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补阳还五汤及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8-10 02:52王艳敏张秀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补阳急性期上肢

王艳敏,张秀珍

(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内科,山东聊城 252000)

脑卒中为临床高发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肩手综合征为其常见并发症之一,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手肿胀、疼痛感以及关节活动受限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康复训练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的常用方法,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各种主动或被动运动锻炼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易出现排斥治疗的情况,故该方法单独应用效果欠佳。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肌内效贴扎技术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技术,其将具有延展性的肌内效贴贴于患者病灶皮肤表面,能够发挥促进血液循环及组织液回流的作用,可有效缓解水肿。 中医学对于该病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认为患者疼痛、肿胀等症状是因其体内气血瘀滞所致,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可以发挥改善机体微循环的作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1]。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0 月该院收治的60 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为对象,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及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0 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的临床诊断标准[2-3];(2)病程不超过半年;(3)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其他因素导致的肩痛;(2)存在局部外伤或感染;(3)存在意识障碍;(4)过敏体质;(5)无法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交流;(6)中途退出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龄52~78 岁,均值(67.13±4.26)岁;病程20~72 d,均值(47.38±16.17)d;疾病类型:脑梗死18 例,脑出血12 例。 观察组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龄51~77 岁,均 值(66.86±4.29)岁;病 程21 ~70 d,均 值(47.18±15.74)d;疾病类型:脑梗死19 例,脑出血11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治疗,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及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并鼓励患者进行早期肢体主动运动,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Bobath握手训练,患者双手十指交叉,健侧上肢用力向上举起,并带动患侧上肢上举,并左右摆动,直至患侧肢体具备抓握、耸肩等活动能力;同时,在不造成患者疼痛的基础上,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包括仰卧位上肢训练、前臂后旋训练等。训练时间30 min/次,2 次/d,1 周至少训练6 d,疗程为4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及肌内效贴扎技术治疗。(1)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方剂组成为红花10 g、黄芪60 g、桃仁10 g、当归15 g、地龙10 g、赤芍10 g、川芎10 g、桂枝6 g、牛膝30 g、延胡索12 g,将上述中药用水煎煮,取汁400 mL,分早晚2 次温服,1 剂/d,疗程为4 周。(2)肌内效贴扎技术治疗:患者取站立位,医护人员对其相应皮肤进行清洁,指导其外展肩关节,尽力伸展肘关节,确定肌内效贴布(江苏弘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规格:2.5 cm×5 m,苏通械备20200102 号)长度,将其修剪成“I”形,将其起始端贴扎于患者肩关节压痛点, 尾端则向两边延伸,之后再取一张肌内效贴布,将其修剪成“Y”形,将其起始端贴扎于桡骨粗隆,尾端则沿肌腱延伸,间隔24 h 更换1 次贴布,6 次/周,疗程为4 周。

1.3 观察指标

(1)于治疗前、治疗4 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为10 分,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比;利用软尺测量患者患侧与健侧手背周径,并计算两侧手背周径差,并以此评估患者的手肿胀情况,当周径差>1.5 cm 时为严重肿胀,计6分,当周径差在1~1.5 cm 范围内时为中度肿胀,计4分, 当周径差在0.3~0.9 cm 范围内时为轻度肿胀,计2 分,当周径差<0.3 cm 时为无肿胀,计0 分。

(2)于治疗前、治疗4 周后,使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共33 个条目,总分为66 分,分值与上肢运动功能呈正比;采用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评估患者的上肢功能, 共30 个条目, 每个条目计1~5分,总分=(各个条目得分总和-30)/1.2,分值越高则表示上肢功能越差。

(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治疗后,患者上肢疼痛基本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疼痛、手肿胀、上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90%以上;显效:治疗后,患者上肢疼痛显著减轻,关节活动受限轻微,疼痛、手肿胀、上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71%~90%;有效:治疗后,患者上肢疼痛有所缓解,关节活动受限明显,疼痛、手肿胀、上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30%~70%;无效:治疗后,患者上肢疼痛未得到缓解,关节活动受限严重,疼痛、手肿胀、上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不足3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与手肿胀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肿胀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后,两组VAS 评分、肿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 评分、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与手肿胀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与手肿胀情况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VA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手肿胀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值P 值7.46±1.24 7.49±1.31 0.091 0.928 4.26±0.56*2.12±0.32*18.173 0.000 4.87±1.09 4.78±1.16 0.310 0.758 2.38±0.52*1.04±0.43*10.877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功能比较

治疗前, 两组FMA-UE 评分、DASH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后,两组FMA-UE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DASH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MA-UE 评分高于对照组,DASH 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MA-UE 评分、DASH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MA-UE 评分、DASH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FMA-UE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DASH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观察组(n=30)37.29±t 值P 值36.74±6.68 6.74 0.318 0.752 47.43±7.39*56.65±7.67*4.741 0.000 85.43±7.26 85.39±7.22 0.021 0.983 68.55±6.37*54.32±6.14*8.810 0.000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临床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采取康复训练治疗的目的在于通过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训练从而避免肌肉萎缩等情况发生,同时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关节活动受限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但刘英姣等[4]学者认为,康复训练治疗周期较长,要求患者持续锻炼,随着病程延长,患者易对治疗产生排斥心理,造成疗效降低,故需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黄锦燕等[5]研究发现,肌内效贴扎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肌内效贴布又被称为运动贴布,在运动防护及保健领域被广泛应用,是一种具有弹性的透气胶带,具有患者易接受、作用时间长等优点,将其覆盖于人体局部淤血区域, 能够对微循环起到改善效果,从而消除水肿,缓解疼痛,同时具备放松软组织、增强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的肢体功能[6]。

在中医学领域,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被归属于“风瘫”“痹证”等范畴,其病因为气血瘀滞,患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脉络闭阻,从而引发疼痛,同时,患者体内津液无法得到正常运输,聚则生痰湿,外在表现为肿胀,因此,临床治疗当以活血、化瘀、通络为基本原则[7]。 本研究所用加味补阳还五汤中,黄芪属补气药,具有利水消肿、行滞通痹的功效,为君药;当归属补血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为臣药,与黄芪联用可增强功效,祛瘀而不伤正;红花、桃仁、牛膝属活血调经药,具有散瘀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川芎、延胡索属活血止痛药,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的功效,桂枝属辛温解表药,具有发表解肌、温经通脉的功效,赤芍属清热凉血药,具有散瘀止痛的功效,地龙属息风止痉药,具有通经活络、清热定惊的功效,共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使用,共奏通络化瘀、益气活血等功效,促进患者机体气血运行,进而缓解其疼痛、肿胀等症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当归等中药能够扩张血管,有利于改善机体外周循环,川芎、地龙等中药能够发挥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VAS 评分、手肿胀评分、DASH 评分均更低,FMA-UE 评分更高(P<0.05)。分析其原因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快速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康复训练与肌内效贴扎技术均能够发挥良好的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利于上肢功能的恢复,加味补阳还五汤则属于治本,根据中医“通则不痛”的理念,利用中药推动患者机体气血运行,从而促进血瘀消除,减轻疼痛程度,缓解肿胀症状,与康复训练、肌内效贴扎技术联用,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及肌内效贴扎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缓解其疼痛、肿胀等症状,改善上肢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补阳急性期上肢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补阳还五汤通过NLRP3/caspase–1调控大鼠髓核细胞退变的机制
补阳还五汤联合通督开窍法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急诊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干预化护理方式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32例——附单纯功能锻炼2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