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丽梅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生本教育理念的实践表现,是指教师依据生本教育理念,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以学生学情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立足点,以“问题”为出发点,贯穿教学始终地应用问题,用问题助推课堂教学发展,驱动学生逐步探究,助力学生由浅入深认知所学,锻炼相关能力的教学模式[1]。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收知识,很少主动思考,不仅无法有效理解知识,还阻碍思维能力发展,最终导致数学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思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法宝”,而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以问题为重,尤其将问题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导入环节、讲解环节、练习环节等,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逐步掌握学习内容,同时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理念,应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用问题驱动学生思维,助推学生学习,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用问题导入课堂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第一步。“问题导学”中的问题应与数学内容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巧设问题,便于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使学生探究数学内容,推动课堂教学发展。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情境的重要性。问题情境是学习情境的重要构成,是以学生熟悉的场景为基础,以适宜问题为工具的学习情境[2]。熟悉的场景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适宜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在进行“问题导学”教学时,教师应立足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
以“小数乘法”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说一说学校发生的变化。在体验校园生活的过程中,学生早已发现校园的变化,可以由此迁移生活经验,自由表达。学生的自由表达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师要把握时机,肯定学生的发现,并用课件展示教师办公室的变化情况:办公室铺上了新地板。此时,教师可以结合课件内容,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装修这间办公室使用了多少块地板吗?”教师给予学生思考时间,然后提问:“要想知道使用了多少块地板,需要知道什么呢?”此时,大部分学生给出回答:“要知道办公室的面积。”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回答,再利用课件呈现办公室的面积(长5.5米,宽4米)。立足课件,教师可以提出系列问题:“从课件中,大家可以获取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求出什么?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提取信息,同时迁移学习经验,利用关键信息,列出算式:5.5×4。基于此,教师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之前学习的乘法算式一样吗?有哪些不同?”学生通过对比,很容易发现小数乘整数。然后,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探究计算结果。由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为有效学习新知奠定基础,还可以使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深入探究小数乘整数,推动课堂教学发展。
探究问题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第二个环节,也是该模式的重中之重。探究是学生进行思维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3]。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的出发点。因此,在进行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时,教师要联系教学需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逐步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也是学生探究数学的载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问题,可以生成教学活动,推动课堂教学发展。基于此,在进行“问题导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教学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这节课的重要活动。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有效认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师可以先后创设三项活动,并在不同活动中提出不同问题,驱动学生探究。比如,在创设第一项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发放不同的三角形,要求学生测量,并提出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通过测量,学生获取具体数据,自主计算,得出结果为180°。教师则对此质疑:“三角形的内角和真的是180°吗?”一些学生因此产生疑问,迫切想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多少。教师趁势创设第二项活动,提出问题:“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都是180°?”同时,教师要求学生随意画出一个封闭的三角形,测量三角形的角,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时,学生会自主绘制、测量,得到各角的度数,进行计算,得出结果为180°。此时,部分学生半信半疑,自发提问:“测量是存在失误的。怎样可以准确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呢?”教师顺势创设第三项活动:“动手操作,用不同的方法对三角形进行操作,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体验这项活动时,学生迁移学习经验,对三角形进行剪切、拼凑。其中,部分学生剪下三角形的各个角,拼凑成一个平角,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师则及时总结,帮助学生完善方法和认知。由此可见,学生体验系列活动,探究了问题,逐步建构了数学认知,获取了数学方法——不完全归纳法。
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方式。受诸多因素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不同。在学习数学时,学生对同一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合作探究可以使学生展现个性差异,呈现不同看法,进而碰撞思维,逐步探究学习内容。对此,在“问题导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以“鸡兔同笼”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开门见山,直接用课件呈现鸡兔同笼问题:“一个笼子里有几只小鸡和兔子。它们一共有5个头,14条腿。请问,小鸡和兔子各有几只?”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接着,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引导他们走进合作学习小组,展示各自想出的解决方法。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正确方法和错误方法,并就错误方法进行讨论,加以改正。通过一次次展示、交流,大部分小组获得了不同的解题方法。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小组长用手势展示本组获得了几种方法。随后,小组代表主动站到讲台上,一边画图一边介绍解题思路。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提出各自的疑问,如“为什么要先在鸡的身上都加两条腿?”“为什么要将所画的两条腿都擦去?”小组代表一一回答问题,帮助教师和其他学生建立认知。在小组代表介绍方法后,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复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个小组在解决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方法?”在学习经验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会归纳出假设法和画图法。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不仅获取了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加深了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认知,还锻炼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精选问题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教师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了解自身学情,及时查漏补缺的重要方式[4]。综观上文,学生通过解决系列问题,已经理解了数学内容,掌握了学习方法。基于学生的学习所得,教师要精心选择其他问题,为学生提供应用机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圆的面积”为例,在学生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教师可以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依据,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生成练习单,解决相应问题,如表1所示。
表1
续表
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可以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让学生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做法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应用所学的机会,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数学问题,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使学生锻炼了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反思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完成课堂练习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继续应用的活动。
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数学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学生灵活应用与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通过体验系列活动,探究了数学知识,建构了数学认知。但是,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是碎片化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所得,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内容,自主完善认知,建构知识结构,夯实数学学习基础。
以“梯形”为例,在这节课上,学生掌握了梯形的特点、面积计算公式等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基于学生的学习所得,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各自有怎样的特点呢?它们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此时,大部分学生边回忆所学,边建立表格或思维导图,直观展现不同平面图形的不同内容。在学生自主梳理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毛遂自荐,介绍梳理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介绍的内容,及时提问,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是否一样?推导方法是什么?”学生思考问题,具体分析数学内容,可以进一步完善数学认知。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完善板书,顺其自然地建立思维导图。如此教学不仅使学生梳理了知识,完善了知识结构,建构了数学认知,还使学生自然而然地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数学教学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既是增强学生数学认知的过程,又是锻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还是学生积累生活经验的过程。在“问题导学”课堂上,学生因完成系列问题,逐步增强了数学认知,为解决生活问题做好了准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所得,立足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出生活化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以“平移、旋转、轴对称”为例,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探究系列问题,了解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立足学生学习所得,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我们班的班徽是什么?能否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应用这节课所学,设计新的班徽?”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能够回忆班级生活,借助现有班徽,了解本班建设目标。接着,学生会发挥想象力,灵活应用平移、旋转、轴对称,设计符合班情的班徽。在学生设计后,教师可以组织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设计成果,并介绍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等,尤其展示其中蕴含的数学内容。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数学课堂走进班级生活,拓宽数学学习空间,还可以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有效应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便于学生掌握数学学习主动权,发挥自主性,思考、解决各种问题,由浅入深地建立数学认知,锻炼相关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鉴于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应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导入、新知讲解、课堂练习和课堂总结环节,呈现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究,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学习能力,做到学有所得,由此实现数学教学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