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结果观察

2022-08-01 08:58刘永康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5期
关键词:体征外科手术腹腔

刘永康

(淄博市世博高新医院急诊科,山东 淄博,255000)

严重腹部创伤为外科危重症,可引发患者多器官受损,导致患者生理功能及机体代谢功能紊乱,出现凝血障碍、低体温及酸中毒等危急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当出现严重腹部创伤后,患者处于生理极限状态,确定及时、有效的手术方案尤为重要。研究认为,在发病早期实施确定性手术有加重病情、引发继发性损伤的风险,而在有效的控制原发性损伤情况下再实施手术治疗,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继发性损伤。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是一种通过暂时性治疗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在耐受力恢复的情况下开展的手术治疗方式,该手术方式被认为在各种急性机体创伤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对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来说,在发病后若不符合即时手术条件,强行开展手术治疗,可能提升死亡风险,预后也较差。而采取必要的干预,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能够为后续确定性手术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本研究对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淄博市世博高新医院收治的86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严重腹部创伤的理想、安全治疗方式,将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分析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淄博市世博高新医院收治的86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实施手术方法不同,将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2.88±4.78)岁;致病原因:高空坠落12例,车祸18例,挤压伤8例,刀伤5例;脏器损伤情况:肝破裂3例,脾破裂18例,胃及十二指肠损伤8例,小肠损伤11例,结肠损伤3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2.40±4.20)岁;致病原因:高空坠落10例,车祸20例,挤压伤10例,刀伤3例;脏器损伤情况:肝破裂2例,脾破裂19例,胃及十二指肠损伤7例,小肠损伤10例,结肠损伤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研究相关内容后,自愿签署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淄博市世博高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明确诊断严重腹部创伤;②术前心跳呼吸暂停,实施心肺复苏治疗,生命体征不稳定;③治疗前体温低于35 ℃;④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大于50 s,凝血酶原时间大于16 s,预计输血量10 U以上;⑤出现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⑥最终均抢救成功。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②妊娠或产后哺乳;③治疗中途转院;④精神病或严重不依从。

1.3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期确定性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先观察患者的创伤情况,并立即开展循环复苏,根据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急诊会诊处理合并伤。立即开展急诊外科手术治疗,术中有效止血。手术完成后关闭腹腔,留置腹腔引流管,并在术后将患者转入外科重症监护室复苏。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的复苏指标,如乳酸水平、机体pH值、体温等。并记录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该治疗方式分为三个治疗阶段:第一阶段是实施快速处理,首先对出血处进行有效的压迫止血,并采用腹腔填塞手段控制严重出血。对于出现胆汁、胰液以及肠内容物漏出的情况,为了避免产生严重的感染,需采用严格的清洁消毒及有效处理以控制感染;对于肠道损伤穿孔患者,可行造瘘术治疗;对于需要二次手术患者,需在术后将3 L无菌静脉营养袋缝合固定在腹壁切口两侧筋膜处,暂时关闭腹腔。第二阶段为复苏治疗,将患者腹腔暂时关闭后,将其送入重症监护室进行复苏,开展吸氧支持及扩充血容量预防休克,确保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患者实施保暖措施,并密切观察中心体温恢复情况,防止低体温引发的感染等并发症加重病情。采取补水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情况;合理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采用抗感染治疗,预防应激性溃疡。对患者的体温、血压、凝血功能、机体pH值进行有效监护。第三阶段,实施确定性手术,经过第二阶段的处理后,对于患者体温、水电解质以及血流动力学等相关监护指标趋于正常者,可再次行确定性手术。同样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的复苏指标,如乳酸水平、机体pH值、体温等,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治疗指标比较,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总生存率,总生存率 =生存例数/总例数×100%。②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复苏指标比较,主要为乳酸水平、机体pH值、体温等指标。③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其中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胆瘘、吻合口瘘、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总生存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复苏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复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机体pH值、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56%)低于对照组(5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严重腹部创伤的传统治疗方案以对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立即开展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后机体会由于大量失血、酸中毒等原因出现生理功能、代谢功能紊乱,部分患者会出现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而死亡。

近年来,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前期采取有效的生命体征及机体功能恢复干预,为后期再次确定性手术创造良好的治疗基础,以降低临床病死率。研究认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往往合并多器官、系统损伤,在接诊之初即对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综合多科室力量,对患者是否存在不适宜立即手术治疗的情况进行观察,以确定手术治疗方式。针对严重腹部创伤,尤其是出现大出血情况者,损伤控制外科手术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并控制感染,可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损伤控制外科手术通过迅速关闭腹腔可减少器官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避免大量蛋白及液体流失、干燥、坏死。快速关闭腹腔作为损伤控制外科简化快速手术的重要步骤,有较好的干预价值。损伤控制外科手术进行重症监护室复苏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再次确定性手术患者生存率。复苏的操作主要是进行液体复苏,控制中心体温及吸氧、纠正机体代谢紊乱、酸中毒及凝血障碍,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严重创伤性损伤患者机体存在大量出血情况,因此,在实施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保证出血得到有效控制,采取的止血措施包括结扎止血、填塞止血以及压迫止血等多种措施。出血得到有效控制后,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感染控制,目的是避免消化液以及粪便自肠道内漏出后引发腹腔感染。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可采取快速关闭脏器裂伤口来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通过快速关闭腹腔,能够避免肠管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预防大量蛋白及液体流失导致肠管干燥及坏死情况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总生存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程会昌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在其研究中,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说明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应用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治疗中,可获得较好预后效果。分析原因发现,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既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机体创伤,还可尽快恢复患者机体生理功能,为再次确定性手术创造条件。从本次抢救结果看,观察组患者复苏后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机体pH、体温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治疗方式可有效止血,并可充分控制感染,从而促使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有效恢复。在治疗过程中,严重腹部创伤患者表现为低温、代谢性酸中毒及凝血障碍等,通过液体复苏、恢复体温、机械通气、改善凝血障碍及纠正酸中毒等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干预,能够提升手术成功率。

综上所述,严重腹部创伤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可在有效控制患者生命体征及机体耐受力的情况下开展手术治疗,有助于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体征外科手术腹腔
术中术后如何防止腹腔粘连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顺铂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腹腔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