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伟,王 敏,b
(华南师范大学a. 地理科学学院;b. 亚洲地理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关权,2018),但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当前全球经济治理造成冲击(金凤君等,2021)。在国际地缘关系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吴怀中,2018;张晓通等,2020)。其中,构建有竞争力的身份叙事和国家品牌以参与全球竞争已成为各个国家的应对策略之一(Anholt,2007)。中国于2018 年提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这既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应对全球竞争的需要,也彰显了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决心(孟广文,2021)。在全球范围内投射积极的国家形象还需协调不同行动者,进而在多尺度主体间形成广泛的政治共识(Ginesta et al.,2021)。因此,基于不同治理主体的角度,解析国家品牌在全球地缘竞争环境下的角色定位,并分析政策愿景、身份认同、价值取向与地缘政治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将有助于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与重塑全球治理体系。
国家品牌建设(nation branding)是国家在全球框架内自我定位的过程,关注本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整体形象,并通过差异化叙事来影响全球目标市场的态度(Van Ham, 2001;Kotler et al., 2002),正成为塑造地缘政治的重要战略工具(Browning et al.,2017)。近20年来,国家品牌研究主题集中在商业化国家品牌的经济文化价值和营销策略(Hao et al.,2021)等方面。学者们主要将国家品牌视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手段,认为一个国家需要战略性地管理其形象(Anholt,2002),发挥国家品牌形象的物质效益(Morgan et al., 2002),并探讨了如何协调国家品牌建设的参与者以服务经济增长目标(Dinnie et al.,2010)。相比之下,对国家品牌战略的地缘政治意义等非物质层面则涉及较少。伴随国际政治运作逻辑与公共外交范式的转变,部分学者呼吁探讨国家品牌对地缘政治的影响,同时利用批判地缘政治理论来剖析国家品牌实践(Browning et al.,2017)与揭示品牌叙事的战略性质(Cho, 2017;Szostek,2017)。随着中国积极融入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对现行国际体系提出挑战(杜德斌等,2012;胡志丁等,2017)。中国国家品牌建设对全球话语的构塑是其重要体现,但目前对中国国家品牌实践的研究仍不足。
因此,在梳理国家品牌及其地缘政治研究的基础上,以海南自由贸易港为例,结合品牌理论与批判地缘政治的视角,从宏观和微观尺度分析不同行动者在国家品牌构建中的角色,并尝试归纳国家品牌实践与地缘政治互动的模式。以期为提升海南自贸港的全球竞争力提供启示。
在全球化与相互竞争的国际环境下,各国相继采取更有效的方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的变化促使不同国家对出口、投资和人力资本等要素展开激烈竞争。各国开始利用品牌营销技术吸引全球流动资本(Fougner,2006)。Harvey(2005)认为新自由主义国家机构在全球市场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某种形式的民族主义是其作为竞争实体有效运作的必要条件。许多国家通过推广地方品牌发起国家品牌运动,例如英国、法国、西班牙和美国等运用多样化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旅游供应,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形象(Moilanen et al.,2009)。国家品牌作为塑造身份政治的工具,已成为现代国家重塑和表达民族身份的重要手段(Surowiec,2017)。
尽管地方品牌实践已有数百年的历史(Green et al.,2016),国家品牌运动亦伴随新自由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有限干预而日渐兴起(Surowiec,2017),但国家品牌的概念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广泛运用。随着品牌营销理论的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学界逐渐认识到构建国家品牌理论的重要性(Merkelsen,2016)。然而,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和国际关系学等学科对国家品牌定义的界定尚不统一。其中,Fan(2006)将国家品牌定义为“应用品牌和营销传播技术来推广国家形象”;Anholt(2007)运用“竞争身份”(competitive identity)的概念,认为“品牌”隐喻象征着国家需要塑造良好形象以参与现代国际竞争的趋势;Dinnie(2008)则将其解释为“独特的、多维度的元素组合,为国家的所有目标受众提供基于文化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综上,国家品牌是相关受众对一系列复杂图像、意义的感知和联想,也是国家利用营销技术提高其声誉,进而在国内外投射正面形象的一种工具(Jimenez-Martinez,2017)。
由于品牌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深受商业领域影响,在品牌分析框架下研究国家形象推广的路径和机制是现有研究的重要方向(何佳讯等,2020)。其中,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到国家品牌带来的物质效益,认为一个良好的国家品牌有利于营造积极的国家形象和国家认知,并刺激出口和吸引旅游、投资与移民等(Anholt,2005);也有研究构建了国家品牌的衡量指标(Fetscherin,2010),分析成功的国家品牌塑造案例(Kleppe et al.,2002),强调行动者之间关系协调的重要性(Kerrigan et al.,2012)。另外,国家品牌建设不完全受物质主义动机的驱动,同时也是维持社会稳定和政治合法性以及开展公共外交的一部分(Desatova,2018)。因此,国家品牌的非物质效益日渐受到学界关注。国家向本国公民和国际社会传达特定的价值取向和身份叙事,以提高本国公民的“本体安全感”(ontological security)(Browning,2015),这往往对国家认同和外交政策产生重要影响(Desatova,2018)。国家品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国家及其统治者需求的回应。由此看来,推广国家形象的方式不只局限于传播产品和活动,也包括品牌生产的背景条件和话语类型,及其是如何被感知和建构的(Dolea,2015)。已有研究探讨了国家品牌的构成、形成过程、政治、经济与文化影响,更多关注其功能主义,而对其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过程的讨论有待深化(Dolea,2015)。
随着国家文化形象的表征逐渐成为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张骥等,2009),国家品牌的地缘政治意义亟待探讨。批判地缘政治是剖析权力、空间和知识生产等社会文化过程的重要理论视角(Ó Tuathail et al.,1998),为分析国家品牌实践提供了重要补充。该视角通过反思国家中心主义以外的地理空间要素,并从结构性与非结构性力量相互作用的角度审视权力的对话(宋涛等,2016)。伴随对国家品牌的批判性反思,已有研究认为品牌建设是更广泛的国家行为要素,呼吁深入探究国家品牌背后的情感价值、政治话语、权力关系和社会文化过程(Cornelissen,2017)。因此,在批判地缘政治与国家品牌理论之间进行理论对话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国家品牌与地缘政治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国家品牌实践反映一国的地缘政治愿景和行动,同时也受到大众地理想象和“表征”等意义再生产的影响。因此,审视国家品牌的话语性及其行动者互动机制对于洞悉当代地缘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海上要冲,海南省是国际人员和货物进入中国的重要站点,也是中国连接世界经济的纽带。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2018年4月,中国决定“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①海南自由贸易港官方网站. 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http://www.hnftp.gov.cn/xwzx/ywsd/201804/t20180413_3021552.html。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颁布,强调促进自由贸易,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殊海关管理区(中共中央等,2020)。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海南自贸港被表征为中国推广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差异化价值取向的空间载体。但处在全球化的新变局中,中国自贸港建设不可避免地面临大国博弈的困境(孟广文,2015)。海南自贸港作为国家品牌项目,代表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因此,重点剖析海南自贸港作为国家品牌的构建机理及其地缘政治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主要采用话语分析和网络民族志(Netnography)方法,其中,话语分析关注话语的成分和结构,主要对话语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情境分析,是解析地缘环境的有效手段(袁广盛等,2021)。而网络民族志是一种参与式观察的在线研究方法,适用于研究在线社区,以及表现为重要社会互动的在线社区文化(Kozinets,2010)。该方法有两大优势:一是具有较强的可访问性;二是提供了观察自然发生行为的窗口(Kozinets,2002)。
数据来源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官方网站②http://www.hnftp.gov.cn/和国内外在线文化社区,数据收集时间截至2022 年3 月。共收集海南自由贸易港官方网站“媒体视角”板块的文章436篇、“要闻速递”板块的500篇推送及相关政策文本,将其作为语料库。另外,将关于海南自贸港的网络作品和评论性文本作为数据,并辅以必要的线上互动,进行网络民族志分析。摘录有代表性的在线社区评论,将非中文评论转录为中文,并对评论者进行匿名化处理。鉴于主流叙事与流行文化都是政治发生的重要场所,因此,既对官方发布的政策文本和主流媒体叙事进行分析,也对国内外受众的感知和想象如何支持和强化海南自贸港的地缘政治意义进行解读。
叙事学视野下的国家叙事被概念化为“以国家为主体的政治传播”,具备对内凝聚共识和对外展现形象的双重作用(赵新利等,2014)。国家叙事反映国家整体社会符号和关系结构的动态变化,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基于本土价值体系的“文化书写”与现实的国际传播(王昀等,2019)。在全球治理语境中,国家叙事被赋予更广泛的国际互动意义。该概念主要强调国家如何置身于国际公共话语空间,以重新分配文化资源(王昀等,2019)。中国向来重视文化传播实践与国家叙事等政治传播实践的结合(李显杰,2010;程国宇等,2019),国家叙事的传播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中国故事”通过多种媒介在本土化与全球化的整合中持续被生产和再生产,我者−他者的互动使国家叙事逐渐迈向全球治理的话语体系。近年来,伴随国际态势的深刻变化,中国国家叙事转向大国形象塑造和话语生产(关锋,2020)。“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国家领导人讲话与民间文化产品的输出,都反映了中国试图构建合作共赢、天下大同的话语标识与助益国家形象传播的品牌实践。
海南自贸港是中国国家叙事嵌入全球治理实践的空间载体之一。首先,与新加坡和迪拜等成熟的自由贸易港相比,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在改革开放40余年里形成了独特经验。国内外环境与时代特征的嬗变是影响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市场准入机制最先在经济特区中实行,随后相关经验被推广至全国。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促使一批自由贸易区相继在沿海和内陆地区建立。例如,上海于2013年建立中国首个自由贸易区试点,其任务是为全国范围内的体制改革提供试验场。然而,设立自贸区不仅是满足国家内部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对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回应(Liu et al.,2018)。尽管此前18个自贸区试验产生了积极效应,但中国自贸区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且与国际上成熟的自贸区仍有较大差距(王艳红等,2018)。面对国内外局势的新变化,中国于2018年提出将海南全岛建设成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在2020年公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将其定位为“高水平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中共中央等,2020)。在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和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海南自贸港作为中国离岸中心进行开放,这释放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信号。中国官方媒体在文本书写过程中将海南自贸港描述为全球开放的“新高地”,并将中国本土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植入海南自贸港空间。由此可见,建设海南自贸港是中国面临深化改革开放压力和应对国际竞争与挑战的战略举措。在此过程中,国家叙事以自上而下或由内而外等方式不断生产海南自贸港作为中国国家品牌的地缘政治意义。
一方面,主流媒体强调当前全球经济的严峻形势,持续报道海南自贸港的最新政策、经济数据和实施效果等积极进展,并高频使用“开放”“包容”“共享”等积极词汇传达中国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意图,进而塑造国内外受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积极感知。例如,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海南自贸港未来可期》,将建设海南自贸港解释为中国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回应:“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世界经济深受影响,此时中国公布海南自贸港建设方案,是一种宣示,表明了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支持经济全球化、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张一琪,2020);中国日报刊文《打造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向外界释放积极信号,表示海南自贸港能够为全球经济带来红利:“中国将敞开怀抱欢迎全世界投资者积极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使之共享中国发展机遇与改革成果”(李红梅,2020)等。此类叙事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海南自贸港创造并强化一个与本土价值取向一致的国家品牌形象。在借助新闻媒体推广国家品牌的过程中,国家叙事为海南自贸港营造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空间氛围,进而塑造具有优势的竞争身份以吸引全球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国家形象的构建过程有目的地选取了积极的外部表征,进而增强国家影响力。例如,本国主流媒体引用海外媒体的正面评价,并试图说明国际社会对海南自贸港的关注或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民众的民族自豪感。例如,《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白皮书(2021)》引用法国《快报》对中国建设海南自贸港的评价,并解释道:“海南岛注定将成为中国的国家名片,是众多领域的中国橱窗和榜样”(中共海南省委自由贸易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1);法治日报在《海外媒体聚焦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施行》中重点概述了西方媒体的正面评价,如“美联社认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点,海南自贸港将与更多国家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海南从经济特区向自由贸易港的演变,不仅见证了海南自身的发展,也表明了中国不断对外开放,共建创新包容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刘静坤等,2021)。主流媒体叙事有意识地将国外的正面评价嵌入到国家品牌战略中,不仅是为特定的目标受众创造有利的国家形象,而且可以凝聚民族意识和增强国家认同感。
综上,高频使用积极词汇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在建设海南自贸港的过程中植入了中国本土价值理念,如“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并赋予这些本土价值理念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内涵。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海南自贸港的制度空间环境,吸引游客和投资商,推进自贸港建设与提升区域经济地位;另一方面,传达本国价值理念与凝聚政治共识,在国内外构建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
精英主导的国际政治话语使叙事成为追求利益的战略资源(Müller,2008)。另外,批判地缘政治也关注地缘政治话语充斥日常生活的方式,以洞悉文化媒介中的信息如何影响公众的地缘政治想象等感性认识(安宁等,2015;胡志丁等,2020)。在此过程中,微观主体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在地方化的生产中与国际地缘政治发生互动,这在中国重塑地缘关系的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李鹏等,2021)。自提出建设海南自贸港以来,国内外网络媒体和在线文化社区对其展开了丰富的讨论,其中嵌入在这些文本中的特定符号系统构成了普通受众消费的“有意义的话语”(meaningful discourse)(Dittmer et al.,2010)。可以看到,普通受众支持和强化了国家品牌的地缘政治意义。
不同个体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差异化情感态度与其地理想象互构。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立激发了国内“闯海人”的梦想和热情,由此出现了“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空前景象。在此过程中,尽管大批人才为海南经济特区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海南经济特区建设初期,房地产行业的空白也造就了一批房地产的“淘金者”。该现象导致海南的制造业等内生性产业在特区成立后的30余年并未得到发展,此外,当地对房地产投机的依赖以及与之相关的物价上涨现象备受居民的诟病。20世纪末,宏观政策调控对房地产泡沫造成巨大冲击,海南经济发展步入艰难的转型期。2010 年1 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将海南置于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地位(国务院,2010),但过热的房地产投机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质疑。至今,海南省的经济发展仍未能达到“期望值”,其中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和人才流失等社会治理问题引起广泛讨论。因此,建设海南自贸港的目的之一是化解岛内的治理困境。
尽管国家描绘了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宏伟蓝图,并通过媒体工具传播国家叙事,但不同人群对其产生了复杂情感。一方面,国内受众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情感态度表现为乐观与质疑的双重性。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上,一条关于解读海南自贸港的视频③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T4y1g7zu?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获得超过60万的播放量,其上传者是一名拥有超过300 万“粉丝”的“up 主”(指视频上传者的简称)。该视频由上传者与人民日报联合出品,重点分析了海南自贸港给年轻人创造的机遇及其在当前国际政经环境中的重要意义。视频创作者将海南自贸港建设同中国差异化的文化价值观相联系,认为尽管目前海南自贸港建设面临众多困难和挑战,但中国开放包容和务实的姿态使其具有巨大潜力。正如视频简介中写道:“当许多国家都在封闭,中国却在大胆地探索开放,不卑不亢地展现包容。海南自贸港,为后浪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在官方媒体参与的基础上,视频创作者巧妙地结合逻辑分析与鼓舞人心的叙述方式,使视频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政策宣传的目的。从评论和“弹幕”(指视频上弹出的评论性字幕)看,该视频激发了部分受众对海南自贸港未来的憧憬。例如网友“我的生命在此刻绽放”留言道:“作为一个海南人,看到评论区一些评论很是难过,但是又不得不承认,有些确实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政策能够下来了,我相信也是充分考虑过各种因素的。对于中国而言,海南不是能不能发展起来的问题,而是必须发展起来的现实。这一切看起来都很难,但是依然满怀希望”。然而,也有部分受众对视频的观点表达了质疑。网友“下雨会自己回家”留言道:“作为一个在海口长大的年轻人表示,希望工资能慢慢上涨,而不是只涨房价和物价,这一辈的年轻人在海南生活得很难,时间证明一切吧”;网友“花火七号”留言道:“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该担心大量投资进入后当地居民能不能适应并搭上这次发展的班车,他们能撑得起来吗?”;网友“VAN 样斯基”留言道:“海南要把基建做好,再加上这些政策‘起飞’才现实一点”。这类质疑的声音既来自海南本地居民,也来自其他省份的中国公民。他们将海南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自贸港的未来趋势和个体差异化的利益诉求相联系,表达对海南发展现状的不满以及对自贸港建设的中立或消极态度。海南岛是国家−地方互动以及地方政府、投资者、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员等主体邂逅的场所,多方主体的利益纠缠使其地方性进一步复杂化。在此意义上,受众的情感表达不仅增强了海南自贸港作为地缘政治经济“逐梦空间”的意义,也凸显了岛内空间治理的紧迫性(刘云刚等,2021)。
另一方面,国外受众对海南自贸港的感知和想象具有复杂的地缘政治意义,主要体现为意识形态碰撞对品牌叙事传播的影响。在某相关视频分享网站上,以“Hainan Free Trade Port”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视频发布者身份主要包括中国官方媒体、海南地方媒体、国际机构媒体或自媒体等。从中发现,海南自贸港相关视频的播放量总体较低,这从侧面反映了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传播格局不利于中国推广海南自贸港。其中,中国官方媒体如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和CCTV Video News Agency(央视国际视频通讯社)主要面向国外受众进行政策解读和形象宣传,通过展现具有吸引力的文本和图像以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进而增强国际影响力。例如,一条由CGTN 发布的标题为《China's tropical island to be next hotbed of innovation》的视频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cssemWQvmg,主要介绍海南创新产业在政策支持下的发展现状与广阔前景,获得约1.5 万次观看。外国网友“Buffalo Lodge”留言道:“中国总是令人感到惊叹。我希望美国有这样的远见和发展水平。我们的问题是,我们花了这么多的资源来发动战争和憎恨他人。我们正变得越来越不相关。可悲的是,我们太‘愚蠢’了,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同时,国外媒体对海南自贸港的刻画激发国外受众的地缘政治想象。例如,一条由Al Jazeera English(半岛电视台英文频道)发布的标题为《Hainan: China's Free Trade Mecca》的视频⑤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u0o8oxIN0s主要叙述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物质效益与地方社会转型对原住民的消极影响,获得约7.1 万次观看。外国网友“Jawad Malik”留言道:“当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寻求增加税收,并尽力使商业变得困难时,中国正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促进商业,取消税收,在未来十年内,中国将获胜”;网友“Arminius”留言道:“半岛电视台一直在向我们展示渔民村的贫困地区,但却只给了几秒钟的时间来介绍海花岛,这是海南发展皇冠上的明珠。这表明半岛电视台的不诚实”。此外,部分国外媒体将海南自贸港建设政治化。该类视频“以偏概全”地渲染了中国政策运作的非合理性,并激起部分受众的“排华”情绪,这对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消极影响。总之,中国国家叙事正通过网络媒体介入国际受众的地理想象,塑造正面的国际形象以服务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地缘话语实践。然而在西方主导的国际传播格局下,意识形态的碰撞使中国国家叙事与国外普通受众对海南自贸港的实际情感体验并不完全匹配。
综上,国家通过网络媒介使海南自贸港“浪漫化”,以帮助国内外受众理解其政策愿景。尽管这种宣传有助于受众形成积极的认知,但不同地域背景的受众对海南自贸港也产生质疑、排挤等复杂情感,这让国家品牌的构建面临严峻挑战。
从海南自贸港的空间营建和品牌化看,中国国家品牌实践的地缘政治运作主要围绕政府、媒体和国内外受众的多元主体框架展开(图1)。作为国家行动者,政府运用多种叙事手段,包括强化海南自贸港建设是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化的标志性事件,建立国家身份以及突出中国在区域和全球体系下的建设者角色等。同时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总体叙事将这些话语联系起来,而海南自贸港项目是这些叙事的空间载体。因而,海南自贸港建设不仅是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更是构建积极的国家形象与增强全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为此,作为国家品牌构建的主导者,政府主要利用媒体工具进行知识的再现和生产,以向国内外受众传播宏大叙事。然而,国内外受众并不是媒介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会对媒介信息进行加工和再生产,并基于日常经验感知对媒体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对于国内受众而言,国家叙事激发了部分受众的民族意识,促使这部分受众成为品牌意义生产的参与者,进而使自贸港建设更加合理化。但自上而下的意义创造在特定的情境下也会产生矛盾结果,甚至引发自下而上的批判性争论,如部分受众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存在质疑心理。对于国外受众而言,由于中西政治文化差异,其接收的媒介信息作为地理想象的来源被二次加工。在此过程中,这部分受众对国际地缘格局形成了主观认识,主要包括认可、感到威胁等。一方面,媒体作为信息“桥梁”在品牌建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国媒体是国家叙事自上而下和由内而外传递信息的工具,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部分外国媒体则囿于意识形态,使中国国家品牌叙事政治化。另一方面,媒体也是受众情感自下而上和由外而内反馈的媒介。普通受众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海南自贸港空间意义的(再)生产,并在与媒体信息互动中产生“邂逅”价值。但从国家叙事与部分受众的非正向情感之间的落差来看,国家应重视受众情感反馈,进一步“协商”传递与反馈路径,以此实现国家品牌的良性运作。
图1 中国国家品牌的地缘政治运作框架Fig.1 Model of geopolitical operation of China's nation branding
以海南自贸港建设为例,本研究探讨了基于国家品牌的地缘政治话语,审视政府、媒体和国内外受众等主体作为国家品牌营建行动者如何参与海南自贸港地理意义的(再)生产,并讨论了中国国家品牌实践背后的地缘政治框架。研究发现,1)海南自贸港作为国家品牌项目,是中国在全球治理语境下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再塑造。在全球信息流动加强和公共外交逻辑转变的背景下,中国国家品牌叙事正寻求更广泛的受众以传递其政治理念和价值主张。政府利用媒体工具构建宏大叙事,塑造国内外受众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认同感,进而支持和强化中国作为全球治理的建设者身份。但在此过程中,普通受众受到媒体信息与经验认识的共同影响,也会产生对精英主导性叙事的质疑或抵牾。2)本文反思过往研究侧重对精英主导性话语实践的关注(Cho, 2017; Jimenez-Martinez, 2017),认为国家品牌实践不应忽视大众地缘政治想象的力量。3)本文亦聚焦于微观目标受众的感知,发现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受众群体形成了差异化的情感体验。他们通过网络媒体平台进行情感实践,并对自上而下的话语传递提出挑战。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首先,国家品牌实践不再局限于经济功能导向,同时也是后冷战时代重塑地缘环境的工具。国家品牌可以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本体安全感”,并通过更广泛的身份叙事提高国家行为的合法性。国家品牌通过对外传达价值取向和愿景,对既有的国际地缘格局提出挑战。与此同时,普通受众对海南自贸港的“表征”参与了品牌意义的再生产。因此,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语境下,国家品牌的地缘政治意义的相关研究丰富了国内批判地缘政治研究的视角。其次,在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以海南自贸港为载体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这有助于全球地缘关系的良性发展。此外,“全球文化转变”(global cultural shift)要求中国关注跨文化实践与地缘政治交织的复杂性(钱俊希等,2021)。当前国家叙事的传导路径与受众情感的反馈路径存在“脱节”,主体间利益关系的协商对国家品牌营建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国家行动者重视自下而上与由外而内的情感反馈和加强国内外舆论建设。最后,本研究可为海南自贸港的品牌化建设提供参考,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理论层面上,由于可供参考的国家品牌与地缘政治研究结合的研究成果有限,本研究在理论总结方面存在难度,未来可通过多案例研究提出更具可推广性的理论框架;在实证层面上,网络民族志侧重于关注在线社区,导致在线社区样本之外的群体被忽视,未来可采取多种研究方法以提高结果的解释力。
杜德斌,马亚华.2012.中国崛起的国际地缘战略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1(1):1-16. [Du Debin and Ma Yahua. 2012. Geography of Containment and Anti-Containment of China's Peaceful Rise.World Regional Studies,21(1):1-16.]
Fan Y.2006.Branding the Nation:What Is Being Branded?.Journal ofVocational Marketing,12(1):5-14.
地球物理方法是石油勘探中最有效的直接预测手段,从单井出发,利用钻井、测井资料,统计每口井中目的层段的砂岩与围岩速度关系,以明显速度高、速度近似、速度低3个标准来划分[4]。在此基础上,根据岩性体分布规律,利用地震资料属性预测岩性体有利发育区。通过对振幅属性参数和复地震道属性参数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诸多参数中均方根振幅参数和平均反射强度参数对本区砂体的反映比较准确可靠。单砂体的识别与描述主要采用2种技术手段:一是利用常规地震剖面进行描述,二是利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进行描述。常规地震资料无法分辨的薄储层,在反演中得到明显的反映,砂体边界清晰自然。
Kerrigan F, Shivanandan J and Hede A M. 2012. Nation Branding: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Incredible India.Journal of Macromarketing,32(3):319-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