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信类文化节目的共情效果研究

2022-07-25 02:53杨福玲
今传媒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情

杨福玲

摘 要:共情是指一个人能够认知并理解他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心理过程。在书信类文化节目中,共情是观众基于节目文本的认知和态度继而产生的良性互动。笔者基于共情理论的研究视角,以《见字如面》为个案,结合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两种方法,考察书信文化类节目的共情效果,并总结其触发机制。结果表明,观众在认知、态度、行为三个维度上均呈现出正向效应,在此过程中,真实叙事、主持人叙事、场景叙事在激发共情效应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书信类文化节目;《见字如面》;共情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2)03-0058-04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艾媒数据显示,2018-2020年的综艺整体数量依然保持上升趋势,2020年一季度上线的网综就有45档[1]。综艺节目市场呈现出持续火热、题材广泛的特点,其中书信类文化节目创新性地融入书信元素,引发了观众对此类节目的极大关注。

《见字如面》作为国内第一档以“读信”为主题的文化类节目,以其独有的节目形式受到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官方媒体的一致好评,并掀起了一波文化类节目的热潮,《朗读者》《信中国》皆在其后被推出。腾讯娱乐白皮书显示,2017年该节目口碑指数为87. 53,位居季播综艺网络口碑排行榜第一,超越了大型文化节目《朗读者》。截至2021年,该节目已更新了五季。由此可见,该节目作为头档书信题材类文化节目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对于该节目的成功,导演关正文认为,当下文化类节目的崛起是人们向传统文化、精神需求的必然回归,对于创作者来说,找到一种大众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借用共情理论,探讨《见字如面》的表达方式是否真正使观众产生了共鸣,该节目产生的共情层次是什么?以及引发共情效应的机制是什么?

(二)理论与研究综述

共情指一个人能够认知并理解他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心理过程。该词源于心理学,目前学界对于这一定义的探讨大致可以区分为:从静态的角度讨论其定义、结构以及从动态的观点探讨其内部机制。前者的观点是(郑日昌,李占宏,2006):1.共情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状态。即共情是在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想法下,在智力上认同他人的状态。2.共情是一种情绪情感反应。共情源于对他人情感状态的理解,并产生相似的情感情绪反应。3.共情是一种能力。包括认知和情感能力,前者是辨别他人情感、观点的能力,后者是情感反应能力。还有学者将共情结构分为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崔芳,南云,羅跃嘉,2008)。可见,学者对共情的认识愈发深刻,从本质上区分了共情的对象是他人而非自我、共情是基于认知产生的情感情绪。而从动态的角度上,他们认为(刘聪慧,王永梅,俞国良,王拥军,2009)共情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经历了与他人的情感共享后,个人进行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区分并对总体情况进行评估,从而伴有相应的行为,主体将这种情感和行为指向客体的心理过程。与前者观点相比较,这一定义表现为“情感共享———认知(情绪归因)———行为反应”的心理过程,突出了共情是动态的、互动的,这为共情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观点。

在电视节目中,对共情效果的衡量基本可与传播效果的认知、情感、行为三层面相等同,是一个从认知到产生情绪再到行动的正向过程(赵建国,2020)。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文化类节目中,共情是以某一节目为中心,观众基于对该节目的内容乃至内涵的理解,对其进行评估引发情绪的转变,继而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大体可以概述为“认知———态度———行为”的过程。

关于学界对该节目的探讨,笔者通过高级检索发现,知网上关于《见字如面》的论文共40篇,研究方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维度:1.叙事学的角度。部分学者从叙事学的角度,对该节目的叙事主体、场景、方式等详尽分析,并将其作为其他文化类节目的内容策略,如曾丽红、徐妍妍的《朗读类节目<见字如面>的叙事学创新》(2019);2.媒介仪式建构的角度。这一维度主要从书信出发,探讨文字媒介在当下的价值以及其作为仪式建构的路径意义,如肖秡的《朗读类节目:从文字到影像的意义增值》(2017)。由此可见,目前学界对该节目的研究,主要是从节目本身出发,探讨其节目价值;而从受众角度出发,关于该类节目的效果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本文引入共情理论框架,从受众的角度深入探讨《见字如面》的效果以及影响机制,有助于他们对文化类节目的深入了解和思考。

二、研究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围绕该节目的观众群体,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通过微信等平台发放问卷,调查样本覆盖国内多省,完成了400份问卷,在剔除自相矛盾题目的缺失个案后,最终获得了267个有效样本。其中男性112人,女性155人;年龄主要分布于20~35岁之间;本科及以上的群体占44.57%,大专群体占22. 47%,高中或中专占比20.97%,初中及以下群体占比11.99%。此外,在微博超话随机选取20名访谈对象,其中13位女性,7位男性,年龄分布于17~40岁之间,本科以上群体占80%。

(二)方法

参照传播效果的认知、态度、行为概念设计调查问卷,即认知是指观众观看节目后获得了新知、满足感等,并伴有自己的理解;态度则是指个体观看节目后产生的心理倾向、情绪;行为即基于认知和态度作出的行动。此次调查问卷与半结构式访谈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被调查者的社会学信息;第二个部分为观众对节目的认知程度,如诉求、建议等;第三部分就观众的态度、评价作了相关问题设计;第四部分则是关于观众对节目再传播情况的调查。其中,第二、三部分设计了5个量表选项:很不同意、不同意、无所谓、同意、非常同意,前两项归为负面情绪,后两项则为正面情绪。相较于调查问卷,访谈根据受访者的回答灵活提问,不常规按照以上排列的四个部分,以对节目的了解渠道、评价、是否传承文化、建议作为访谈主要内容。最后,笔者对两项调查结果进行了简单归纳分析,调查数据基本一致,表明本项调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三、数据分析

(一)关于认知、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分析

从数据来看,用户的受教育程度主要为本科以上、年龄介于20~35岁,这一群体呈现出乐于接受新事物、善于使用网络的特点,其主要是通过腾讯推送和明星带动了解到该节目。但就观看频率来看,只有16.1%的观众关注每期节目;“有时看”和“经常看”的群体占据大部分,分别占比39.33%和26. 59%;“很少看”的群体,占据了17.98%。

根据受众认知层面的数据显示,该节目观众的观看诉求主要是“娱乐”和“涨知识”,占比分别为30. 71%和37.83%;78.81%的观众表示自己的观看需求得到了满足;而84.77%的观众认同《见字如面》的播出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但值得注意的是,明星朗读能力参差不齐、品读部分学者嘉宾解读缺位、主持人功底欠缺是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有44.94%、37.83%、32.96%的观众分别读这些问题提出了质疑。

从认知层面上可以看出,作为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兼具娱乐和教化的特点,观众对其形成了一定的认同。而明星、主持人、嘉宾作为节目的传播主体和主要传播元素,对观看体验有着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明星实力和主持人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节目的传播效果。

从态度分布情况上看,86.76%的观众给予该节目正向的支持,绝少部分持反面态度,节目评价情况显而易见;相应地,基于认知和态度的分布情况,64.42%的观众产生了进一步的传播行为,即利用微博、线下推荐等形式对该节目进行分享。可以看出,相比上述认知和态度情况,将近四成的观众没有任何传递性行为,该节目虽然彰顯了一定的影响力,但在与观众互动上,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二)基于深度访谈的节目效果分析

访谈数据显示,19人对该节目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如“很好”“不错“等,1人认为“整体较好”;在是否传承文化上,18人表示认同;此外,14人对该节目给予了建议,其中6人对节目邀请的嘉宾提出了“默契度不高”“读信感染力参差不齐”等意见,3人认为主持人功底有待提高,6人对节目形式(时长、互动环节、主题、节奏等)提出建议,5人认为节目很好、暂无建议,1人对书信内容质量抱有意见。以上数据表明,从认知到行为的过程中,该节目的社会评价、情感表现普遍趋于正向性,且在传承传统文化上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由此可知,作为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担起了应有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成风化人”的正面影响,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也说明此种以“读信”为题材的文化类节目具有创新性。

综上所述,以书信为IP的《见字如面》在认知、态度、行为上,积极层面的意见远远多于负面评价,且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表明该节目的创新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传播主体方面,节目需要有进一步的选择和考量。本研究结合两种研究方法,得出较为客观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意义。但由于时间与人力上的限制,本文研究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截至目前为止,《见字如面》已播出了五季,但每季的评价略有不同,整体评分居上,本文在问卷调查上未详细区分观众,导致调查数据仅是对某一季或某几季作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2.在问题多、且询问者多数拒绝回复的情况下,可访谈的对象有限,访谈结果不能代替节目的所有观众;3.在研究节目效果研究时,未过多考虑观看该节目的影响因素,导致结论是总结性的。

四、结 语

从以上内容对《见字如面》共情效果不同层面的分析和把握可以看出,书信、明星、主持人是该节目的叙事要素,而与之息息相关的舞台效果和后期剪辑所共同形成的场景,则是引发观众产生共情的触发机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以下将细分为真实叙事、主持人叙事、场景叙事三种叙事形式对其作以下具体分析。

(一)以“真实叙事”为内核的共情基础

真实叙事,指在经过详细资料的查阅考究后对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真实现象的客观表达。《见字如面》关键在于信与人的真实。据数据统计,30.34%和19.48%的观众分别表示“明星朗诵”与“信中内容”为其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可窥见信者与读信者的感染力。在信件来源上,2016年初,总编剧张子选带领编剧组,历时半年多对海量信件进行遴选,还组建了由三十多人的历史、文物、语言、文学学者等组成的顾问团,贡献了大量的书信线索[2]。在信件文本上,从鲁迅等人的爱情故事到“司马迁、朱元璋”等一代骚人,再到“孙中山、焦裕禄”等人物的故事,讲述了一代代典型人物的传奇,将名人的私域前驱化,公开呈现名人的爱情、亲情和友情表达,基于观众在爱情、亲情、友情的日常经验,易与名人的故事形成情感互动,从而形成共情效应。在人物的表达上,制作团队从声音、人物形象等方面力图还原写信人的状态,如在第三季第二期,节目邀请了戚薇演绎女烈士哽咽托孤的书信内容,这与戚薇的人设密切相关,戚薇所呈现出的大大咧咧的形象,有助于建构写信人的回忆,在写信人与用户之间建立共情,引发情感共鸣。这种以书信为题材、以明星嘉宾为传播载体的新颖形式在众题材中突出重围,体现了观众对节目的认可,也为后来者树立了典型作用。

(二)以“主持人叙事”为主导的共情表达

主持人作为综艺节目的主要传播主体,其话语表达蕴藏创作者的精神隐喻,并在无声的传播过程中构建用户对节目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观,强化节目的宗旨和内涵[3]。在本文调查中,三分之一的观众对主持人的主持能力提出了质疑和建议,表明其对节目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主持人叙事上,本节目主要分为介绍、总结以及品读三个部分,在对诵读信件和解释信件内容上作出细分,完成节目的连贯衔接。《见字如面》第一季播出后,虽然得到了官方和观众的如潮好评,但从访谈和调查数据来看,绝大部分观众明确表达出对节目题材的惊喜,部分观众明确指出主持人的功底欠缺,无法很好地在品读空间中起到调解作用,难以输出观众满意的知识和价值观,甚至不少观众和受调查用户提出更换主持人的观点。第二季播出后,节目听取观众建议,选用徐涛作为节目的主持人,徐涛具有扎实的主持功底、磁性的声线以及独居价值的品评,这也使得节目影响力普遍得到了提升,相比豆瓣评分为8.9的第一季,第二季评分上升至9.2分。因此,对于文化类综艺节目来说,主持人是一种“声情并发”的文化符号,是节目的“解码人”,其主导着观众的情感走向,潜移默化地传达着节目的价值内涵。

(三)以“场景叙事”为表征的共情传递

场景叙事,是通过建构故事场景能与用户产生互动,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场景叙事源于场景理论[4]。场景理论代表学者、芝加哥社会学派学者特里·尼科尔斯·克拉克(Terry NicholsClark)教授认为,场景是合法性、真实性和戏剧性的,合法性意指场景通过文化符号传达出来的某种价值理念或行为方式的合理性、合规性;真实性指的是本体和再现的真实;戏剧性则指通过冲突、或经过细节等营造故事的氛围感,让用户置身于其中[5]。这表明,场景是节目所有元素的集合,包含书信、主持人、明星、品读嘉宾、节目节奏等,通过向观众传递整体意境,来揭示特定的文化内涵[6]。《見字如面》以其价值观的合法性、本体与再现的真实性、编排形式的戏剧性俘获了用户的好评。《见字如面》的首要诉求是带领用户感受中国精神,传递中华文化,将手写信化作一种独特性、原真性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读本,重新唤起用户对书信的时代回忆,强化了用户对本节目的共鸣。就节目本身来说,以信为媒介,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题材,区别于近年来因过度商业化对文化、主流价值观解读不到位的综艺节目。毕啸南认为,人为制造的假定情境是界定真实与虚构的界限,人造情景有助于突出节目的戏剧性[7]。为促进节目与信的融合,《见字如面》通过选择剧场、文件夹夹带信封、讲台桌的形式进行诵读,第五季前五期节目中,基本遵循“从辛亥革命时期到1949年”的时间线进行编排,以戏剧演绎的形式呈现,让观众能够抵达“历史现场”,在情境中感受写信人的情怀,深刻触及其心灵。

参考文献:

[1] 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网络综艺行业热点及平台发展分析报告[R].2020.

[2] 《见字如面》节目官方微博.《见字如面》选信篇:那些直击人心的信到底是怎么选出来的?[Z].中国成语大会,2017.

[3] 李娟.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叙述特点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 孙珉,韦李珍,刘晓璐.浸入与驱逐:聚焦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强情节建构[J].当代传播,2020.

[5] 尼尔·亚伦·西尔(Daniel,Aaron,Silver),特里·尼科尔斯·克拉克(Terry,Nichols,Clark).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6] 张允,张梦心.数字时代博物馆叙事逻辑的重构:基于场景理论的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

[7] 毕啸南.电视真人秀的人造情境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

[责任编辑:李婷]

猜你喜欢
共情
善用“共情”,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好
共情准确性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与幼儿共情,以专业的爱接纳回应
你为何总被“共情”搞得心累
情商高的人懂得将心比心
共情,没那么简单
儿童共情训练研究综述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