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嘉峪
(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500)
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确立了体育人类学独立的学科地位,传统的体育人类学被视为是对原始的体育活动或体育文化以及异体育文化的研究。直到21世纪,后现代思潮对工业社会的反思日益深刻,人们开始重视身体本身长期受到忽视的事实,体质与文化的融合研究,使体育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逐渐丰富。
中国体育人类学学科的建构过程是东西方文化接触、传播及变迁的过程。一方面,受早期文化人类学的影响,中国的民族体育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田野调查,积累了许多研究素材和资料。另一方面,日本学者寒川恒夫一行于1990年前往上海体育学院讲学,并在其学报上刊发了《体育人类学》一文。与此同时,胡小明教授在与日本学者交流中发现,中国已有多年积累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在国外属于体育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体育人类学由此开始进入我国体育界学者的研究视野。
21世纪以来,中国的体育人类学逐渐拓引、吸收人类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结合本土化实践,为体育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面对新的社会问题和现象,体育人类学研究者能够运用人类学的知识对其进行专业性解读,对体育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综合性审视,显示了体育界学者对世界变迁和时代更迭的洞察力和反思力。
21 世纪是体育人类学学科构建和探索的重要时期,该文通过对20年来在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发表的有关体育人类学的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得到体育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统计数据和共现图谱,分析其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主题等内容。
以“主题=体育人类学或含体育+人类学”为检索条件,检索时间限定为2000 年1 月1 日至2020 年6 月30日,期刊范围为11 种体育类核心期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学+体育学刊+体育与科学+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经过检索并筛选后,得到141篇有效文献(见图1)。
图1 文献出版来源分布图(2000年—2020年)
利用CNKI 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对所得的141条文献数据进行初步的年度、文献主题类别分析,形成体育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初步认知。
借助CiteSpace 分析工具,以141 条数据源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Author(作者)、Institution(机构)、Keyword(关键词)等为节点类型进行图谱分析,对其研究热点、知识基础和前沿主题进行分析。
从图2中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我国体育人类学领域的发文数量呈现出突变式的发展特征。
图2 我国体育人类学研究发文数量年度分布(2000年—2020年)
2009年7月,第16届IUAES大会在中国昆明召开,其中“中国体育人类学的发展”和“体育人类学的国际视野”两专题由我国体育界学者承办,这标志着中国体育人类学研究开始进入世界最高学术殿堂,这也是2009年—2010年发文数量上急速上升的重要原因。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安保工作指导的通知》。对核心期刊中2011年所发布的所有文献进行了文献主题类别分析,论文主题主要与竞技体育及运动员、学校体育及体育产业相关赛事等相关(见图3)。由于政策导向作用,研究热点发生变化,2011年体育人类学主题文章数量下降。
图3 2011年CSSCI发文主题统计
2010 年,华南师范大学的“体育人类学”课程被评为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标志着“体育人类学”在高等教育课程中开始占有一席之地。上海体育学院也通过了以“体育人类学”为内容的多篇博士论文答辩,因此2012年以后,学界对体育人类学领域的关注逐渐增加。
对作者合作网络的分析,如图4 所示。在共现频次上,论文数最多的研究者是胡小明,发文量达24篇,其次是谭广鑫和杨海晨,排名前4位、前16位的作者发文量分别占所有作者发文量的39.00%和82.27%。可见,我国体育人类学研究领域作者发文集中度比较高。
在研究者合作网络共现图(见图4)中,字符最大的胡小明(1952 年—2014 年)是中国体育人类学的探路者,于1999年编写了国内首部《体育人类学》著作,对中国体育人类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胡小明认为,我国的体育人类学应当结合体育学自身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人文社科的特性,成为二者之间的桥梁。其带领的研究团队选取了东巴文、古彝文及巴蜀图文等文字中的动词与原始宗教、祭祀中的身体动作相联系进行思考,展开了一系列的双向实证研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人类学研究路径。
图4 我国体育人类学研究者合作网络图谱(2000年—2020年)
目前,相对活跃的研究者分别是杨海晨、谭广鑫、倪依克、杨世如等人。
突现性较高的主题词是某个时期内频次变化率高的词,能够挖掘研究热点,反映研究趋势。图5中列出了2000 年—2020 年我国体育人类学领域研究主题词突现的术语TOP6。在21世纪初,体育人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仍是偏向传统意义的体育研究,并未细分。此时的体育人类学主要以嫁接西方人类学理论来关照中国体育实践的方式进行。
图5 体育人类学研究热点突现词Top6分布图(2000年—2022年)
在2008年—2010年间,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文化人类学领域,这个阶段发文数量也呈现出第一个小高峰,我国体育人类学的研究重心由体质人类学向文化人类学转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村落集群文化生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成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在2010 年—2013 年间,研究主要关注民俗体育领域,研究者主要从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入手,进行体育人类学研究。在2013年—2015年间,哲学人类学是研究热点。在2014年—2015年间,由于学界在构建体育人类学学科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逐渐明晰主要研究方向应当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因此一些研究者又回归到民族体育的研究上。从2017年至今,关键词开始出现体育人类学,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逐渐认可这一学科。
从我国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关键词热点变化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人类学学科的发展趋势,人类学对体育呈阶梯式影响,早期的体质人类学对人体测量方法有所影响,在学科正式建立以后,多以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指导学科的构建,当前则进入了体育人类学自身的体系建设阶段。
研究主题的分布、演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不同时区热点、分析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区别和变化。关键词的相关性是对学术论文研究主题的精细化表达,在一定限度上可以揭示学科领域内知识的内在关系。研究人员利用CiteSpace 绘制2000 年—2020 年体育人类学研究热点的时区分布图(见图6)。2000年,人类学、社会学与体育相关联,说明这个时期体育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视角是从人类学、社会学角度研究体育领域的问题,这些热点词汇与后来的东巴文化、体质与健康、体育哲学、仪式体育等都有关联,说明我国的体育人类学研究主线是将体育置于人类学、社会学等人文领域的视野中进行研究。
图6 体育人类学基于关键词的热点时区分布图(2000年—2020年)
2.5.1 预测趋势一:体育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2020年9月20日,教育部等多部门共同发布文件,要求加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明确提出了促进跨学科发展的要求。体育人类学研究本身就是多学科融会贯通的研究,在研究中率先倡导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的有机结合,利用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学科探索阶段充分运用自身的学科优势进行研究。
2.5.2 预测趋势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体育文化传播与交流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重大战略,始于经贸,绵延于文化。在这一区域中国家和地区星罗棋布,跨度广阔,具有多民族、多文化的特点。体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借此机遇可以延展和传播,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深化,体育人类学可借此机会实现体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2.5.3 预测趋势三:体育人类学的产学研集合发展研究
在国际社会中,体育人类学家并不仅限于传统体育人类学研究,也倾向于体育赛事、社会异化、大数据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而言,我国的体育人类学研究仍然较为传统,但也应关注社会的发展动态。与研究者的自我专长相结合,以人类学的角度拓展关注的深度和广度,保持敏锐的思考力,积极参与体育领域的社会治理。
研究表明,我国的体育人类学学科并不成熟,仍在探索中前进。学科基础薄弱和人才匮乏,致使我国体育人类学发展一直处于边缘地带,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成果,也就导致论文成果较少。
体育人类学研究的是整个体育领域及其文化的表现,在学科建立初期,体育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体育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等学科的关系模糊不清,导致这一学科难被认可。多年来,体育界理论研究的短期功利主义色彩过重,忽视了基础理论的夯实,加之研究队伍薄弱,使学科难以得到蓬勃发展。今后体育人类学研究应当将理论与实际及未来发展趋势相结合,充分发挥体育人类学的学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