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丰(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升级、经济增速换挡、经济驱动转换进程加速,由此使得就业市场的供需出现结构性失衡,高端应用型技术人才和普通技术工人稀缺,通识性就业岗位供过于求,从而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毕业生规模逐年增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提升,如何化解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学历不再是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能否适应市场经济环境、能否应对行业发展状态、能否引领行业技术创新是评价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标准。由此,对于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来说也必须从价值观、适应力、创新力等环节进行评价和强化。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大背景下,高校强化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是稳经济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确保经济顺利转型的关键保障。
在此背景下,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是高校探索化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与有益尝试。事实上,学术界与实务界对于思政教育的价值与作用的研究过于理论化、抽象化,鲜有从市场就业竞争力的维度来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市场竞争的研究视域,重点探究市场竞争视域下思政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价值和具体的策略,尤其是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学生就业理念、就业素养、就业视野、择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与突出作用,以期能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贡献力量。
在经济结构转型、增速换挡、驱动轮换的新常态背景下,就业市场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的竞争压力增大,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关键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强化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有着突出作用,本文从思政教育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科学就业观、增强学生的市场敏感度、培养学生的职场适应力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究市场竞争视域下思政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价值。在市场竞争背景下,思政教育可以塑造学生的科学就业观,继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市场敏感度,而市场敏感度的提升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科学就业观,并提升自身的职场适应力,而职场适应力的提升最终也会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科学就业观,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注重思政教育培育可以塑造学生的科学就业观,这是市场竞争视域下思政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基础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举措,是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积极、正向价值判断与道德准绳的关键方法,因此通过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培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帮助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拥有科学的择业观、创业观、就业观,能够在复杂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沉着冷静地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提升自身的抗压能力,也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就业竞争中的各种人情冷暖,继而提升自身的发展韧劲,为匹配到一份符合自身资源禀赋与独特优势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可以培育学生的市场敏感度,这是市场竞争视域下思政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价值。时事政治解读、宏观经济分析等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地优化思政教学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实效性、时效性,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提高自身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敏感度,能对国内外、宏微观事件有个清晰的了解,并且能透过事情的表象来认识到事务的本质内涵,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判断力,这对于大学生在市场竞争环境下顺利就业、创业、择业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图1 市场竞争视域下思政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三个维度
完善思政教育体系可以培养学生的职场适应力,这是市场竞争视域下思政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价值。完善思政教育体系是要引导学生培养多元化爱好,不断丰富自身的技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工作习惯,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职场适应力来说非常关键。目前,在实践中许多大学毕业生初涉职场,由于缺乏相应的职场训练,对于工作中的许多规则和要求不熟悉、不习惯、不适应,从而难以使自身的职业生涯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这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心态。通过完善思政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职场适应力,可以帮助学生在就业、创业、择业的过程中持续发力,从而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就业市场竞争的基本现状,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思政教育面临的客观现状,本文认为高校应该立足思政教育理念的转变、探索思政教育内容的完善、探索思政教育形式的优化,通过“理念+内容+方式”的三要素重组,全面提高学校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度、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度、提振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度,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高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立足思政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市场竞争视域下思政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根本性对策,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学校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度。第一,高校要注重思政教育的开展,在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中,要提升思政教育的比重,真正从思维认知角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第二,高校要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既包括思政教育软硬件实施的改善,也包括新媒体平台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等方面的资源投入,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韧劲。第三,高校要借助校内外各类平台,开展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的实践活动,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宣传,让师生都真正认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
注重思政教育内容的完善是市场竞争视域下思政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性对策,其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度。首先,要不断地将具有时代元素的时政热点、新闻趣事、宏微观经济等内容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趣味性,能真正地帮助学生提升对宏微观事件的分析能力,继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对于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度非常有益。其次,高校要将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进行优化,将过于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不断提升思政教学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度。
探索思政教育形式的优化是市场竞争视域下思政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补充性对策,其主要目标是提振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度。一方面,对于思政课堂教学,通过借助新媒体工具和新媒体内容,丰富课堂演绎的方式,不断提升思政课堂教学的活跃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振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度,进而助力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思政教育课堂之外的教学,可以多采取社会实践、调研考察等形式,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从而提升学生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让学生更加了解市场竞争,学以致用,发现自身的不足,继而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注重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针对学生就业的困扰,可以多开展线上专题课堂,也可以通过线上课堂来进行调研问卷的发放,借助线上工具或形式来把握学生的就业困扰,了解学生的就业障碍,不断实现有针对性的赋能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参见图2。
图2 注重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方式的融合应用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来说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尤其是在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常态环境下,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就业观、敏锐的市场感知和强有力的职场适应力,这对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非常有益处。
从学生的维度看,高校的思政教育要想真正提升实效性,真正能高效、稳健、可持续地提升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注重:第一,思政课堂教学具有实用性,其内容能真正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就业形势、创业环境、择业知识,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二,思政教学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也就是让学生想参与、愿意参与,提升其积极性,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政教学方式更加多元,教学内容更加具象化和与时俱进。
第三,思政教学要与学生自身的情况相符合,能切实给予就业指导,能学有所用,这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参见图3。基于此,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用性、时效性均有待提升的现实背景,结合大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现状与就业竞争的基本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育认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维度进行科学的调整和创新,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效性,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图3 市场竞争视域下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