元,同比下降10.47%,如图2所示。

图2 2020年美国服装进口单价增幅

中国占世界服装出口近41%,主要出口地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三大经济体。随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把大量服装生产控制在国内,美国是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智能化生产水平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需要较少的人工就能完成服装的大规模生产。而中国服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低廉的产品价格,通常都是遭到反倾销最频繁的国家,受进口国政策影响大。2021年,中国占美国服装进口的比重大幅下降,进口单价下降20%;按数量计算,美国对中国的服装进口同比减少32%,棉制服装进口同比下降40%,化纤服装的进口也下降了29%,羊毛服装的进口几乎减半;按金额计算,美国对中国的服装进口同比减少了45.5%。

1.2 劳动力短缺

新冠疫情持续的背景下,服装外贸工厂或停摆或倒闭,劳动力短缺的限制在复工复产的当下尤为突出。2020年第三季度前,服装外贸工厂开工率不到30%,直到2021年4月后才恢复到80%的水平,仍有许多工位空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均GDP从2001年的0.14万美元到2020年的1.13万美元,人民生活水平上升,“90后”“00”后大都不愿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国内人口老龄化加剧,中青年劳动力减少,人口政策积累的弊端导致外贸不再享受人口红利;中西部逐步发展,使得一些劳动力更多地选择在当地就业而非外出打工;工人专业教育普及程度低,专业人才资源匮乏,生产率低下。服装生产企业虽然进行了自动化改革,但目前的自动化水平并不高,自动化裁床、拉布、裁剪等工序大都需要人工辅助生产,提高技术效能迫在眉睫。

1.3 周边大国竞争加剧

近年来,周边如越南、孟加拉国、土耳其、柬埔寨等成衣大国出口量明显上升,瓜分全球市场份额,竞争加剧。越南纺织业克服新冠疫情的重重困难,2021年出口预计增长11.2%,相比2019年高出0.3%,与2020年同比增长4%;孟加拉国新冠疫情恢复之后,出口迅速回升,服装占总出口的85%,远超预期;2021年11月,孟加拉国服装出口额为32.35亿美元,同比增长32.34%;2021年11月巴基斯坦成衣出口额同比增长23.4%;依赖货币贬值和劳动密集,印度服装外贸出口需求出现正增长;位于欧洲的土耳其,由于全球出口运输成本大幅提高,买方偏好邻近地区采购而受惠,2021年,土耳其服装出口预计超200亿美元。这些替代国家的服装产品通过价格优势迅速崛起,对出口依赖性强、“大制造、小品牌”的中国服装外贸来说将构成长期威胁。

1.4 全球环保意识增强

当前,气候变化成为人类生存的首要问题,不仅影响商业格局和营商环境,还影响企业的运营和变革。服装行业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而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服装出口国,服装制造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当前服装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据联合国统计,生产一件棉衬衫需要2700升水,一条牛仔裤需要7500升水,其每年产生的废水量占全球总废水排放的20%,纺织服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世界国际航班及海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合。又由于产能过剩,每年有3000万吨的旧衣服被丢弃,无论是采用填埋还是焚烧的方式处理旧衣物,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各国把有关环境污染的矛头指向中国,在出口服装制造的面料上都提出了对环保的高要求,比如有机棉、彩棉、竹纤维、大豆纤维、麻纤维、有机羊毛、原木天丝等。欧美时装的设计师也都推出了生态学环保系列服装,体现出人们环保意识增强这一大趋势。环保面料相对传统面料,价格高出50%以上,对服装外贸代工企业提高了要求,倒逼企业转型。

综上,服装外贸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生产率下降、国际市场份额减少、环境恶化等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2 服装外贸代工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2.1 市场缺乏规范运作

服装市场在我国是庞大的群体,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和公平竞争平台,经常在外贸服装投标过程中出现地方保护现象。行业准入门槛低,属于竞争红海,不少缺乏技术、没有经济实力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加入承接服装外贸业务的任务中,使竞争更加无序,损害了客户利益。缺乏规范还体现在外贸服装行业标准混乱、企业产品生产规则不够全面和详细、互相抄袭、缺乏产品标准、更新慢,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生产质量,缺乏范式还导致浪费了大量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中小服装外贸代工企业缺乏现代化企业的管理经验,没有进行必要的前期市场调研,也未制定完整的商业计划,决策较为随意。另外,在欧盟、美国、日本等经济体出台贸易技术的要求上,我国生产的服装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没能提前应对新措施,多次由于安全问题被召回,造成损失。

2.2 体量庞大转型难

服装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以及服装外贸代工企业交货期、质量索赔等风险加大,出口服装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平均利润率仅为5%左右。经营成本上升,引发企业或合并,或退出,或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通过市场机制淘汰和转型合并,我国服装企业的数量从2015年的1.5万家以上减少到2020年的1.3万家,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数量也在下降。即便如此,我国仍是世界上第一大服装生产国,服装的生产和贸易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深圳等沿海城市,凭借专业市场、出口优势,龙头企业形成了众多以生产单一品类服装产品为主的产业集群,体量过于庞大,对传统产业的生产思路、运营思路、创新思路等存在障碍,转型升级试错成本较高。

2.3 品牌意识弱

品牌是一个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产品核心价值的体现,蕴含着企业文化、传统理念和对高质量服务的保障。因消费者对品牌有忠诚度,稳定的品牌意味着稳定的客群,也形成了品牌的经济价值。如果没有自主品牌,被贴牌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性的,品牌也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率、高市场占有率。打造品牌和生产产品是相辅相成的,应从企业存在的第一天就开始形成品牌意识。国内的服装代工企业普遍存在品牌意识缺乏的问题,很多企业认为品牌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品牌的树立是在生产之后逐渐积累的成果。更由于在业务上,代工企业对接多个品牌,忽略了自身品牌的打造,大多企业做了几十年的服装生产和贸易,经过了时间的磨砺,也仍然没有把品牌建设和保护起来。导致服装外贸运营同质化严重,抄袭现象普遍存在,无法体现差异化,使出口的产品竞争力弱;在出口渠道受阻的情况下,没有自主品牌的代工企业由于在设计、渠道、营销、物流等方面毫无准备,导致库存积压,资金链断裂,产量几乎为零,面临被洗牌的威胁。

2.4 出口转内销难点频现

受新冠疫情冲击,202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政策将从加快市场准入、拓宽支持渠道等方面帮扶外贸企业渡过难关。各省也出台了相关针对内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借助政府的力量,使得服装代工企业销售有所回暖,稳住了外贸的基本盘。随后,“出口转内销”成为众多服装外贸代工企业的未来方向,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服装外贸的出口依赖度。同时,这条路难点频现,主要集中在国内外产品标准不同、国内外消费者需求不同、企业生产线转向难、缺乏品牌、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

3 服装外贸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面对以上挑战,我国服装外贸代工企业想要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就应依托政府、行业协会的支持,寻找自身转型升级的方向。

3.1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中国服装协会是中国服装行业全国性组织,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创新,是服装上下游企业和政府间沟通的桥梁,有责任为服装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做好服装协会市场服务,需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帮助和引导国内服装企业提升资质,引导服装加工企业有序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对服装业境内外的营商环境进行调研分析,为发展较慢的企业对接有成功经验的企业,提供指导和帮扶的机会,提供实现产业升级的思路和方法,鼓励企业间人才互通和流动,提高企业的人才意识、设计创新、产品质量、品牌意识。

第二,加强国内外信息沟通与交流。一方面,加强对国外服装企业的调研,加强对各类服装外贸企业出口案例的分析,吸取经验教训,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有效地对企业遇到的困难进行搜集和反馈,从技术手段上支持和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项目信息库。协会应广泛搜集境外提供的项目信息,对接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意向,建立有关配套指导规章的信息库,提供开放共享的查询、咨询、合作、推广服务,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障碍。

3.2 政府积极出台支持政策

首先,应采取积极的出口管理措施,建立完善各种预警机制,包括进口预警监测系统和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密切关注出口国的政府进口政策和市场动态,针对各国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出口政策,提前发布预警信号,从时间上提前做好应对贸易壁垒的准备,避免盲目出口,造成资源浪费。

其次,积极助力服装出口转内销。根据当前外贸形式,以经济内循环为重要抓手,出台针对性的出口转内销政策和措施,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服装外贸代工企业出口转内销,帮助其渡过危机。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为服装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提高授信的广度和额度。

最后,维护市场进行有序竞争。对于为了企业私利,采取非法手段进行违背商业道德的商业贿赂、市场混淆、商业诽谤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坚决打击。维护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保障对外贸易秩序。加强组织成员企业间在价格、资源上的协调,共同为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素质、创新发展,建立积极的商贸合作。

3.3 加快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我国的服装外贸代工企业应从目前的OEM贴牌生产模式,逐步引入ODM(自带设计)和OBM(自主品牌)转型。这一转型过程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提高综合竞争力。

第一,提升技术水平。配置现代化设备,强化公司技术力量,利用科技赋能生产,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狠抓产品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OEM的企业建议引入专业设计师,根据客户需求设计产品,逐步向OEM和ODM混合模式转型。加大在面料研发方面的人力、财力等投入,并寻求顾客反馈,进行技术知识的积累。聘请国外设计师进行设计,并对员工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逐渐提高员工素质。

第二,提高营销能力。内销并转型OBM,意味着服装代工企业直接对接消费者市场,应迅速熟悉国内市场环境,如门槛、消费者需求、竞争环境等。逐步建设营销渠道,利用好政府支持政策,尝试电商、直播等互联网平台,开拓新型营销渠道。在生产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服务,加强网页建设,不断优化消费者体验。

第三,走品牌化道路。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品质的象征,决定着消费者的认知和体验,代表着一定的市场份额,走品牌化道路意味着中国制造的升级。服装代工企业应重新树立对品牌的认知,充分了解品牌的作用,慢慢明确企业理念,展现企业的核心文化,长期、持续地进行品牌投入,适时谨慎地推出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竞争力,通过企业合作的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代工外贸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陈时中抛出“代工议题”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OEM的危机与转机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三星开设芯片代工业务研发中心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