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前全血温度对白细胞去除效果的影响

2022-08-29 08:38卢少芬谭晓颖杜明仪陈雪英龙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7期
关键词:滤器全血白细胞

卢少芬 谭晓颖 杜明仪 陈雪英 龙海燕

医学研究认为,输血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为“污染物”,输入人体之后会产生多种危害,容易引起各种输血不良反应。采用特制的白细胞滤器血袋可以将血液当中的白细胞滤除,是目前血站最常用和实用的去白细胞方法。随着临床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进一步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对白细胞过滤技术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本研究针对滤前全血温度对白细胞去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2021 年3 月本站采用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滤器血袋T-200(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采集抗凝全血45 袋(200 ml/袋),按滤前全血温度不同分成热滤组、温滤组、冷滤组,每组15 袋。

1.2 方法 低温操作柜(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MBR-506D(H)储血冷藏箱(日本)、BC-3000Plus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CX31 生物显微镜(OLYMPUS)。热滤组:血液采集后置于18℃~25℃室温3 h;温滤组:血液采集后置于2℃~6℃低温操作柜>1.5 h,使其血液温度<14℃;冷滤组:血液采集后置于2℃~6℃冰箱内>3 h。用手持式红外线温度检测仪检测各组血液温度确保在指定范围内,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全血白细胞过滤,记录每袋血液的过滤时长,并从其滤前全血及滤后全血分别取小辫血样。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滤前和滤后的血样,根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 版)要求,通过结晶紫染色液使白细胞着色,使用大容量Nageotte 血细胞计数板方法,在显微镜下计数,检测滤后血样的白细胞含量。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依据《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1]中去白细胞全血质量控制项目和要求:来源于200 ml 全血。①观察比较三组全血滤前滤后血液指标(全血容量、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含量)及过滤时间。②观察比较三组去白细胞全血质量检测结果。包括合格、不合格,计算合格率。去白细胞全血外观肉眼观察应无色泽异常、溶血、凝块、气泡及重度乳糜等情况,血袋完好,并保留注满全血经热合的导管至少35 cm,血红蛋白含量≥18 g/L、白细胞含量≤2.5×106个,无菌试验为无细菌生长,则表明符合质量要求,即为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全血过滤前后血液指标及过滤时间比较全血过滤前,三组全血容量、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过滤后,三组全血容量、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含量均低于本组全血过滤前,且冷滤组白细胞含量低于温滤组和热滤组,温滤组白细胞含量低于热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过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全血过滤前后血液指标及过滤时间比较()

表1 三组全血过滤前后血液指标及过滤时间比较()

注:与本组全血过滤前比较,aP<0.05;与冷滤组,bP<0.05;与温滤组,cP<0.05

2.2 三组去白细胞全血质量检测结果比较 冷滤组去白细胞全血合格率为100.0%,温滤组去白细胞全血合格率为93.3%,均满足质控要求的75.0%,热滤组去白细胞全血合格率为60.0%,达不到去白细胞全血的质量要求。冷滤组、温滤组去白细胞全血合格率高于热滤组,且三组去白细胞全血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去白细胞全血质量检测结果比较[袋(%),%]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成分输血治疗范围不断扩大,输血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率也持续提升,逐步引起更多的关注。输血能拯救生命并增进健康,但是许多需要输血的患者不能及时获得安全血液,我国每年10%输血患者可能出现轻重不同的输血反应,其中主要表现为发热,约占输血不良反应30%左右[2,3]。如何尽可能利用血液成分,控制输血不良反应,采用有效方式过滤白细胞十分重要[4,5]。对于血站工作人员来讲,在确保血液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制备流程、提高制备效率,更能保证血液质量。

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滤器血袋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的新型器材,它可通过物理阻挡和化学吸附双重作用,滤除白细胞,达到满意的白细胞去除效果(99.9%以上),但有学者提出,血液过滤前温度可直接影响过滤效果,影响血液质量[6]。本站从2003 年开展血液去白细胞技术业务,由于最初去白细胞型血袋生产技术不成熟等各种原因影响,白细胞过滤后制备出来的血浆几乎都是颜色偏红,容易造成溶血性报废,因为影响到血浆的供应其间停了几年,于2011 年3 月又重新开始制备到现在。虽然进口滤器血袋降低了对血液温度的限制,冷热血均可过滤,但成本较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进口滤器血袋仍不可避免带来“红浆”报废的困扰。本次研究选取了国产去白细胞滤器血袋,从滤前全血温度对白细胞去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三组全血滤前容量、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含量之间均无较大差异,采用当天采集当天过滤的方式,考虑到存放时间较长会使得白细胞崩解[7-9]。通过研究发现,三组当中冷滤组白细胞去除的效果最好,温滤组次之,热滤组最差,这可能与低温下血液中的白细胞变形能力差、可塑性降低有关[10-12];冷滤组去白细胞全血合格率为100.0%、温滤组合格率为93.3%,均满足质控要求的75.0%受控要求,而热滤组合格率仅为60.0%,虽然仍达不到去白细胞全血的质量要求,但比预想当中要好,说明近年来国产滤器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如果能严格按照血袋说明书操作,就可达到很好地去白细胞的效果。

综上所述,滤前全血温度控制对白细胞滤除效果有较大影响,需将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方可提升过滤效果。

猜你喜欢
滤器全血白细胞
困难滤器回收策略
自制圈套器技术取出疑难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滤器的回收成功情况分析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