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式协同与乘式融合:高职课程思政的“五位一体”实践模式

2022-08-28 02:09陈正权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思政育人

陈正权,熊 晴

(1.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曲靖 655011;2.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根本举措,更是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分类和课程设置情况,分类推进课程思政。由此,专业(群)成为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落脚点。目前学界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研究,既涉及宏观上对逻辑理路、系统设计的探讨,也包括微观上结合具体专业的教学探索,但对中观层面上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底层逻辑、实践模式的关注不足,缺少对以专业群为核心,辐射课程思政其他要素的系统探讨。实际上,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专业群,核心在课程群,要以课程模块连接专业群,以专业群反映育人理念、协同育人主体、打造育人场域、建设育人平台,实现高职课程思政系统中理念、主体、专业、场域与平台的加式协同,以及五大要素互嵌耦合的乘式融合。基于此,通过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五位一体”实践模式,以高职院校的“小”切口,构建“大”课程思政格局,以期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既有学理解释力,又有实践指导力的可行思路,破解课程思政面临的“两张皮”“泛意识形态化”[1]等现实困境,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走向高质量发展。

一、创生“跨领域+”的课程思政育人理念

职业教育是横跨“社会域”“职业域”“技术域”“教育域”的一种跨界教育类型,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然遵循跨界理念。要将跨界思想渗透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过程中,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首先,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因而课程思政的价值追求实质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旨趣。立德树人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根本性方向指引。毋庸置疑,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马克思唯物史观,立德树人是价值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以德为先与全面发展的统一,[2]关照完整的人,力求培养德才兼备、知能并重的人。可见,立德与树人是一体的,立德树人是“立育人之德”与“树有德之人”的有机统一,[3]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由此论之,课程思政既不是对思政课程的单一强调,也不是对其他课程中思政元素的简单挖掘,而是一种具有道德性的教育,按照康德的理解,这“是一种导向人格性的教育”。[4]课程思政旨在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育人与育才的协同并进,强调以“人的方式”来统整课程、教学、环境等学校内部要素,统筹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聚焦三大目标:一是实现个体性与社会性的互动协调,二是实现技能学习与价值塑造的内生协调,三是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其次,强调以德为先,培养具有匠技、匠心、匠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虽然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统摄下,“以德为先”等目标理念早已出现在政策文本之中,但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实践场域内,不免存在“重技轻德”“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只教书、不育人”等现象。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势必要强化价值观的教育。没有价值观的教育,很可能会培养出反教育、反人类的“人才”。[5]高职院校的价值逻辑要从“技术之器”走向“道器合一”,[6]人才培养目标要从“技能先行”走向“德技并修”,更多地关注学生通过技能学习所形成的道德品性,这是匠艺、匠心与匠魂深度耦合的体现。匠技聚焦专业技能,强调在专业学习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彰显的是行业外在的道德规范;匠心体现专业素养,蕴藏精益求精、专注坚守、自我实现的精神内涵,是传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彰显的是主体内在的德性追求;匠魂反映专业境界,强调在人才培养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明确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目标导向,既联系民族复兴、现代化强国建设等宏大命题,又紧盯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与新时代同行,将职业生涯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紧密结合,彰显的是内外统一的政治底色。

最后,构筑“三全育人”格局,打通课程思政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主体“各自为政”、内容“陈旧窄化”、师资“能力不及”等诸多现实阻碍,[7]究其原因在于其推进课程思政遵循的是工作逻辑,而非育人逻辑,忽视了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复杂性,即需要实现系统内部的要素协同、结构互嵌以及功能互补。由此,需要以系统化、协同化思维为指导,将跨界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真正构筑课程思政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一是联通政产行校企,深化全员育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的底层逻辑,以学校自身作为连接纽带,密切与政府、产业、行业、企业的互动合作,打造区别于传统以思政课程教师为主的单兵作战式的德育共同体,强化课程思政的育人合力。二是耦合时间向度与空间向度,推进全程育人。以课程思政体系为载体,在内容与实施层面上整合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既要根据专业特点与学期时段,层层递进地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学科专业教学中,建立起全面覆盖、类型丰富的课程思政体系,又要凸显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性,协调第一课堂与第二、第三、第四课堂,有效利用“互联网+”的虚拟课堂,构建多元动态、融合共生的思政育人体系。三是统筹德智体美劳,实现全方位育人。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课程思政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实践表达,因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主张德育为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贯通其他四育,融合推进课程思政,实现五育的协同并进和各类课程的同向同行。

二、协同“政校企+”的课程思政育人主体

课程思政在实践中的推进及其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育人主体的协同程度,这意味着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要重点关注育人主体构建的问题。高职院校有别于普通高校、中小学,其鲜明的实践导向决定着自身界域的开放性、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以及资源信息的流动性。在这个意义上,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主体的构建要厘清两个问题:一是主体的涵盖范围,二是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共生。作为跨界属性的一种教育,职业教育与政府、企业休戚相关,政府、企业天然地作为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力量,因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协同彼此之间的关系,形成课程思政的育人合力。

其一,激活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内生力。教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要紧抓内部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两大类: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核心在转变与提升,一是促动思政责任意识觉醒,通过会议、讲座、教研等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国家最新政策文件,正确认知课程思政的育人内涵与实施要求,转变将思政教育视为额外工作的错误思想,自觉承担课程思政的教育任务;二是培育思政理论素养,既要搭建理论研讨平台,与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开展全校性、系统性的思政讲座,又要以论坛、思政示范课等形式推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对话交流,着力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在专业教学中将知识技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三要提高思政教学能力,遴选与整合专业学科的思政元素、育人着力点,注重政治理论话语在学科专业教学中的生动表达与呈现,“挖掘更多可以引领学生价值观念的‘知识硬通货’,释放课程思政资源的育人生产力”,[8]达至“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核心则在融通与引领,既要发挥思政专业优势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政治理论指导,又要引领整个学校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鲜活有力、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共同体。虽然两类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各有侧重,但并不意味着将二者视作泾渭分明的知识共同体与德育共同体。实际上,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内生力的激活是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协同共生。因而必须一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共同善”来实现“德育共同体”和“知识共同体”的“地基融合”,弥合当前二者的割裂、分离状态,[9]真正协同并进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其二,强化政府与企业参与课程思政的外推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培养相统一的过程,是政府、企业参与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结果。政府既要作为主导者,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将企业纳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主体范围,先以行政权威力量推进企业“进入”高职院校实践场域,再以激励机制保障校企的深入“合作”,推进二者在课程思政上从一种实践形式的“被动联姻”走向价值文化的“融合共生”;又要作为参与者,通过出台专门针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文件,以专业大类为划分依据,从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科研申报、师资建设、保障机制等多方面提供可细化落实的方案指导。企业协同高职推进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在技能实践而非理论课堂,核心内容在职业规范、职业精神而非系统化的政治理论知识,因而需丰富与拓宽德育师资的来源渠道,通过从企业中聘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大国工匠、道德楷模担任高职院校兼职德育导师,实现言传与身教的双效驱动。

三、构建“专业群+”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专业群,核心在课程群,落脚点在课程。课程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无论是思政理论课程,还是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都存在着“学科孤岛”和“课程割据”现象,[10]“孤岛式”的思政课程显然无法满足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要求。实际上,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一种教育,都是在进行教书、育人,本身就蕴含了人文精神,只是不同课程的性质导致其不同程度地隐化了这种精神。[11]由此,通过建立系统科学的课程思政体系,以专业群为核心重构课程模块,完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使这种人文精神从“退隐”重新“显现”就显得尤为适时且必要。具体而言,首先要坚持系统思维,以课程群为中心枢纽,“向上”对接产业群、专业群,“向下”对接能力群、知识/技能群。[12]其次,基于这一逻辑主线,统筹三对关系,即思政课程与非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基础理论与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思想底色与职业特色的互嵌耦合。最后以灵活化、多元化的课程模块,破除课程群之间的屏障壁垒,将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继而渗透在高职院校的所有课程教学中。“专业群+”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与专业拓展课程群,三大课程群聚焦六大课程模块(如图1)。

图1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一是公共基础课程群,以思想专门教育与知识能力奠基为主,包括思政课程模块与大类基础课程模块。思政课程模块由专门的思想政治系列课程组成,旨在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扎实推进系列“马工程”课程;大类基础课程模块以高职专业大类为依据,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专业灵活设置,“在知识层面以‘个体性—社会性’的生动联系为逻辑起点,统筹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13]凸显大类专业在新发展阶段的适切性,强化其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为现代化强国服务的根本职能。

二是专业核心课程群,以思想熏陶渗透与知识能力育化为主,包括原理基础模块与方法案例模块。两大模块以专业群为单位细化设置,如现代农业技术、眼视光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以专业核心知识体系为主要内容,既涉及专业所需的知识、原理、规律与方法等一般原理,更要求寓德于课,挖掘贯穿于一般原理中的思想性与价值性要素,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使教学过程中所见到的知识就不再仅仅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多维的‘知识网’‘意义网’,历史、文化、社会、艺术等便是这张知识之网的网上纽节。”[14]

三是专业拓展课程群,以思想内化提升与知识能力实践为主,包括技能实训模块与科研创新模块。技能实训模块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在企业、车间等真实的工作岗位与实践情境中解决学科专业问题与真实复杂性问题,深化学生的能力水平,同时增强学生职业责任感,内化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担当奉献的职业品质,实现知识运用、能力提升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科研创新模块面向行业与产业的前沿领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明确一切科研创新活动为国家、人民而服务的根本立场,彰显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专业性与职业性,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与模范践行者,以真才实学和过硬本领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打造“实践场+”的课程思政育人空间

“课程思政”的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5]基于此,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仅需要用好“课程”这一载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内容上实现融合,更要创生服务“课程”的实践场域,拓宽课程思政的实践育人空间。因此,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空间的建设要彰显三大逻辑,一是真实可感的具身逻辑,二是上下衔接的协同逻辑,三是理实结合的跨界逻辑。在上述三大课程群的体系内,高职课程思政主要借由理论课、党团课、实训课、比赛课等四种课型得以实施,因而需以“四课联动”推进“课内”第一课堂、“校内”第二课堂、“工场”第三课堂与“赛场”第四课堂“四域协同”,真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首先,建立理论性的“课内”第一课堂,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主阵地”在思政课堂。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总是由于“过强的理论性”而饱受诟病,但究其原因,并不在于“理论”本身,而是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由此,推进课程思政非但不应弱化理论性,还必须强化理论性。理论性指向的是枯燥文本背后的完整知识体系与严密逻辑结构,意味着第一课堂既包括专门思政课堂,又涉及专业的学科课堂,要在确保思政理论的基础性与系统性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之间的深度联结。同时,理论性的增强并不意味着“照本宣科”式的教学,相反,是对课程思政的第一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基于但超越对思政理论知识本身的教学,关注对学生理想信念、家国情怀、高尚人格、科学思维、广博视野等培养,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其次,延伸丰富性的“校内”第二课堂,强化专业学习的文化精神引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延伸,是各类课程发挥隐性教育力量的主要场域。第二课堂涵盖党团活动、学校社团以及专业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通过特定的过程、情境或仪式,以文化人、以情育才,筑牢学生思想防线,自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是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既要利用好组织生活会,强化党员身份意识,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定期开展系统性思想政治学习,如学党史等,又要以重大历史事件等为契机,结合职业专业领域开展思政教育仪式、文艺汇演等活动,彰显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的丰富性与渗透性。二是统筹团学活动与专业学习,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榜样教育等形式将专业与人生、学技与修身、立志与成才进行有机统一。通过分主题、分阶段、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领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16]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建立明确职业规划;大力宣传英雄人物、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展现榜样身上的精神品质,同时设立“工匠讲坛”,邀请行业杰出人才、“非遗”传人、杰出校友等进课堂,增强学生的劳动精神。

再次,推进专业性的“工场”第三课堂,培育敬业奉献的大国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为其开展课程思政营创了新空间。企业、车间、农场、工地等作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三课堂,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特征。一方面,通过专业实践实训,寓德于行。依托师徒帮带形式,注重教师在职业精神、行业规范、技艺技能方面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内化思政学理知识,内生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向上飞升”,即“他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在一瞬间他脱离了单纯的现实性,然后作为存在而返回到现实性中,在精神的理解和创造中他已成为存在本身”。[17]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专业化、精细化的职业教育志愿服务,将思政教育不仅融入技能学习中,更融入技能服务中。应着力改变单纯地走一走、看一看、写一写等粗放模式,带领学生沉下去、住下来、走进去,[18]坚持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推进高职院校人才、技术等资源进社区、下乡村,引导学生将真才实学奉献社会,真正成长成才。

最后,建构创新性的“赛场”第四课堂,自觉肩负建设技能强国的使命。技能大赛是检验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试金石,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与专业课程建设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同时也影响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都对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素养等提出了要求,[19]内嵌着课程思政的育人元素,意味着技能大赛要超越技能比拼本身,追求学生职业素养的体现,反映的是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因而,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一是要高度重视技能赛场对人才的德行要求,明确“赛场”即课程思政“实践场”的价值定位;二是统整比赛逻辑与教学逻辑、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项赛技能与见习实训,在教学中强化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着力塑造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增强职业责任感与使命感;三是推进教学过程、赛训过程、生产过程“三域”融合,使学生不仅在赛训过程中实现获得高水平的技能训练、获取荣誉、增强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等多重目标,[20]更要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彰显精湛技艺,自觉肩负建设技能强国的重任使命。

五、建设“技术域+”的课程思政育人平台

随着大数据、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技术已然渗透在教育改革的诸多领域,课程思政概莫能外。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跳出”思政教育看思政教育,以视野在外、目标在内的境界,助推智能技术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传统优势的整合追寻不是简单的“加法效应”,而是更加深入的“乘法效应”,[21]以互联之“网”联通思政之“育”,建立工具包、资源库与信息站,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课内课外互通,拓宽思政教育的时空边界,发挥技术赋能课程思政的优势力量,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与吸引力。

其一,创建教学“工具包”,优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技术。技术对课程思政的渗透影响首先表征在技术方法的应用上,因而高职院校利用智能技术推进课程思政着力点在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工具创新。一是将智能技术与教学环节相结合,通过翻转课堂将思政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置于课堂教学之前,使学生自学;通过VR、AR和XR等技术重塑思政课堂的教学实践空间,为学生提供真实体验环境,[22]实现岗位实操、社会实践与思政教学的有机融合。二是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工具,如钉钉、腾讯会议等在线直播工具,问卷星等数据调查工具等。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大学生,对于智能工具、网络技术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因而在思政教育活动中灵活运用智能工具进行政策学习、专题研讨等,不仅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程的灵活性与丰富性,对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网络育人也大有裨益。

其二,打造课程“资源库”,丰富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高职院校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与载体是课程,无论是思政课程本身还是专业课程,都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予以支撑。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有必要建立在线学习平台,以思政主色鲜明、专业特色凸显的多元化课程“资源库”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彰显思政教育的时代性。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有效利用官方教育平台或线上思政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学习强国、慕课网等,联通线下封闭式的思政课堂与线上开放式的网络课堂,形成课程思政的教学新常态;二是开设名师网上思政讲坛,依据政治认同、国家理解、法治意识、品格修养等不同主题,学校思政教师团队对社会热点事件、学生关切问题等答疑解惑,析理明志,使思政教育既有高度与深度,更有情怀和温度;三是校际、校企联合在专业课程中开发“思政微课堂”板块,有效融合思政价值观教育与专业岗位课程学习,以3-5分钟的微课形式为学生提供即时可学的专业学习内容,内容主题包括职业法规、行业规范、就业指导、工匠精神、理想教育等,实现课程共建、资源共享与价值共育。

其三,建立交流“信息站”,重塑课程思政的教学生态。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是对思政课程教学范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与延伸,[23]核心是重构课程思政的教学生态,而这离不开智能技术的辅助。技术不仅推进课程思政在教学和课程方面的升级创新,更密切着生与生、师与生、师与师之间的交互参与,推进课程思政既要“面对面”,也要“键对键”。从群体需求来看,一方面要建立学生网络社区与线上教师工作坊,形成学生思政学习共同体和教师思政教学共同体,融思政教育于学生的社交、学习、娱乐生活中、于教师的教学、备课中;另一方面,通过雨课堂、云课堂等实现师生线上互动,缩短师生距离。从教学进程来看,在课前阶段,要利用网络大数据进行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轨迹的跟踪分析,挖掘学生的‘价值需求侧’,针对性地供给价值观教育内容”[24];在课中阶段,要借助应答小程序、多媒体等实时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难题困惑,适时进行价值引导;在课后阶段,要利用微博、论坛、博客、QQ群、微信公众号等进行沟通反馈,为教师教学改进、学生学习提升释放评价信号,在平等开放的交流氛围下互通信息、互补改进、互促引导,增强思政教育的实践效果,由此来构建课程思政的网络大格局。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