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远,李智军
(河南省罗山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信阳 464200)
静脉溶栓为脑梗死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可有效恢复患者脑组织供血,是目前降低脑梗死死亡率、残疾率的重要手段[1]。然而,单一静脉溶栓治疗仍有其疗效局限。近年中成药制剂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频繁,既往研究[2]表明,中药制剂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抗凝血、抗炎、改善微循环等多种作用。舒血宁作为一种提取自银杏叶的中成药制剂,既往研究[3]证实其具有良好的血管舒张效果。本研究探讨舒血宁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相关诊断标准;②发病至入院时间<4.5 h;③无凝血功能障碍;④知情研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外伤;②合并消化道出血;③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8例。对照组男女之比51∶47,年龄51~78岁,平均(63.82±10.25)岁;舒血宁组男女之比56∶42,年龄51~79岁,平均(63.53±10.31)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水电解质平衡维持、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阿普替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10051)静脉溶栓,0.9 mg/kg,首次于10 min内注射10%剂量,后续90%剂量于60 min内注射,给药1 d后复查,予以阿司匹林(华阴市锦前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739),100 mg/次,1次/d,口服。舒血宁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予以舒血宁注射液(通化谷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2026296),取20 mL舒血宁与200 mL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后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①参考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进行疗效评估:显效: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46%,生活可基本自理;有效: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18%~45%,可进行一些基本生活动作,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无效:NIHSS评分降低<18%,完全无生活自理能力。总有效率=(1-无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4 mL,利用血液流变仪(北京众驰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ZL6000型)检测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分离血清(3 000 r/min,持续10 min),获取上清液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MMP-9、CysC、Hcy水平。③记录给药14 d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舒血宁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疗效比较[n(%)]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两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均下降,且舒血宁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标学指标比较(±s,mPa·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标学指标比较(±s,mPa·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血浆黏度 全血高切黏度 全血低切黏度治疗前 舒血宁组 98 7.45±0.71 11.97±1.41 1.94±0.20对照组 98 7.42±0.69 11.83±1.39 1.98±0.21 t 0.300 0.700 1.365 P 0.765 0.485 0.174治疗后 舒血宁组 98 5.57±0.57* 7.51±1.09* 1.31±0.14*对照组 98 6.72±0.61* 9.35±1.24* 1.76±0.17*t 13.636 11.033 20.228 P 0.000 0.000 0.000
2.3 血清学指标治疗后,两组的血清MMP-9、CysC、Hcy水平均下降,且舒血宁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Hcy(μmol/L)治疗前 舒血宁组 98 180.67±20.69 98.14±10.82 24.35±3.01对照组 98 184.31±20.97 96.31±10.56 25.02±3.05 t 1.223 1.198 1.548 P 0.223 0.232 0.123治疗后 舒血宁组 98 83.14±9.31* 64.25±6.97* 11.31±1.56*对照组 98 113.64±14.52* 76.97±8.02* 15.68±2.07*t 17.505 11.851 16.690 P 0.000 0.000 0.000时间 组别 n MMP-9(μg/L)CysC(pg/ml)
2.4 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1例牙龈出血、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舒血宁组发生2例牙龈出血、1例体温升高、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8,P=0.407)。
及时恢复患者颅内灌注是治疗脑梗死的关键。静脉溶栓为目前脑卒中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在溶栓时间窗内予以静脉溶栓可恢复患者脑组织供血,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然而,静脉溶栓对大血管闭塞的再通效果有限,且溶栓成功后患者依然有一定的二次闭塞风险。鉴于单一静脉溶栓的不足,临床治疗中常通过其他药物辅助治疗进行完善。
舒血宁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来自银杏叶,包括黄酮苷、银杏内酯等,是近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常用药物之一。本品的多种活性成分可作用于患者多脏器,发挥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细胞等多种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5]表明,黄酮苷可改善脏器血液循环,并可调节血管张力;银杏内酯可下调机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血液黏度,预防微小血栓形成。本研究中,舒血宁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舒血宁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一静脉溶栓效果更佳。
CysC为小分子蛋白,主要作用是抑制内源性半胱氨酸蛋白酶表达,脑梗死患者病程进展过程中血清CysC呈上升趋势[6];Hcy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Hcy表达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7];MMP-9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之一,其表达水平可反映机体脑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舒血宁组的上述3项血清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舒血宁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单一静脉溶栓。舒血宁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联合治疗方案在强化溶栓效果、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舒血宁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下调患者血清MMP-9、CysC、Hcy表达水平,且安全性与单一溶栓治疗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