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 玮
(内蒙古自治区血液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00)
血液在人体内持续循环流动,能够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功能调节,能够均衡内外环境。若血液内的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会对机体器官产生影响。相反,组织、器官病变,也会导致血液变化,血液学分析对疾病严重度了解提供了较大的助力。血液作为重要的医疗资源,在临床急诊救治和挽救患者生命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血液采集量与临床使用量始终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所以如何有效减少非检测因素所导致的血液报废、保障血液质量、节约血液资源成为当前急需重点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无偿献血工作的迅速普及,参与无偿献血的人数也显著增加,采血量也明显增加,储备血液量也在急速上升。血液从采集、制备、储存、运输、包装等环节,极易出现非检测因素引发的血液报废,会导致血液资源浪费,严重影响血液质量,难以发挥其该有的价值与作用。因此,减少血液报废量、减少血液浪费、提升血液质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血站2017年~2020年的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以便分析血站非检测因素引发的血液报废原因,制订出相应的预防和改进对策,从而减少血液的非正常报废,具体情况如下。
收集2017年~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血液中心血站采供血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数据,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对其具体报废情况及报废原因进行统计。本研究经过内蒙古自治区血液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由专业检验人士获取,保证标本质量;②受检人员无血液疾病,无系统性疾病;③无影响本文研究结果疾病。
排除标准:①受检人员存在精神障碍、认知水平低;②机体存在恶性肿瘤患者;③沟通障碍患者。
血液采集工作人员在实施采血工作之前,完善无偿献血者的初步筛查和体检工作,在确定各项指标均正常的情况下采集血液标本。依据检验项目利用相对应的真空负压采血管留存血液待检样本,并且由专业的检验工作人员实施样本检验工作。检验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全面评价血液样本的外观、溶血和凝血情况,掌握采血者的相关信息、血液样本采集时间、采集途径和过程等,对血液样本的存放情况展开详细询问,以判断待检测样本是否合格。详细记录不合格血液样本,并且分析及汇总不合格原因。
严格按照血站相关操作规程进行血液采集、制备、存储以及运输等操作,对于已经发现的报废血液应及时对其做好标记和记录,并将报废情况与上一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导致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
统计血站非检测因素所致血液报废情况,血站非检测因素所致血液报废原因。
将所收集的数据录入SPSS 24.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描述,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血站近4年的非检验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发现,2017年血液报废率为1.053%(1028/97564),2018年血液报废率为1.013%(998/98432),2019年血液报废率为0.916%(928/101257),2020年血液报废率为 0.908%(931/102583)。2017年~2020年,总报废率、血浆、全血以及红细胞报废率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各年度总报废率、血浆报废率、全血报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红细胞及单采血小板报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经统计发现,脂肪血、破袋渗血、非标量血液、血浆颜色异常、凝块报废等都是导致血液报废的重要非检测因素。2017年~2020年,脂肪血报废、破袋渗血报废、非标量血液报废、血浆颜色异常报废、凝块报废及其他原因报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在很多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都离不开血液的支持,这也就说明血液已经成为如今临床治疗中无可替代的医疗资源,特别是在如今的临床治疗中对血液用量和成分输血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血站需要提高血液成分制备量,以此满足成分输血的治疗目标。但是有相关的研究结果和实践证实,由于受到血站成分制备、自身工序以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血站在进行血液成分制备时,出现血液报废问题,这样不仅会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容易导致相关输血单位的血液资源越来越紧张。因此,必须要合理分析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发生血液报废的具体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预防,以此进一步提高血液成分制备的合格率,实现血液资源的有效使用,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通过对2017年~2020年的非检验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脂肪血是导致血液报废最为常见的原因,导致该情况发生的原因:一是与献血者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自身因素有关;二是部分献血者由于对献血知识缺乏了解,献血前大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三是工作人员在采血前对献血者健康及饮食情况调查不足,导致对脂肪血把控不严。②破袋渗血,冰袋血浆类产品较容易出现血袋破损的情况,包括冰冻后由于血袋脆性和硬性增加、血袋质量问题、热合不严等,均可导致血袋在包装、运输以及交接等环节因挤压或碰撞出现破损。③非标量血液报废,该情况的发生通常与献血者血管较细、操作者穿刺技术或经验不足、献血者紧张或晕血等导致采血中断有关。采血环境温度较低、献血前饮水较少等,均会造成血液黏稠从而导致采血中断。④血浆颜色异常或血浆偏红,该现象的发生常与献血者献血前服用含色素的饮料、药物或保健品有关。⑤凝块报废,除上述原因外,导致该现象发生的原因与血液采集过程中血液与保养液混合不匀有关。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①针对脂肪血现象,血站可加强对献血者的献血相关知识宣教,使其对献血前注意事项有充分了解,加强对献血者的体检,叮嘱其献血前1天应低脂与清淡饮食,若患者献血前,大量摄入高脂肪的食物,应当暂缓献血,减少脂肪血报废率。②制订严格的操作规范,落实血站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减少不必要的非检测血液报废。检查离心设备,监控关键设备,促使其处于最佳状态,针对热合不严引发的渗血,需要注意导管热合的检查,确保无渗漏后方可离断导管。选择质量达标的血袋,在进行血液搬运时应轻拿轻放,尽可能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血液报废。科室中定期进行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检测熟悉程度、专业技能,掌握检测中技巧,防止由于血容量不足导致发生误差,规范化管理送检流程,并对送检过程中可能发生问题进行反馈、改善。③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促使献血者安心、放心,介绍献血知识,提升献血安全,将献血者负面情绪减轻,并为献血者提供人文关怀,加强献血者信任感、安全感,针对首次献血者,实施心理安抚。献血前,叮嘱献血者增加饮水量,尽可能杜绝空腹献血。④献血前,综合评估献血者的静脉,选择弹性好、粗大血管进行采血处理,通过加强培训提升操作人员的静脉穿刺技能,减轻献血者的不适感,穿刺成功后,均匀摇晃血液、抗凝剂。组建专门的献血队伍,提升二次献血比例,降低不良献血反应发生率。要严格执行血液标本核对制度,在血液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落实各个操作流程以及检测相关制度,防止出现检测标本以及交接单不符的情况,从而降低血液标本检测误差率。严格根据采血的规范进行,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采血,并调节采血的速度,防止对血细胞造成损伤,并积极调节采血量以及抗凝剂的比例,将凝血标本的温度控制8~25 ℃,预防血液标本稀释或者凝血。⑤完成血液采集后,告知工作人员动作要轻柔,确保血袋排放整齐有序,冷链温度确保稳定合理。在血液制备期间,对于滤白、分离、速冻、融化以及病毒灭活等系列环节,要求员工积极展开对应操作。整体制备流程期间,需要做到血袋轻拿轻放,快而有序地完成流程制备,将非保存温度下血液制剂的暂存时间有效减少。⑥血袋管控。在制备成分过程中,需要将血袋整齐排列,放入离心杯前,避免死腔,密切关注离心速度与温度。将血液储存期缩短,以免存放时间过长,使得溶血情况发生,针对过滤受阻的血液,不可随意加压过滤,及时更换滤器,以免破坏红细胞导致血浆偏红。对于离心过程中所产生的破损,主要控制方式为装杯时放置止流夹,控制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并规范操作人员操作步骤,提醒工作人员离心之前必须检查套杯,进而保证并无硬质物体遗留。装杯过程中整理好血袋,确保血袋面朝内侧,转移袋以及红细胞添加液袋面套于杯外,血袋导管拉出之后理齐折好向外折入转移袋。对于不同血袋设置不同离心参数,减少离心力、转速原因引发的问题。
根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采集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并制备成分,按照《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对制备的血液成分质量进行质量控制,对质量无法达到标准的血液成分进行血液报废处理。标准要求为无色泽异常、无气泡、无凝块、无溶血和血袋完整等,对于质量不符合标准的血液,则直接进行血液报废处理。在分析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造成血液报废的原因时,应从脂肪血、溶血、凝块等多个方面分析。本研究说明血站近年来非检测因素导致的血液报废情况明显好转,血液采集质量显著提升。针对血站日常工作中常见血液报废原因,对其进行分析统计后,制订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不仅能够有效减少血液资源浪费,而且有助于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临床血液供应。
目前,血站仍存在一定的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率,需要注意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的分析,通过掌握这些报废原因,管控其影响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针对性措施,落实操作规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更好地控制血液报废,降低报废率,以此提升血液利用水平,让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得到最有效使用,切实发挥其价值,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