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瑶山盘王舞文化解读

2022-07-29 08:25郭元硕郭振华袁安发
武术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师公盘王瑶族

曹 雪 郭元硕 郭振华 ★ 袁安发

1.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2.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瑶族盘王舞是盘王节上盛行的著名舞蹈,其文化源远流长,在许多典籍中早有记载,例如《搜神记》《蛮子歌》《岭外代答》等。早在汉代就有祭祀盘王的传统,在唐宋之后,盘王舞的记载就多了起来。2006 年瑶族盘王节成功入选由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盘王舞在中华民族祭祀文化中内容丰富占比颇重,为人类文化多样性增添光彩。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各种文化扑面而来,在文化交融与冲击下,也被外部生存环境所约束与控制,在文化交融与碰撞的今天,盘王舞的生存困惑逐渐加剧,盘王舞的生存发展问题令人深思,召唤着时代精神的审视与思考。

1 盘王舞中蕴含的形上追求

盘王舞,祭盘王,传说上古时期,有高辛皇后三年期间耳痛不断,从其耳中取出一条金龙,金光乍现,纹络突出,皇帝甚喜,赐名龙麒,号称盘瓠。正逢敌寇入侵,高新皇帝求一勇士为国征战,若胜则将三公主嫁其为旗。盘瓠首当其冲揭榜前往,趁番王大醉取其项上人头,盘王因此如愿娶得公主,后来,盘瓠不喜入朝为官,遂带领妻儿南下开荒种田,繁衍子孙。盘瓠救国的事迹广为人称,人们崇敬这位智慧、果敢的英雄,而在率先民开荒繁衍过程中成为瑶民心中的精神支柱,人们尊崇他为瑶族的始祖。这种不畏艰难的家国情怀一直延续至今,祖代相传。盘王舞正是为了祭奠瑶族祖先而设立,瑶族人民把信仰贯穿到民族服饰、头饰,音乐、舞蹈及祭祖仪式中,是家族认同、民族聚合的象征。盘王舞舞者旋转、腾跳、跨步、退步、手足相配,仿佛在现盘王开天创人之景。当跳到盘王遭受颠沛流离之苦时,舞者步履艰辛,舞姿滞重,感情沉重且压抑,怀念与赞颂祖先之情异常强烈,祈祷盘王保佑新的一年世道兴盛,激励着瑶族人民振奋起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积极地投入到民族家园的建设队伍之中,体现了瑶族人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

2 盘王舞文化中的文化智慧

瑶族人民为了保留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用乐舞代替文字来表情达意、记录社会历史变革和传播民族知识,成为瑶族的一种文化标志。盘王舞的历史至少传承了1800多年,对盘王的崇拜己成为瑶人心性永恒的烙印,这种文化记忆已然超越现代舞蹈艺术范畴。盘王舞作为瑶族文化的活态基因透视着黎族盘王的图腾信仰、祖先崇拜。祭盘王时盘王塑像放在法阵中央,师公请神,念经颂词,场地十分神圣,其他人不可以闯入和拍照,为盘王营造了一种神秘不可侵犯的形象。瑶族盘王舞动作造型十分夸张,表现风格质朴,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把盘王的一生演绎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极大地展现了他们对盘王勇夺敌寇头颅、为民族而战、不畏权贵携家眷艰苦创业的想象。盘王舞包含多种因素:歌、舞、乐器、道具、法师、诵经等,表演风格鲜明、朴素,具有十分浓郁的宗教舞蹈韵味。

3 盘王舞文化中的语言表现

盘王舞表演套路多样,舞蹈语言丰富、古朴、夸张、粗犷,展示了瑶族人对美好生活的独特追求与创造。盘王舞一般由师公牵头进行表演,师公在仪式进行的不同阶段充当着不同的角色,用以连接人神的中介,由师公进行“将神”“娱神”“酬神”“谢神”等事宜。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我们对神鬼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逃祸。我们的祭祀有点像请客、疏通。我们的祈祷是许愿、哀乞。鬼神在我们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在《长鼓舞》中,反映的是盘王带领瑶族的先民开山寻路、盖房生衍的过程,主要体现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的反思与自省,以及对未来生活风调雨顺的期盼。盘王舞其舞蹈动态特征表现为“膝颤”“顺拧”前挺与后靠,动作方位特征表现为对称、四方五位,其空间特征最多的就是围圈而舞,极大地反应了瑶族的宗教信仰和天圆地方的空间文化,充分展现了盘王舞古朴而有深沉的韵味。

4 盘王舞文化中的宗派意识

瑶族希望通过盘王舞的表演达到强化民族意识的效果。祭祀不单单是为“祀”,更是为了通过这种薪火相传的活动来维系族内团结形成联系感情的桥梁。在跳盘王舞“还愿”过程中不仅家法族规的神圣性更浓,还保障了族权的实施。

通过祭祀祖先建立起尊卑分明的宗法制度,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并积淀成为一种传统文化发扬至今。舞蹈动作随着各种铜鼓的旋律配合着各种道具游离起伏,哈腰前屈的身体姿态表现了瑶族人民对先祖的敬畏和虔诚,而屈膝、顶胯、后仰、颔首而呈现出的“S”形体特征则反映了对神明的仰视。其中盘王舞中舞步的前进、后退,虽有对故乡的不舍和依恋,但更多表达的是与大自然做斗争,开辟一片新天地的义无反顾和勇往直前。

盘王舞中的舞蹈动作“蹲”充分表现了瑶人忍让与蛰伏的民族精神,而与之相对应的“起”则体现了瑶族人民自强不息与刚毅的民族气概。盘王舞具有强化民族认同的作用,在进行“盘王舞”还愿过程中,请盘王时,所有的观众必须着瑶族服饰说瑶族语言。今天的瑶族认为,盘王舞实现民智慧的结晶,是先人生存发展的真实写照,只有将这种文化延续下去,才能达到不忘先人之艰辛、后辈当自强激励作用,这种经历感人肺腑,催人奋进,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认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5 盘王舞文化中的意义支撑

在瑶族的盘王节仪式和婚嫁礼仪等活动中皆可以看到盘王舞的身影。盘王舞极大地丰富了瑶民的生产生活,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个性、情操和审美能力,并逐步形成独特的价值取向、行为主张。瑶族人民在实践活动中,在与部落之间发生战争中和在战败被迫向南迁徙的生活洗礼中,盘王舞成为瑶人的心理慰藉和强有力的意义支撑,促使瑶族价值观念的形成 。盘王舞在强化瑶族人民的意义支撑方面表现在:其一,热爱团结。盘王舞蕴藏着热爱团结的价值观,瑶族人民团一心,面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与暴虐的统治阶级抗争,在迁徙途中的艰苦困境下顽强生存下来,这都是全瑶族上下齐心的精神写照。其二,崇尚无畏。独特的历史征程,锤炼着瑶族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刚毅无畏的意志品质。盘王舞以鼓锣伴奏,集上调、下蹲、左转、右旋为一身,舞步动作多以罡步为主,表现瑶族踏实、淳朴的性格特点,利用各种动作,再现了瑶族先民刀耕火种、为国奋勇征战的一幅幅壮烈场面,展现了瑶族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敢于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6 盘王舞文化中的伦理道德

盘王舞表演时忽蹲忽起、高低起伏、曲腿行进、围圈而舞,这些整齐划一的动作形式,都是瑶族生存和繁衍的印记,是瑶族文化与生活沉淀的真实写照。数千年来,瑶族深受战争的迫害,面对残暴的专制统治,瑶族人民总是凝聚一心,团结奋战,这也是瑶族得以繁衍生存的原因。尽管瑶族遭受多次打压,但是瑶族人民适中渴望和向往和平,与其他民族相处十分和善。他们始终秉持和平的观念,拥有宽大的胸怀,维护祖国切身利益。另外,瑶族拥有乐于助人的美德,勤劳能干、不怕吃苦,严格遵守先贤的道德准则。比如,在跳盘王仪式中是由德高望重的师公来主持,这就体现瑶族人民尊老爱幼的美德。综上,盘王舞深切反映了瑶人先进的和平理念以及族内尊卑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

7 盘王舞文化中的宗教信仰

《太平经》有言: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瑶族先民亦是信奉“万物皆有灵”,用独特的艺术表现——盘王舞深切表达了瑶族人民的虔诚信仰。“对神的信仰愈是虔诚,人的宗教感情便越发强烈,情动于中势必发生于外”。

盘王舞中“步罡”象征着飞于九天,表达瑶族人民渴望与神明对话,祈求盼望保佑瑶族发展壮大。“约禾打马”中运用稻穗、上元棍、芽简等道具以及“长鼓舞”模仿先人入深山造屋、坎木、架梁等生活场景,表达对盘王对先人的敬仰和崇拜,这种精神祖祖辈辈薪火相传。对于瑶族来说,盘王舞有一种特殊的神力,人们可以通过它躲避灾难,幸福美满同时给予瑶人希望和信仰,增加族内团结凝聚人心。

盘王舞在生活中婚嫁和盘王节活动中举办的十分盛大,盘王舞不仅是为了祭祀盘王,更是祈求神明保佑。直到现在,逢凶年饥岁或婚嫁礼仪瑶族仍然跳盘王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婚姻美满等等。瑶族的这种宗教信仰把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共同度过艰难困苦的历程。

8 盘王舞文化中的审美情趣

服饰是是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盘王舞表演现场演员和观众的服饰可以透视出瑶族的审美情趣和图腾信仰。师公在整个盘王舞中扮演主要角色,其着装为黑色头帕上戴师公帽并着师袍。师公帽大有讲究,它包括几个部分:神头、罗带和神厄。神厄戴在神头外面,上面绘有许多神像,在老一辈师公戴的舞具是由女子的头发制成,而每条罗带经由十二个女子的手绣制,代表瑶族十二姓人,表现全族团结一心的期望。师公的师袍是大红袍,这一特征是原是信仰与道教的结合,穿上道袍即拥有与鬼神通话的法力,保留了原始宗教巫师这一角色的演变。瑶族人民崇尚色彩,服饰都十分艳丽,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而有许多分支,如“过山瑶”是因躲避统治者的歧视和压迫躲进大山中,过着游耕游居的艰苦日子而得其称谓,“蓝靛瑶”喜爱用靛蓝色,“尖头瑶”则佩戴尖头状饰……瑶族男士服饰上衣对劲带扣,下身蓝靛色长裤,头上包裹头巾;而女士相较而言非常华丽,头上顶一高度近一尺的帽子,形似宝塔,上衣对襟衣服无扣,下身着长裤,衣襟两旁、袖口、裤脚都绣有花边,十分好看。瑶族人与自然有着亲密的关系,衣服上有各种花、虫、鸟、鱼、树木图案,为标志性配饰图片,花样、款式大同小异,他们在迁徙过程中吸收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和交融,使得瑶族人民的审美不断变换和发展。在瑶族工艺美术品的构图造型上,“花鸟合一”一度成为时下的流行性审美。瑶族人民的服饰表现了对艰苦生活的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十分丰富的审美情趣。

9 王舞文化中的内在涵养

回忆过往被迫迁徙居无定所的苦难日子,舞蹈成了激励、调节瑶人心灵的良药,治愈了瑶族家人心灵的创伤。瑶族人民尽管物质匮乏生活困苦,但歌舞作乐,成为瑶族人民的心灵慰藉,盘王舞正是这样潜移默化地起着聚合人心的作用。在每年的盘王节活动和婚嫁礼仪中,在德高望重的师公指挥下,舞者们经常是围圈而舞,圆有天人合一、完美圆满的象征意义,天圆地方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指对外族人民要态度和顺,与他人和谐相处,内心端正,品行温良。同时表现族内团结,表达对祖先神明的虔诚。盘王舞进行过程中,舞蹈风格时而激情澎湃热情似火平,时而沉闷忧郁,愤而慨、慨而舞。全族人民在这种氛围的笼罩下,仿佛心灵被净化一般并为一个整体,在神明指引下被赋予了一种强大的种群责任。这种有节律的沟通氛围,通过舞蹈进行传递,表达瑶族人民对神明的虔诚敬仰,从而达到人与人、人与神明对话交流的目的,促进其精神品德的发展,让人在节庆氛围、祭祖活动中习得敬仰神明、团结全族,凝聚一心,使身心得到和谐统一。因此,盘王舞具有作为全民族团结教育,完善人格的特殊价值。

10 盘王舞文化中的人生态度

盘王舞与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与瑶族人民的信仰密不可分,这一舞蹈形式历史悠久,流传甚广,其丰富的内涵让瑶族人民心之神往。在“还盘王愿”以及婚嫁仪式中都有盘王舞参与其中,是具有祭祀性、生产生活性的宗教舞蹈,表达着瑶族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在《约禾打马舞》中有一个段落,表演者围圈而跑,手持道具鞭打前面那人的臀部,来表示快马加鞭、禾苗快速生长,寓意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也是组织农业生产的旗帜。

在舞蹈过程中,表演者也会做一些诙谐夸张的动作,不仅引得观众哈哈大笑,表演者也前仰后合,他们在期盼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不忘为生活增添一点乐趣,长鼓一敲,舞姿轻盈曼妙,韵味十足。瑶族人民利用盘王舞来祈求盘王保佑生活风调雨顺、劳动丰收,寄托着瑶人美好的愿景。《祭兵舞》中除了达到祈求丰收的目的,在最后一段两蛇交尾动作的模仿中更寓意着家畜的繁殖和瑶族人丁的兴旺。在每年“还盘王愿”时,通过跳盘王舞来聚合民心,培养全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婚嫁礼仪中,跳盘王舞目的是保佑夫妻双方白头偕老永不分离。独特浓郁的盘王舞文化植根于瑶族人民的生存理念中,其生产生活中无不透视出他们对生活始终保持的乐观与希望。中国传统文化值得从生存论视角深入研读,近代以后,涌入了大批学者借助生存论理念解读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取得了不小的建树,对于原始民族的发展演变史有了更独特的理解。盘王舞,正是瑶族人民宝贵的文化积淀,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是全瑶族人民不朽的精神信念,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盘王舞在悠悠长河几千年的历史变革与发展中,体现着瑶族特有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思想境界等,它承载了多少瑶人的梦想与信仰,它感染着每一位瑶人散发着一股强而劲的生命力,荡涤着瑶人的心灵,使瑶人历尽磨难的悲恸得以舒展和释放。如今,盘王舞收到外部生存环境的冲击和影响,盘王舞的保存与发展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召唤者民族文化生存的自觉与反省。

猜你喜欢
师公盘王瑶族
瑶族织锦
仫佬族师公调音乐的现状及传承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盘王大歌:响彻瑶寨的千年史歌
石头记
非遗语境下南宁平话师公戏传承问题考辨
壮族非遗“武鸣师公舞”的活态传承调研
世俗愿望的神圣表达
——《盘王大歌》仪式行为研究
仪式中的集体记忆——以都江村盘瑶还盘王愿仪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