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2-08-30 02:37凡文文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3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小学生

凡文文

(太和县第一小学 安徽阜阳 236600)

小学数学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外,还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以后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现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打造网络技术下的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何谓主题教学模式

主题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主题”二字,是指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以教材内容作为教学载体,以课程技能培养作为主体,以一个或者多个有价值的主题作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数学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应小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理论,进而开展实践教学,其中数学教学模式便成为联系数学教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通道,是从理论迈向实践不可缺少的一步。21世纪以来,各阶段的数学教学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在教育部要求之下,小学数学教师积极进行主题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借助主题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数学知识。数学主题教学模式,是以特定问题、主题为核心导向,数学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最大程度地进行互动,在相互探讨中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数学主题教学模式与传统填鸭式的数学教学模式有本质的区别,不论是课前的备课环节、课堂的预热环节,还是课后的复习巩固环节,都有极大不同。主题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只是课堂中呆板的听课人,而变为数学课程全面的参与者,在和数学教师互动中深层次汲取更多的数学知识,拓展自身数学知识和技能,提升数学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将主题教学模式科学地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有着许多显著的优点。

二、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教学模式特征分析

(一)具有交互可控性

我国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会模糊自己的教学身份,将数学课堂变为自己的主场,严格把控整个数学教学流程。产生这一现象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在传统观念之下,国内师生关系是由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建立的,缺少必要的支撑系统。渐渐地,“控制”成了数学教师的习惯,数学教师往往会参与在小学生协作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助力于学生整体的数学学习过程。在该模式下,小学生只能按照数学教师的要求开展学习活动。而网络环境打破了这一教学僵局。小学生在网络技术支撑下,通过整体协作平台完成数学学习,数学教师也需要依托该平台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于是便可以有效把握控制的“度”,保持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稳定性。

(二)具有真实的情境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环境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小学生数学思维。小学生对丰富深奥的数学知识不断探索,可以促进数学教师积极构建教学意义,以此提升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不仅如此,小学生在网络课堂环境中,可以更为全面地展示自己的数学问题,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对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见解,这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不能做到的。

(三)具有丰富的资源

随着网络技术的新突破和新发展,网络信息日趋多元化。纷繁复杂的信息给了小学生更为充足的选择,学生只需要借助网络便可以随时随地获得自己所需的数学知识,并在信息的指引下快速解决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学生想要搜寻某个数学问题抑或是相关数学信息时,只需要将相关字符、关键字输入到搜索引擎中,便可以快速得到和该数学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源、研究成果等。数学教师若是在网络环境下将新颖的数学教学形式合理运用到课堂之中,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高效地收获学习成果,使学生真正学会高深的数学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长久的数学学习中保持浓厚的求知欲望和良好的热情,避免学生失去对小学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

三、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还原数学问题本质

主题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教学主题。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生动有趣、画面感强、多维感官结合的知识,更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接受能力。因而,在主题教学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还原问题的本质,有利于让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对于提高课堂的效率有极大的帮助。

比如在学习《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在多场景中认识图形,教师首先可以设定“生活中的图形”这一教学主题,借助信息技术搜集“客厅”“卧室”“商场”等场景,然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展示,和学生一起认知图形。每认识一个图形,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变换角度、调整速度,从而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中认识图形。如从碗、碟子、轮胎、挂钟等物品中让学生认识圆形,从牛奶盒、床、方形的桌子、书本等物品中认识长方形,从饰品、自行车架、货架等物品中认识三角形。还原真实的场景,不仅使课堂趣味性十足,且能够激发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意识。主题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进行知识迁移,有意识地分类,了解图形的特征。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声色俱全,可以调动学生多维感官,从而令学生加深印象。

(二)整合教学资源,展示数学知识规律

数学知识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引导学生掌握规律,让学生掌握方法,才能实现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目标。主题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将相同类型的知识设置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要将割裂的结构性数学知识重新整合,形成大的主题。学生横向、纵向地比较可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数学知识之间的规律,从而实现学习一个知识即学习一类知识的目标。低年级小学生学习阅历浅,思维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主题教学适应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以及二年级“时、分、秒”的知识点可归为一类,构成主题“认识时间”。利用信息技术讲述该主题内容,以一定的组织结构图呈现钟表与“时、分、秒”的关系,并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钟表,认识时间的基本单位,同时呈现钟表直观动态变化,让学生理解“时、分、秒”这一组时间单位的关系。通过操作、观察钟表的变化,学生发现: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1时=60分;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1分=60秒。通过信息技术开展主题教学,学生认识了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从动态画面中总结数学知识规律,理清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展示多维结构,具化抽象数学知识

信息技术能实现多维效果,将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有利于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主题教学模式下,将数学知识以主题的方式进行转化,基于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构建思维体系,以实现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加减法”是小学生初步接触的计算内容。对于他们而言,这一知识并不复杂。教学的关键在于尽可能让学生多练习,并且提高心算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进行计算,可开展主题式教学,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教师于将该章节的主题设置为“买卖”,创设更加灵活多变的知识运用场景。首先,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小商店、超市、菜市场等买卖场所,设定买卖涉及的数量由一定的关系而发生了变化。如:商店进了15箱苹果,卖了9箱,还剩几箱?17个挂钩,卖了6个,还剩几个?昨天超市进了10箱香蕉,今天进了9箱,超市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箱香蕉?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生活场景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变化之后,由学生自行指出场景中数量关系的变化,列出算式,再由学生自主计算。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字转化成了具体的生活情境,基于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开展直观、生动的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开展主题教学模式展示多维结构,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变化这一数学知识,学生在丰富的场景中学习数量关系的变化,运用加减法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信息技术下的主题教学模式,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直观,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拓展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素养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要求能够实现教学的目标,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沉浸其中。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让学习方式缤纷多样,又符合其心理发展规律,容易被学生所接纳。丰富多样的场景,让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成了可能。

PK模式,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紧张感和刺激感,一旦胜利,其会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自信心得到增强,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难度更大的挑战中。AI智能技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和表现自动调节,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特征,有助于其实现针对性提升。信息技术下的主题学习内容图文并茂,声色俱全,且并不局限于单一练习的方式,有多种模式可以供学生选择,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比如,就“计算”这一主题而言,信息技术下的学习空间中,计算形式多种多样,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进一步发展。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符合时代发展的主流,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一线教学工作,综合性地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小学生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我是小学生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