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税收优惠政策对扬州农村居民返乡创业的影响分析

2022-08-01 07:53
市场周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高新技术扬州

吉 宁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表1 扬州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 单位:‰

扬州近几年户籍人口增长率为负,一方面是由于人口总规模减小,另一方面是由于年轻一代选择离开家乡安家于一线城市。 这样间接导致了原本户籍在扬州的新生儿出生在一线或是二线城市。 人口的流失为扬州地区乡村振兴和经济良好发展敲响了警钟,事实上人口流失是大多数二三四线小城市共有的问题,为此当地政府只有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推行优惠的税收政策,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员返乡创业。

一、 返乡创业人员面临的现状

我们对目前城镇居民以及返乡创业人员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

农村返乡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利用农村现有资源,进行农林牧渔等项目承包。 但是第一产业存在着增长率有限的特点,无法满足庞大的就业需求。 按扬州统计局2021 年上半年的数据,扬州全地区生产总值6048.33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7.1 亿元,仅占其中的5%;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786.35 亿元和2954.88 亿元(表2)。从中不难看出,第一产业增长规模有限,若投资创业于第一产业,市民无法收取到期望的回报,势必会造成创业项目的夭折和人口的再次流失。

表2 扬州市2021 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

(二)城镇企业缺乏竞争力

中国传统思想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我国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是附近的村镇不能提供理想的就业岗位和就业薪资。 目前江苏扬州的村镇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形成了不少特色小镇,例如杭集镇牙刷酒店用品、高邮羽绒加工、宝应广洋莲藕制品等,这些村镇企业的发展都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但不可否认的是,乡镇企业由于大多从事初级农产品的加工,企业竞争力小,利润低,整体的薪资待遇无法和大城市相媲美,这样的工资差距也是部分农村居民选择离乡进城务工的原因。

(三)企业运营成本增加

根据扬州市统计局2021 年的数据,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益在不断压缩,其主要原因是种植业成本的增加与畜牧业防疫项目的支出。 在2021 年,第一产业所需要的农资例如农药、农膜、肥料等价格在不断上涨,涨幅在10% ~20%。 企业中的用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扬州地区第一产业用工工资平均在150 元/日。 这虽然一方面为农村居民带来了额外收入,但是长远来看并不能带动企业良性地可持续发展。

(四)标杆龙头企业较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目前扬州地区返乡创业人员在创业时多采用的是家庭农场或是家庭作坊的形式,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 大部分创业项目附加值低,多集中于初级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渠道窄,市场份额小,竞争力较弱。 例如以家庭养殖生猪为例,主要还是依靠“老经验”,防疫、生猪出栏等关键决策都是依靠人为主观判断,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从市场整体的数据来看,扬州地区第一产业年销售额在5 亿元以上的企业仅占3.2%,很难对广大的中小企业起到带头的效果。

二、 目前已有的税收惠企政策

(一)免征减征增值税

目前对增值税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每个季度销售额未超过45 万元的免征其增值税,并且在2021 年4 月1 日至 12 月31 日间,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由3%降至1%。 这无疑对返乡创业的农村居民来说是一个利好政策。 以笔者走访的一家农家乐为例,得益于该政策,每个月这家小企业可以实现减免增值税4500 元。 这对资金链紧张的小型微利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

(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

返乡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的主要是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大多数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目前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0 万元以下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税率由25%降至20%。 如果企业当年的效益较好,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 万元,则超过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并也按照优惠税率20%。这项政策无疑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对企业的税收优惠,就是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同时,保就业,稳就业,同时吸纳返乡务工的农村居民,最终提高就业率。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从学生易于解决的问题入手,在解决之后,并未像前两题一样稍作总结就结束了,而是将问题一般化,把特殊点变为任意点,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思考直线和圆方程中的类似问题,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新问题,从而尝试对新问题进行描述和动手探究,意在使学生体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

(三)降低小微企业运营成本政策

目前,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且这些政策将会持续到2023 年底。这些政策包括:①金融企业向小微企业发放100 万元以下的贷款免征增值税;②保险公司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的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按9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这些政策都为中小微乡村资金链良性循环提供了保障。 同时,部分地区政府对吸纳就业给予政策性补贴。 例如,武汉地区小微企业每招聘一名毕业生,政府给予1000 元的就业补贴,并且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政府将原来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费率由19%降到16%。 在政策延续期间,预计为企业降低94 亿元的费用成本。 这些好的政策值得推广到全国,以降低中小企业的用工成本,促进企业吸纳就业。

(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加计扣除

对拥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推出了相应的高新技术研发支出加计扣除。 高新技术企业相对传统的制造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上都有明显的优点。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不仅可以提升当地地方经济,还可以促进企业良性循环,让企业也能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加计扣除,简单来说就是政府给予企业的一种税基式税收优惠。 企业投入高新技术研发中的费用可以通过相应的比例进行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例如:某A 企业属高新技术企业,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 万元,当年投入高新技术研发支出为10 万元(还未形成专利),那么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财税〔2018〕99 号)规定高新技术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75%的比例进行加计扣除。 也就是说,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可以在已经扣除了高新技术研发支出10 万元的标准上,再多扣除7.5 万元。 这对企业来说,可以有效缓解研发支出的资金压力,为企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增添动力。

三、 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村居民返乡创业的影响

(一)税收优惠政策激发农村居民创业热情

税收优惠政策不仅对乡镇小微企业是极大的利好,也提高了农村居民返乡创业的热情。 以往在城市务工,辛苦的同时,生活成本高,家中年长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也是外出务工者的牵挂。 外出务工者在家乡创办企业,能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促进就业。由于产业化的升级、自动化的普及,许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正在走向自动化。 这让技能单一的、过分依赖于劳动力的农村居民难以像以往能够轻松找到工作。 而年龄的增长,体力和健康状况的下降,使其难以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导致许多农村居民收入大大减少。 而实惠的税收优惠,让农村居民看到了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的希望,不用背井离乡也能有着和大城市务工一样的收入,这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居民返乡创业的热情。

(二)纳税服务优化降低农村居民创业难度

在以往,农村居民想创办一个企业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针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纳税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也降低了农村居民创业成本。 在以往,农村居民需要每年花费3000 到7000 元不等聘请一个代账会计来报税纳税,如今税务机关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对创业主体的纳税服务,并在疫情防控期间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等,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降低了农村居民的创业难度。 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不光是体现在税收优惠政策上,更是体现在纳税服务上。如今随着政府的改革,办税员真正为老百姓办税,为企业服务,不光手把手地教如何办税,更简化了纳税流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于企业。

(三)税收政策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以高新技术研发支出可以加计扣除为例,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导向为促进企业良性可持续性发展。 我国目前的小微企业以低端制造业、服务业为主,企业规模小、利润薄,受外部影响较大。 国家通过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进行高新技术研发,对其提供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政策,并将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下调到15%。 国家的政策鼓励,一方面减轻了企业在高新技术投入上的资金紧缺问题,另一方面减轻了企业税负,有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 提高农村居民返乡创业措施与创业项目模式探索

(一)提高农村居民返乡创业措施

1. 政府扶持乡镇企业良性发展

作为解决农村居民就业主力军的乡镇企业,政府应当加以引导和扶持。 面对市场挑战,有一些行业是逆向快速发展的,例如网购、电商直播、快递行业等,政府可以利用这些新业态,扶持乡镇企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 例如电商直播带货等,将乡镇企业生产的一些初级农产品推广推销出去。 同时建立相配套的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等,做好一系列后勤配套工作。 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文化素质较低,对电商网络销售这一块并不了解,有的企业经营者甚至连电脑都不会操作,政府需要对乡镇企业手把手地扶持,以点带面,以一带十,促进企业良性循环发展。

2. 校企联合进行就业培训

对返乡就业人员,他们的技能水平较低,以往大多从事体力劳动。 随着年龄的增大和企业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返乡就业人员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应对挑战,政府可以联手职业院校,对返乡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利用职业院校的优势和已经具备的实训室,对求职人员进行再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加强其竞争能力。

3. 利用乡镇闲置房屋设置创业“孵化园”

农村拥有大量闲置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对返乡创业的农民,乡镇政府可以开辟出创业“孵化园”。 在以往,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小学和初中,随着农村人口流失,小学教学规模缩减,这些校舍就逐渐闲置下来。 乡政府可以利用闲置的校舍,将其重新开发成为创业产业园,为返乡创业的农民提供最基础的创业空间。 这样一方面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了创业基础;另一方面,也使资源重新利用,为乡政府提供一笔额外收入。 这样将创业项目直接送到村民的家门口,可以带动农村居民就业,实现足不出户挣到钱。

(二)创业创新项目模式探索

1. 借助“短视频”线上电商模式

短视频在现如今的社交媒体中并不罕见。 民间也有流传着“南抖音,北快手”这样的俗语来形容短视频平台在人民生活中的普及。 短视频由于其特有的“短、平、快”等特点,只需要用户有一部手机,就能接收海量的信息。 以“锦鲤养殖第一村”的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侯集镇向寨村为例,其天然的渔业资源并不丰富,属于地理上不靠山也不靠水。 但是就是这样的地理环境,居然有2000 多亩鱼塘,整个向寨村全村2300 人,其中2000 人养殖锦鲤,并辐射带动了4 个乡镇41 个村,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产业集群。 锦鲤村的成功是经过了三代人的努力,第一代人养金鱼,第二代人扩大养殖规模并转型养殖锦鲤,第三代年轻人敏锐地抓住了电商的风口,通过线上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进行线上交易。 锦鲤村第三代年轻人在线上进行直播卖货,然后快速打包充氧发货。 这样的产业集群并不是短时间内所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它需要有长期的规划,以发展战略的眼光布局,并能够适时抓住机遇,实现产业升级。

2. 文旅融合富民

根据扬州市统计局的数据,2021 年上半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064.78 亿元,同比增长11.7%,两年平均增长6.3%。 从三次产业看,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92.71亿元、1406.73亿元、1565.34亿元,同比增长 0.1%、14.1%、10.4%。 显然仅靠第一产业无法托起乡村振兴的重任。 乡村振兴关键是要带动农村居民致富,产业发展是农村居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基础。 要想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推动农村繁荣发展,必须加大对农村的投入。 扬州市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可以通过大力建设文旅特色村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和新型服务业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旅游产业的旺盛会带来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兴起,与其相关的配套产业如餐饮、住宿、美容美发、交通运输、食品加工、农产品种植等都会被先后带动起来。 服务业具有门槛低、入行容易等优点,是除了农业外返乡创业人员选择最多的创业行业。 扬州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大运河”“瘦西湖”“个园”“何园”等旅游特色名片结合扬州当地地方特色小镇,实现旅游资源全境覆盖,吸引游客在扬州体验乡村特色小镇文化风情,带动基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五、 总结

扬州作为一个地级城市,与一线城市是存在客观上的落差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是扬州作为2500 年的月亮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旅游资源。 相信随着税务改革“放管服”的深入,以及国税总局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扬州的地方经济会越来越好。 从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到,国家的税收政策切实让企业享受到了税收红利。 税务机关在简化企业办税流程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居民返乡创业的热情。 “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的税务登记政策,让创办企业的门槛降低,流程简化,使得返乡创立企业不再是一件难事。 笔者认为想要提高农村居民返乡创业的热情,除了税务部门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外,当地政府也应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目前返乡创业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小型微利企业,返乡创业者回乡创办企业,不仅可以解决周围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更可以吸引人才回流。 这些小企业密集的区域,最终会形成企业集群,带动周边创业就业,打造地方特色经济,实现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的大目标。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高新技术扬州
扬州茶韵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全省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6%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