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晴,马 婕
(浙江大学 1党委研究生工作部;2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共青团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而对高校来说,培养一支高素质共青团干部队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完成“共青团改革再出发”任务的重要保障。目前,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仍然存在人岗匹配不充分、专业化发展不足等问题,难以有力回应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要求。本文借鉴胜任力相关理论,构建了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团干部队伍培养建设提供参考,为促进高校共青团事业发展,进一步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2013年,共青团十七大提出了新的战略任务,要求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青年组织。在群团改革总体要求和共青团改革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共青团工作五年发展纲要》[1]《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2]《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3]《2020-2023年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4]先后出台,逐步对团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围绕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提升,有关专家学者、一线工作人员等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提升共青团干部能力素质方面,吴成钢(1996)较早提出要引导团干部将自我启发与教育引导、自我学习与选拔任用、自我修养与督促约束、自我要求与激励鞭策相结合[5],徐莉(2011)[6]、刘振宇(2021)[7]等从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困境、路径方法等出发先后展开了理论与实证研究。高田钦(2002)[8]、丁少华(2018)[9]、刘晓光(2019)[10]等则围绕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动机取向、知识能力等维度,对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特征进行了分析。2021年2月,共青团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全团要按照“三力一度”的新时代共青团工作布局,深化改革、从严治团。高校共青团干部是高校全面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共青团事业发展中起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但目前高校共青团干部经常面临着工作“线多面广”、方向不聚焦的情况,工作对象往往呈现出思维活跃、包容性强、社会经验不足、思考问题方式方法不够成熟等特征,而无论是高校共青团队伍建设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实际工作领域,都鲜有对共青团干部,尤其是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总结。在素质能力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培养工作指向性不够突出的现状下,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但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仍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
在高校中,共青团干部经常同时拥有多种职业角色,尤其在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高校,二级学院专职团干往往同时是学生辅导员,兼职团干则一般为专业教师或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团干部要兼顾不同岗位、不同职业角色的工作任务,其中不乏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完成事务性的工作,容易陷入所有精力都投入完成“规定动作”的困境,难以从团干部的视角出发主动学习提升或有效参与学校开展的培训活动。
高校共青团干部培训多依托校级团校展开,以讲座报告、案例展示、交流研讨、实践走访等形式为主。在疫情影响下,近两年的培训更多地被限制在校内、线上,团干部兼顾繁忙的日常工作的同时参加此类培训,其效果难以保证。另外,高校中有大量专职团干部从事共青团工作3-5年甚至更长时间,结合不同资历团干部的工作经历、工作时长和工作内容等有侧重地开展分层、分类培训的工作体系机制仍有待完善。
在高校共青团干部职业角色较多的情况下,多数团干部对应的管理部门也不止一个,其年终或各类考核评价一定程度上存在校院两级团委不参与的情况,不利于团干部在参与共青团的工作中形成约束感和责任意识。从调研情况来看,研究领域和实际工作领域对高校团干部素质能力要素梳理和描述的缺位,直接导致了团干部选用、考核、评优缺乏科学依据。
为此,本文在胜任力视域下,构建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1959年,罗伯特·怀特提出兴趣和动机等与个性相关的特质可以帮助组织进行人才识别,被认为是首次提出胜任力概念。[11]297在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建设研究中引入胜任力理论,可以更有效地梳理总结高校共青团干部的核心能力,从而助推工作部门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团干部选用培养工作。目前,基于胜任力理论系统、全面地构建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等整理确定了高校共青团干部的“核心胜任力指标”,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
1.意见征集。面向高校共青团员、团干部等广泛征集评价指标,梳理总结成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指标词典。
2.指标设计。以已有评价指标、意见征集结果、相关文献成果以及政策文本等为依据,经过分析、比较、筛选,确定了基于胜任力理论的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一级、二级评价指标,初步构建评价指标框架。
3.指标判断。选取8名来自高校、从事共青团工作的相关人士对指标重要程度打分,并对框架进行修正。
4.计算权重。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值并形成评价模型。
本文从较为成熟的研究和政策文本中总结形成了一级指标,而二级指标设计则是在一级指标各维度下进行梳理、分析、提炼,并结合实证研究进行补充、细化和删改,所形成的评价指标框架及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评价体系指标框架
1.指标重要性判断。经过问卷发放和回收、汇总,本文采用量化重要程度并计算“评价等级和”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处理,[12]五级量表中非常重要赋值1分、比较重要赋值2分、一般重要赋值3分、比较不重要赋值4分、非常不重要赋值5分,计算公式为:
其中,Sj为指标j的评价等级和,Rij为指标i对指标j的评价等级数值,mj表示反馈此次指标重要性程度调查问卷的总人数。
2.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首先,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根据对问题关键点的分析梳理,将影响问题决策的要素按一定标准划分成类,作为系统中新层次的准则,这些准则再按另一标准归类,形成更高层次准则,最终形成单一目标层。同时,为保证计算结果的科学性,本文通过和积法对判断结果进行了一致性检验,计算公式为:
(1)对判断矩阵做列归一化处理
(2)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判断矩阵每一列按行相加
(4)计算最大特征根
其中,(AW)i表示向量AW的第i个元素。
(5)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指标CI
随机一致性比率CR是CI与对应阶数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比值,RI需要查表:
CR<0.1,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否则就需要修正。经过上述计算,判断结果一致性较好,所构造的矩阵符合预期,同时可以得到指标相对特征向量如下表所示:
表2 各指标层相对特征向量汇总表
另外,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说明指标体系构建的结果一致性较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表3 判断矩阵观测数据汇总表
各项指标最终权重计算方法如下:
Ci=WB×WCi
其中,WA、WB表示Ci所属目标层A和准则层B指标的特征向量,WCi表示Ci相对于上一层所属指标的相对特征向量。
表4 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表
结合所构建的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对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要素进一步进行分析探讨。如图1所示,从一级指标权重分布可以看出,培养和提升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最重要的是促进高校共青团干部价值观的养成,其中内涵了高校共青团干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的内生动力和对职业的认同感,包含的细化指标多为内在隐形特征,如理想信念、政治素养、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等。其次,动机也是促进高校共青团干部更好地开展工作、取得更加突出业绩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指标也同样对应了高校共青团干部的内在隐形特征,包括工作态度、成就动机、学习意识等。相反地,对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培养来说,储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清晰的自我概念、具备工作相关的个人特质整体上重要程度偏低。
图1 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分布
根据二级评价指标权重分布情况(图2)可以进一步发现,培养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重点要引导鼓励团干部树立更加明确的责任意识和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这一结果与高校共青团工作联系和服务青年的特质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政治素养、理想信念等指标的重要程度也较高,提升政治理论修养,始终是党对年轻干部的一贯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青年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当作终身课题”,高校共青团组织也应该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政治站位、强化团干部大局意识、重视对团干部政治信仰的培育,把团干队伍打造成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
图2 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权重分布
根据指标权重分布情况,理论基础、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思辨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与基本知识技能储备相关的指标重要程度偏低,这些指标更多地对应了外在的显性特征,也更容易通过工作实践、培训和自主学习获得。总体上,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反映了在选用培养高校共青团干部时,内在隐形特质更加重要,高校共青团组织应更多地关心、关注团干部内在隐形特质的发展和培养。
基于胜任力理论构建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合理分析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要素的重要基础,也是破解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培养针对性不够突出、评价维度面面俱到但缺乏指向性难题的关键,更是指导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靶向发力的重要途径;基于胜任力理论,构建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符合新时代共青团工作对高校共青团干部的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和素质能力发展的倾向性。本文基于有关政策文本和研究成果,提出了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要素可以总结为5个维度,并结合调查研究将其细化为27个评价指标,总结梳理了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要素,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和工作实践提供了一定支撑;我国围绕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发展和培养的相关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所开展的研究较少基于现实情况进行分析。高校共青团干部通过开展共青团工作,深度参与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学生是团员青年群体中思维活跃、社会经验相对不足的一部分,因此高校共青团干部要更加熟悉、了解自己所开展工作的特殊性,从而在落实推进共青团工作时能够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地发挥作用;在提升高校共青团干部工作胜任力、强化其工作效能时,培养其与工作相匹配的内在隐形特征更为急迫。根据本文分析,对高校共青团干部价值观的培养最为重要,其中细化指标多为内在隐形特征,如理想信念、政治素养、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等,相比外在显性特征,这些特征更需要在工作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和养成,高校共青团组织应通过各种形式促进团干部真正把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的初心使命投射到工作中;促进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要“内外兼施,刚柔并济”,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团干部的职业认同感,调动团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担当意识。通过本文的调研分析可以看出,重要程度较高的指标所对应的素质能力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发展,多与团干部个人理解认识、职业认同感,以及学习提升的主观能动性有关。因此,应把激发高校共青团干部工作和学习的内生动力作为开展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培养的重点目标和核心任务。
本研究对加强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的提升有如下启示。
提升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首先要重视团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团干部政治理论锻造,既要通过各种方式明确团干部队伍的职责使命,发挥党建带团建的引领作用,强调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重大意义,又要提高团干部培训站位,参照对标党员干部培养培训的方式方法,丰富充实培训内容,引导带动团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
进一步规范高校共青团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结合团干部工作实际,实行有针对性的考核评价和奖励激励机制,以评促建、以考促建。结合团干部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形成深入工作实际的量化目标责任清单,分别发挥好亮点工作和基础事务性工作的激励作用,加强对团干部的多形式激励,选树优秀典型,更好地发挥团干部自驱力在素质能力提升上的推动作用。
结合高校共青团工作特点,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拓展理论教育、交流研讨、现场教学等培训形式,发挥好同一单位团干部之间的引领促进作用,在培训内容设计上除了包含共青团工作实务等,还应开展更多紧跟时代要求、贴合团干部自身需要的活动,构建多场域着力、多形式并进的培训体系,逐步探索形成团干部专业化发展的方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