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西南宁 530022)
我国非遗蕴含着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是民众生产生活经验总结与智慧结晶。抓住乡村振兴这一历史机遇,根据仫佬族地区非遗的特性和存续状况进行精准施策,制定符合该区域非遗保护传承需求的各项措施,推动非遗的传承发展,不仅是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实现仫佬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要素。我国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布于各个村落,加强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目标相契合,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日渐消亡,乡村民众精神文化生活日趋贫瘠。在城市中,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剧场等成为民众的重要文化场所,方便快捷。与城市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和完善的文化设施相比,乡村文化生活显得单一且枯燥,民众更愿意选择城市的便利生活,不愿留在乡村。因此,振兴乡村文化,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工程。
乡规民约家训、节庆习俗等,都是传统文化的现实体现。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使命,对传统文化既要保护与传承,又要实现其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其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和功能。聚焦于乡村振兴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合理利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紧密结合,培育文明乡风,弘扬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断提升乡村民众精神面貌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让民众深切体会到属于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之根。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利用,重点是对乡村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非遗展现了“民众生活实践传统、社会风俗画面,熔铸着各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审美特性、族群记忆”,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现代化发展,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发生改变,包括非遗在内的传统文化被民众忽略和淡忘。了解非遗相关的知识的民众越来越少,掌握非遗相关技艺技能的民众更是屈指可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被认为是落后的,不被重视,难以发展。乡村环境的变化,使得非遗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发生改变,不利于非遗的生存。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非遗传承发展,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近年来,广西仫佬族地区非遗保护成果丰硕。截至2022年5月,广西仫佬族拥有“仫佬族古歌”“仫佬族依饭节”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仫佬族舞草龙、仫佬族刺绣技艺、仫佬族剪纸技艺、仫佬族煤砂罐制作技艺、仫佬族土布染制技艺、仫佬族走坡节、仫佬族婚俗等9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涉及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类别。先后认定了谢忠厚1位国家级传承人及梁殿甫、银联相、罗周兰等18位自治区级传承人,建设了“仫佬族刺绣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户”“仫佬族舞草龙传承基地”“仫佬族土布染制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7个保护工作平台。此外,建成仫佬族民族文化广场、仫佬族剧院、仫佬族博物馆等,为仫佬族非遗展示宣传和传习活动提供必要场所。仫佬族非遗四级名录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多年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及学者群众积极开展仫佬族非遗调查、记录、保存、研究工作。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仫佬族依饭节为例,罗城文化馆组织相关人员对仫佬族依饭节历史渊源、续存状况、传承谱系、经书唱腔等内容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建立专门档案。作为依饭节的重要传承群体,不同姓氏的道师班关于依饭节的历史渊源、传说内容、仪式时间和内容均有所差异,县文化部门成立调研工作组,对银氏、吴氏、罗氏、谢氏等不同姓氏道师班展开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项目保护单位罗城文化馆挖掘、整理仫佬族依饭节文本资料11本(套),约100多万字,收集音视频资料15套,时长约40小时,图片约200多张;依饭节面具等实物30多件。公开出版了《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仫佬族依饭节》《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仫佬族古籍系列:仫佬族依饭经文辑录》等专著,《罗城“非遗”荟萃》《传承仫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剪纸篇》等图书均涉及依饭节历史传说和仪式、器具等相关内容,是依饭节文化的重要研究成果。
各级政府和部门重视依饭节文化保护,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将仫佬族依饭节的保护列入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议程,每三年组织举办一次仫佬族依饭文化节,把仫佬族依饭文化作为罗城实施“十大民族文化”工程的重点内容,将其打造成为民族文化品牌。项目保护单位每年支持3至5个乡镇村屯举办仫佬族依饭节活动,近年来分别扶持了上凤立、上南俺、大银、大梧、大勒洞、石围古村、寨道、横岸等十多个村屯开展民间依饭活动,让依饭节文化在民间土壤中传承发展。组织专业人员创编舞蹈“仫佬道”,并对仫佬族依饭节部分章节内容进行创编,在历届河池市铜鼓山歌艺术节非遗展演活动上展示。制作“仫佬族依饭节”等专题片,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守望相助——56民族非遗邀请展”等各类活动中展播。配合广西电视台综艺频道录制《八桂非遗传承录-仫佬族依饭节》等宣传片。使仫佬族依饭文化得到更好地保护、传承和传播。此外,作为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和重要保护内容,罗城加强区域内自然环境、非遗及其相关物质载体和场所的保护,实施整体性保护。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扩大仫佬族依饭节的传播力度和传播范围。通过多种保护方式的综合作用下,广西仫佬族地区非遗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与传承。
同时,广西仫佬族地区非遗保护也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广大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不足,非遗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传承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非遗保护资金缺乏,扶持力度有待加强;宣传载体单一,传播力度较为薄弱;对非遗的丰富内涵挖掘不够,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价值和功能作用未被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在现代化以及乡村振兴等背景下,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征、民族特征且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路径,是推进仫佬族地区非遗传承发展和实现仫佬族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作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广大乡村地区蕴含着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从文化振兴开始。应深入挖掘仫佬族非遗的深厚历史文化、正能量精神等有益元素,探索和提取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的珍贵信息,解读其多元意义,将这些优秀文化纳入乡村文化建设体系当中,使之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例如:仫佬族古歌是在仫佬族聚居区普遍流传的民间文学,其承载着古代农耕生产方式、民俗礼仪以及其与各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具有社会教育、文化传播、协调关系等功能,有助于仫佬山乡形成和谐、文明、秩序井然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仫佬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标志,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见证,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与乡村自治,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乡村起到积极作用。应深入挖掘这些文化遗产在道德教化、文化交流、团结互助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发挥非遗服务仫佬族乡村社会治理的作用,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和振兴,守住文化根脉,为仫佬族乡村地区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
1.非遗+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经济等资源和价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宝贵文化遗产。实行“非遗+教育”模式,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群体非遗教育与实践,让青少年走近非遗、了解非遗、喜爱非遗,使其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主动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扩大非遗保护传承群体。同时,开展非遗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实现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非遗+旅游
非遗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有助于提升仫佬族乡村的旅游品质。在全域旅游视阈下,充分挖掘非遗的文化魅力和深厚内涵,探索和开发仫佬族独具区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内容,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效能得到更大地发挥,实现经济价值,助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以仫佬族依饭节为例,除了仫佬族依饭文化旅游节,还可以“通过区域协同、多行业合作的模式,突破时间节点与旅游目的地的限制”,在合适的时间和场所,让游客能够倾听到仫佬族古歌或者观赏到仫佬族刺绣、剪纸的精湛技艺,体验抢粽粑和仫佬竹球等传统体育竞技活动,抑或是考察与仫佬族相关的重要文化场所或遗址。仫佬族民众通过民宿经营、产品销售以及有偿服务等方式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游客获得了独特的旅游经历和丰富的旅游体验,旅游体验满意度提升,村庄居住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仫佬族民众的文化自信心,使他们更加爱护本民族文化,从而实现活化乡村文化,促进仫佬族地区乡村振兴。
3.非遗+文创
通过培育文化产业扎根乡村,让仫佬族非遗与文创融合,融入现代理念,与时俱进,让仫佬族非遗产品更添活力,更好地适应市场和当代社会需求,助力乡村振兴。文创的加入,探索和生产出符合年轻群体审美的新产品,吸引年轻群体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推动仫佬族地区文创产业的发展,就需要充分理解与运用仫佬族文化的相关元素,汲取灵感,提炼出让民众喜爱的文创产品。例如,仫佬族刺绣图案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增加花色种类,注入现代时尚元素,创新产品的种类和款式,更好地适应不同群体、不同层次消费者多元审美需求。依饭节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太阳、祥云、荷花、葫芦、猪、牛、双鱼纹、回纹、寿纹、云雷纹、福、禄、寿、囍、金钱、宝瓶等图案和纹样亦是文创的重要元素,可将其融入仫佬族刺绣、剪纸之中,使依饭节的感恩、祈福等深刻内涵和寓意,得到更好地展示。传统仫佬族剪纸作品主要用于张贴、摆衬、印染或用作刺绣底样,其寓意吉祥如意的太阳、月亮、凤凰及动植物等丰富纹样亦可用作瓷器纹饰,积极探索不同工艺相结合的新技法,创作出新的产品样式。同时,非遗保护与传承应回归仫佬族乡村,让当地仫佬族民众参与到相关文创产品的制作、加工与销售中来。仫佬族民众无须远离家乡,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经济收益,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非遗保护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十四五”非遗保护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该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力量,形成非遗保护的合力。
一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宣传工作。宣传、传播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措施,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工作。为此,应加大传播规模、传播渠道以及传播层次,引导民众认识非遗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提高民众非遗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发挥新媒体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宣传、动员、教育等职能,引领社会各界关注、热爱、保护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大挖掘和普查工作力度。积极开展二次普查、专项调查和重访跟踪调查,进行更加深入、全面地调查研究,深挖非遗的深厚内涵及价值,补充完善相关成果。遴选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增加仫佬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数量,积极推进传统医药等类别非遗项目的认定,设立仫佬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整体性保护,建设一批非遗保护工作平台,完善仫佬族非遗名录体系。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仫佬族地区非遗资源丰富,且相对遗产的消亡速度而言,目前的资金投入仍未能很好地满足非遗调查研究、宣传、展示展演、传承人培养等保护传承工作需要,并不足以在长远发展上给予足够的支持,不利于仫佬族非遗的传承发展。为此,各级部门应对仫佬族地区给予重点关注和扶持,设置专项保护资金,并逐年递增,同时引入民间资本,扩大非遗保护工作资金来源渠道。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应该吸纳更多年轻人加入非遗保护工作中,建立与高校以及职业院校合作方式,培养高层次文化人才。积极引进音乐、美术、戏剧以及数字化等专业人员,加强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建设。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文化的活化与振兴至关重要。只有立足本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对非遗的文化内涵进行再认识,实现其与旅游等产业的共同繁荣,促进其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有助于乡村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协同发展,促进仫佬族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