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信的高校课堂思政创新发展路径

2022-07-26 09:26葛淑文
对外经贸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文化

葛淑文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了高校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2020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其关键在于做好增强对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践行中国文化、发扬中国精神。

一、文化自信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作出许多深刻阐述。在2020 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讲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做好高校课程思政,建立文化自信的青年一代,就是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承,两者具有深厚的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文化自信为课程思政提供丰富的动力和内涵

文化自信具有丰富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内涵。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为华夏民族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土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其中,文化的内涵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所形成文化内涵,以及当下所形成现世文化内涵。

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当代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洞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归纳、新的解读,并注入新的动能,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这不仅为高校进行课堂思政教学提供丰富的思政素材,而且为教师进行课堂思政教学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每一位高校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做好中华文化的解读者和宣传者。

地区文化也不容忽视,比如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三秦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区域文化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文化底蕴,不仅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更能激发新的生命活力,唤醒学生的感知力和感受力,涵养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是铸造文化自信的精神沃土。

其次,中华民族在各个发展阶段所形成的优秀文化,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解读,又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传承,并在实践中酝酿出新的文化精神内涵。比如,在建党百年之际,回溯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初期一路走来的光辉奋斗轨迹和先烈的英勇事迹,深刻认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选择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接受和拥护党的领导、积极投身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历史必然性,感受“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拍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及其蕴含的精神品质;以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在各个阶段中所蕴含的各个微小的人物事件及其所体现的人物精神,这些都是高校进行课堂思政的宝贵素材和精神源泉。

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都是这类文化的创造者和精神的实践者。相较于前面两类文化,充分利用这些文化内容做好课堂思政,学生的体会和感触会更加深刻。比如,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夏季防汛时节为抵御洪涝灾害日夜奋战在一线的武警官兵等,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是最鲜活的教科书和最生动的讲述者。

通过对“文化自信”中文化内涵的分类不难发现,将其概括起来很大程度上就需要知晓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说到底,建构文化自信,就必须要学好“四史”,做好学史、懂史、明史、知史才能知来处、明去处,才能明是非、知兴替,才能塑造出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的美丽灵魂。

(二)课堂思政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

课堂是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传授知识、塑造灵魂的传统空间。一定程度上讲,高校课堂是青年学生走向社会的中枢环节,也是青年学生开启成人阶段需要扣好的“第一粒扣子”。因此,高校课堂教授给青年学生的内容不仅包括学术知识,而且应包括如何成为一个强大自信、人格完善、富有智慧的个体。其根基和力量源泉就在于文化。同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进行课堂思政时,教师不仅仅要告诉学生每一个伟大事件当中所蕴含的中国精神,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具有自觉辨识文化的能力和素养,使学生在今后走出课堂步入社会时,依然能时时具备感知中国文化的技能和智慧。

如图1 所示,文化自信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动力和内涵,课堂思政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借助于课堂这个平台,塑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全面认知力和深刻感悟力,培植深厚的文化沃土,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灵魂和健全的知识体系。这些青年人才,一方面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也是传承中华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的不竭力量。两者形成良性循环,共同助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扬光大。

图1 文化自信与课堂思政关系图

二、高校课堂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解析能力有待提高

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形态多元,为高校课堂思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深厚的土壤,教师在进行课堂思政时面临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思政解析生动性和感召力,这是当前高校教师进行课堂思政教学较为突出的问题。以西方经济学教学为例,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展示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数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认识事物的过程。高校课堂思政教育也是如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这样一个完整的认识事物的过程,展示数据只是“实践”的第一步,接下来教师要带着学生透过数据看本质,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得益于我国的道路和制度优势、得益于我国优秀文化的强大支撑。在建构学生深刻“认识”后,使这些“认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今后的“实践”,使得学生看到这些社会发展成就时产生正确的解读,引导学生为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使课堂思政教学真正深入课堂、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深刻认识课堂思政教学的重要性、逻辑性,并进行积极引导,教师要首先“深入进去”。

(二)思政形式单一有待改进

就目前而言,当前高校课堂思政教学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思政教学时主要的方式是讲述,即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如果一语带过相应的思政内容。这种泛泛而谈的形式,很难起到课堂思政教育的目的。究其原因在于教师能否“活泛起来”。一定程度上讲,教师开展课堂思政教学的过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是一个以中国故事化人、以中国故事育人、以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引导青年学子未来创造更多更好的中国故事的过程。教师作为一名宣讲人,情绪是否饱满、语言是否恰当,都会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感知程度。因此,除了素材之外,讲述和传播的形式方法就显得很重要。这就需要紧密结合受众群体的特点。

受其年龄、性格、生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高校学生更加倾向于多媒体、互联网、科技智能等形态,而简单的描述式的传播很难完全唤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手段,从单一的语言描述转换到视频播放,增强事件的可视化程度。不仅如此,教师可借用相关道具进行辅助,使学生更加感同身受,这样才更能入脑、走心。比如,在电影《长津湖》公映期间,教师在课堂上模拟电影中的情节,向学生分发提前准备好的冻土豆,学生在体验中不禁流下眼泪,感慨先烈高尚的革命情操和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样的体验带来强烈的冲击,甚至不需教师过多言语,学生的爱国热情油然而生,充分达到了课堂思政教育的目标。

因此,破解高校课堂思政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需要充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不仅把素材“引进来”,还要想方设法使素材“会说话”,用学生“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和形式去说。

三、以文化自信促课堂思政教育的路径

(一)抓实:建设高水平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铺开,一定程度上来讲,每一位教师都是一名思想政治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树人必须先立德,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关键是教师自身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要加深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认同”和有力研读。教师要具有拥护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的政治属性、要具有诚实守信和立德树人的崇高的社会属性、要具有广博学识和关爱学生的良好的职业属性。高校也应对教师课堂思政教育建立相应的长效考核机制,对其进行提前的、有效的监督和测评,先于问题的发生而发现,坚决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性,筑牢教育根基。

(二)抓稳:创新多元化课堂思政教育方式方法

以文化自信为基础的思政内容丰富多样,在进行思政教育时也要采用多元化方式方法,把握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注重课堂思政教育的创新性、时代性。当代大学生普遍是在电子科技产品众多、网络通讯发达便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信息源头广、信息数量大、信息质量杂。如果教师还只是一味地沿用传统的课堂单纯讲授的方法来进行课堂思政教育,那么学生接受起来一定程度上会感到枯燥、代入感不深刻、体验感不强烈,这就达不到课堂思政教育从根本上塑造中国魂的教育目标。因此,在进行课堂思政教学时,一方面应当积极借助现代教学设备提高思政效果,尤其是当引入时间较为久远的历史事件时,为加深学生感同身受的程度,可创设情景,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思政教学;另一方面,将每次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由教师提前安排,转换为由学生提出自己的关注点,教师将其进行思政解读,进而引导教育,这不仅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关注学生所关注的内容、聚焦学生所聚焦的热点,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将课程思政教学润物于无声之中,实现把“互联网+智慧教学”深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不断实现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的转换,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听会。只有多措并举,课堂思政教育才能走稳走好。

(三)抓细:以家庭文化启迪思政教育

从层次上,还可以将文化从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国家文化三个层面进行划分,即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因此,对学生进行课堂思政教育,建构文化自信,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国家文化这一较大层面进行,而且可以从家庭文化这一微观层面着手。家庭教育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环节,是整个一生的教育中最初和产生深远影响的部分,很多青年学生日后出现人格缺失或心理缺陷是由于最开始的家庭文化教育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家风家教建设,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因此,高校教师在进行课堂思政教学时,可以从家庭文化方面着手,以学校为单位,同家庭所在社区建立“校—社”合作平台,对正处于思想形成关键期的高校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帮助其正确认识原生家庭文化,教会其今后如何去建构家庭文化。一个个体只有热爱并践行自己家庭文化时,才能更好地感知和传播社会文化和国家文化。

(四)抓快:多方共管提高以文化人的浸润速度

从现实状况来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紧迫感。课堂思政教育,说到根本上是以文化人、锤炼思想、塑造灵魂。文化的浸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而且通过改善环境所释放出的无声影响力的效果是显著的。因此,根据大学生在外求学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和校园环境的特点,把握教师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导向作用的规律,高校各级各类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特色,在日常行为习惯和穿衣打扮方面具有文化倾向,无形中对学生产生文化感召力。同时从学校层面而言,校方要不断改善校园环境,增强和渲染校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有意识地增加对文化类学生社团的设置,增加文化类的学生校园比赛。此外,学生会等部门,应广泛收集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联合广播站等校园媒体,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把握和引导。不仅如此,校方“引进来”和“走出去”多措并举,将具有文化特色的社会组织和名人讲座引进校园,将学生的社会活动导向文化浓厚的社会单位,比如“红色话剧进校园”“博物馆实习”等形式。总而言之,将传统的教室小课堂推而广之为整个校园都是学生的思政大课堂,校园中的每一位教师、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花草树木都是文化的传播者、思政的教育者,营造良好的文化思政环境氛围。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开展,为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丰富多元的中华文化为其提供了深厚的沃土和丰富的素材,两者是紧密关联、相辅相成的。要正视当下课堂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夯实教育队伍根基,完善课堂思政内容方法,建构更加浓厚的中华文化氛围,以自信的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通过思政教育构建一代又一代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甜蜜的烘焙课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年味里的“虎文化”
美在课堂花开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