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玲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丁家园小学,甘肃武威 733000)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在读中感知与感悟,然而当前农村小学朗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朗读是有效阅读的基石,是帮助学生保持专注的关键方式,朗读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与习作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小学生阅读活动的表现来看,他们通常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难以真正投入阅读过程中。因此,语文教师在展开阅读教学活动之前可以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内容,以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逐渐集中注意力。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慢慢脱离这种在教师督促下形成的被动专注,逐渐形成自我意识促成的主动专注,帮助学生形成有效控制自身注意力的能力。
通过组织朗读活动能积累与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进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与写作水平。第一,阅读是主体自身多重心理要素共同构成的、较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阅读活动并非简单重复阅读素材,而是需要阅读者理解阅读素材蕴含的内部语言,进而在这个基础上将阅读素材的内容转变为自己的思想,从而达成领会阅读素材。第二,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领会课文中的句子和词汇并由此生成独特的感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窥见更多写作技巧,实现由模仿变为自创,最终保证学生不再出现笔下无文的尴尬情况。
当前农村小学朗读教学存在教师认识不到朗读教学的价值、教师朗读方面专业素养不足以及学生没有接受系统的朗读训练等问题,这就导致农村小学朗读教学流于只出声朗读,而并未发挥任何实际作用的层面。
从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来看,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如何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表达的创作情感层面,而仅仅把朗读活动定义为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手段。如此一来,学生通过朗读只能粗浅了解课文相关的知识点,而无法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亦无从领会课文的美感,也难以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关注和关心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卷面分数,也就是说应试教育理念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群体中大有市场,大大压缩了学生阅读的时间。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有的教师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较高,而有的文化水平较低、知识结构老化,并且还有用方言教学等问题。即便有些教师普通话标准、有一定朗诵水平,但是对朗读不够重视,也很少为学生范读,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
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活动重要性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经常疏于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过于关注教学语文考试知识点,并未制定系统、规范的阅读教学方案。同时,教师为了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为学生讲解更多考试知识点,因此很少为学生进行朗读示范,也很少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另外,还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之后过于依赖多媒体设备,习惯于使用视频及音频资源代替朗读范读。如此一来,学生只会刻意模仿视频或音频资源中朗读者的语调和情绪,却不知到底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哪种情绪表达感情,这也说明他们并未真正领会作者融入课文中的情感。
为了解决当前农村小学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采取针对性策略提高教师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师朗读的专业素养,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多元化评价。
1.安排递进式朗读目标。很多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时并未安排具体的朗读目标,导致学生的朗读活动较盲目,学生只是为了应付教师的要求而朗读。为此,语文教师每次在组织学生朗读课文之前必须先设计好本次朗读的目标,而设计目标应该采取递进式,即目标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才能确保朗读活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组织学生朗读课文之前,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促使学生清楚课文内容梗概或课文传递的道理,这样学生的朗读活动才能更显成效。朗读活动能够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更深入的体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有效理解课文内涵。鉴于此,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前必须先安排好递进式朗读目标,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朗读活动,在划分朗读层次时教师应该考虑下述四个要素:(1)确保认读的正确性;(2)确保朗读流利并能够掌握课文中语句的含义;(3)确保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饱含充沛的情感;(4)注重帮助学生通过朗读活动丰富和积累语言素材。语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把朗读作为主线,遵从教师安排的递进式朗读目标,从而在朗读过程中力求做到读识结合与读想结合。同时,教师应该把握好小学生的语言发展规律特点,组织学生对阅读素材进行自由读、探究读、合作读与体会读,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课堂的主人,确保学生获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2.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朗读时间。当前农村小学生的朗读时间非常匮乏,通常是利用早读时间进行朗读,课堂上朗读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无法保证充足的朗读时间和大量朗读,学生就无法通过朗读真正感受语言、感受文章、领悟情感。对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意义,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朗读时间,如固定朗读时间、布置朗读作业等。
为了更好地开展朗读教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和点拨水平。
1.提高教师的朗读水平。部分农村小学教师教龄长、年龄较大,习惯使用方言教学,普通话不规范,因此朗读水平较低,也无法为学生进行范读。对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能用标准、规范、有感情的普通话示范朗读文章。一方面,要锻炼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使用普通话授课、与学生交流;另一方面,要利用互联网、培训教研机会等进行专业的朗读训练,从而一点一滴地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2.提高教师的点拨水平。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的点拨非常关键。学生无法自行领悟和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在自主朗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拖长音”“有口无心”等情况,导致朗读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要不断引导、点拨才能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对此,教师可以从语言文字的读音规范、情感的表现技巧等入手巧妙点拨学生的朗读情况,帮助学生感知和领悟文字符号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的组织方式及蕴含的情感、韵味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帮助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感悟文章、感悟字词,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促使学生通过不断训练激发朗读兴趣、提升朗读技能。
1.丰富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朗读训练并非只有大声读出来这一种形式,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朗读是因为朗读训练的形式过于单一、陈旧。对此,教师要丰富训练的方式和方法,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1)情境朗读。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录音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学生置身特定的情境中朗读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主题和情感,也会更有代入感。比如,对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理解一直都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王翰是用豪放之笔写悲凉,是写难以生还的沉痛悲歌;另一种则认为诗人想表达尽情酣醉、视死如归的无畏豁达。为了帮助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和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戍边将士军中宴饮以及沙场驰骋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在这种情境的渲染下自己揣摩诗人的情感,用声音朗读、演绎出来。(2)分角色朗读。为了帮助学生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情绪、情感、心理,教师可以组织分角色朗读训练,促使学生沉浸到故事中感受人物、体味文章。比如,在教学《青蛙卖泥塘》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蛙、老牛、野鸭、小鸟演绎课文。不同角色有不同的音色和语言特点,学生在揣摩的时候也能加深对故事的认识。(3)表演朗读。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对小动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都相当感兴趣,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表演朗读的机会,让学生戴上头饰扮演文中角色,将朗读变成微型课本剧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朗读训练。如在教授《要下雨了》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戴上小燕子、小白兔、小鱼、小蚂蚁的头饰,边朗读边体会这些小动物说话的语气、动作、表情,帮助学生融入故事情境中深刻体会,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如此学生才会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
2.借助优美的示范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技巧。(1)教师示范。学生的语文朗读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也就是说,教师运用动听的语音、多变的语调、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为学生示范朗读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并激发学生模仿教师朗读风范的热情。(2)多媒体示范。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音频和视频资源,在学生聆听或观看之后再组织他们进行模仿。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感受到不同角色在语调、语气、情感融入等方面的差异。长此以往,学生在日常学习或生活中听到录音资料时就会下意识进行模仿,逐渐提升语感并洞悉朗读的技巧。(3)学生示范。学生之间通过开展朗读示范活动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并由此形成良性促进作用。同时,也能达成训练学生听音能力的目的。
3.善用课件组织朗读活动,增强学生的朗读感悟。多媒体设备对小学生而言具有较大吸引力,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学习体验,而这种直观体验是常规课堂教学活动无法实现的。对此,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活动,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选择与阅读素材相关的图片并配以与课文情境相符的轻音乐,有效促使学生的朗读活动更加高效。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诗词《静夜思》时,教师可以挑选优美的月夜图并配上舒缓的轻音乐制作课件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学生在这种情境中通过朗读就能深刻体会诗词蕴含的情感。
4.设计丰富的朗读比赛,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朗读比赛,以比赛促进学生朗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小朗读者”朗读比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朗读能力选择朗读材料、发挥自己的实力;组织“我是小小主持人”活动,设计挑战主持人朗读的环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得到了激发,能自主在课余时间进行朗读练习,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朗读资料,提高朗读水平,有助于发展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聆听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多元化评价。比如,可以通过打分、评级等形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给予朗读较好的学生一些小奖励(积分、贴纸、小红花等)。此外,也可以吸引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如作为评委为朗读的学生进行点评和反馈,这种方式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本文简要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的重要价值,针对农村小学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讨并据此研究改善农村小学朗读教学情况的策略。关于朗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让学生将朗读、吟诵看作一种享受,而非负担。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也要有这种心态,要帮助学生感受朗读的快乐,让他们在语言文字中尽情徜徉,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