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刘啸峰, 丁晓娟, 汪 涛, 方 阮
(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安徽 池州 247000)
肺磨玻璃结节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结节,与肺癌相关性较大[1]。不同浸润程度肺腺癌在CT中均可能显示为磨玻璃结节,如何准确诊断并判断肺腺癌的侵袭转移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价值[2]。本研究旨在探讨磨玻璃结节样多灶性肺腺癌(multifocal lung asenocarcinoma with ground glass,MLA)患者CT征象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详述如下。
1.1研究对象:纳入2018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80例ML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行CT检查,影像学表现为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MLA;病灶最大径3cm以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曾接受抗肿瘤治疗;合并重度肺气肿等严重的基础肺疾病影响肺结节观察者;CT有严重伪影,影响观察和测量者。80例患者中,男28例,女52例;年龄32~70岁,平均(52.69±7.93)岁;47例为2枚结节,23例为3枚结节,10例为4枚结节。
1.2CT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 Light Speed VCT 64排螺旋CT,常规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150mA,层厚5mm,层距5mm,螺距0.984:1,先吸气后屏气,自肺尖至膈肌下方扫描。靶扫描:管电压140KV,管电流300mA,层厚0.625mm,层距0.625mm,矩阵512×512,螺距0.984:1,FOV:20~25cm,)。图像经工作站发送至pACS系统,在肺窗、纵膈窗观察。图像经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最小密度投影等方法对病灶进行观察,由两名影像诊断医师进行盲法阅片。观察结节结构特征,包括:结节位置、结节形态、边缘特征、内部特征、血管特征及结节大小。根据结节成分,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
1.3病理诊断方法:手术获取的标本固定、包埋、染色。浸润前病变:直径3cm以内的局灶性病变,肿瘤沿着肺泡壁生长,且无间质、血管浸润;微浸润腺癌:直径3cm以内的局灶性病变,肿瘤细胞贴壁生长为主,浸润灶0.5cm以内;浸润性腺癌:直径3cm以内的局灶性病变,浸润灶>0.5cm。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浸润前病变组(92个结节)、微浸润腺癌组(69个结节)、浸润性腺癌组(42个结节)。
1.4观察指标:对三组CT征象及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
2.1三组患者CT整体征象比较:结节形态、分叶征、空泡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血管特征、磨玻璃结节类型在浸润前病变组、微浸润腺癌组、浸润性腺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腺癌组圆/椭圆形结节、分叶征、空泡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清晰、血管穿过、部分实性结节占比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微浸润腺癌组空泡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穿过、部分实性结节占比均高于浸润前病变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CT整体征象比较n(%)
2.2三组患者CT定量参数比较:结节平均大小、实性结节平均大小在浸润前病变组、微浸润腺癌组、浸润性腺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浸润性腺癌组均大于其他两组(P<0.05),浸润前病变组与微浸润腺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CT定量参数比较
2.3CT影像与病理表现对照,见图1~3。
图1 原位腺癌对照
图2 微浸润腺癌对照
图3 浸润性腺癌对照
随着胸部CT体检越来越普遍,肺结节检出率也明显上升[3]。肺结节虽良性居多,但也有部分为肺癌早期表现,故科学准确地对肺结节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4]。
既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孤立性磨玻璃结节,而对MLA影像学表现则相关报道较少[5]。本研究针对我院80例经病理证实的MLA患者进行研究,分析MLA患者CT征象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根据本研究结果,浸润前病变组、微浸润腺癌组、浸润性腺癌组患者病灶部位无统计学差异,故无法简单依据病灶部位来区分MLA的病理类型。癌细胞沿肺泡壁贴壁生长使局部密度增加,形成磨玻璃密度,在无肺泡腔塌陷及周围浸润时,CT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若出现肺泡腔塌陷、周围组织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则CT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6]。本研究结果显示,磨玻璃结节类型在不同浸润程度肺腺癌患者间存在差异,与上述观点吻合。随着癌细胞的生长,肺泡结构部分被破坏,而未被破坏的部分CT影像可见5mm以内的点状低密度透亮影,此为空泡征[7]。同时,因肿瘤生长分化速度与浸润程度差异而产生病灶边缘毛刺、分叶,分别为毛刺征、分叶征[8]。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及微浸润腺癌因密度相对较低,与周围组织对比较小,向周围各方向生长浸润速度较为均匀,故而通常表现为圆或椭圆形,且边界模糊;浸润性腺癌因浸润范围更大,病灶密度较高,又因生长浸润不均匀,病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形态多为不规则形,边界相对清晰。因肿瘤的浸润性生长而造成的肺泡壁坍塌、纤维化收缩,CT影像可见血管集束、胸膜凹陷征。因此,不规则形、边界清晰、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可作为MLA的典型恶性征象,本研究结果与上述分析一致。
MLA最初表现为磨玻璃结节,可发展为部分实质性成分结节。浸润前病变及微浸润腺癌的实性成分通常表现为点状密度增高影,而浸润性腺癌则通常表现为条块状聚集,证实MLA从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至浸润性腺癌的发展进程中,实性成分呈逐渐增多的渐进式发展[9]。目前,针对磨玻璃结节CT定量测量分析的方法,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诸多研究表明,结节及实性结节越大,其性质为浸润性腺癌的可能性也越大[10]。本研究对不同病理类型MLA患者CT定量采纳数进行比较发现,结节平均大小、实性结节平均大小在浸润前病变组、微浸润腺癌组、浸润性腺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浸润性腺癌组均大于其他两组,浸润前病变组与微浸润腺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通过测量结节整体大小及实性结节大小可在一定程度上确认浸润性腺癌,而浸润前病变组与微浸润腺癌组之间的鉴别则尚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MLA患者CT征象与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诊断及病理分类提供一定依据。但样本量不大,且观察指标较多,未开展多因素回归分析,未来尚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