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恒,梁儒钦,赖志勇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高州 524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狭窄疾病,由于气体无法顺利进出呼吸道,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喘息、气短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可造成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随着通气技术的不断发展,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BiPAP指不经过人工气道提供周期性压力变化的一种治疗方式,据资料显示该疗法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够提高呼吸支持水平[1-2]。鉴于此,本研究探讨BiPAP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治疗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将74例进入本院接受急诊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60~88岁,平均(66.38±4.19)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56±0.39)年。观察组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60~88岁,平均(66.44±4.25)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67±0.4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1)参照《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诊疗指南》结合胸部CT检查、肺功能检查等确诊为COPD;(2)伴发Ⅱ型呼吸衰竭;(3)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4)存在呼吸抑制;(5)认知功能正常,均为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2)伴有上气道梗阻;(3)合并神经肌肉疾病;(4)存在肺部畸形;(5)存在通气治疗禁忌证。
对照组行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检查鼻导管、氧气袋、氧气瓶等是否完好无损,准备专用的吸氧盘,安装氧气表和湿化瓶,打开吸氧仪器上的开关,设置氧流量<3 L,氧浓度为25%~30%,每日吸氧时间>16 h,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100%。
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飞利浦伟康股份有限公司,型号:A30,国械注进20162540806)进行治疗,选择S/T模式,设置吸气与呼气压力分别为12~20 cmH2O、4~6 cmH2O,呼吸频率为14~20次/min,氧浓度为30%~50%,氧流量为5.0~8.0 L/min。
两组每天均连续治疗6~10 h,治疗96 h后撤机。
(1)采用血气分析仪(美国InstrumentationLabratory公司,GME-3500型)检测两组入院时与撤机时的血气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
(2)于入院时与治疗48 h后记录两组患者呼吸频率与心率,并进行比较。
(3)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呼吸困难、气短、喘息、低氧血症等症状完全消失,炎性指标恢复正常;②有效:临床体征、症状改善80%以上,炎性因子有所降低;③无效:上述临床指标无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入院时,两组SaO2、PaO2、pH、PaCO2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时,两组SaO2、PaO2、pH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2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s)
组别对照组(n=37)t值P值观察组(n=37)t值P值t值入院时组间P值入院时组间t值撤机时组间P值撤机时组间时间入院时撤机时入院时撤机时SaO2(%)PaO2(kPa)81.23±4.04 86.49±4.23 5.470 0.000 81.26±4.02 92.61±4.81 11.013 0.000 0.032 0.975 5.812 0.001 6.41±1.08 10.88±1.25 16.459 0.000 6.34±1.02 14.16±2.24 19.326 0.000 0.287 0.775 7.778 0.000 pH PaCO2(kPa)7.15±0.17 7.42±0.25 5.432 0.000 7.19±0.22 7.69±0.31 8.001 0.000 0.875 0.384 4.124 0.000 11.35±1.37 9.02±0.98 8.414 0.000 11.52±1.34 7.13±0.75 17.389 0.000 0.540 0.591 9.316 0.000
入院时,两组呼吸频率、心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两组呼吸频率与心率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呼吸频率与心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频率与心率比较[(±s),次/min]
表2 两组呼吸频率与心率比较[(±s),次/min]
组别时间呼吸频率 心率对照组(n=37)t值P值观察组(n=37)t值P值入院时治疗48 h后入院时治疗48 h后t值入院时组间P值入院时组间t值治疗48 h后组间P值治疗48 h后组间31.15±3.38 25.86±2.45 7.708 0.000 31.29±3.24 18.45±1.48 21.926 0.000 0.182 0.856 15.747 0.000 101.42±6.67 96.01±5.91 3.693 0.000 101.58±6.77 88.24±3.20 10.836 0.000 0.102 0.919 7.032 0.000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Ⅱ型呼吸衰竭是COPD的一种并发症,发病率较高;Ⅱ型呼吸衰竭通常与肺泡通气不足有关,可导致肺部功能、免疫力下降,属于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Ⅱ型呼吸衰竭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导致其他并发症,引起多脏器衰竭。针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以往临床多进行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能够及时纠正机体缺氧状态,减轻肺部感染[3-4]。但有学者提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多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常规治疗未能满足人体对氧的需求,在改善肺通气功能方面的效果欠佳,可考虑应用通气技术进行治疗[5-6]。既往研究表明,BiPAP对整体呼吸通气状态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利用动态的吸气压可以减小气道阻力,促进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是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可行治疗方案[7-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撤机时SaO2、PaO2、pH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可见,BiPAP疗法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治疗中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BiPAP治疗在为患者提供压力支持的同时,还能够提供呼气末正压双水平通气,可以最大限度促进二氧化碳排出,降低患者的PaCO2水平。与此同时,还能够对肺泡形成保护作用,调节肺泡内部压力,确保氧气充分扩散,改善肺内气体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从而提高患者PaO2水平,稳定其血氧饱和度[9-10]。BiPAP模式属于时间切换-压力控制的一种通气模式,可减轻吸气肌负荷,避免发生肺泡萎陷,进而可以调节通气与血流的比例,对患者动脉血气情况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48 h后呼吸频率、心率较对照组低,表明BiPAP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治疗中更有利于稳定患者的呼吸频率与心率,总体治疗效果较高。在采用BiPAP治疗过程中,可以使患者的吸气与呼气状态进行有效转化,与人体的正常生理结构、功能符合度更高,从而更有利于患者缓解呼吸与心跳障碍[11]。BiPAP的吸气压力较高,可协助患者较好地克服气道阻力,增加肺部气体交换量,减轻心脏负荷,为呼吸肌的休息及心率的恢复提供有利条件。行BiPAP治疗时,其操作过程较简单,不会影响患者进食与自主呼吸能力,并且具有气道过滤与气道加湿的功能,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通气质量,促进肺部更快地恢复,提升疗效[12]。
综上所述,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治疗中,BiPAP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的呼吸频率与心率,改善其血气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