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耀群,孙瑞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7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未来工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则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2019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然强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伴随着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我国工业体系已经呈现出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特点,制造业规模居于世界第一,220 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1]。但是,我国工业“大而不强”,表现出自主创新能力较低、资源利用效率低、传统产业产能过剩而高端产业供给不足、知名品牌少等短板,在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人口红利与全球化红利逐渐消减、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强的背景下,传统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因此,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研究工业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界定“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目前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郭克莎等[2]认为工业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创新化、融合化、服务化、品牌化、绿色化的发展。李英杰等[3]认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该是质量、效率和动力的有机结合,具体应包括要素体系高质量、供给体系高质量和需求匹配高质量。黄群慧[4]认为工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另一方面是产品的高品质、高附加值、高复杂性和高个性化。
在明确工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需要建立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近几年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如江小国等[5]从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绿色发展、质量品牌、两化融合、高端发展6 个维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评价;段国蕊等[6]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速度效益、产业创新、对外开放、贸易竞争力、生态效益、社会贡献八大维度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新发展理念,纪玉君等[7]构建了由创新指标、协调指标、绿色指标、开放指标、共享指标五大指标组成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刘国新等[8]从经济效益、创新发展力、产业结构、开放程度、生态环境5 个方面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
在建立起科学的工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明确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短板后,才能找到适应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目前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发展战略来看,如任保平[9]认为新时代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工业化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智能化战略、新动能培育战略、改革发展战略、品牌提升战略;吴迪等[10]从制造业新旧动能顺畅转换、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培养、制度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二是从技术视角来看,如曹正[11]探讨了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模式;三是从企业微观视角来看,如简佩茹[12]提出从动力转换、战略转型、效率变革等方面推动国有企业向高质量转型发展。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术界对工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现有相关研究还存在以下局限:一是理论分析方面,缺少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二是在评判标准上,由于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没有形成明确的界定,进而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标准研究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工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三是在研究视角上,主要进行静态评价,鲜有从动态、空间等多维度综合评价工业高质量发展。
基于此,本研究在对工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的基础上,阐释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8—2019年我国30 个省(区、市)的数据,采用熵值法对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测度,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是工业发展在一定时间阶段内呈现高质量的状态,是更高水平、更可持续、更有效率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反映新发展观的发展。他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可以说,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延续和目的。因此,本研究认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是以提高工业供给体系的质量进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原则,以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为途径,促进工业实现质量变革、动力变革与效率变革。创新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绿色发展是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开放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品牌建设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
新发展阶段对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以要素投入为主的工业发展动力机制难以为继,因此应该重构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新发展阶段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包括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在动力包括创新动力和改革动力,外在动力包括开放动力和需求动力,如图1 所示。
图1 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
2.2.1 内在动力机制
(1)创新动力
创新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在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下,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的特征,对经济发展具有叠加和乘数效应,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断催生出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数字经济作为工业发展的新动能,可以提高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工业生产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升产品竞争力,形成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推动我国工业的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最终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
(2)改革动力
改革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工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进行改革。改革动力体现在经济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市场环境改革。首先,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高效率配置;进入新时代以来,产权制度的完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点,通过完善产权制度促进工业更加公平地发展,并且促进工业向着高质量不断发展。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通过调整供给关系,缓解了我国低端产业产能过剩和高端产业产能不足的问题,较好地解决了供需矛盾。最后,市场环境改革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公平和有序的市场环境。市场准入的放宽、负面清单的减少,避免了垄断造成的低效率,能更好地吸引不同投资主体进入市场,提高市场竞争活力。
2.2.2 外在动力机制
(1)开放动力
高质量的工业发展需要更加开放的市场。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开放使我国逐渐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价值循环的联通枢纽,我国工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也不断攀升;在新发展阶段,我国积极推进新一轮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开放有利于进行全球资源配置,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加快布局全球产业和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意味着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升级,促进工业与国际标准接轨,培养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因此,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更高层次与更高水平的开放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外在动力。
(2)需求动力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升级拉动工业升级转型形成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驱动力。从需求侧来看,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消费需求,消费需求也是维持工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动力。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外部需求萎缩叠加国际经贸摩擦,我国提出了“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首要任务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又以扩大消费需求为重点。市场需求是工业创新的风向标,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与接受,并且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期生存的能力。当前人们的消费需求呈现高品质、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特征,需求的变化催生企业向智能化、高端化与个性化定制生产转型,产生了新的生产模式,催生了新的产业,因此消费需求升级可以成为推动工业产业升级转型的强大动力。因此,需求拉动成为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外在动力。
基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动力机制,在新发展理念的战略引领下,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包含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品牌建设、生产效益和开放合作5 个一级指标共12 个二级指标的工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如表1 所示。
表1 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创新发展维度方面,创新投入能力是工业企业投入创新的物质基础,反映工业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意愿和投入强度,而创新产出能力提高的最终表现会落实到经济效益的提高,反映企业创新价值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绿色发展维度方面,主要反映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程度,对工业污染治理程度,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品牌建设维度方面,主要反映产品中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这是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方向,而利用已获授权发明专利可以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生产能力的本国自主品牌;生产效益维度方面,主要反映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和工业企业的经济活力;开放合作维度主要反映我国在工业方面的对外开放程度。
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对我国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三大区域1)的工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各指标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2009—2020 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个别年份缺失数据根据插值法计算得到。具体测度计算步骤为:构建各省份各指标的矩阵;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各指标同度量化;计算出各指标熵值;计算各指标权重和综合得分。
3.2.1 总体水平评价分析
如表2 所示,30 个省份工业高质量发展总指数(30 个省份均值)由2008 年的0.132 上升至2019年0.273,总体上升了107%,说明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以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其中,2010—2012年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下降幅度较大,这是因为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产生了较大冲击,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从2012 年开始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工业发展出现产能过剩,创新发展缺乏新动能,之后国家采取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2015 年的“三去一降一补”到2018 年以来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政策,旨在降成本、补短板、促进创新、培育新动能,因此,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上升。
表2 2008—2019 年我国30 个省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指数
3.2.2 分维度指数分析
如图2 所示,30 个省份工业高质量发展5 个维度指数在2008—2019 年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品牌建设指数上升速度最快,由2008 年的0.026 上升到了2019 年的0.287,说明工业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加强,在质量和技术方面要求日益严格;开放合作指数和生产效益指数的上升速度也较快,开放合作指数在5 个维度中为最高但波动也较大,2019 年比2008 年上升了97%,因为实施了“一带一路”倡议,主张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生产效益指数上升说明近些年来工业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稳定向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富有成效;绿色发展指数的上升反映国家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治理并取得一定成效,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创新发展指数上升说明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但创新发展指数在5 个分维度中是最低的,增速远低于其他4 个维度,说明创新能力较低是制约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图2 我国30 个省份工业高质量发展五大维度指数变化趋势
3.2.3 区域分析
如图3 所示,从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30 个省份的平均发展水平,明显处于领先地位,中、西部地区的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则均低于30 个省份的平均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低。这是因为东部地区在技术创新、工业转型升级、开放程度、营商环境等方面比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中部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为平稳地缓慢上升;西部地区除2010 年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上升后,又回落到缓慢上升趋势,2019 年的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0.113,而东部地区2019 年的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0.269,表明西部与东部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图3 我国三大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变化趋势
从各省份来看,2008—2019 年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上海5 个省市的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位居前五,均位于东部地区,工业技术创新能力高,高端制造业占比较高,数字经济发达,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程度较高,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甘肃、宁夏、黑龙江、青海和海南这5 个省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处于后5 位,其中西部地区省份占大多数。甘肃、宁夏和青海主要依靠能源化工以及有色金属、黑金属产业发展,这些产业都是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业且产业链条较短、发展方式粗放,因此产业发展质量低;黑龙江属于老工业基地,虽然工业门类齐全,但体制机制不灵活,民营经济占比较低,营商环境不够优化,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工业发展能耗较高,新型工业化发展速度较慢,影响了工业发展质量的提高;海南工业发展落后,工业发展规模和质量都较低。
推动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不断努力,是我国由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的必经之路。工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发展动力,优化生产方式,变革产品模式,加强品牌建设,最终在实现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质量变革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一,促进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是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途径和重要动力。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也应体现在产业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一是通过鼓励科技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解决高端产业核心技术缺乏的问题,提高我国工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二是促进产业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等交替迭代持续创新的过程,大力发展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基因、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间的分工协作和跨界融合创新,在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特征的新兴产业推动下建立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三是企业自身内部管理系统不断创新,通过引进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促进自身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提高。
第二,继续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应从3 个方面推进: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完善产权制度来营造一个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保护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调整供需关系进一步解决我国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产能不足的问题;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营商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加快政府的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效率,构建便利化营商环境,全面实行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加快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以开放促发展。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第三,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一是加强“引进来”,通过推进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撬动国际大循环,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全球先进技术,促进我国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二是主动“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带动我国工业设备出口和制造企业持续发展,提升我国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发挥需求对供给的牵引能力。工业企业应根据消费需求变化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发挥需求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的不断改善,居民消费结构逐渐转型为以服务消费为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逐渐成为企业打造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理念,在消费需求升级的牵引下,促进产业转型,催化产生工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我国工业生产方式应该朝着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平台经济,通过跨界融合创新关联互通,实现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形成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13]。建立并完善智能化工业体系,最终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底线,加快发展清洁生产,改变能源消费结构,不懈推进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构建绿色工业体系;处理好“高耗高污”产业和新兴绿色产业的关系,加快淘汰落后的技术设备,使二者之间形成产业互动,带动“高耗高污”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高端化和服务化是产品模式最终转型的归宿。首先,工业高端化的发展需要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产品质量的变革。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升级,推动新旧增长引擎的转换;其次,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实现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在工业产业创新、标准制定、品牌塑造、营销推广等中高端环节的参与度,即向价值链两端更具附加值的环节拓展,进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
生产方式朝着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产品模式向着高端化和服务化发展,最终都是在为工业品牌建设发力,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首先,政府应该重视品牌建设在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加大宣传品牌建设的力度,使品牌建设深入工业企业的核心;其次,工业产品的质量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应通过创新改进产品生产技术,提升每一项工艺质量保障能力,使得每一项工艺性能达到优质水平,从而保障工业产品的质量;最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应以工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各类高质量人才,拓展高质量人才的能力,引导工业企业结合自身及行业特点加强产品质量知识和品牌知识的学习,逐步打造质量品牌专业队伍。
本研究在构建工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8—2019 年我国30 个省份及三大区域的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新发展阶段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包括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创新动力和改革动力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外在动力来自开放动力和需求动力。
(2)我国30 个省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总体依然处于中低水平,且各区域之间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不平衡,整体呈现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逐步递减的趋势。其中创新发展指数在5 个维度中得分最低,说明创新能力是制约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3)要想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强化发展动力,以创新驱动力为核心,提升改革动力、开放动力和需求动力;其次,生产方式朝着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产品模式向高端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最后,加强工业产品的品牌建设,有力推动中国品牌的进一步提升。
本研究从省域比较中观的视角来研究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与实现路径,未来可以从微观企业角度探讨工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并提出微观层面的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
注释:
1)主要根据地理位置,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划分。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