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赟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系,广西 桂林 541199)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1]。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影响,美国管理学会前主席Luthans 于2006 年提出心理资本的概念和理论,认为积极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2],它包含四个维度:自我效能、乐观、韧性和希望3]。自我效能是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乐观是对现在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希望是期盼实现心中的理想或愿望;韧性是当身处逆境时,个体的适应和发展都很好[4]。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大学生心理资本进行探索,通过修订量表,对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业创业能力、学业成绩和提高新生适应能力等进行研究,利用多种途径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5]。例如,宋洪峰等修订了心理资本量表,提取自信、希望、韧性和乐观四个因子,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用于测量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工具[6];李磊等证实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显著正相关[7];何振华证实高职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显著正相关[8];赵晓羽中证实高职贫困生的心理资本与创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9];武传伟分析了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就业压力关系,发现心理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积极作用[10];朱丽芬等对云南省五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资本较好,男生的心理资本总均分显著高于女生[11]。
本文对某专科学校新生的心理资本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资本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具体的提升途径和解决方法,帮助和鼓励学生形成积极、阳光、乐观的心态,以期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能力,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心理资本习惯,重建自信,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
对某专科学校新生进行积极心理资本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179 份问卷,回收179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78 份,调查结果具有可靠性。通过筛选调查对象的性别,发现这178 份有效问卷来自48 名男生和130 名女生;分析调查对象生源地家庭结构及成 长经历等情况,得知143 名新生来自农村,19 名新生为独生子女,16 名新生来自单亲家庭,71 名新生担任学生干部,128 名新生表示目前尚未获得任何荣誉或奖励。
本次调查所使用的是南开大学张阔等在2010 年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此问卷共26 道题目,分别由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4 个维度组成,采用7 级李克特量表计分,“7”表示“非常符合”,“1”表示“非常不符合”。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项目的区分度介于0.61~0.80 之间。
使用SPSS 20.0 软件分析、处理相关数据,对高职新生心理资本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以p<0.05 代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高职新生心理资本各维度的均值排序为:希望(M=4.562)>乐观(M=4.557)>自我效能(M=4.214)>韧性(M=3.947),表明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希望,但是抗压、抗逆能力稍弱;自我效能、乐观、希望的均值都高于韧性,说明他们比较乐观,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心理资本均值为4.302,处于中等水平,表明他们心理资本基本情况良好。
表1 高职新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均值和标准差(N=178)
由表2 可知,担任过学生干部的高职新生,其心理资本、自我效能、韧性、希望的均值都高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高职新生,且存在显著差异。
表2 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变量均值、标准差及T 检验结果
由表3 可知,不同父母的教养方式在韧性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的均值最高为4.133,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的均值最低为2.642,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与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3 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变量均值、标准差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由表4 可知,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心理资本在不同学习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检验也证明这一结果。处于成绩上的高职新生,其心理资本均值显著高于成绩中、中下、下的高职新生。同时,学习成绩偏上的高职新生,其自我效能、希望和乐观的均值也明显高于成绩稍低的高职新生。
表4 不同学习成绩情况变量均值、标准差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由表5 可知,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心理资本在不同人际关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人际关系很好的高职新生,其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和乐观的均值显著高于人际关系一般和较差的高职新生,事后检验也证明这一结果。
表5 不同人际关系状况变量均值、标准差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高职新生的心理资本均值处于中等水平,表明他们的心理资本水平总体较好,原因有三个:一是目前高职新生大多数是单招、对口专业招进来的,能够考上大学对于他们而言是很幸福的,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希望;二是大多数高职新生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容易满足,挫败感比较低;三是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不算低,他们对未来就业很有信心、很乐观。
1.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与高职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
担任过学生干部的高职新生,其心理资本、自我效能、韧性、希望的均值高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高职新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因为担任过学生干部的高职新生平时组织、参与的活动比较多,经验比较丰富,有更多的毅力与坚持,对大学生活充满自信。
2.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与高职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
不同父母的教养方式在韧性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的高职新生,其心理资本的均值显著低于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的高职新生。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的高职新生,从小娇生惯养,父母过于保护,长大后不能够独当一面,缺乏上进心和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弱,所以韧性均值较低。
3.不同学习成绩情况与高职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
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心理资本在不同学习成绩情况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成绩偏上的高职新生,其心理资本均值显著高于成绩中、中下、下的高职新生。心理资本均值较高的高职新生成绩更优秀,原因为自我效能、希望和乐观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促进作用;自我效能均值较高的高职新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强,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能够通过努力让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希望均值较高的学生,对大学生活有更好的期待,会对大学生活制定长远目标;乐观均值较高的学生认为自己成绩还不错,学习压力小,对待学习比较乐观。
4.不同人际关系情况对高职新生心理资本的影响
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和心理资本在不同人际关系情况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人际关系很好的高职新生,其心理资本均值显著高于人际关系一般和较差的高职新生,原因为人际关系很好的新生适应环境能力强,待人真诚,有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强,平时乐于帮助他人。
综上所述,高职新生心理资本情况良好,各维度的均值由低到高依次为:韧性(M=3.947)、自我效能(M=4.214)、乐观(M=4.557)、希望(M=4.562)。高职新生心理资本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不同学习成绩和不同人际关系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建议各高职院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心理资本教育,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12]。比如对成绩偏低的学生,可以成立帮扶小组,一对一帮助他们提高成绩,树立信心,增强抗挫折能力;对人际关系较差的学生,可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等,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拓宽他们人际交往的途径,锻炼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