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效果比较

2022-07-28 11:28刘建中李超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腹型琥珀酸紫癜

刘建中,李超

(商城县人民医院 儿科,河南 信阳 465350)

腹型过敏性紫癜为小血管炎发生病变的系统性疾病,多发于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且呈逐年升高趋势,多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腹痛),严重威胁患儿的生长发育[1]。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制剂,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损伤黏膜的愈合,可减少激素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免疫系统对激素的反应性[2]。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属于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病毒、抗过敏、抗炎等多种作用,且药效持久,可改善血管通透性,缓解胃肠壁水肿,有效减轻腹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胃肠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等程度不同,激素剂量过多会增加病变风险[3-4]。患儿过敏性紫癜程度不同,常规剂量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效果不佳。本研究比较不同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应用于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商城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商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63例。常规组:男37例,女26例;年龄3~12(7.98±1.82)岁;病程2~9(5.15±1.35)d;腹痛43例,消化道出血21例,腹泻17例。观察组:男40例,女23例;年龄2~12(7.65±1.77)岁;病程1~8(4.87±1.47)d;腹痛47例,消化道出血23例,腹泻1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符合《儿童过敏性紫癜证诊治建议》[5]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2)治疗前2周停用糖皮质激素;(3)语言及认知功能正常;(4)患儿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1)消化道出血异常;(2)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3)凝血功能障碍和其他出血性疾病;(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给予两组胃肠黏膜保护剂、抗过敏、饮食控制等常规治疗。两组均加用奥美拉唑(黑龙江诺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4032)治疗,每次0.6~0.8 mg·kg-1·d-1+100 mL葡萄糖溶液,每日1次。常规组采用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234)注射治疗,每次2~5 mg·kg-1·d-1+100 mL葡萄糖溶液,每日1次。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治疗,每次6~10 mg·kg-1·d-1,每日1次。均持续用药5 d。

1.4 观察指标

1.4.1总有效率 根据临床症状消退情况分级,分为显效(腹痛、便血症状消失)、有效(腹痛减轻,便血较少)、无效(腹痛和便血症状无缓解)。将显效及有效计入总有效。

1.4.2症状缓解情况及住院时间 记录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1周后进行粪便潜血试验。

1.4.3免疫功能、炎症因子 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取血清,以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清CD4+(T淋巴细胞)、CD8+(抑制性细胞)细胞水平,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治疗前后分别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

1.4.4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出现的高血压、腹泻、高血糖等不良反应。

1.4.5复发 治疗结束10周后,随访再次出现腹痛、消化道症状反复等情况,计算复发率。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常规组显效29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27例,无效3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60/63)]较对照组[80.95%(51/63)]高(χ2=6.130,P=0.013)。

2.2 临床症状、住院时间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粪便潜血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住院时间比较

2.3 免疫功能治疗前,两组血清CD4+、CD8+、IgA、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D4+水平升高,CD8+、IgA、IgG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水平高于常规组,CD8+、IgA、IgG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2.4 炎症因子治疗前,两组hs-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hs-CRP、PCT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s-CRP、PCT水平比较

2.5 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2.6 复发率治疗结束10周后,观察组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与家族病史、细菌感染、接触过敏原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肠道黏膜出血、水肿加重、微血栓形成,若未及时进行治疗,易引起部分组织发生缺氧、缺血,导致坏死,加重病情,诱发肠梗阻、肠穿孔、肠套叠等多种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6-7]。因此,临床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控制患儿病情发展,改善预后。

目前临床多采用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过敏性紫癜,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高,易吸收,可有效缓解腹痛,减少消化道出血[8]。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胃酸分泌,进而延缓黏膜愈合和加重溃疡。腹型过敏性紫癜又称重症过敏性紫癜,其产生大量炎症介质,导致肠道黏膜出血及水肿加重,出现肠道黏膜糜烂、溃疡及出血,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于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效果有限,已无法满足临床所需[9-10]。马立燕等[11]研究表明,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治疗腹型过敏紫癜时血药浓度变高,可快速发挥增强免疫功能和高效抗炎的作用,进而抑制炎症细胞分泌,减少炎症递质产生,改善肠道水肿,促进腹痛消退,减少消化道出血,还可抑制活性物质聚集,改善血管通透性,进而阻碍微血栓形成,改善患儿缺氧、缺血症状[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腹痛缓解、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这提示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进而缩短住院时间。这可能与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浓度升高,有效抑制活性物质,改善血管通透性,进而促进病情恢复有关。

免疫功能失调与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密切相关[13]。文献显示,免疫系统主要由CD4+、CD8+等细胞组成,患儿体内发生炎症反应,可增强血管通透性,导致CD4+减少、CD8+增加,破坏CD4+、CD8+平衡,导致免疫系统紊乱[14]。免疫系统紊乱时,过度激活B淋巴细胞引起炎症介质增多,促进大量IgA、IgG生成,加重消化道损伤[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D4+、CD8+、IgA、IgG、hs-CRP、PCT水平均优于常规组。这提示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有效增强免疫功能,抑制免疫球蛋白生成,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可作为治疗腹型过敏紫癜方案之一。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能高效抗炎,缓解肠道水肿、炎症水肿,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有效抑制机体炎症。

综上所述,给予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炎症,缓解临床症状,进而加快病情恢复进程。

猜你喜欢
腹型琥珀酸紫癜
针灸联合疗法治疗腹型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氯雷他定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
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应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对提高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影响
BMI正常老年腹型肥胖人群脂代谢异常及中医辨证治疗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的应用
维生素E琥珀酸酯处理人胃癌细胞过程中自噬与内质网应激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