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玲
(和县历阳镇第二小学 安徽马鞍山 238200)
教学情境一直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设计,都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忽视了创设的目的和实效,成了花架子。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数学情境创设问题,从而深入研究有效的应对策略。
我们在课堂里看到很多精彩纷呈的情境,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不少情境是无效或者低效的,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甚至把学生引向了“歧途”。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尊重学生,但也要注重教材。一些教师上课,特别是上公开课,总想来点创新,更改教材情境,但恐有不尊重教材的嫌疑,于是来个“创新情境+教材情境”,这样似乎尊重了教材又体现了创新,但实际造成了教学重复,使学生的兴致陡然下降,也让听课老师生厌。
例如,某位教师在教“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是这样导入的:
上课伊始,师:“大家早餐喜欢吃什么?”生回答。师:“我们班谁最高?请举手!”学生举手。师:“你早餐喜欢吃什么?”生:“喝牛奶。”师:“请坐下。”师:“同学们,喝牛奶有哪些好处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教师介绍喝牛奶的好处,介绍日本的“学生每日一杯牛奶计划”,引出某校开展课间餐活动,进而出示“搬牛奶的情境图”。于是,课堂导入环节足足用了8分钟。这样的导入似乎关注了学科知识的融合,似乎自然流畅,但其实是把学生的精力引到了与数学内容无关的谈话上,兜圈绕弯,既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降低了学习效率。
好的数学课堂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新知的欲望,但情境教学也是双面刃,运用不当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某位教师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是这样导入的:
上课伊始,师:“今天是小芳的生日,小明也来祝贺。”课件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并且播放《生日快乐》乐曲,要求学生跟唱。音乐一结束,师:“小芳过生日买了一些食品,你们看是什么啊?这些食品怎样分才公平?”大部分学生齐答道:“平均分。”这时,班上有七八个同学高高地举起手。一位学生说道:“今天是小芳的生日,小芳应该多吃些,平均分不好。”又有一位学生说道:“小芳过生日只有一个人陪伴,太没气氛了。”下面有的学生窃窃私语:“前几天,我过生日,我爸爸在酒店里开了两桌。”“过生日吃蛋糕一般都在晚上吃,还要吹蜡烛。”……此刻,教学陷入尴尬局面,教师只能苍白无力地解释,勉强将学生拉入新课的学习。这样的“包装”,营造了气氛,确实起到了激活学生生活经验的作用,但充斥了许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离教学目标甚远,对新知学习形成了干扰。
例如,某位教师在教“三角形内角和”时,是这样导入的:
师:“春晖小学正在装修,工人师傅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坏了。”课件出示碎成3块的玻璃片,并显示三角形玻璃片没有损坏的2个角的度数。师:“要重新配一块玻璃,要配多大的角呢?”生回答。但我们不禁产生疑惑,生活中有这样的三角形玻璃吗?真要有的话,坏了会这样配个角吗?这样脱离实际的“造假情境”,是我们的课堂需要的吗?其有存在的价值吗?
上述误区,一方面反映教师对情境认识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教师对教学情境理解的偏差。
将数学情境复杂化这一现象,与教师对情境的认识不足有关系,同时,厘清课堂情境、教学情境和文本情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至关重要。我们要立足教材,从学生角度出发,找到教学情境和文本情境之间的联结点,创设出最佳的教学情境。为避免陷入上述误区,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
数学情境具有激趣、启思、导学等作用。比如学习两位数乘法时,教材中呈现了如下情境:一箱牛奶12瓶,10箱牛奶多少瓶?
学生根据情境内容列出算式12×10=,教材中呈现了多种算法,目的是鼓励学生利用旧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同时利用各种解法相互验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教材中的情境内容是,把10箱牛奶摆成2堆,每堆5箱,而左边一堆4箱放好,还有一箱待放好。这个情境就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已有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思考得到:每堆5箱是12×5=60,60+60=120;12×9=108,108+12=120;从而得到12×10=120。可见教材中的数学情境给了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体现了数学知识的严谨性。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教材中的数学情境的作用,才能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
情境里的信息可以分为数学的和非数学的。非数学内容是指和内容相关联的各种综合因素,这些因素能激活人的多种感官,给人以心理满足和刺激。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积极情感的诱因,是“童趣”所在。数学内容与数学有关,它提供数学问题、数学思想、数学信息、数学思想等,是课堂上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和学习的内容。当数学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首先关心的是非数学内容,兴趣被激发,注意力被集中。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这时要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数学内容的学习中,让兴趣和注意指向数学内容和数学活动。在数学情境里适当保持一些非数学内容是有必要的,缺乏非数学内容的情境可能是无趣的、枯燥无味的。在情境里适当保持一些非数学内容是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但要尽量突出数学内容,把数学内容和非数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由非数学内容转移和集中到数学内容上来。对学生来说,缺乏非数学内容的情境可能是无趣的;对教学来说,不是突出数学内容的情境可能是浪费资源的情境,可能是影响教学活动的情境。
新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导入新知。知识的呈现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以提问、讲故事、做游戏等多种方式营造教学情境,以引发儿童认知冲突,使其在大脑中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根据学生学习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一节课的前20分钟是最佳学习时间。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学应该在这个时段里完成。因此,入课一定要迅速触及教学重点,避免非数学内容的干扰。比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首先呈现主题图。师:“同学们看,这里有4个苹果、2瓶饮料、1个蛋糕,分给图中的2个小朋友,怎么分公平?”生:“平均分。”师:“平均分苹果,每人几个?饮料呢?蛋糕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问:“‘一半’怎么表示?”该教师仅花了不到2分钟的时间,便进入新课的学习。这样的导入,虽没有热烈的场面,但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给听课者简洁、明快的感觉。
目前教材的数学情境,大多借助“主题图”创设,要求学生学会检索有用的数学信息,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如果提出的数学问题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脱离教学重点,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比如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时,教材中的数学情境是这样的:有三辆车,大客车45座,中巴30座,小车3座。教师要求学生看图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本质上是进行了数学综合训练;使学生明白这节课知识学习的背景——在学习几十加几的基础上,再学习几十几加几和几十几加几十;教师可以把算式板书出来,为整节课提供一条明线,从而促使学生的提问与本课所学内容密切相关。
反过来,不是看到有条件的数学情境,都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例如,学生小数乘法时,教材通过一个情境告诉学生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这里教师就可以直接问学生如何计算它的面积,让学生列出算式。如果这里教师问:“你们看这些条件,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长比宽多多少?”“长是宽的几倍?”……哪怕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与这节课的学习没有多大关联,也可以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但这种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没能融入课堂教学的总目标中来。这样就降低了学习效率。
更多的情况下,数学问题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的。我们不能随意鼓励学生提问,而让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避免课堂上出现尴尬局面。
创设直观的、新鲜有趣的数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在思维碰撞中使数学思维得到锻炼,并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促进学生发展。
例如,教学“找规律——有趣的搭配”一课时,当教师提出:“搭配的方法多吗?有无数种吗?到底多少种呢?与帽子数和木偶数有什么关系呢?”这时学生可能呈现以下几种思维状态:
状态1:少数学生课前进行预习,一听便能答出:有6种!2乘3等于6。
状态2:多数学生从活动中体会到不只是一两种,也不会有无数种,但不知道究竟有几种。与帽子数和木偶数应该有一定关系,但不知道究竟有什么关系。
状态3:部分学生会瞎猜,4种、5种、6种,但知道不会是无数种。
这时,我们关注的不能仅仅是结果,或者是满足于少数学生的回答,要关注大多数学生怎么想的,把握学生的思维。可以追问学生:“怎样有条理、不重复、不遗漏地把这些搭配方法展现出来?用什么方法把情境里的有序搭配表示出来?其规律如何?为何是这样的?”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串贯穿于情境教学之中,以数学的自身魅力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让学生经历“有序搭配操作—有序画图连线—发现规律”的过程,把“个别的”“想当然”“模糊的”思维活动状态转化为外在的操作活动,为学生发现规律和理解数量关系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从感知到认知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们要有效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坚决摒弃表面上的花哨和热闹,让数学课堂的数学味更加浓郁、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