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青,李春辉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近年来,我国“线上学习”模式发展很快。“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学习平台有22个,开出2.4万门课程,1775万人参与学习。”[1]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教育部号召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延期开学,但如期开课”,线上学习在全国全面开展起来。全体教师克服了技术、网速、心理等方面的困难,抓紧学习、认真备课,使教学活动正常、如期展开。线上学习,作为一种常规条件下教学活动的补充,并非新鲜事物,只是没有像现在这样进入到每一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中,教师和学生还是认为学习就要进教室,要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虽然MOOC、SPOC等教学内容早已在高等教育中使用,但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将之视为课堂教学的替代品,而是把它作为补充品。因此,学校对“线上教学”和“线上学习”的评价重视程度都不够,体系也不够完整,有效性也相对欠缺。同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相比,“线上学习”评价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对象广泛;评价理念和评价过程更加开放;价值取向多元、评价标准与评价反馈更体现人性化等”。[2]“线上学习”评价有效性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教学评价的有效性研究已经在国内外开展了很多年,形成了较为严密的评价体系。但对于学习有效性的评价,特别是“线上学习”有效性的评价,研究还不是很多,教育者对其内涵的理解需要逐渐丰富和完善。
所谓学习有效性是指受教育者在理解和认同教育者教学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性较强的评价指标体系,使教育者教学设计的预期效果和实际效果有高度的一致性,学生的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学习评价的有效性主要有如下三层意思:
1.学习评价主客体有效。这是指作为主体的学生和客体的教师评价的内容与意义都相互理解和认同,都能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学习评价。
2.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有效。任何评价指标体系都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否则评价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准确性,这是学习评价最基本的条件。
3.学习评价结果有效。主要是指学习评价结果与预期效果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了教学设计的要求。
4.学生素质有所发展。任何一项学习内容的最终成果,不是体现在知识内容的掌握或考试分数的高低,而是体现在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各项素质都有所发展。
学习活动评价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内部因素。一般来说,学习活动评价主要是评价主体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然后评价客体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与反馈,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引导。从学习活动评价有效性来看,影响学习活动评价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及学校的评价要求等因素。
学生“线上学习”活动中评价主体是指学生,他们对学习活动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习活动评价的有效性。首先,学生对学习活动评价不够客观。一般来说,学生对自己学习评价基本都是打高分,很少有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给予客观地评价。同时,在互评过程中,由于怕得罪人,很多学生也是违心地进行评价活动。因此,在评价之前,对评价主体要给一定的培训和严格要求,对其评价行为要给予一定的约束。
其次,评价主体对评价的抵触心理。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活动评价是教师的行为,为什么要转嫁到学生头上呢?这不是“我要评价”,而是“要我评价”。学生缺乏全面参与评价的动力和积极性,缺乏对自己学习活动评价的内在愿望和需求,评价结果也就可想而知。目前很多学校采用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也遇到此问题,意愿评价率低,评价客观性低。
最后,评价主体未意识到评价对自身发展的作用。教学活动中提倡“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掌握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通过后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习活动评价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反思”,学生可以通过反思自身学习过程中所得与不足,促进自身不断发展与进步。
学生的“线上学习”活动中,评价客体是教师,其评价的客观性对学习活动评价有效性影响很大。教师的素质“关系到评估结果能否达成教育目标,也关系到教育评估的威信。”[3]这里教师的素质关系主要为:其一,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活动评价重要意义的认识是否到位。如果教师对评价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就不可能严肃对待学习活动评价,结果也就不可能达到设计目的。其二,教师对于学习活动评价是否具备公正的态度。有时候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过程中,主观性占据了重要位置,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是完全根据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而是根据自己的好恶。其三,教师的心理状态和道德因素也会影响学习活动评价的有效性。
总之,“在评价中要尽可能减少、消除和克服由于教师的偏好、心理效应以及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可能存在的误差。”[4]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实现“线上学习”活动评价的有效性和价值目标。
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的核心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学习活动评价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评价指标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指标评价什么,学生会将学习过程重点放在相应的地方;客体评价什么,学生也会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什么。在评价过程中,评价主客体也是根据评价指标进行操作。评价指标体系非常重要,但指标的设定也是非常困难的,设定标准需要仔细研究,力求科学。如果评价指标不科学,则评价主客体都失去了方向,不能实现评价的价值。
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要遵从“以教师发展为本”,且教师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5]学生“线上学习”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设计与研讨,与教师一起构建合理、人本化、多元多维的学习评价体系,使评价过程简单化、可操作化,评价反馈有激励性和可改进性。
学习活动评价方法多元多维是目前评价工作中一致认可的评价价值观,多元多维的评价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评价过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不同评价人员的参与、大量真实信息的采集、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运用等是有效性评价必需的条件。只有减少主观性和随意性,提高评价方法手段的科学性,才能提高学习评价的有效性。
1971年,布鲁姆提出教学评价的新理念: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6]这三种评价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线上学习”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自动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团队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诊断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自身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完成形成性评价,学生可以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发现优势,补齐差距;通过总结性评价,学生可以了解本项目的学习成果。
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弗尔比姆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7]学校要具有先进的评价理念和评价价值观,学习评价要“以学习为中心”,评价目标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在“线上学习”评价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聆听评价主体——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其次,要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了解评价的意义和目标,督促其公正评价学习的整个过程,帮助学生找出差距与不足、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线上学习”有效性评价必须牢牢掌握一个标准:促进发展。
“线上学习”评价是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一种形式。学校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以学习为中心,通过评价“学”不断促进“教”和“管理”的评价模式非常符合评价新理念。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权重是放在第一位的。学生学习有效性评价,从检验学生学习输入与输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合作学习以及能力发展等情况出发,全面督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同时反过来检验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有趣,教学内容是否有效覆盖,教学指导是否及时、准确,教学评价是否公平、公正等。
“线上学习”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严格执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中,从只重视输入到既重视输入和输入过程,又重视输出,输入是学习过程,而输出却是能力提高和知识应用。评价标准由考察知识过渡为考察能力,由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过渡为检验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内容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为主,这是评价的唯一标准。
任何一种评价标准的制定都是为了能够统一评价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但通用评价标准往往忽视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一方面,有些教师的教学改革很有特色,也值得推广,或者教师的教学理念新颖,在目前的评价标准中却得不到支持;另一方面,学生中有生源差异、班级差异、学科差异等,不一定完全适合这一评价标准。这些差异需要在制定标准时充分考虑,以免打击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线上学习”评价过程中,要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情况。“线上学习”评价中,学生是评价主体,这毋庸置疑。但学生并不是评价中的唯一主体,“线上学习”的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多维的。鉴于“线上学习”的特殊性,在学生评价的同时,要引进平台数据评价:根据学生的具体数据,给出学生具体评价,并占据一定的比例;同时,还应该引进其它人员的评价,根据学习内容,进行相应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给出学生相应的评价。这样可以使得教师的评价结果比较中肯,避免教师因为自己的好恶或者迎合学生的需求而导致评价不合理的现象。
“线上学习”评价结果的处理方式关系着学生参与学习与评价的积极性,也关系着学生对学习评价的态度。有些教师对“线上学习”评价结果进行保密处理,并不告知学生评价结果,避免学生在教学评价中对教师进行“报复”。这种处理方式虽然在某些方面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学生的学习却起不到任何效果。学生不知道自己这一部分学习的结果如何,也就不可能找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就更谈不上反思与改进了。
那直接公布“线上学习”评价结果如何呢?恐怕也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现在的学生都比较好面子,也比较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张榜公布式的反馈评价结果,对一些学生来说会产生不良的效果。利用学校的教务系统公布学生成绩,学生只能看到自己的成绩,才是最好的反馈方式。教师可以和部分学生进行交流,督促他们反思与改进。这样可以保护学生的隐私,也避免激化教师与个别学生的矛盾。
“线上学习”的广泛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学设计、平台建设、效果评价等多方面入手,效果评价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只有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8]才能最大程度实现“线上学习”的效果。“线上学习”不同于课堂学习,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对有效的监控,可以较好地观测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进度,也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学生线上学习的评价与线下学习的评价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难度也更大。虽然很多教师都借用平台提供的检验手段进行监控,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对学生线上学习评价体系进行重构,明确评价主客体、评价内容与手段、评价时效性与有效性、如何规避学生作弊等原则,根据课程教学标准,对其进行调研和案例分析,制定出“线上学习”有效性评价打分表,在课程实践中进行检验并不断优化,最终构建有效的、多元的、可操作的“线上学习”有效性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线上学习”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高职教育中强调理论学习“够用为度”,实践能力至上,同时要大力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学习实现高职教育的思政目标。因此,在内容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目标的比重,适度降低知识目标的比重,提高能力目标的分值。同时,“线上学习”是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评价的主体毫无疑问是学生,且其比重要大于教师。除了自评以外,合作学习中的“同学互评让他们更关注自己的表现和其他同学在学习中的表现,因为他们要为自己对他人的评价负责。”[9]
另外,“线上学习”评价中引进第三方评价,从能力方面来评价“线上学习”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高作用。虽然有专家认为这种评价方式难以体现是由本项目的学习导致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但“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重视团队协作、自主学习等综合素养的提升,而不仅仅只重视知识水平的提高。
表1是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商务交流”模块中“电话沟通”任务为例,设计“线上学习”有效性评价分数表格。
表1 “线上学习”有效性评价表
“线上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无论是MOOC、SPOC,还是各省大力建设的在线开放课程,都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学习者与受益者不断增多。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已经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这种氛围下,基于学习评价有效性的评价模式是检验一种教学模式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因此构建出有效的“线上学习”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团队要以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改善学校的管理为评价目标,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兼顾学生与学科的差异性和评价结果的反馈方式,以多元、多维评价为理念,精心设计“线上学习”评价量表和构建评价体系,不断总结与改进评价内容,做到公平、公正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