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下话语重构行为的合理性浅析
——以“社交NB症”为例

2022-08-25 09:21周凡
声屏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仪式身份线下

□周凡

“社交NB症”(“社交牛逼症”的缩略语)在诞生之初,并不是一个褒义词。最初的“社牛”(“社交牛人”的简称)视频是“令人不适”的,“社交NB症”等同于哗众取宠、脸皮厚,讽刺的意味颇重。但随着“社牛”视频的爆火,“社交NB症”这个概念也作为一个独立的热梗,经网民不断进行二次创作,让它逐渐脱离哗众取宠,转为“社恐”(“社交恐惧症”的简称)的极端反义词。网络中的话语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那么“社牛”是如何在传播过程中从消极的、令人讨厌的行为发展成为一种偏正向进而被人接受欣赏的行为?当社会普遍出现消极情绪时,又该如何通过对网络话语的构建引导群体的积极行为?本文以互动仪式链理论及话语权为视角,来分析最初让人感到不适的行为是通过什么方式变得合理且让受众接受的。该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互联网话语述行性的逻辑,以及如何建构积极的网络话语来引导群体的行为。

社交仪式链中的互联网话语述行

批判理论家和社会科学家认为,“话语”不仅表征、建构和折射社会现实,而且体现着权力关系。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el Foucault)认为话语既生成意义,也生成了表征的主体、事物和权力之间的关系。话语权是通过话语来引导、支配或控制舆论或思想,进而影响他人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互联网中的流行语往往是公众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或事件,一方面反映当代人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反映不同时代主体身份认同的嬗变。

话语是社会行动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对话语的建构可以引导群体的行为。2003年,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仪式参与者通过共同的关注点和相互联系的情感产生了共享的身份认同和情感体验,进而构建出新的社会定位和形象。“仪式”在生活中是规范行为的秩序形式;现象上,是按某种既定程序进行的身体活动或行为并被群体成员普遍接受的。

2020年刘书博与李珍晖分析了瑜伽的兴起和推广是如何被商业建构的话语所影响;2021年罗敏以特朗普的推特消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政治权利与话语之间的关系;2016年朱颖和丁洁用互动仪式链为分析视角,研究了政务微信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联系。这些研究多从传播者或权利主体的角度分析权利主体如何通过话语的建构以达到自身目的,对互动仪式链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某一现象的分析上,而没有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因此,本文以互动仪式链理论结合话语权的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社交NB症”及参与狂欢的受众进行分析,以揭示网络流行语“社交NB症”如何通过话语建构使线下行为合理化。

话语重构行为的合理性

替身共在的群体聚集形成群体团结。2006年,焦双喜发布《B哥的一天》等恶搞短片成为初代网红。2020年,他在抖音上以“明星双喜哥”的ID发布自己在地铁、餐馆等人流量大的地点,淡定从容地做出“社死”行为的短视频,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很快,与双喜哥相关的视频被各类UP主剪成各种集锦,并统一冠上“社交NB症”的标签在各大平台疯狂传播。短时间内“社交NB症”的梗和视频轮番登上微博和B站的热搜榜,在抖音平台上人们聚集在双喜哥账号评论区进行打卡。抖音、微博和B站为“社牛”群体提供一个虚拟空间,博主等通过该空间发布相关“社牛”视频,在该空间中受众借助观看、点击和评论等操作与他人成功开展实时互动。博主与受众在交流互动中产生情感共鸣,实现虚拟空间中的替身在场,获得情感能量,最终通过情感能量形成群体团结。

物理空间的“身体共在”是开展互动仪式的首要因素。随着社交媒体和移动设备的发展,被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单向性所限制的亲身在场已经被打破。成员虽然不在同一物理空间,但技术带来的即时及持续的参与,营造了更加真实的空间同在感。各群体在非物理空间进行的身体共在、有效与流畅的交流和互动的“替身在场”在社交媒体提供的快速、大规模聚集和实时互动的技术基础以及群聊提供共同行动的组织基础上得以实现。群体在虚拟空间中同样产生共在的集体意识和情感,且虚拟在场的网络围观所产生的集体意识和情感认同比物理空间的聚集成本更低,形式更丰富。

对局外人设限以构建身份认同。一、构建身份认同的参与者。语言既是文化的媒介也是认同和身份的象征符号。“社牛”视频中有穿着天竺少女裙与广场舞大爷互动,拿着啤酒瓶在公众场合找人碰杯,在铁板鸡架烧烤摊旁边击鼓助威……视频中的“社牛”群体展现出了一种颠覆传统的、怪异的、不合常规的、非理性的人物形象。他们不管他人的视线,不顾公共场合的规则,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举动,说出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语。“社牛”群体通过语言和行为的“标新立异”表达着自身的特殊性,以和其他群体形成身份上的区隔。

布尔迪厄指出:“当权力成为日益复杂的游戏结构时,语言不仅是表达工具,更是文化和象征性的权力。”现实世界并不是一个固定、一成不变的实体,而是一种被构造的框架。为了迎合现实,融入秩序,人们需要按照现实框架构造自己的身份以及付诸行为。当下,人们需要在愈发严苛的环境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既有秩序下求得生存,但这也让人们逐渐放弃自我的表达。“社交NB症”则表现出对这种预先规划身份的不满。于是,“社牛”群体将重新解释符号意义的权力夺取过来,为这种大胆的行为重新命名以构建自身行为的合理性。线下通过大胆行为及自我恶搞打破常规,线上传播视频、转发和评论等一系列行为,使他们能在各个渠道的互动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试图引起普通网民、意见领袖和媒体的关注,来宣告与“社恐”相反的自己的存在。“社牛”群体在“社交NB症”的热词保护下彻底放飞自我,在滑稽的举止中宣泄心中的压抑,对公共秩序之下文明、理性、冷静的个人身份重塑,进行着潜在的抵抗举动,以哗众取宠和在公共场合刻意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举动不断强化自我认同、寻找集体认同,来营造构建身份认同的情绪。

二、作为背景声音的参与者。“社交NB症”同时击中了“社牛”和“社恐”两类人群。“社恐”在观摩“社牛”群体及周围人的行为反应时,会自动把自己归属于“社牛”群体,认为那些行为也是“社牛”在替自己做的,以此来体验当时环境下的心理和情绪变化,但又不必承受现实压力及后果,也就是以最低的成本体验了最出格行为所带来的“快感”。因此,“社恐”与“社牛”存在相互依存的契约关系,共同维护着“社牛”建立起来的形象。

在“社交NB症”的梗及视频的传播中“社牛”并不是唯一的表演者。作为“社交NB症”意义共享者的围观者和传播实践的参与者,也会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某些回应性表演。“社牛”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后,他的反应就成了“社牛”群体获得自我意义的基础。广大围观群体在事件中所产生的背景声音放大了他们行动的影响和力量。虽然绝大多数网民并没有直接参与到线下的行动中,但是他们在线上所营造的这样一种“背景声音”却很好地保持了事件的生命力,为“社牛”的线下行动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和激情。背景声音的互动强化了“社牛”群体内心的自我认同,以促使他们付出行动。

聚焦群体符号成功开展行动。柯林斯认为,共同关注的焦点是行动实施的基础。微博、抖音、B站和小红书中,以亲人为主角的“社交NB症”相关视频、粉丝发布有关自家偶像“社交NB症”的视频为他们增加影响力,蜜雪冰城等商家借着“社交NB症”的梗和网红进行商业合作,这样因流量驱动围绕“社交NB症”的持续热点话题产生的病毒式传播,为群体聚集提供了关注的焦点。同时,话题下评论、转发和点赞的围观者,让“社交NB症”的行动者意识到他与自己有相同的关注点。这样,群体间共同关注焦点更加强烈,其他无关的注意力和情感就会被遗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真实的线下世界和虚拟的线上世界的界限逐渐模糊,线上与线下行动并非是泾渭分明的两个空间,线下行动会引发线上讨论,即线上行动;而线上行动也会促成线下行动的产生和发展。采取行动的“社牛”群体和线上围观者,这一有着共同关注焦点的主体,在视频下的互动过程中极大增强了个体的在场感,彼此逐渐达成共识,形成了彼此的身份认同和共同的情感体验。于是“社牛”群体更加大胆地以自我恶搞的方式来打破陌生人彼此没有交集以及害怕和陌生人相处的常规,让人们看到和陌生人相处还有另一种方式。这一行为一方面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和审丑需求,另一方面也让更多人打破内心的壁垒加入到这场盛大的狂欢中,积极开展行动。

共享的情感以维护群体。新媒体的即时性和交互性优化了个体间的互动体验,使受众的情感表达需求得以满足,所以“社牛”视频的话题在参与讨论过程中,“社牛”的行动者们通过抖音这样的社会空间,在不断评论、点赞、转发、分享等情景共建过程中持续互动行为,塑造了“我们”的想象,行动者们形成了一种情感共同体。而真正激发他们采取线下行动的力量,正是因为他们通过微博、抖音和B站等平台上看到了无数的“我们”。这时“社牛”群体中的“我”发现,“我”不仅仅是孤单的我,还是众多“我们”中的一员。这使成员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表达欲望并希望与他人共享该情绪,让“社牛”行动者的情感从单一的个人情感不断形成群体情感。

获得情绪归属和身份认同不仅是互动参与者的最终目的,也是仪式选择的根本标准。仪式互动过后,群体的情感能量不断累积,群体间的团结和归属感使成员更加积极地参与互动。互动在群体中形成“回音壁”效应,更加强化了群体成员的自我身份认同以及群体间的情感共鸣,这时的“社牛”群体在“社交NB症”这一话语下抵抗着外部的压力,维护着群体的团结和情感。

结语

“社牛”这一最初让人厌烦的行为在话语“社交NB症”的包裹之下,借助抖音、B站、小红书和微博等平台,让具有共同属性的人们形成虚拟聚集形成群体团结,构建自身的身份认同,同时改变围观者心理,促使围观者认同自己的表达方式,接受他们的行为,最终形成共同体参与进来,形成同一的群体,彼此共同关注同一事件最终产生行动并维护着群体的情感。最终“社交NB症”经过大量地被提及和使用,其可指代的与原有的表示哗众取宠的公众场合行为已经相去甚远。现在更多的则是偏向于“社交能力”这一中性和正面情感,将行为合理化。

本文基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并借助话语权的视角,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社交NB症”的述行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互联网话语述行性的逻辑。同时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话语和行动的研究,把话语和行动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为因网络中的话语而成功展开线下行动的群体提供了一个解释视角。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网络中的话语可以促使群体的线下行动,因此在社会环境或者网络环境出现消极舆论的情况下,政府和媒体可以在网络中通过构建积极的话语以引导群体的正向行动,促使社会不断朝向健康、和谐、正能量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仪式身份线下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十岁成长仪式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仪式感重要吗?
跟踪导练(三)(5)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Talking strategies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