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回归数学的本质

2022-07-25 07:14福建省福清市瑞亭小学
天津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长方体直观图形

■福建省福清市瑞亭小学 李 衡

随着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日益更新,但是依然存在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本质理解不透,教学方式依旧是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方式,出现很多“假思考”“假学习”的现象,导致学生的思维在浅层徘徊。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回归到数学学习的本质。数学本质从学科角度、学习角度、教育角度来看,是数学本身的学科知识,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思想,是数学教育的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理性精神。所以,课堂教学需要关注数学知识背后的原理,关注学生学习的方式、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实现数学教学本质的回归。

一、善用教材,增强数学本质的理解

(一)创设情境,主动参与

情境教学打破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多样,教学中不同的情境带给学生的学习体验式也是不一样的。游戏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矛盾情境可以引发认知冲突;直观情境可以丰富学生的表象。

1.游戏情境

小学生喜欢游戏,采用游戏情境能有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时,教师创设了孙悟空金箍棒变化的游戏:孙悟空从耳朵里掏出一根0.009米的金箍棒,随着小数点不断地向前向后跳跃,学生兴奋地喊着金箍棒“变长”或者“变短”,枯燥乏味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以金箍棒的形象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有效促进了接下来的规律探究学习。

2.矛盾情境

矛盾情境有利于学生打破平衡的状态,产生认识冲突,促使大脑兴奋活动,自觉地进入解决问题的状态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时,学生通过摆小棒,发现“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当学生得出这个结论时,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三根小棒,分别是“3厘米、9厘米、5厘米”。大部分学生认为:“可以围成三角形,因为3+9>5。”教师让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可是无论怎么摆就是差那么一点围不成三角形,刚刚还非常自信的学生表情开始凝重,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怎么会围不成?”通过观察,很快他们发现问题在3+5<9,从而进一步完善结论:需要“三组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也就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的矛盾冲突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3.直观情境

直观情境给予学生感性的、形象的、具体的知识,使知识从抽象变为形象,静态转化为动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学生眼里圆是一条曲线,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条曲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呢?教师引导学生连接四个点围成正方形,接着是8个点、16个点、32个点,分别是八边形、十六边形、三十二边形,学生发现越来越像圆,继续64个点、128个点,学生开始感知“越来越圆了,但还不是圆”,随着点变小,学生发现点和点之间还有空隙,还可以增加很多点,点再变小,再增加点数,最后很自然地呼出“有无数个点”。通过这样的层层深入的直观展示,学生对于圆上有无数个点的极限认识更加深刻。

(二)拓展内容,深度学习

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变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本质和规律的深入理解,实现从知识点到知识块的延伸。教材内容拓展的方式有教材内容的改编以及教材内容的延伸。

1.内容改编

教材编写的内容有部分存在着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呈现方式缺乏探究性等问题。教师可以依托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教学,问题的呈现方式体现挑战性和探究性,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数字编码”一课时,教材出示了邮政编码的数字信息,由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联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的学生从来都没寄过信件,对邮政编码很陌生。为此,教师做了改动,以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门牌号和身份证编码来教学。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用学生熟悉的门牌号作为课的引入,身份证编码的教学,以“猜一猜是谁的身份证”的活动进行,每次出现两张身份证号和两个学生的头像,第一组根据性别码来判断是谁的身份证,第二组根据出生日期码来判断,第三组根据行政区代码来判断,第四组是两个双胞胎根据顺序码来判断。活动形式的改变,从学知识变成用知识解决问题,增强了思考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内容延伸

教材内容体现的是知识的一个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地把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一种是拓展相关联的知识,一种是拓展到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在教学“四边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学生理解四边形可以分割成两个三角形计算出内角和是360°时,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多边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可以分割成三角形来计算?”学生迁移四边形内角和的探究方法,进行自主画图分割计算,得出了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的内角和。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思考:a.若是100 边形,它的内角和怎么计算?b.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有没有规律?通过不断地拓展,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体现数学思维的无止境。又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教师可以设计“铺砖问题”的实践活动。提供一个建材商场的瓷砖规格和价格表,让学生以家里客厅为样本进行铺砖活动的设计,要求在规定的总价范围内选择合适的瓷砖进行铺设,并算出价格。此时,学生不单需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瓷砖的面积,还要考虑耗材、价格优惠、美观度等各种课本中无法遇到的问题,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因此能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综合提升。

(三)创新应用,完善建模

将数学建模渗透到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小数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建模的思想融入教材内容中,还可以联系课内外的知识,把建模思想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1.建模思想融入教学中

小学阶段的模型与数学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有助于学生建模的数学活动,把问题数学化,帮助学生完成建模。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从正好平均分中生长出了“有余数”的新知,并且用¨÷¨=¨,以及¨÷¨=¨……¨这两个除法算式来表示,初步建立了平均分正好分完以及有余数的两种模型。接着,通过不同数量的小棒摆正方形,并用算式¨÷4=¨……¨进行比较,初步感知余数比4小的道理。最后想象用小棒摆不同形状的图形,并通过算式¨÷5=¨……¨、¨÷6=¨……¨、¨÷7=¨……¨,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完整建构有余数除法的数学模型。

2.联系生活内容的建模

通过构建或者引导学生到符合数学模型的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一方面能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强化了数学模型的建构。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计算校园整体绿化的面积:绿植面积是多少?花坛面积是多少?通过多边形面积计算模型来完成这个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多边形面积的模型体验。

二、巧设活动,凸显数学本质的思考

(一)操作活动,建立概念表象

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留存在学生脑海里的,不是概念的文字意义,而是非文字的表象,是视觉表象、直观图形、经验方法等。因此,数学学习关键是通过操作活动,动员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建立概念的表象。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摸、数、比、搭、拆”层层递进的操作活动,建立长方体的直观图形的表象。第一层次“摸”,每个学生摸一摸手中的长方体,分别找到长方体的顶点、棱长、面,初步感知长方体。第二层次“数”,有序地数出长方体顶点、棱长和面的数量,关键在于有序,经历了数的过程,长方体的直观图形表象初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第三层次“比”,分别比较12条棱长短和6个面大小,发现相对棱长度相等,相对面完全一样。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对棱长和面有了深入的认识。第四层次“搭”,学生在15根小棒当中选择合适的12根小棒搭成一个长方体,这个过程是对长方体棱长特征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数学化过程的建立。第五层次“拆”,长方体12条棱最少剩下几条棱能还原出原来的长方体,深刻认知长宽高决定了长方体的大小。通过这五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学生学会了动手、动脑、动眼、动口,多种感官不断地刺激大脑建立长方体的表象。

(二)观察活动,升华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几何课程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对物体的方向、距离、大小和形状的知觉,是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在人脑中的表象,空间观念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力的发展。观察活动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帮助学生感知事物的特征,观和察要有机结合,不能只观不察,或者观非所察,要从行动上的“观”升华到思维上的“察”。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观察物体”一课时,例题1 是观察生活中的实物,例题2 开始观察立体图形。对于生活中的实物观察,学生还可以借助颜色、花纹等观察对象的标志的帮助,立体图形的观察就相对比较抽象。例题2教学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照一照、猜一猜”等观察活动,提升学生数学经验。“看一看”,教师启发学生把自己的眼睛当作照相机,把桌面上的长方体从上面、前面、左面看到的形状“拍”下来,然后闭上眼睛,想象“拍”到的形状,促进表象形成。“摸一摸”,用手摸一摸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边线,加深对看到图形直观形象的认知。“找一找”,从给出的图形中找到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学生还原出脑海中的图形,不仅要考虑形状,还要考虑位置。“照一照”,针对圆柱和球体是曲面图形,如何感知到看到的平面呢?运用纸盒暗箱让学生观察,当光照到背景板上,圆柱体侧面成了长方形,球体成了圆形,对于低年级学生,这种直观的感知是非常强烈的。“猜一猜”,这个环节需要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想象它可能是什么样的立体图形,教师相应地用课件呈现出立体图形,这样的发散性观察,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五个层面的观察活动,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锻炼,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交流活动,发展数学思维

课堂教学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相互讨论和学习,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的对话交流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基础,形成独立观点为条件,让学生展开小组学习、大组交流等活动,生生之间不同观点的分享碰撞,不断促进学生进行观点的重构,推动着思维逐步深入。例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一课时,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数中间连续的两个零只读一个零呢?”他的意见得到好多同学的赞同:“只读一个零,在写数的时候就会错写成一个零,如果读出两个零就不会写错了。”班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学生开始思考课本为什么这样规定。突然有个学生说:“我举一个例子,如果中间有三个零,如30004,我们是不是读成‘三万零零零四’呢?”此时班上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如果中间有7个零、8个零,把这些零都读出来,那可怎么读呀?”“我知道了,原来数中间连续的两个零只读一个零是为了读得方便。”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有效的对话,学生从疑惑到不惑,知其然并能知其所以然,有效地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三、沟通关联,深化数学本质的建构

数学结构化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方式,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多角度地深入分析问题,根据已有相关联的经验,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和路径,从而正确高效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结构进行梳理,建立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把知识结构转化为思维结构,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

(一)思维导图—形成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方式,把相关联的知识用相互隶属和相关层级图表现出来,建立知识的记忆链接。它既简单,同时又能有效地表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是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相关联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梳理,小到单元知识的整理,大到一个板块知识的梳理,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培养结构性思维。如在教学“认识四边形”一课时,学生对四边形进行分类整理并梳理出一份思维导图,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分析它们之间的特征与关系(见图1)。四边形根据边的关系分成三大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一般四边形。没有一组对边平行的是一般的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梯形又分为两腰相等的等腰梯形、直角的直角梯形和一般梯形;平行四边形包含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有直角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又是特殊的长方形。用思维导图对四边形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今后学习类似知识,学生就可以迁移这种运用思维导图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结构化的思维。

图1

(二)类比迁移—完善方法结构

类比迁移是数学常用的思想方法,它是通过对两个研究对象的比较,根据它们某些方面(属性、特征、关系、形式等)相同或者相类似之处,推理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类似的一种推理方法。类比迁移是用已知的经验去解决新问题的一种策略,运用类比迁移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是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的有效举措。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新知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顺利实现方法的迁移,解决新知。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拓展,与后续的知识进行关联,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与方法结构。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本节课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课的开始让学生尝试运用旧知来解决问题,学生把14×12 分解成14×10+14×2;14×6×2;14×4×3;12×10+12×4。这么多方法中与本节课竖式计算能实现方法迁移的是14×10+14×2,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根据算式说清楚算理。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把这个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结合竖式再一次说明算理,与14×10+14×2 进行比较,实现方法的迁移。总结的时候,教师提出问题:“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你还会计算什么样的乘法算式?”学生运用迁移推理出三位数乘两位数、四位数乘两位数、五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三位数等计算方法(见图2),对笔算乘法进行了巩固,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结构化思维。

图2

……

(三)数形结合—深化思维结构

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它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通过几何图形、函数图像,更直观地展示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为问题解决提供简单明了的途径。数形结合是解决数量关系隐蔽问题的有效工具,是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问题中隐藏着的比较复杂的信息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找到数量之间关系的本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结构性思维。如在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时,借助直观图形进行分析,并从图形中归纳总结出一般的解题方法。即让学生在纸张上模拟植树,验证在这段20米路一边植树,每隔5 米栽一棵,两端要栽,可种几棵?学生先动手画一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画图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是表示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有的学生用“___”代表间隔,用“”代表一棵树,画一条“”就表示种了一棵树。

有的学生用“___”代表间隔,用“.”代表一棵树,画一个“.”就表示种了一棵树。

学生观察发现棵数比间隔数多1,借助图形直观,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在两端都种时,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棵数=间隔数+1,感悟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培养结构化思维。

综上所述,数学的教学要实现本质的回归,必须立足于儿童的视角,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深入理解教材,变教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学材”,创设丰富的活动,在活动中融入数学的思辨,关注数学结构化教学,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深入理解。

猜你喜欢
长方体直观图形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分图形
找图形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