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成涎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附7例报告)

2022-08-29 14:35吴一凡徐万林刘胜文杨雯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唾液腺腮腺先天性

吴一凡,卢 浩,朱 云,徐万林,刘胜文,杨雯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11)

成涎细胞瘤又称唾液腺母细胞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恶性肿瘤。1966年,成涎细胞瘤由Vawter和Tefft[1]首次发现并被命名为“胚胎瘤”;1988年,Taylor[2]报道的文献中第1次使用了“唾液腺母细胞瘤”来命名这种肿瘤。目前国内外报道的病例为80余例,该病主要在刚出生的新生儿中发现,也存在个别的成人病例[3],其好发部位主要位于腮腺及颌下腺。在2005版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学分类中,成涎细胞瘤被归类于涎腺恶性上皮性肿瘤,该指南认为该类型的肿瘤存在一定的侵袭性,有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风险。由于其罕见性及高度个性化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手段也不尽相同。本文整理了2012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例成涎细胞瘤病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复习,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罕见病的临床认识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本文进行了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首先在我院病例资料库找出2012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诊断为唾液腺成涎细胞瘤的病例,通过查询住院病例资料整理总结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参考既往文献的纳入标准[3-5],在PubMed中检索既往文献报道。检索方案:搜索词为sialoblastoma和/或embryoma和/或congenital salivary mass,搜索1960年1月—2020年12月的英文或中文文献,经同行评审。

2 结果

2.1 临床分析

7例成涎细胞瘤的临床随访数据见表1。既往7例病例中,男性5例,女性2例。患者年龄为0~9岁,其中6例患者为出生时即发现。3例发生在腮腺、3例发生在颊部、1例发生在颌下腺。病程为4~84个月,其中1例患者病程长达9年,在外院手术之后复发半个月前来就诊。成涎细胞瘤的临床检查描述为质硬、无痛、缓慢增长的肿块,表面未见明显溃烂和异常光泽,直径为3~6 cm。其中,病例5在入院时已经出现面瘫症状。术前常规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均提示病灶区域见异常软组织信号影,大小不一,增强后,病灶可出现一定程度的强化,病变边界欠清,可累及邻近脂肪、肌肉、骨等结构(图1、2)。入院后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未行放化疗。术后2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1例复发3次,间隔时间为4个月;另1例相隔1年后复发再次入院;有2例患者发生了肺转移。截止到最后1次随访,目前7例病例中有5例为无瘤生存(71.43%,5/7)、1例为带瘤生存、1例死亡。

表1 7例成涎细胞瘤病例资料汇总Table 1 Summary of demographic data of 7 cases of sialoblastoma

图1 病例2的MRI图像Figure 1 The MRI images of case No.2

2.2 病理分析

术后组织病理HE染色结果提示多数肿瘤组织由腺上皮和基底样细胞组成,呈巢状排列,累及局部邻近组织(图3),病例5、6、7出现了肿瘤组织侵犯神经的情况。复发的2例(病例2、4)中,细胞多呈不典型性增生、高增殖活性,部分癌巢坏死。7例病例均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大部分表达角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钙调蛋白(calponin)及p63,细胞增殖相关指数Ki-67同样可呈不同程度的高表达。

图2 病例3的CT图像Figure 2 The CT images of case No.3

图3 病例1的HE染色镜下表现Figure 3 Histologic features of case No.1

3 讨论

成涎细胞瘤既往有很多不同的名称,包括先天性基底细胞腺瘤、基底细胞腺瘤、基底细胞样腺癌和先天性混合性基底细胞腺瘤-腺样囊性癌等。随着Taylor[2]在1988年首次命名了这种肿瘤后,“成涎细胞瘤”这一命名就沿用至今,该命名既表达了此类肿瘤发育不良的特征,又很好地体现了好发的部位。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WHO已将成涎细胞瘤归为恶性唾液腺肿瘤[6]。

成涎细胞瘤属于先天性肿瘤,多发生于新生儿,有文献报道的最大的1例患者为15岁始发[7],患者诊断时的年龄中位数约为8.8个月[8],病程为数日至数年不等。根据di等[5]整理统计的79例病例报道,成涎细胞瘤好发于腮腺(69.6%),较少发生在颌下腺(23.8%),但也有一些报道的病例发生在副腮腺区[9]、颊部[10]、异位唾液腺[11]、小唾液腺[12]、眼睑[13]等,而我院的7例病例有3例患者原发部位在腮腺。临床上,男性患者多于女性(1.3∶1)[14],病灶多表现为缓慢增长的肿物,质地较硬、无痛,部分可成结节状,直径为1~15 cm,也会因为肿块的生长导致表面皮肤变色、溃疡、坏死及出血[15]。文献报道共有3例患者初次就诊时即存在不同程度的面瘫[16-18],本报道中同样存在1例在就诊时即出现面瘫的病例,提示该病例面神经已受肿瘤侵犯。此外,成涎细胞瘤可能还会合并一些先天性的疾病,包括先天性痣[19]、先天性皮肤错构瘤[20]及肝母细胞瘤[21-23]等。

影像学检查对成涎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病理学诊断结果依然是金标准。文献报道,5例患者是在分娩前通过产前超声或胎儿MRI发现的肿块,从而实现了早期干预[21-24]。然而超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超声提示实性血管性肿块,从而极其容易被误诊为淋巴管瘤或者血管瘤。我院收治的7例患者中有3例初始被诊断为血管瘤,因此,有2例曾口服普萘洛尔进行治疗,1例接受过硬化剂治疗,但术后最终经病理证实并非血管瘤。因此,病理学结果仍是诊断成涎细胞瘤的金标准。而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术前切取活检,有学者认为可能会刺激肿瘤的生长或增加肿瘤的复发率[5],因此并不提倡术前进行活检。近年来,细针穿刺抽吸(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在唾液腺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在儿童成涎细胞瘤的术前诊断中,也曾有相关文献报道[25-28]。

目前,成涎细胞瘤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在获得阴性切缘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是大多数外科医生认可的手术方案,这一手术方式对早期、未侵犯周围组织的成涎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本文报道的7例病例均采取了手术的治疗方法,切除范围以获得阴性切缘为标准。当然也有一些文献报道,当肿瘤单纯切除法无法获得阴性的切缘时,部分切除后辅助化疗似乎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局部复发或者肿瘤无法被完全切除的情况下,放射治疗也是可以考虑的,但考虑到成涎细胞瘤好发于婴幼儿,颌面部骨尚未发育成熟,放射治疗产生的相关副作用,如面部结构异常、骨骼生长受损和诱变效应,也会使放射治疗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在病理学表现方面,成涎细胞瘤组织主要是由基底细胞样细胞组成,细胞核染色较深,有不同程度的核分裂象,其内还可见少量的肌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瘤细胞可排列成导管状、小梁状、实性巢状等,细胞巢周围瘤细胞常成栅栏状排列。少数复发的病例可见局部坏死,细胞表现为不典型性、高增殖活性。1992年,Batsakis和Frankenthaler[29]提出了成涎细胞瘤恶性程度的组织学标准,他们认为间变性、神经血管受累和坏死是更具侵袭性生物潜能的病变。穆红等[30]建议在病理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好发于<2岁婴儿的腮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上皮细胞标志物阳性,以及梭形肌上皮细胞S-100蛋白呈强阳性等特点,可作为诊断成涎细胞瘤的依据。Ki-67阳性率代表了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Brandwein等[31]提出,Ki-67可能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的3例复发病例中,2例存在Ki-67高阳性率。

成涎细胞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其组织学类型、发病阶段和切除范围。肿瘤的大小、范围和侵袭性使其不可能完全被切除,这些都是导致其进展迅速和患者预后不良的原因。以往文献报道的病例中,肿瘤的复发多发生在首诊后的3~17个月[4],复发的次数也从1次到4次不等[2]。此外,成涎细胞瘤也存在一定远处转移的风险,多转移至肺和淋巴结,也有骨转移的报道[7]。我们的病例中有3例患者肿瘤复发,其中病例4复发了3次,有2例患者出现了肺转移。关于随访,di Micco等[5]建议颌下腺起源的成涎细胞瘤因转移率和复发率低、侵袭性弱,在原发部位的常规影像学检查就已足够。考虑到原发于腮腺的成涎细胞瘤存在复发和转移的可能,建议缩短随访间隔,同时延长随访时间,必要时进行肺部CT检查。

综上所述,成涎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其好发于新生儿,具有一定的侵袭性且存在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成涎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仍是目前的第一选择,但术后应注意定期随访,特别是发生于腮腺区的成涎细胞瘤。

猜你喜欢
唾液腺腮腺先天性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 治疗后唾液腺功能变化的诊疗进展
131I 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辐射损伤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270 例老年人腮腺沃辛瘤术式的选择与改良
基于腮腺径线磁共振测量评估糖尿病患者腮腺形态变化的研究
精细化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是否结扎腮腺导管与并发涎腺瘘的探讨
唾液腺也能长结石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