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虎, 马 欢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通俗文》作为我国第一部俗语辞书,其亡佚消散无疑是我国小学史上的一大憾事。也正因如此,后世对该书作者和书名多有争执。今试从社会学、目录学及后代典籍征引三个角度阐释其散佚的时代及原因。
《通俗文》是何人之作,历来多有争议。《后汉书》录有服虔传,但未提及《通俗文》。对服虔著此书有明确记载始见《隋书·经籍志》:“《通俗文》一卷,服虔撰。”[1]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则就服虔作《通俗文》一说有过怀疑。其疑问有三:汉人作品,叙录却引魏人之说;服虔时代无反切,但书中有;《晋中经簿》《七志》未曾著录。
清人洪亮吉对此有过解释,概括说来:史书常有不遍载之处,不能据《后汉书》传未及此书而否认其所作;由服虔本人的学养来推断,有撰就此书的可能;书中引述魏人语,当属后人增窜,抑由李虔《续通俗文》混入;反切本为汉末人所发明,并非始创于孙炎,不能据有反切而断定《通俗文》非服氏所作[2]。
由此,《通俗文》为东汉服虔所著几成定论。但对于该书之称名,后世辞书虽征引不一,但据臧玉林《经义杂记》卷十七:“《通俗文》……《太平御览》《广韵》或讹作《风俗通》又作《风俗论》……名虽不同,要即一书也。”可知,今仍当题为《通俗文》。
论及《通俗文》成与散的年代、原因,可从社会学、目录学及后代典籍征引三个角度考虑。
其一,成书年代及原因。从社会学角度而言,《通俗文》生逢东汉乱世,新旧观念交替之时,容易涌现大量新词语。出于满足人们日常交际的需求,编纂《通俗文》自成水到渠成之事。其二,亡佚原因。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语言的接触,使得唐宋时期的规范汉语中涵盖了不少汉时俗语,如“船”取代“舟”,“打”取代“击”等;此外,由于后世学人对《通俗文》不够重视,只将其作为解说附在有关辞书中,久之便散佚不见。
至于亡书年代,推断大致在宋。从目录学层面来说,宋之前的著作如唐初《隋书·经籍志》、五代《旧唐书·经籍志》及北宋初《新唐书·艺文志》均有关于此书之明确记载,而宋之后却未见记录。其次,就后代典籍征引情况而言,唐典籍多有对《通俗文》的征引,此后征引变少,后人仅可从北宋初年所编《太平广记》和《广韵》中找到一些异于唐之前的征引佚文,而北宋后的典籍再未见有大量征引。由此推知该书大致亡于北宋后。
清乾嘉之后,朴学鼎盛,辑佚古籍工作广泛开展。《通俗文》一书也在此时得到学者们的重视,始为蒐佚。今就目前所得9辑本的收录情况作一详细梳理[3]103,并就其中所存问题加以评述。
1.任大椿辑本
见兴化任大椿辑、高邮王念孙校、黄奭校补《小学钩沉》,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镌卷六(简称“任本”)。
此本据《经典释文》《初学记》《后汉书注》《续汉书志注》《汉书音义》《毛诗正义》《通典》《六典》《太平御览》《艺文类聚》《颜氏家训》《广韵》《玉篇》《国语》《文选注》《史记索隐》《龙龛手鉴》《北堂书钞》《一切经音义》等书所引,共辑得佚文376条,是目前所见《通俗文》最早辑本。所辑佚文随书而录,并无特意编排。王念孙曾对书中所存讹误作有手校。
2.马国翰辑本
见光绪十年(1884年)楚南书局刻本,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简称“马本”)。
此本据《初学记》《文选注》《集韵》《太平御览》《龙龛手鉴》《后汉书注》《史记索隐》《经典释文》《春秋左传正义》《颜氏家训》《北堂书钞》《通典》《孟子音义》《毛诗正义》《天中记》《玄应音义》《篇海》等书所引,以事类为编,共辑录佚文374条。所辑条目多与任本重,互为有无者仅数条。如任本“方絮曰纸”“蹙颊曰矉”等条马本未收,马本“终楑方椎”“强健曰馶,音翅”于任本亦未见。
3.顾震福辑本
见光绪十八年(1892年)刊本,顾震福辑《小学钩沉续编》卷一(简称“福本”)。
此本据《初学记》《孟子音义》《太平御览》《玉烛宝典》《后汉书注》《农政全书》《倭名类聚抄》《韵会》《杜诗集笺》《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希麟音义》等书所引,在任本基础上补辑佚文45条,随书而录,多为诸家所未及。
4.顾怀三辑本
见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南清河王锡祺编《小方壶斋丛书》二集,顾怀三辑《通俗文》(简称“怀本”)。
此本据《文选注》《初学记》《后汉书注》《史记索隐》《广韵》《太平御览》《农政全书》《经典释文》《庄子音义》《集韵》《春秋左传正义》《北堂书钞》《毛诗正义》所引,共辑录佚文366条。该本所采与诸家大体相当,唯各节连属不分行,检阅有所不便。他本所引反切,顾氏别辑为《补音》一卷附于后。
5.龙璋辑本
见“民国”十八年(1929年)攸县龙璋辑,龙绂琪、周怀霜校《小学蒐佚》(简称“龙本”)。
此本据《龙龛手鉴》《续汉书志注》《经典释文》《毛诗正义》《太平御览》《玉篇》《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广韵》《韵会小补》《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孟子音义》《农书》《资治通鉴音注》等书所引,共辑录佚文416条,龙本条目以类联编,分作天文、地理、身体、宫室、衣帛、文学、器用、舟车、兵器、刑法、人事、饮食、草木、鸟兽虫鱼14类,另附存疑诸字条。龙本与任、福二本所录大多重合。
6.臧庸辑本
见黄金榜辑、林慰曾校勘、臧庸增补(1934年)《邃雅斋丛书》(简称“臧本”)。
此本据《经典释文》《毛诗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太平御览》《一切经音义》《文选注》《初学记》《史记索隐》《广韵》《颜氏家训》《北堂书钞》《续汉书志注》《通典》《六典》《汉书音义》所引,以类联编,共辑录佚文375条。此本所录佚文较少,大抵不出任、马二本所辑。
7.黄奭辑本
见道光甘泉黄氏原版及民国江都朱长圻补刊本(1934年)《汉学堂经解》(简称“黄本”)。
此本全袭任本,仅增补数条于其后,然皆未出诸家所录,唯从《初学记·舟》中采补一条,明标李虔撰。由此辑得佚文共计380条。
8.陈鳣辑本
今存稿本一份,藏于国家图书馆(简称“陈本”)。
陈本虽明标晋·李虔撰,然视其语词释义,与他本所辑互为出入者十一而已;比勘清代各本,只见佚文个别用字有正俗书写不同。因此,视其内容而言,该本仍可作研究《通俗文》之一范本加以参照。此本据《众经音义》《一切经音义》《颜氏家训》《经典释文》《史记索隐》《太平御览》《毛诗正义》《文选注》《初学记》《续汉书志注》《广韵》《春秋正义》《国语旧音》《初学记》《六典注》《艺文类聚》诸书所引,共辑录佚文424条。
陈本与其他清辑本的一大不同还在于,其所收释词以《说文》部首为序,按部编排,王部始,酉部终,将所收佚文归入102部。
9.段书伟辑本
见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段书伟著《通俗文辑校》(简称“段本”)。
此本据《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希麟音义》《史记集解》《广韵》《太平广记》《诗经正义》《农政全书》《倭名类聚抄》《汉书补注》《艺文类聚》《玉烛宝典》等书所引,在对7辑本(不包括陈本)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合前人所辑,共得佚文405条。所收条目以类编排,他本分释两条的语词在段本中均视作近义词归为一条,因此实收词数较陈本多出29个。这些释词分作言语、天地、宫室、形体、衣饰、饮食、器用、车船、兵器、草木、鸟兽11类,每条后列有校语。
总体来看,上述所列清代的本子虽为后来的辑佚及语词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但各本“合任、顾所采,自较他家为备,然间亦有所缺”[3]104。下面就结合具体释例试就各本所存讹误予以评述,并指明重辑佚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1.失收
“既求一书,则必求备。”[4]目前古籍数字化和大型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文献的穷尽式搜索逐渐成为可能,更为新材料的发现与利用提供了平台。如我们在日本文献《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发现的《通俗文》多条佚文未见于此前辑本,今可补入:
(1)日本安澄《中论疏记》有录“《通俗文》云:铁爽曰柔。物柔曰软”。
按:“物柔曰软”各本写作“物柔曰耎”,日本信瑞《净土三部经音义集》也作“物柔曰软”,“软”“耎”二形通用,此条无异。而“铁爽曰柔”一句未见于各本。
(2)日本中算《妙法莲华经释文》有录“《通俗文》云:小丘曰堆”。
(3)日本中算《妙法莲华经释文》有录“《通俗文》:手足卷曰癵”。
“铁爽曰柔”“小丘曰堆”“手足卷曰癵”均与《通俗文》“某曰某”的训释体例相合,又未见于此前各本,当收。
此外,见之于清代各本的部分佚文在日本文献中也有所录,如“山泽怪谓之魑魅”见于日本杲宝《大日经疏演奥钞》,“土曰坌”见于日本中算《妙法莲华经释文》等数十条例证,均可补入现存各本。
2.失真
古书在辗转传抄过程中难免会有抄写之误。如因不明辞书编纂体例而错收他书内容,或因书名相近而错误征引,抑或因字形相近而写成了形讹字,这些问题在清代《通俗文》各辑本中均有出现。
(1)错收他书内容。如“通白曰皛”,龙本、黄本、段本错收自《说文》。
按:四部丛刊本《六臣注文选》引作《说文》。段玉裁注:“皛……‘通白曰皛’,四字依李善注陶渊明《赴假还江陵》诗引补。”可见此条当为《说文》内容,众本错收,当删。
(2)书名征引有误。如上文所提,书名征引不一,后世在辑佚时就容易出错。其中又以错将《通俗文》引作《风俗通》最为典型,如《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四“《风俗通》曰‘剡木伤盗曰枪’”,《广韵·虞韵》“《风俗通》云‘织毛褥谓之氍毹’”,此两处的《风俗通》在《一切经音义》中均作《通俗文》,当从。
(3)字形相近而误。因字形相近而产生形讹字是抄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以“鍜具曰钻”为例,“鍜”在马本、段本均误作“锻”,黄本误作“铁”,当改。
按:“鍜”即“夹”,“钻”即“钳”。考《说文·金部》:“钻,铁镊也。”由《慧琳音义》卷五六《正法念经》卷十一【铁钻】条:“奇廉反。《说文》:‘铁镊也。’谓镊取物也。《苍颉篇》:‘钳,持也。’《通俗文》:‘鍜具曰钻。’”可知,“钻”即今“钳”字,“鍜”应为“夹”之俗字,“鍜具曰钻”即“夹具曰钳”,夹取东西的工具叫钳子。“锻具”“铁具”所指不明,各本因“鍜”与“锻”“铁”形近而误[5]。
今之段本虽在7种本子的基础上有所整理,但因所用材料有限,部分佚文眼目未及。所以,不仅是所辑佚文数量有待补充,就已见词条该如何记录仍有尚可商榷之处。鉴于此,重辑《通俗文》就显得尤为必要,而且在辑佚过程中,在充分利用新材料的同时,还应注意古籍版本的选择与对勘,要避免出现文字讹误及语词错收等问题。
从现存佚文看,《通俗文》所释词语基本都为实词,且主要是名、动、形三类,极个别的属于虚词[6],并在释义的同时兼或有注音。
1.阐释词义
《通俗文》一书释义多为义训,训释方式以“某曰某”式为主,如“密藏曰去”“兽口曰喙”。
另有“谓之”式,如“芸台谓之胡菜”“水鸟食谓之啑”;
“以为”“以……为”式,如“积烟以为炱煤”“以麻杂为髻”;
“为”字式,如“全物为葅”“瓠瓢为蠡”。
义训的同时兼或有声训,如“手团曰抟”,但数量不多。另有少部分既非释义也不注音,只注明某物之产地、特征,此类多为名词,如“荆州出甘蔗,西域出葡萄”。
概括说来,《通俗文》释义“或以词释词,或以词组释词,抑或以句子释词。一词一训的释义体例较《尔雅》《广雅》以同义词训释一组词的方式更加准确详明,代表了后世辞书发展的方向”[7]。
2.加注字音
现存《通俗文》佚文中涉及字音的条目不多,仅30余条。主要采用反切和直音两种注音方式。
反切多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如“掐,苦洽切”“嚼,音才弱反”“娭,乌在反”“摘,直易切”。
然该书散佚过早,即有注音也不出上述诸条所列。所以为汉语音韵学研究所能提供的帮助实为有限。
综合来看,称《通俗文》收录的是汉末民间所用“方俗词”[6]似更为妥当。究其原因,“俗语词从本质上讲就是口语词”[8],这一点在书中所用释语上表现明显,如“尘土曰塺”“雷声曰磤”,“尘土”“雷声”明白如话,至今仍为常用词。此外,“方言和俗语关系密切。俗语往往首先出现在某一方言中,然后被普遍采用;另一方面,前一时期的俗语,往往保留在后一时期的某方言中”[9]。《通俗文》所收“侏儒曰矬”仍见于今北方方言,“大咽曰”在今中原官话地区如山东曲阜等地仍有沿用。正因方言、俗语二者交叉明显,所以两相结合来研究似更为合理。
华学诚从古今方言对比的角度出发,以“今、俗、词”三字评价此书,“是中国语言学史上专门研究当代方俗语词的第一部专著”[6],以当代方言口语为研究对象。这一解释颇为允当。
《通俗文》“和扬雄《方言》、刘熙《释名》一起,使汉代的语文学研究开始向解释俗语、方言和探讨语源等方向发展,拓宽了传统语文学的研究领域”[10]。对后世古籍整理校勘、注释古书以及汉语史研究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定异文之正讹[11]
后代文献中也有用例,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少儿小婴孺方·择乳母法》:“但取不胡臭、瘿痿、气欶、瘑疥、痴癃、白秃、疬疡、沈唇、耳聋、齆鼻、癫痫,无此等疾者,便可饮儿也。”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侯·白秃候》:“头疮有虫,痂白而发秃落,谓之白秃。云是人腹内九虫内蛲虫,值血气虚发动所作也。”
从上文可知,巢元方还分析出“白秃”的得名之由是“痂白而发秃落”。
而“皃秃”一词则暂未找到文献例证,将“白秃”记作“皃秃”或是形近而讹。《通俗文》很好地保存了字之原貌,为校勘他书提供了有力参照。
2.正传本之讹误
“槥”与“车”组合而成的“槥车”(或作“轊车”),指运载灵柩的车子,也就是“丧车”。如唐姚思廉《陈书·始兴王伯茂传》:“重以遭家不造,闵凶夙遘,储二遐隔,槥车未返。”又如唐吴兢《贞观政要·征伐》:“无故驱之于战阵之间,委之于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骨而摧心。”
此外,论及古代的丧车称谓,先秦运载灵柩之车在典籍中多记作“輀(或作‘软’‘’‘轜’)车”“辒辌车”。《说文》:“輀,丧车也。”《释名·释丧制》:“舆棺之车曰輀。”又如《汉书·王莽传下》:“百官窃言‘此似輀车,非仙物也’。”颜师古注:“輀车,载丧车,音而。”《史记·李斯列传》:“置始皇居辒辌车中。”裴骃集解引文颖注:“辒辌车如今丧轜车也。”
1.修订后世辞书编纂之误
《汉语大字典》是迄今最具权威性的大型汉语字典,在编纂时力求使词目下第一条书证成为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文例。但历代文献浩如烟海,做好这一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如利用《通俗文》可提早《汉语大字典》部分书证时间。
【堆】土堆。《大字典》始见书证为宋本《广韵》:“堆,聚土。”嫌晚,汉代已见,如《通俗文》:“小丘曰堆。”
【坌】尘土。《大字典》始见书证为宋本《广韵》:“坌,尘也。”嫌晚,汉代已见,如《通俗文》:“土曰坌。”
2.为他书注释提供参考
《通俗文》因其释义允惬的特点,为后世古籍注疏提供了有力参考。借助《通俗文》独具特色的俗语训诂,可解释《文选》中出现的某些特殊语词。
如《文选》李善注,援引《通俗文》21处,所释尤为独到。卷二十三王粲《七哀诗》:“山岗有余映,岩阿增重阴。”“映”同“暎”。李善注:“《通俗文》曰:日阴曰暎”是指隐于云中或山后的太阳,在云缝或山脊后射出的余光,或日落后留下的余晖。这一解释亦为唐前故训中仅见[14],李善此引颇为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