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平
(宜宾市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宜宾 644100)
针对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常采用经尿道超声碎石术与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治疗,术后均需常规置入尿管。但常规输尿管支架存在着引流效果不佳的问题。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双J 管,该管具备良好的引流、扩张及支撑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已受到广泛认可[1]。但多数患者对双J 管护理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应用错误的自护方式可造成患者出现尿路感染、膀胱刺激征及腰部酸胀等不适,影响病症转归。延续性护理模式为一类住院期间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患者可享受到来自院内专业团队延续至家中的一对一的护理服务[2]。为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与生活质量,本研究特选取2020 年6 月~2021 年6月于本院行双J 管留置的患者88 例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数据汇报如下。
选择2020 年6 月~2021 年6 月于本院行双J管留置的患者88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均分组别。甲组(n=44 例)男性31 例,女性13 例;年龄18 岁~63 岁,均值(40.59±3.51)岁;结石直径0.5厘米~1.2 厘米,均值(0.84±0.21)厘米;乙组(n=44例)男性32 例,女性12 例;年龄18 岁~62 岁,均值(40.58±3.49)岁;结石直径0.51 厘米~1.22 厘米,均值(0.85±0.22)厘米。两组对象资料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提示可于后文行统计学分析。
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尿路梗阻性疾病者;术后需置入双J 管(均采用长聚氯基甲酸酯双J 管26厘米)者;临床资料完整者;均知情研究并签署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伴发严重尿路感染者;合并卒中综合征者;神经功能异常者;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者;对本研究有抵触者。
1.2.1 乙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同时要求患者保持半卧位、侧卧位及卧床体位休息。嘱患者住院期间多饮水,以提升尿液对尿道的冲刷力。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不同,有需要者可遵医嘱给予解痉药物治疗。待出院前给予双J 管置管护理宣教。在置管前向患者说明置管的方法、原因及注意事项,旨在弱化患者的心理压力水平。常规健康宣教内容包括:监督患者不做剧烈运动,不提重物(≥0.5 千克),避免因压力过大诱发导管移位。根据每位患者个人情况不同,制定符合患者生活习惯的作息计划。为提升居家疗护质量,医护人员每2 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有需求者可给予上门访问,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干预,并提供解决对策。病情严重者,需再次入院治疗。
1.2.2 甲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患者常规护理措施与乙组一致,但突出了住院期间患者一般状况的评估,从而为出院阶段的延续性护理做准备。具体内容如下:(1)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泌尿外科专科医师(2 名,负责医疗指导)、护士(5 名,负责具体干预措施制定)、护士长(1 名,负责整体工作安排);(2)临出院及出院阶段的护理:为减缓患者的心理压力,住院医师应在护士做好出院宣教后,对患者病情及后续居家诊疗计划做进一步讲解。(3)延续性护理:①基本情况了解:每日16 时护士与患者沟通,旨在获取患者护理措施的依从性、医嘱遵循程度、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随后为患者制定短期内的(7 日内)的运动及饮食方案;以周为单位开展随访,随访后需组建微信交流群,每日17 时团队成员在群内开展线上讲座及线上辅导工作。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可视频交流一对一辅导,以便提升延续性护理质量。②并发症护理:在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延续性随访的过程中,告知患者时刻检查输尿管通畅度。若自身出现腰酸、腰痛症状时需要更换卧位,避免双J 管结构产生扭曲或挤压。日常生活中可以适中力度捶打腰部,预防腰部酸胀痛。③密切观察尿液一般情况:指导患者观察自身尿液情况,并对尿液颜色加以留心,若可见肉眼血尿时,应告知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方式,如多饮水以稀释尿液。同时预防尿液反流,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④排尿护理:指导患者以站立位姿势排尿,日常排尿时,尽量避免憋尿,以降低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安排自身活动,避免剧烈运动造成管路移位。
两组均持续干预1 个月。
(1)自我管理水平:借助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在自我管理环境、自我管理认知及自我管理行为三方面指标进行评分。单项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该领域自我管理水平越强。(2)生活质量评分:借助由世卫组织颁布的QOL-100 量表对两组患者在精神、环境、社会关系、独立性、心理及生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单项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该项生活质量评分越佳。(3)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患者护理1 个月后,双J 管移位、双J 管结石、尿路感染、血尿、尿路刺激的发生患者例数,并将结果以百分比形式表达。
借助PEMS 3.2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显著性水准α=0.05。
2.1 自我管理水平(表1)
表1 两组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分)
表1 两组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分)
自我管理行为 自我管理认知 自我管理环境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甲组 44 30.44±7.45 58.50±7.67 40.44±6.77 65.12±6.91 15.77±6.86 32.79±5.77乙组 44 30.48±7.79 38.50±8.74 40.82±7.66 50.49±9.46 15.48±5.69 23.44±4.87 t 0.025 11.409 0.247 8.290 0.216 8.214 P 0.980 0.000 0.806 0.000 0.830 0.000组别 例数
2.2 生活质量评分(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
生理 心理 独立性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甲组 44 27.55±4.77 43.77±4.22 30.14±4.16 57.47±5.79 26.77±4.77 44.73±4.57乙组 44 26.77±4.16 37.21±5.44 31.44±4.25 48.73±4.16 26.74±4.11 36.71±4.55 t 0.817 6.320 1.450 8.132 0.032 8.249 P 0.416 0.000 0.151 0.000 0.975 0.000组别 例数
续表
2.3 不良反应(表3)
表3 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因出院后缺乏护理资源,使得置入双J 管的患者易产生懈怠心理,降低对出院指导的依从性,进而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则能弥补这一不足,该方式能使患者在出院阶段获取到与院内相同质量全方位的、延续性的护理服务。本研究显示,在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后,甲组的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多维度指标评分显著提升。分析原因如下:护理中始终遵循着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用专业的技术知识赢得患者认可[4]。其次,护理中详细获取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经济资料及就医便捷度等资料,为延续性护理开展的“延续”这一特性奠定基础。最后,延续性护理充分体现了个体化分析特点,既往的出院随访流于形式,健康宣教过于同质化[5],未能根据患者本身情况予以针对性护理指导。而本研究应用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则充分考虑到各种患者在疗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型问题。例如建立良好的微信沟通渠道,用视频或语音的形式,及时了解患者居家的护理需求及情况,出现特殊问题时能够给予患者及时的指导,进而提升患者的多为度生活质量。但本研究中所开展的延续性护理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护理期间无法对患者的体格进行检查,患者无法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故在微信随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信息传递不准的问题。因此在随访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尽量应用多种沟通方式拉近自身与患者间的距离,采用更加贴近患者内心所想的沟通方式,来提升患者自身护理的主观能动性水平。数据显示较常规护理模式,接受延续性护理指导的患者出院阶段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见,延续性护理本身能够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弱化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故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针对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 管的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