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及时反馈模式的牙体形态与功能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2022-08-04 06:52王晶徐曼柳杭朱文雅杨德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10期
关键词:牙体教学资源教学活动

王晶,徐曼,柳杭,朱文雅,杨德武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北京 102433)

0 引言

牙体形态与功能是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牙体形态的雕刻方法和操作技术,通过雕刻牙体制作的训练为后续口腔修复工艺课程奠定基础[1]。课程实践学时占比较高,工作项目较多且工艺流程复杂,因此在实训教学中易出现问题,同时在学生群体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良好的教学环节反馈机制是提升实训项目教学效果的有效保障,但受到教学学时、进程设计、活动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进行较好地指导反馈,造成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过程中思考不深入、复盘不及时,降低了课程实训单元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馈是实现教学有目的地控制、教学质量提与效率提升的有效措施[2-3],按反馈周期不同分为及时反馈和延时反馈。对比于延时反馈,及时反馈是与信息传递同期发生的,通过及时纠错和指导完善,使学生反思训练过程中的问题并获得积极评价,同时对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建设、教师业务能力提升起到间接促进作用[4]。牙体形态与功能课程内容的操作性强,对于不同学生群体的重难点很难同质化,其设定应当取决于学生学情的个性化分析,而这一分析可源自教师对学生课前学习任务的设置及学生完成情况的反馈。目前,相关研究者对宏观探讨教学中及时反馈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高职专业课程和口腔医学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如何将及时反馈模式融合于牙体形态与功能课程教学之中,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构建及时反馈模式下课程教学实施策略,制定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课程建设和改革创新的有效路径,探讨其在高职牙体形态与功能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五年制学生,将2019 级35 名学生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020 级35 名学生纳入观察组,采用及时反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基础课成绩及任课教师的年龄、职称、实训设施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搭建优慕课在线学习平台,组织学生观摩典型工作项目的微课视频,设计项目的实施流程和组内协作方法,课中进行集中牙体雕刻训练和交流,根据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需求开展课后项目巩固练习和拓展训练。其中,观察组基于及时反馈机制优化牙体形体与功能课程的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体系,从教学三阶段设置课前预习反馈、课中时间反馈和课后练习反馈,用于完善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建设和师资业务能力提升路径。

1.2.1 三阶段式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根据教学环节不同开展教学实施与反馈。其中,教师在课前发布学习任务后组织学生开展线上学习,通过互联网收集学习信息并开展测试评估与反馈,再次调整课程重难点设置和教学策略的优化;课中设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训练场所,组织学生开展牙体形态的描绘和实体雕刻,在混合式小组学习探究中及时指导和调整任务进程,形成项目训练成果;课后进行单元教学展示和学习测试,反馈翻转课堂学习效果并开展个性化指导。以“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3 倍体石膏雕刻”单元为例,课程三阶段式教学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课程三阶段及时反馈模式的教学设计流程

1.2.2 及时反馈式评价体系

课程构建基于及时反馈模式的评价体系,在课程现有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体系基础上,开展三阶段式教学过程的反馈环节评价,即包括课前导学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课前在线提问情况评价、课中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小组讨论情况评价、线上测试评价、线上线下作业评价、优秀作业评价、线上提问答疑情况评价等。其中,过程性评价突出项目训练的参与度、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职业规范的执行力,终结性评价围绕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设计理论考核和实操评价的内容[5],评价主体从教师延伸至学生群体和行业专家。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评价主旨为正向强化,激发学生学习成就动机,增加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消除学生习得性无力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2.3 动态式课程建设路径

在三阶段教学设计和及时反馈评价的基础上,课程建设团队按项目定期开展问题整理和经验分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调整的基础上,开展动态的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其中,教学资源以典型工作项目为框架,收集临床真实病例和影像资料,制作牙体形态讲解和实体雕刻的微课视频,并积极围绕时政要闻、立志人文、岗位规范、行为准则及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挖掘课程思政元素[6-7],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依据学院三级听评课和学生阶段评价结果,团队成员开展专题研究,围绕教师实施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开展传帮带指导和学习培训,提升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

1.3 观察与评价指标

(1)教学目标达成度。观察两组学生的理论测试、技能考核、素质评价成绩,由教学团队成员、教学管理人员和行业专家组成考核评价小组,每项内容参照课程标准并以百分计。

(2)教学活动参与度。通过教师和学生分别对两组学生的活动参与度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内容包括三阶段教学活动的完成率、课堂活动的参与频次、线上测试成绩[8],学生评价内容是对课程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的自我参与认可度,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研,认可度定义为满意项数与全部调研项数的比值。

(3)课程建设发展度。两组课程改革建设的发展度通过教学资源、思政案例、教科研成果的增幅进行评价。其中,教学资源类型包括微课、病例、图片、文本、题库等类型,思政案例包括时政要闻、立志人文、岗位规范、行为准则、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类型,教科研成果包括课题、论文、课改案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比赛、公开课或研究课、教材开发、在线课程等类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对两组研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指标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比较

观察组学生理论测试、技能考核、素质评价成 绩 分 别 为(85.23±4.09)分、(95.08±4.33)分、(75.04±6.93)分,对照组分别为(73.62±4.75)分、(87.42±5.67) 分、(68.47±8.61) 分,组 间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t=5.168,t=2.773,t=4.038;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比较(分,±s)

表1 两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比较(分,±s)

组别 理论测试 技能考核 素质评价对照组 73.62±4.75 87.42±5.67 68.47±8.61观察组 85.23±4.09 95.08±4.33 75.04±6.93 t 值 5.168 2.773 4.038 P 值 0.000 0.012 0.001

2.2 两组学生教学活动参与度比较

观察组学生教学活动的完成率、参与频次、线上测试成绩、自我认可度分别为(95.64±6.12)%、(39.54±8.25)次、(84.29±7.66)分、(93.42±5.64)%,对照组分别为(78.20±9.83)%、(16.08±5.79)次、(65.68±5.72)分、(85.14±6.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75,t=16.274,t=9.632,t=3.473;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教学活动参与度比较(±s)

表2 两组学生教学活动参与度比较(±s)

组别 活动完成度(%) 活动参与频次(次) 线上测试成绩(分) 自我认可度(%)对照组 78.20±9.83 16.08±5.79 65.68±5.72 85.14±6.27观察组 95.64±6.12 39.54±8.25 84.29±7.66 93.42±5.64 t 值 8.375 16.274 9.632 3.473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2

2.3 两组课程建设发展度比较

观察组课程教学资源、思政案例、教科研成果的增幅分别为(37.65±8.54)%、(48.52±3.94)%、(3.64±0.34)%,对照组分别为(23.91±7.62)%、(38.17±4.26)%、(2.75±0.29)%,组 间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t=2.725,t=11.274,t=2.110;P<0.05)(见表3)。

表3 两组课程建设发展度比较(%,±s)

表3 两组课程建设发展度比较(%,±s)

组别 教学资源增幅 思政案例增幅 教科研成果增幅对照组 23.91±7.62 38.17±4.26 2.75±0.29观察组 37.65±8.54 48.52±3.94 3.64±0.34 t 值 2.725 11.274 2.110 P 值 0.013 0.000 0.048

3 讨论

3.1 及时反馈模式对课程教学有诸多意义

及时反馈模式,帮助学生有效内化、强化复盘。助力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触及学生核心学习能力并持续作用。高职教育目标重要一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能力得以提升具有一定的延伸和迁移作用[9],帮助学生在学习其他单元甚至其他课程时,也能更有效的进行学习吸收。

及时反馈模式,是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观察与掌控。让教师对本次教学单元情况有正确把握,也为下一教学单元的开展建立了学情基础[10],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分析设置教学活动,在有限的课堂周期内,最大限度地助力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消化吸收,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方法,解决学习问题。

及时反馈模式,实现重难点个性化调整。重难点一般是教师依据经验所设置,高职院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的学情不同,甚至差异很大,固化的单元学习重难点很难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着眼群体共性,关注个体差异,进而促进教学相长,形成教师输入、学生输出的良性循环。

3.2 及时反馈模式对教师提出了诸多要求

及时反馈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心留意、耐心观察。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语行动等多方面表现,捕捉其中蕴含的效果信息,并加以判断总结,深度剖析,提取出学生真正的问题所在。

及时反馈模式,需要教师把握适宜的时机,恰当且及时进行反馈。及时反馈在及时反馈的基础之上,重点在适时[11],反馈不及时,不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无法深刻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进而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及时反馈模式,需要教师设置反馈形式多样多元化。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体验交流总结、直接提问回答、网络平台答疑等多种形式,进行多样多元的数据反馈,效果客观直观,反馈数据说服力强,效果客观直接。

及时反馈模式,需要翻转课程提供支持。翻转课程为更好实践及时反馈提供了条件,其实质是将教学内容的知识传授和知识体验进行顺序调整,将传统模式下课内知识传授与课后部分练习翻转至课前环节,为教师能够针对学生在接收知识之初所真实遇到的疑惑问题做出反馈[12],并据此做出教学手段的调整提供了可能。

及时反馈模式,需要融合思政元素。反馈综合全面,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政作用,在反馈评价中融入包括学习态度及主动性等维度的分析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内驱力[13]。融入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反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积极引导学生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4 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活动中采用及时反馈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复盘反思后内化知识、强化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及时反馈模式是观察和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通过准确把握学情基础优化教学活动,调整重难点解决的路径,同时从教学相长的角度分析,对课程建设和教师成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本研究结合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牙体形态与功能课程教学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年级开展教学方法创新实践,从课前、课中、课后构建三阶段式教学活动,搭建过程性和终结性的理实一体课程评价体系,通过教学实施效果分析进行课程建设和师资培养。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学生理论测试、技能考核、素质评价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教学活动的完成率、参与频次、线上测试成绩、自我认可度好于对照组,课程教学资源、思政案例、教科研成果的增幅高于对照组。实践结果表明,基于及时反馈模式的教学设计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提升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牙体形态与功能课程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牙体教学资源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牙体种植联合正畸治疗对先天性牙列部分缺失患者种植成功率及美观度的影响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