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昱池,马悦柔,保继刚
在中国城市建设进入存量发展为主的大趋势下,基于存量优化和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的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城市公共空间,特别是小尺度公共空间的品质,在城市空间结构中扮演越来越关键的角色。长期“功利化、管控化、形象化”主导下城市管理和建设模式、“图方便、占便宜”的小市民心理作用下,这些空间存在大量被侵占、被切割甚至废弃的消极碎片化现象[1,2]。例如,滨江绿带被高级门禁社区打破,成为了少数人的“私家花园”[3];民众在公共空间乱停放、开展广场舞等具有负面外部效应的活动,反而影响了空间可进入性[4,5],引发矛盾冲突。
中大北大门广场占地约15000m2,在广州滨江景观带结构中是典型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图1)。2015 年完成改造后,广场被切割成图案式“碎片化”空间,引发使用者不满,这一事件被多家新闻媒体报导,引起了广泛争议1)。增加绿化、提升风貌的改造初衷为什么会受到质疑?笔者尝试从空间治理的角度对城市小尺度公共空间碎片化现象展开研究,通过研究中大北门广场空间使用后评价和空间治理逻辑与机制,尝试提出小尺度公共空间策略。
图1 中山大学北门广场是广州滨江景观结构中典型的小尺度公共空间
表1 公共空间治理模式[12,17-22]
“城市公共空间”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50 年代,由查尔斯.马奇和汉娜.阿伦特在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提出[6],60 年代简.雅各布斯等学者相继将“公共空间”概念引入城市设计与规划学科[7],关注城市空间的社会属性与价值。有城市规划学者将公共空间定义为由公共服务机构提供的、面向公众开放并提供服务的城市空间[8,9]。扬.盖尔认为,市民能够在公共空间中开展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且公共空间质量越好,自发性活动频率越高,社会性活动频率随之稳定增加[10]。
小尺度公共空间则是一个相对概念,指市民就近进行户外活动的小型户外空间,如小型广场、街道慢行空间、街头绿地等,使用频率高、可达性强、使用便捷[11]。在北京、广州等超大型城市,小尺度公共空间才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更能满足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其品质、使用与运维直接影响居民幸福指数,是建设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城市的重要载体。
公共空间治理是在公共空间管理这一概念基础上的发展。公共空间管理指政府实施的,确保公共空间能够履行其所有功能、且相互间进行互动的过程和实践[12]。而治理意味着政府管理模式从传统向高效转变,是一种通过行动者网络进行治理的新过程[13,14]。因此,公共空间治理更关注利益相关者:政府本身、私营部门和公民社会,多方利益主体的权力行使影响着城市发展和公共生活[15]。
依据治理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利益相关者,公共空间的治理模式可分为三种:以政府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和以使用者为中心[12],模式差异如表1 所示。公共性概念为分析治理行为对使用者的影响提供了启发,公共性包括以下三个属性:①公平的访问权:公共空间的供给和管理方式能够确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访问权;②公平的使用权:人们在享受公共空间属性时不会受到除社会行为规范以外的限制以及空间环境和其他使用者权利的限制;③公平的控制权:使用者对空间的管理和未来的关键决策有一定的发言权[16]。
治理概念为研究公共空间塑造中的环境和权力动态的变化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在西方,由于政府公共服务预算衰减,私营部门介入公共空间的生产、管理等环节,建立公共—私营伙伴(PPP)关系成为主要治理模式。然而,中国情境有自身的独特性,一方面,政府往往是公共空间的提供者和管理者,以政府为中心的治理模式占据了主要地位[23]。另一方面,小尺度公共空间与居民生活密切联系,其治理过程更关注是能否平衡辖区居民不同的利益诉求[22]。
本文从小尺度公共空间碎片化这一现象入手,对中大北门广场改造进行使用后评价分析,在全面考虑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之上,剖析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和后续影响,探讨更加符合国情语境下的公共空间使用。
本文选取的案例地中山大学北门广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北部,北濒珠江,南靠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面积约为15000m2(图2)。北门广场上立有中大牌坊,牌坊上为中山大学第一任校长邹鲁题写的“国立中山大学”,是中山大学乃至广州市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图2 中山大学北门广场区位示意图
中大北门广场前身为中大北门码头,自2001 年建成以来,其发展经历了建成期—繁荣期—没落期三个阶段的演变(图3)。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广场的物质空间形态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图3 北门广场变迁历程
(1)广场未建期(2001 年以前)
历史上,中山大学康乐园曾经属于岭南大学。岭南大学的主要建筑均为坐南朝北形制,北门为主校门,设有学校专用的码头,连接了与天字码头的水上交通。1952 年,康乐园调整为中山大学校园。北校门被捣毁后学校在新港西路新建南门作为主校门,北门区域由此落寞[24,25]。
(2)广场建成期(2001~2007 年)
2001 年10 月,广州市政府投资近3000 万建成中大北门广场,市政府为保持校园的完整,特意修建地下隧道,保障广场空间的完整性。该广场的维护费用由市政承担,由新港街道办事处全权管理,产权属于学校。然而广场建成后不久,舞蹈和旱冰收费教学、卖风筝、卖冷饮等牟利行为开始盛行,有大量市民参与其中。参与者为了抢占活动空间,时有发生冲突。这一时期广场的治安由新港街道办事处的城管部门负责,由于缺乏执法依据,他们对于违规行为只能以规劝为主。
(3)广场繁荣期(2007~2015 年)
2007 年9 月中大北门广场一名年轻男子因为滑旱冰与他人冲撞发生争斗,后因抢救无效身亡。该起刑事案件被多家网络媒体报道,造成了相当恶劣的社会影响。此次事件发生后,政府制定了相关广场管理规定,明令禁止在北门广场开展滑冰、放风筝、骑车等活动。
整改后的中大北门广场恢复了设计初衷的模样,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此观光。但随着广场舞兴起,大量居民夜间聚集到此跳广场舞,周围住户曾经多次就噪音问题向政府进行投诉,新港街道因此组织城管进行巡查。但总体改善情况不佳,噪音屡禁不止。
(4)广场没落期(2015 年至今)
由于广场舞噪音扰民情况严重,2015 年10 月,新港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牵头,在征求中山大学校方的意见之后对广场进行了改造,通过布置大面积绿化花坛的方式填满平地,广场由此再难进行大规模集散、休闲、游憩活动,从而达到遏制违规行为的目的。
运用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POE)工具和方法对改造后中大北门广场使用者功能流线、主观认知和行为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广场空间使用主体的需求和意愿。
对照卫星图像和地图影像进行数据比较,广场改造后减少了约3000m2可利用的硬质铺地面积(图4)。改造后北门广场被图案化重构,曾经完整的空间趋向园路化和碎片化,广场人流骤减,在此休闲活动的居民转移至周边地区。
图4 中大北门广场改造前后对比图
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山大学出于疫情防控的需求,将正对北门广场的大门设置为北向的唯一出入口,并严格落实门禁制度,实名刷卡才能进校。原本改造后窄小的径向空间(图5)已导致了通行难度增大,疫情管控后广场的交通拥堵进一步加剧。同时,广场西侧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小学已经建成(图6),2022 年正式开学后将带来更大的人流,严重影响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节点的集散功能。
图5 改造后的北门广场通行道路狭窄且线路曲折
图6 疫情后中大北门广场布局
通过获取北门广场周边的VGI(志愿者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线密度分析。参考爱德华.霍尔划分的人际交往距离[26](公众距离近范围为3.7~7.6m,远范围为7.6m以外),指定邻域搜寻范围为7.6m。从线密度分析结果看:中大北门广场及周边区域的人流集中于沿江步行道,广场前侧及东侧步行道的人流量最密集,而广场内部人流量较为稀疏(图7)。由此可见,改造后的中大北门广场集散密度严重失衡,广场作为公共空间的休闲和集散功能被大幅度削弱。
图7 北门广场及周边区域轨迹数据分析及线密度分析结果
根据截面人车流量调研(图8)发现,广场休息日晚间人流量较大,工作日早晚高峰人流量较大,高峰期容易产生交通冲突现象(图9、10)。在4 个观察点中,进校口(观察点①)人流量最大,20min 内最高通行量可达574 人次,在高峰时段时常产生拥堵情况(图11)。
图8 人流观察点示意图
图9 中大北门广场人车流量统计
图10 中大北门广场交通冲突次数统计
图11 高峰时段进校口排起长龙
广场上多条交通流交织,行人和非机动车混行,并伴有大量送、取外卖等活动。图案式的园路系统使得通行空间变窄且流线受限(图12),更进一步加剧了拥堵,时常发生冲突现象。改造后的广场已经无法负荷现有高峰时段的人车流量和适应复杂的功能需求。
图12 “园路”狭窄,行人、外卖与非机动车混杂
通过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获得使用者主观认知评价,受访样本中有70.83%居住在附近,可见广场使用者主要为周边居民和学校师生。
总的来说,使用者普遍认为改造前的北门广场的公共性更强,且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大部分人认为过去的北门广是开展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有35.83%的人赞同北门广场作为珠江沿岸的标志性节点,是广州的重要名片;29.17%的人认为北门广场作为中山大学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校具有极强的文化意义和场所精神;也有约24.6%的受访者认为,过去广场上跳舞人数众多,对周边造成了噪音干扰(图13)。
图13 使用者对于改造前的北门广场的看法
针对广场改造的过程,使用者表示海珠区政府和校方等决策者并未针对改造方式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征求他们的意见,直接进行了摆放花坛、增设绿化的改造。后续他们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反映问题未果,最终只能被迫离开北门广场前往附近其他地方跳舞(图14)。
图14 转移到广州大桥下跳舞的人群
而对于现状使用的调查结果则表明,大多数使用者对广场的现状存在不满。尽管花坛设置能美化环境并阻止广场舞扰民。但花坛也对广场使用带来了不便,从词频分析来看,具体表现为“空间变小”、“比较拥挤”、“活动不便”(图15)。而近40%的受访者认为现今的广场道路狭窄,人车混行容易导致摩擦碰撞频发,存在安全隐患。
图15 使用者对于改造前的北门广场的便利度和安全性的看法
自发性、娱乐性的户外活动评价往往反映了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空间碎片化现象严重制约了自发性活动的展开,导致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显著下降。
首先,碎片化直接导致广场使用者行为活动的“数量”下降。依据调研3)结果可知,使用者在广场上平均停留时间仅为1min 26s,整体停留时间极短。仅有4.7%的使用者在此空间驻足并开展如观景、拍照、运动、玩耍等自发性活动,其余使用者均为途经广场、进出校园或取送外卖,行为活动单一。
此外,碎片化的空间切割亦影响广场使用者行为活动的“质量”。道路狭窄不易通行,高峰时段拥堵现象严重;由于可利用面积大幅缩小,使用者只能在夹缝中寻找零碎的空间开展活动;此外,中大北门广场作为中山大学和珠江沿岸的重要节点空间,本来是游客游览、拍照纪念的重要场所,碎片化后的广场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场地的吸引力(图16)。
图16 碎片化的分割严重限制和阻碍了广场使用者的行为活动
由于缺乏对使用者多元主体和多元诉求的充分考量,碎片化导致使用者自发性活动极大程度地受限制,所带来的空间分割严重影响了这一公共空间的品质,直接削弱了这一标志性场所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和市民情感认同。
从珠江南岸滨水公共空间来看,北门广场周边区域主要为高层住宅,以绿道为主的沿江线性空间连接五处点状开敞空间(图17),开敞空间稀缺与高密度人口聚集矛盾突出。广场尺度不大但特征要素明显:中大北门广场是滨江慢行系统的重要集散开放空间,是区域品质生活圈文化和休憩活动的主要开放空间,也是连续的滨水生态带上重要的生态开放空间。
图17 北门广场是珠江景观带和中山大学中轴线上重要的开放空间
从中山大学校园内部公共空间来看,北门广场是校园轴线空间序列的重要入口和文化展示空间。中山大学一直延续着早年岭南大学典型的轴线式空间结构,以大片开阔的草坪作为空间基地,串联多个重要节点,形成兼具景观美学和人文精神的轴线景观[27]。北门广场作为这一空间序列的入口空间,是校园场所精神和中大学子情感认同的重要承载地。
集散、活动、生态、文化的空间属性是空间规划者视角主要的设计逻辑和机制,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空间治理逻辑。其中,集散功能在实施过程中出于决策者需求被刻意消解了。
从中山大学校方角度来看,校方最初的利益诉求是打造校园标志性景观,然而广场建成后秩序混乱,校方认为学校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了影响。作为产权的真正所有方,出于解决噪音问题的诉求,校方同意放权给当地管理部门改造。
而从管理部门角度来看,在北门广场的发展变迁过程中,管理者的角色一直未能发挥强有力的管制作用:
“我们每晚都会出动工作人员劝阻那些溜冰者,但人家不听我们也没什么办法。”——Z(时任海珠区新港街道委员会副书记)4)
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加之投入的人力财力都相对有限,管理部门并不能够完全负荷该区域的管理工作。公共空间的管理法规的滞后,使得职能部门在管理过程中缺乏执法依据,大多时候只能以“人治”的劝阻和教育为主。为了解决问题,最终采用布置大面积绿化花坛等物理障碍的方式进行改造。在此之前,多元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没有被征询和关注,直接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改造措施。这虽然有效遏制了广场舞等现象,但同时也导致了广场空间碎片化,严重影响了空间适应性和公共性。
从广场舞舞者角度来看,他们希望在居住步行范围内拥有可以健身锻炼、跳广场舞的场地,广场基本满足了他们的诉求。而改造之后,他们则失去了相应的空间选择,尤为不满。“音响是人家开的,我也管不着!他开给我跳舞我就跳咯!”——广场舞舞者A 某
“我们老家的广场舞就开展得很好嘛,有人领舞,有人负责管音响,也没有人投诉啊。说到底还是政府没有管好,有问题大家可以商量啊,而不是直接就不让我们跳舞了。”——广场舞领队B 某
他们在违反空间秩序时其实能够清楚认知到自身行为的负面影响,但是比起维护公共空间的责任意识,他们更关注空间使用权,因而自我合理化了自身的违规行为,强调自身行为的正当性,并认为政府没有履行其疏导和指引的职责。
从附近居民角度来看,对于噪音污染和治安事件整治诉求大于开敞空间的使用诉求,因而最终选择弊害,认同改造方案。
“当时跳舞的音响是真的很吵啊,我在家里都听得到,晚上睡觉都受影响。”——周边居民C 某
而作为公共空间的健身、休憩、旅游、通勤、观景等功能需求,由于人群不集中、功能需求碎片化,在广场空间秩序重构过程中被漠视和忽略。疫情爆发后,这种矛盾愈发突出,多元化的诉求产生的矛盾不会因为尺度“小”而消失,相反成为空间治理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空间治理中运维者是空间治理可持续的发展的重要支撑。北门广场建成后有效的运维机制和运维机构长期缺位:受多方条块管理割裂的制约,北门广场的运维从主管部门到学校都成为烫手山芋——市政部门只管绿化不管人;学校保安不管广场只管门;物业公司只管设施不管功能;城管部门顾得了短期顾不了常态;加上没有民间的“街规社约”的道德约束和行为协调,多元运维联席治理体系无法建立,使得空间治理效能堪忧。
“这样的改造手法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管理方互相推诿责任的结果,我们需要走向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真正让公共空间为更多人所用。”——中山大学某教授
中大北门广场空间碎片化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的行为逻辑与机制各有不同(表2),改造事件中反映出来的多方利益主体博弈过程,正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与自下而上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博弈。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对于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最终妥协让位于“一刀切”的治理措施。“一元”的形象图案化、空间碎片化的改造形式,并未做到充分从多元视角思考和尊重空间治理的客观规律。
表2 中大北门广场空间碎片化利益相关者行为逻辑与机制对比
城市更新过程中,很多小尺度公共空间由于其重要性被降低、忽视,出现形态、功能、管控和运维的“碎片化”现象。首先,应该认识到小尺度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居环境和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需要慎重对待;其次,空间治理是公共空间策略的顶层逻辑和底层基础:明确空间治理目标、尊重空间治理客观规律、遵循空间治理科学路径是进行公共空间打造和更新的主要依据和支撑。据此,以下尝试探索空间治理视角下的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策略。
中大北门广场是公共投资在非公共产权上建造的,供公共使用的公众活动场所。其具有三个明显特征:①政府主导供给和管理;②面向全体公众开放;③使用者缺乏公共意识的认同和指引。它既不是传统意义的公共空间,也不是西方常见的私有化或半私有化公共空间。西方学者所提出的分析框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中国情境下的小尺度公共空间治理研究应在全面考虑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展开。公共空间改造需要建立为多元空间使用者服务的基本价值导向,做好面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前期调研与策划。市民是空间的使用主体,无论改造前后,都应让市民参与到空间治理的全过程,建立“共谋、共建、共担和共享”的参与机制。
遵循“民主集中”符合中国国情的权力逻辑,“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做”的市场逻辑,完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法规体系。建立面对小尺度公共空间治理的多方联席和沟通机制、市场机制,探索PPP 管理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利益和责任是空间治理的一体两面,让各方利益主体都成为空间治理的主体,才能自上而下可持续发展。
尊重空间营造中技术和艺术的客观规律,发挥空间设计和规划的最大价值。在这个案例中,“形象化、图案化”最终导向“碎片化”,牺牲公共空间使用效率和人文关怀满足所谓“空间秩序”,本身就是违背设计规律的。城市小尺度公共空间更更应该采用兼具多元使用功能的微改造策略。
空间治理的终极目标是打造所有空间利益方的“想象共同体”——场所、场景、文化的认同。场所人文精神是不可能只通过管控获得,中大北门广场改造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只有当空间治理目标真正回到“人”的情感认同才能看到其本质,找到实现这个目标的智慧。
小尺度公共空间碎片化现象在城市更新中日渐普遍。目前采取的很多空间更新方法治标不治本,以牺牲公共空间使用效率和人文关怀来保障空间秩序,以强制化的物理手段消解空间适应性,促使碎片化现象产生。长此以往,不利于城市功能布局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小尺度公共空间本来应该承担的社会、文化功能。以政府为中心的公共空间治理模式越来越捉襟见肘,未来应当遵循空间治理的客观规律,建立多元共生的空间治理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联席机制,通过公共政策、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的“上下相通”治理途径,实现小尺度公共空间控制和秩序、利润和效率、宜居和幸福的空间治理目标。避免城市“公地悲剧”,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表来源
表1:作者基于参考文献[12,17-22]整理绘制;
图1、2、3、6、8:作者绘制,底图采用Google Earth 影像数据;
图2、5、6、11、12、14、16:作者实地拍摄;
图7:作者通过两步路APP 获取的中大北门广场周边KML 轨迹数据文件,运用91 卫图助手转化为SHP 文件,然后将线数据导入Arcgis10.5 平台,共导入75 条用户轨迹,以中国地图彩色版作为底图(地理坐标系为GCS WGS 1984),将线数据与底图进行位置校准,运用Arcgis10.5 线密度分析工具分析绘制。
其余图、表均由作者绘制。
注释
1)羊城晚报《中大北门广场摆花圃 居民叫好广场舞大妈苦恼》http://news.ycwb.com/2015-10/19/content_20775005.htm
2)POE(Post Occupany Evaluation)指使用后评价,运用于规划领域指在规划设计项目建成后,以规范化的方式收集使用者对于该项目的评价数据,分析他们的使用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用以指导后续规划建设。
3)作者于2021 年12 月18 日和20 日开展广场使用者行为活动调查,分别记录两日早中晚三个时间段的使用者行为活动,每次记录时间25 分钟,共获得278 个样本。
4)摘自搜狐新闻《由中大北门争地盘 看城市广场陷管理困局》http://gd.sohu.com/20070913/n2521267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