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
德阳市人民医院 输血科,四川 德阳 618000
输血是临床上治疗血液疾病的重要方法,血小板输注是临床输血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补充患者机体所需的凝血成分,加快凝血反应,达到止血的效果[1]。而单采血小板具有纯度高、质量好等优点,可以从单个献血者体内采集1~2个成人治疗剂量的血小板且去除白细胞。所以单采血小板目前是临床常用的血小板制剂。但血小板输注效果由于受到很多影响因素的限制,往往不能达到临床预期治疗效果,成为了临床应用的一大难题。本研究以我院进行血小板输注的100例(157人次)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提供依据。
应用本院临床电子病历系统和合理用血管理系统,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德阳市人民医院进行单采血小板输注的100例(157人次)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信息。此研究共收集100例(157人次)治疗性输注单采血小板的患者资料。其中男50例,女50例。共收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32例、继发性血小板减少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9例、急性白血病23例、慢性白血病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淋巴瘤12例、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3例,其他血液系统疾病7例。纳入标准:确认为血液系统疾病,住院期间因病情导致血小板计数<20.0×109/L,或血小板计数>20×109/L但有出血或出血风险,均需要治疗性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年龄16~95岁,无其他外伤出血性疾病。排除标准:血小板输注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终止血小板输注的患者。
每一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容量为200~250mL;我国规定单采血小板计数应达到≥2.5×1011/袋,未经开放处理并采用血小板专用保存袋的单采血小板保存期可达到5d。采用血站供应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单采血小板,采集后5d内使用,ABO同型输注,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
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有无发热、血小板输注次数、血小板抗体、感染、活动性出血、脾大等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判定血小板输注效果可以通过校正后的血小板上升数(CCI)或血小板回收率(PPR)来衡量。CCI=输后血小板增加数(个/μl)×体表面积(m2)/输注血小板总数(×1011),其中体表面积=0.0061×患者身高(cm)+0.0128×患者体重(kg)-0.01529;PPR=输后血小板增加数(109/L)×血容量(L)/输注血小板总数(×1011)×100%,其中血容量(mL)=(男)70×体重(kg)或(女)65×体重(kg)。结果判定:CCI 1h<7.5×109/L,24h<4.5×109/L或PPR 24h<20%判定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对入院首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及输注次数达3次以上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的患者,再进行HLA及HPA抗体分型。检测按照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固相凝集法)使用说明书中的检测步骤操作,结果判读按试剂盒说明书。以上检测均采用Sanquin的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产品批号80000257471)。
数据录入采用EXCEL软件,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进行变量的单因素分析,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变量进入方法选用向后wald。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共收集100例(157例次)治疗性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资料。其中男50例(50%),女50例(50%),年龄范围16~95岁。共收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例(32.0%),继发性血小板减少2例(2.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9例(9.0%),急性白血病23例(23.0%),慢性白血病4例(4.0%),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8.0%),淋巴瘤12例(12.0%),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3例(3.0%),其他血液系统疾病7例(7.0%)。共输注血小板157次,总有效率为62.4%,无效率为37.6%,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及输注效率
对有效组和无效组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采血小板输注效果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PTR与感染、脾大、活动性出血、血小板抗体阳性、输注前后发热、等因素正相关(P<0.05);血小板输注≤2次、2~4次时,有效组和无效组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差异无明显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对157例次患者单采血小板输注效果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活动性出血、血小板抗体阳性、感染和脾大是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独立危险因子,见表3。
表3 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多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无效组中,共有10 例次血小板抗体阳性(16.9%);有效组中,共有4例次血小板抗体阳性(4.1%)。有效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小板抗体阳性是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独立危险因子。对无效组中的10例阳性抗体进行分型,其中HLA抗体8例,HLA+HPA抗体2例,无单独存在的HPA抗体。
血小板是血液的有形成分之一,除具有激活、粘附、聚集、释放等基本功能外,还具有辅助、调控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功能。另外,血小板与炎症反应,肿瘤生长及转移的病理生理学也有密切关系[2]。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常由于疾病的原因出现血小板减少或者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现象,所以需要输注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但是血小板输注效率却不高。国内外文献报道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为30%~70%,不同地区与种族存在差异,Kumawat等报道印度北部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为56.66%。
本次研究发现,单采血小板输注效果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输注无效与感染、脾大、活动性出血、血小板抗体阳性、发热等因素正相关(P<0.05);血小板输注≤2次、2~4次时,有效组和无效组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差异无明显统计意义(P>0.05)。活动性出血、血小板抗体阳性、感染和脾大是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独立危险因子。
大多数PRT是由非免疫性因素引起,发热、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感染、药物作用等,均可导致血小板消耗增加或破坏,导致PTR的发生[3]。对于非免疫性因素,治疗其原发病可以减少PTR的发生。
输注无效组中,血小板抗体阳性比例高,是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独立危险因子。血小板抗原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血小板相关性抗原(主要包括HLA抗原和红细胞血型系统抗原)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血小板相关性抗原不合是导致机体产生血小板抗体的主要原因,机体被HLA或HPA抗原免疫获得血小板抗体,这种免疫可由输血、妊娠而获得[4-5]。本研究中引起PTR的抗体中,HLA抗体占80%,HLA+HPA抗体占20%,未检测到独立存在的HPA抗体。
输血是一种血液成分的移植,如果供受者血型抗原不合,容易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反应,输血后患者同种异型白细胞与血小板抗原将会对机体产生刺激使其产生抗体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也就增大[6]。目前临床主要通过白细胞过滤、血浆置换、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注射、射线辐照及血小板抗原修饰等方法对PTR进行治疗[7]。但实际应用有一点困难,疗效稳定性也欠佳,因而血小板输注前进行筛查与鉴定工作尤为重要。国内外报道认为,血小板交叉配型可明显提高输注效率。因此,对输血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并进行交叉配型实验,选择配合性输注。通过血小板配合性输注,可使大多数免疫性PTR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由于抗体生成具有暂时性,交叉配型仅能保证当次输注血小板有效,无法避免再次输注时机体受到刺激是否产生不同抗体,通常无法彻底消除PTR发生可能性,需要经常实施交叉配型实验[8]。
目前,常见的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的办法就是输注前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常用的免疫印迹法、固相凝集法等,实验操作方便,设备简单,能快速的检测患者红细胞中的抗原与献血者血小板的抗体是否配合,从而达到配合性输注的目的。但如遇配型不合,则需要进行血小板的筛选,需要大量的血小板制品。由于献血者有限且血小板保存期限较短,因此,目前很难达到有效的筛选。虽然对血小板制剂进行白细胞去除可以降低HLA抗体导致的PTR,但HPA抗体检测则仍有赖于输注前检测。由于相对于其他血液成分抗体检测更为困难,临床试验务必确保测试技术的灵敏度与特异度[9]。因此,建立区域性的血小板献血者资料库,统一检测献血者血小板抗体并保存资料。通过检索,寻找到匹配的献血者,直接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献血者血小板抗体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检测试剂浪费。由于统一检测,可以选择灵敏度好,特异度高的检测方法,建立相关检测的SOP文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作为输血科的工作人员,我们的职责是严格把控临床输血指征,能不输血的就不输血。向血站建议对血小板制剂进行白细胞去除和辐照,建立区域性的血小板献血者资料库,提高单采血小板临床输注有效率,减少血液制品的浪费,减少患者经济负担,确保输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